王應米 丁春蓮 王 警
(貴州省盤縣第二人民醫(yī)院,貴州 盤縣553537)
?論著/心律失常及檢查?
妊娠晚期異常心電圖分析
王應米 丁春蓮 王 警
(貴州省盤縣第二人民醫(yī)院,貴州 盤縣553537)
目的 探討妊娠晚期異常心電圖表現及臨床干預措施。方法 選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我院妊娠晚期孕婦共66例為觀察組,選取同期健康體檢女性共58例為對照組,對比兩組異常心電圖發(fā)生率。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均行心電圖異常檢測后,對照組心電圖異常者占本次研究總檢測人數的20.1%(12/58),觀察組妊娠晚期孕婦心電圖異常者占總檢測人數的87.9%,對照組與觀察組心電圖異常結果對比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妊娠晚期患者現異常心電圖多為生理變化,可根據患者臨床癥狀表現予以合理措施糾正,及時防治并發(fā)癥,保證母嬰平安。
妊娠晚期;異常心電圖;鑒別診斷
妊娠合并心臟疾病是女性孕期常見病癥之一,妊娠期孕婦機體多現生理變化,隨著孕周逐漸增加孕婦正常妊娠期血流動力學會發(fā)生明顯變化,致異常心電圖多現,嚴重影響母嬰安全。故本文選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我院妊娠晚期孕婦共66例為觀察組,選取同期健康體檢女性共58例為對照組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探討妊娠晚期異常心電圖表現及臨床干預措施,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我院妊娠晚期孕婦共66例為觀察組,選取同期健康體檢女性共58例為對照組為本次研究對象,其中觀察組患者年齡21-39歲,平均年齡(24.6±2.8)歲,孕周26-40周,平均孕周(37.8±0.8)周,患者均無器質性心臟病史,研究前多未行心電圖檢測,部分患者現自覺不同程度胸悶、心悸等癥狀;對照組年齡22-40歲,平均年齡(25.1±2.7)歲,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比。
1.2 方 法
心電圖機型號:ECG-1220(惠州科美思醫(yī)用儀器有限公司),紙速25mm/s,增益10mm/mv。
方法:兩組受檢者均取平臥位,保持周邊環(huán)境安靜,常規(guī)描記標準導聯、加壓肢體導聯,行人工及儀器自動分析判斷結果。
1.3 診斷標準
正常心電圖含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QRS肢導低電壓等,異常心電圖包含心率失常、下壁前壁導聯ST段、T波改變,左心室高血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6.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χ2檢驗,P<0.05說明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兩組心電圖異常結果對比分析
兩組均行心電圖異常檢測后可知,對照組異常例數為12例(12/58),占總檢測人數的20.1%,觀察組妊娠晚期孕婦心電圖異常共58例(58/66),占總檢測人數的87.9%,對照組與觀察組心電圖異常結果對比差異明顯,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心電圖異常結果對比分析[n(%)]
妊娠合并心臟疾病是產科嚴重合并癥,是孕產婦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具有較高發(fā)病率及死亡率,妊娠期孕婦機體多現生理變化,孕周增加孕婦正常妊娠期血流動力學會發(fā)生明顯變化,導致異常心電圖多現[1],嚴重影響母嬰安全。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與對照組受檢者異常心電圖對比可知,對照組異常例數為12例(12/58),占總檢測人數的20.1%,觀察組妊娠晚期孕婦心電圖異常共58例(58/66),占總檢測人數的87.9%,觀察組妊娠晚期孕婦心電圖異常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中心電圖異常多現心率失常及ST-T改變,其次為P-R間期縮短。
異常心電圖表現原因:①心率失常:患者多為初產婦、妊娠期精神過度緊張,竇房結自律性降低,心率減緩晚期胎兒生長發(fā)育致孕婦體重明顯增加,雌激素水平升高,交感神經活動增強,母體各系統(tǒng)發(fā)生一系列適應性生理變化,血流流速加快故致心率明顯加快[2],而分娩宮縮疼痛會對患者造成神經刺激,故致迷走神經過度興奮,心率變緩。心率失常多常為潛在心臟病表現且可于首次妊娠發(fā)生,一般而言,心率失常對妊娠晚期患者的影響主要取決于其是否合并器質性心臟病及血液動力學改變等的嚴重程度,患者若未現嚴重器質性心臟病且未現嚴重心率失常一般多不會對妊娠造成嚴重影響,而若合并嚴重器質性心臟病及較重心率失常則易致胎兒窘迫及死亡,嚴重更甚危機母體生命安全;②ST-T改變:該變化多由于患者晚期子宮增大、膈肌上升[3],水鈉潴留導致患者體內血流流速明顯增快,心臟負荷增加致心肌供血不足,組織缺氧而產生,患者ST-T改變易導致心臟肥大,造成束支傳導阻滯;③P-R間期縮短:患者妊娠晚期,胎兒不斷增大,母體呼吸系統(tǒng)及心臟工作壓力增長,導致心肌耗氧量明顯上升機體缺氧敏感度明顯增長,組織缺氧可致交感神經興奮,造成心電不穩(wěn)定,而致P-R間期縮短,同時部分孕婦鐵攝入量不足因此導致缺鐵性貧血產生,為滿足機體供養(yǎng),故造成P-R間期縮短[4];④低電壓:患者妊娠晚期子宮增大致盆腔靜脈壓迫下肢靜脈回流障礙產生導致下肢或全身水腫,孕婦妊娠期間營養(yǎng)過剩致營養(yǎng)性肥胖也易致低電壓產生。
竇性心動過速為主的竇律改變多因功能性引起,臨床可無需采取任何干預性措施予以特殊性處理,而對于無器質性心臟病史且心功能良好的孕婦可無需采取特殊治療,但需針對患者的機體狀況進行及時追蹤隨訪,注重休息,去除誘因,必要時予以氧氣吸入,在行上述措施后若患者部分竇速、ST-T改變等有所好轉,則表明心電圖改變可逆[5];若患者現明顯心律失常及ST-T改變且心肌酶異常,則需對患者予以病因找尋,明確病因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處理,有效避免患者多發(fā)性并發(fā)癥產生,除此之外,臨床還可在患者允許的情況下向患者給予輔酶Q10注射液和參麥注射液靜脈滴注,從而保護并實現心肌細胞完整恢復,增強心肌功能,調節(jié)心肌能量代謝,改善心肌缺氧癥狀,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心電圖異常,若患者現嚴重心功能損害及心率異常[6],需住院監(jiān)護治療,降低高危并發(fā)癥產生幾率,有效降低孕產婦及嬰兒死亡率。
綜上所述,臨床妊娠晚期患者現異常心電圖多為生理變化,可根據患者癥狀臨床表現予以合理措施糾正,及時防治并發(fā)癥,保證母嬰平安。
[1] 馮晶,孫玉敏.妊娠晚期的心電圖分析[J].延安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11,02:35-36.
[2] 郭存玲,韓艷菲.妊娠晚期孕婦心電圖改變臨床意義及處理[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1:1884-1885.
[3] 魯永蘭.231例妊娠晚期孕婦心電圖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01:99-100.
[4] 趙小祺,王春光,宋玉霞,焦宏.高齡孕婦妊娠晚期心電圖與妊娠結局的關系[J].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2014,01:44-47.
[5] 季洪玲,周偉.圍生期前后孕產婦常規(guī)心電圖變化及護理干預[J].吉林醫(yī)學,2014,10:2226-2227.
[6] 王生娟,張蓉,李順琴.高原地區(qū)晚期妊娠婦女異常心電圖的特點[J].高原醫(yī)學雜志,2010,03:29-31.
王應米,1973年生,男,漢族,貴州盤縣人,本科學歷,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工作和研究方向是心電圖診斷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