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燕
摘 要:誦讀是閱讀的起點,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學生誦讀能力高低,直接影響他們感受語文美的能力。誦讀是語文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本文從誦讀的作用以及在課堂上具體實施的步驟談起,期待所有的語文教師都能重視誦讀,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語文的美。
關(guān)鍵詞:誦讀 課堂教學 語文美
誦讀,是語文教學過程中一種常用的方法,也是一種靈動活潑的教學方式。語文學習強調(diào)聽、說、讀、寫,在我看來,“讀”的地位比“寫”更高,成功的誦讀能讓學生更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更細心品味課文中作者的情感,通過一遍遍的“吟詠詩韻”,不斷做到“置身詩境”,“披文入情”。
目前語文課堂教學的呈現(xiàn)出的一種傾向是教師講得多,學生讀得少。走進語文課堂,已很難聽到令人心曠神怡的瑯瑯讀書聲,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精彩”的講解和學生“迷?!钡难凵??;蛟S有些老師認為課堂40分鐘太過于寶貴,需要講解的內(nèi)容實在太多,難以擠出時間讓學生“心無雜念”地誦讀,語文早讀可以彌補課堂上誦讀不夠的缺憾。
其實,眾所周知,語文教材中所選編的課文都是廣為傳誦的名篇佳作。有很多課文中流淌的都是作者濃郁的情感,品情成為不可忽視的教學重點。如何透過表層文字領(lǐng)悟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深層情感?我認為最為有效的辦法就是誦讀。
葉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誦讀叫作“美讀”:“設(shè)身處地的、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務期盡情發(fā)揮作者當時的情感,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
于是,在《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教學中我嘗試著將詩歌、散文的教學與誦讀有機地融合起來,發(fā)現(xiàn)誦讀在教學中不可或缺,其重要作用具體如下:
第一、誦讀可以作為一種課型。
誦讀課型的教學設(shè)計主要教學方法就是誦讀,兼以品析、討論、講解等等。我在教《夢游天姥吟留別》時就嘗試了用這種方法,收到的效果也很不錯。
以下是《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教學流程及課堂具體表現(xiàn)。
一、讀有感覺
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詩人李白的夢境。學生讀的沸沸揚揚,有不少同學已經(jīng)在盡力讀出情感。
二、讀無障礙
要求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或大聲讀,或默讀,結(jié)合課下注釋,讀準字音、句讀,疏通詩歌字面含義。不懂之處找出來或同學討論,或向老師詢問。此時課堂表面上有點亂,學生的讀書聲時大時小,但其實學生們在努力弄懂詩意,此時他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疏通與理解詩意上,此時的讀不必刻意要求。
三、讀有感情
弄懂詩意之后,讓學生揣摩每一句詩該怎么讀,語速語調(diào)上該怎么處理,為什么要那樣處理。學生稍作揣摩幾分鐘后,我先請甲學生讀,之后再讓乙學生評價甲讀的哪里好、哪里不好,不好之處應該怎么處理,并且讓乙試讀。如果乙讀的不到位再請丙讀,依次類推,直到讀的較完美。在揣摩“怎樣讀”“為什么要這樣讀”過程中,學生勢必要體會李白當時的情感,而且只有不斷明了詩人的情感,自己的誦讀才能讓大家認同。
比如學生讀第一段要讀出李白對天姥山的向往,讀到詩人在天姥山腳下“腳著謝公屐”時要讀出輕快,讀到夢中黃昏之景時要讀出恐怖之感,讀到夢中仙境時要讀出羨慕愉悅之情,讀到夢醒之處要讀出若有所失之情……
其實這一遍讀就是不斷揣摩詩歌情感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興趣都被調(diào)動起來了,基本上每個學生都在不斷試讀,躍躍欲試,這也符合中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整個詩歌零散品味結(jié)束后我請幾位誦讀水平好的同學給大家進行全詩范讀,再放名家孫道臨的誦讀錄音讓全班學生進入詩境,最后全班齊聲誦讀,讀出抑揚頓挫,讀出情感變化。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整節(jié)課的重點部分,也是高潮部分。學生讀的好壞就是他們能否理解詩歌內(nèi)容與情感的外在表現(xiàn)。
四、讀有收獲
讀完全詩再讓學生結(jié)合詩歌,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感受。這一遍是零碎的讀詩,其實就是課堂的一個拓展延伸。但切忌離詩歌太遠,漫無邊際大談特談。最后用全班齊讀全詩結(jié)束本課教學。
第二、將誦讀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一種重要的點撥手段。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遇到學生難以理解的地方,經(jīng)過討論,學生的思路仍然打不開,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重難點段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進而突破重難點。這樣既簡化教師的講析,又增加思維訓練的力度。
在教杜甫的《登岳陽樓》時,就設(shè)計了這樣的問題,能否把頷聯(lián)“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中“日夜浮”換成以前版本中的“日月浮”?
對于這個問題學生議論紛紛,有的認為可以,因為從字面上看不會影響句子表達的內(nèi)容,都是日月星辰在洞庭湖上飄浮的意思;也有認為不可,原因具體也說不清。對此,我建議他們?nèi)プx,通過讀來比較它們的區(qū)別。不一會兒,學生就發(fā)現(xiàn)“日夜”不僅有空間的闊大也有時間上的遼遠,意境更加遼闊,更能表現(xiàn)詩人杜甫在廣闊的宇宙空間和浩渺人生長河中抒發(fā)個人的渺小之悲。這樣學生就在讀的過程中自然領(lǐng)悟到了詩歌的感情內(nèi)核,透過語言表層走進詩人感情世界,而且加深了對“以樂景襯哀情”手法的理解。
第三、將誦讀作為一種欣賞語文美的重要方式。
在詩歌的欣賞過程中借助誦讀的方式引領(lǐng)學生走進文本,自覺地欣賞出詩歌的美。教《春江花月夜》時,就讓學生借助誦讀的方式欣賞全詩,具體的設(shè)計如下:
第一遍,讀準字音節(jié)奏,重在整體感受。
第二遍,讀中想象,置身詩境,重在欣賞詩歌中景物所構(gòu)成的的畫面美。如:明月、春江、花林、空中的飛霜、汀上白沙等。
第三遍,讀準語氣,重在進入情境讀出詩歌的情感美與哲理美(抒情性)。
在一遍遍的誦讀過程中讓學生美美地讀,細細地品,不知不覺就會陶醉在詩歌優(yōu)美的語言和美妙的意境之中,獲得一種漸入佳境的感受。最后,伴上《春江花月夜》的班得瑞,在舒緩的旋律中再一次讓學生朗讀全詩。這時,課堂氣氛達到高潮,同學們完全沉浸在詩歌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優(yōu)美深邃的意境當中,似乎身臨春江花月之夜。
總之,沒有瑯瑯書聲的課堂是沉悶的課堂,讀必須貫穿于語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誦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誦讀的作用有目共睹,讓我們所有的語文教師都活動起來,給誦讀以時間的保證、質(zhì)量的保證,使誦讀成為語文教學的“熱點” ,讀出《湘夫人》中屈原“思美人”而不得的深沉的愛國之情,讀出《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李白瀟灑出塵、不卑不亢的傲骨,讀出《祭十二郎文》中韓愈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無涯之痛……讀吧,動口動心動容去讀,讀出語文的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