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思呈
撕開沙僧的招牌形象
★文/陳思呈
一
沙僧的“忠厚老實”形象,很大程度是拜電視劇《西游記》所賜,電視劇中給他安排了挑擔的任務(wù),從此,他挑著擔子的敦實的背影、黝黑的面孔、粗大的手掌、木訥少言的表情、好脾氣的憨笑,就成為他的招牌形象存在于老百姓心目中了。
實際上,原著中的沙僧并沒挑擔的任務(wù)。唐僧收了沙僧為徒之后,他們仨是這樣分工的:“老孫只管師父好歹,你和沙僧,專管行李、馬匹”——也就是說,豬八戒挑擔,沙僧牽馬。
據(jù)豬八戒稱,那擔子還不輕,但是當豬八戒抱怨擔子重的時候,孫悟空自然不伸以援手,貌似忠厚的沙僧也裝聾作啞,沒有幫忙分擔。
取經(jīng)團出發(fā)的常見表述是:請師父出了門,上了馬,八戒挑著擔,沙僧攏著馬,徑投西路而去。最后佛祖的鑒定也是說豬八戒“挑擔有功”,沙僧沒有此功。
總而言之,解除這個“忍辱負重”的挑擔形象,再來看沙僧,也許會發(fā)現(xiàn)另一個他。
二
沙僧話少,給人訥言的印象。但只要形勢所需,他的口才并不差,這一點,唐僧心里是有數(shù)的。孫悟空第二次被驅(qū)逐之后,唐僧遭假猴王搶去行李關(guān)文,豬八戒要去花果山找人,唐僧勸阻了,說豬八戒不會說話,還是讓沙僧去吧。
唐僧的決定很正確,沙僧來到花果山,見到假的孫悟空,他是這樣說的:“上告師兄,前者實是師父性暴,錯怪了師兄,把師兄咒了幾遍,逐趕回家,一則弟等未曾勸解,二來又為師父饑渴去尋水化齋。不意師兄好意復(fù)來,又怪師父執(zhí)法不留,遂把師父打倒,昏暈在地,將行李搶去。后救轉(zhuǎn)師父,特來拜兄。若不恨師父,還念昔日解脫之恩,同小弟將行李回見師父,共上西天,了此正果。倘怨恨之深,不肯同去,千萬把包袱賜弟,兄在深山,樂桑榆晚景,亦誠兩全其美也。”
對這番話真不得不贊一聲。先說師傅的欠妥之處,解釋自己未曾勸解的原因,先順順孫悟空的氣。然后給出兩種選擇:一種是孫悟空如果能原諒,那咱們一起回。如果是你不能原諒,那也把包袱還我,你在這里樂在深山,也不錯。
這里面除了條理清晰,還有情有理,錯也認了,機會也給了,幫你把各種選擇都想好了,又有情義,又夠嚴密。
再說沙僧的能力。他在取經(jīng)全程幾乎很少主動出手,但他的實際能力未必真低。還是真假美猴王這一回,沙僧看到六耳獼猴弄出冒牌取經(jīng)團,他揮手就打死了假沙僧,這也是《西游記》中明確提到沙僧打死妖怪的唯一一次。
須知“假行者”就是六耳獼猴,連孫悟空都打不過他,他率眾猴來圍,都能被沙僧沖出重圍,可見沙僧功夫并不低。
沙僧見到假的沙僧那么憤怒,說明在沙僧心目中,自我的分量很大。他看重自我,才不能忍受假冒偽劣的自己存在。
三
取經(jīng)師徒四人,悟空重名,八戒重利,唐僧追求一個慈悲向佛的自我形象。沙僧追求啥呢?看起來好像他無欲無求。
這是有原因的。取經(jīng)路對他來說,就是一條贖罪之路。被流放的人,走完取經(jīng)路,他的刑罰才到頭。贖罪的人,談什么追求,講什么風光。
沙僧本是靈霄殿下侍鑾輿的卷簾大將,只因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琉璃盞,玉帝把他打了八百杖,貶下界來,變成妖怪模樣,流放流沙河。
卷簾大將是玉帝的貼身秘書,僅因在大宴會上打碎了琉璃盞就要受這么大的刑罰,這不免讓人猜疑,會不會卷簾大將曾經(jīng)無意中得罪過其他要職呢?打碎琉璃盞只是一個小契機而已?
必須指出,沙僧的天性也是比較謹慎的。被流放流沙河的經(jīng)歷,又加倍地加深了他謹慎的性格特點。
他在取經(jīng)路上,低調(diào)得甘被忽略,老實得近乎窩囊,也許是過往經(jīng)歷教會他的,只有把自己藏得好些,越低調(diào)才越安全。
四
但如果一味地懦弱,也不是全面的沙僧。取經(jīng)團這十萬八千里路,孫悟空多次被唐僧念緊箍咒,豬八戒也被呵斥過,只有沙僧,未曾受唐僧一詈辭,這不可謂不歸結(jié)為沙僧的高情商。
在適當?shù)臅r候,他也懂得“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的道理。比如在碗子山波月洞那里,百花羞公主告密被發(fā)現(xiàn),黃袍怪暴怒,沙僧就趕緊救場。他看得清形勢:反正都被暴怒的黃袍怪綁在這里了,橫豎是個死。在這種情況下,百花羞公主倒是他唯一的機會。“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拼死救百花羞公主,是值得的。
他這種善解人意,與他在機關(guān)待過的工作經(jīng)驗有關(guān)。在領(lǐng)導(dǎo)旁邊當卷簾大將,沒有一定審時度勢、察言觀色的能力,是混不下去的。
他在人情世故上最冷靜。紅孩兒那一節(jié),孫悟空一聽說紅孩兒是牛魔王的兒子,便大喜過望,要去認親。沙僧卻在一邊說,“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你與他相別五六百年,又不曾往還杯酒,又沒有個節(jié)禮相邀,他哪里與你認什么親耶?”結(jié)果正如他所言,孫悟空和豬八戒興沖沖地上門去,吃了紅孩兒一番三昧真火回來了,豬八戒差不多變成了烤全豬。
(摘自《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