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素娟 馬佳麗
河北邯鄲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外一科 邯鄲 056001
?
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
梁素娟 馬佳麗
河北邯鄲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外一科 邯鄲 056001
目的 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3-05—2014-05我院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69例,隨機分為觀察組37例,對照組32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干預3個月后,比較2組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情況、干預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及干預前后生活質量。結果 觀察組神經功能恢復總滿意率為86.49%,對照組為65.63%,2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2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1個月、2個月及3個月,2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較干預前顯著降低(P<0.05),干預2個月、3個月,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2組患者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患者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為干預前顯著改善(P<0.05),且觀察組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有助于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及生活質量的提高,從而改善患者預后,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早期康復護理;腦出血;神經功能
腦出血是一種嚴重的急性腦血管疾病,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腦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情兇險及病死率高特點[1]。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的不斷發(fā)展與變化,對于患者的治療不僅僅局限于挽救患者的生命,且延伸到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及生活質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2]。本研究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05—2014-05我院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69例,男38例,女31例,年齡49~78歲,平均(67.32±12.83)歲,高血壓史3~24 a,平均(14.01±4.87)a;出血病位:基底節(jié)區(qū)36例,丘腦19例,腦葉10例,腦干4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37例,對照組32例;觀察組男21例,女16例,平均年齡(68.39±10.84)歲,平均高血壓史(13.28±5.21)a,出血部位:基底節(jié)區(qū)19例,丘腦11例,腦葉5例,腦干2例。對照組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齡(66.08±13.47)歲,平均高血壓部史(14.97±4.27)a,出血部位:基底節(jié)區(qū)17例,丘腦8例,腦葉5例,腦干2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高血壓史及出血部位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入組標準與排除標準 入組標準:(1)患者均經CT或者MRI確診為腦出血患者,且患者均為初發(fā);(2)患者出血量均在30 mL以內;(3)患者伴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缺損。排除標準:(1)合并有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原發(fā)性疾病患者;(2)合并惡性腫瘤、精神疾病患者。
1.3 方法 2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其具體措施為:(1)早期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在早期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準確評估,遵循個體化的護理原則制定合理的護理計劃,并與患者及其家屬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爭取患者的信任,鼓勵患者多與外界接觸,讓康復情況較好的患者現(xiàn)身說法,以激勵患者,使患者樹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2)認知干預:在患者病情早期主要通過與患者交談,聽音樂及讀報的方式,以幫助患者提高其環(huán)境辨認力及覺醒力;中期則主要通過圖片、記事本及各種輔助工具幫助患者提高理解、記憶、聽力、閱讀及書寫等各方面的能力;后期則主要加深患者的注意力、記憶力及思維能力,從而鞏固中期訓練的效果;(3)康復護理:待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及神經癥狀不再惡化的48 h后即可進行早期康復干預鍛煉,鍛煉根據患者肢體肌力等級,循序漸進地幫助、協(xié)助及指導患者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肢體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訓練。2組干預時間均為3個月。
1.4 神經功能恢復情況評估標準 參照文獻[3],完全恢復:患者干預后完全能夠獨立生活,生活能夠完全自理,且已恢復或部分恢復治療前的勞動能力;基本恢復:患者干預后基本能夠獨立生活,生活已經部分能夠自理;不全恢復:患者干預后只有小部分生活能力自理,生活需別人照顧;不能恢復:患者干預后仍不能夠獨立生活,需完全依賴于別人的照顧。神經功能恢復總滿意率=(完全恢復+基本恢復)/總例數(shù)×100%。
1.5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4]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評分標準,分值最低為0分,分值最高為45分,得分越低則表示患者神經功能恢復越好。
1.6 生活質量評分[5]采用腦卒中專門化生活質量量表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定,該量表涵蓋了腦出血患者的各種特異性癥狀,包括家庭角色、精力、活動能力、語言、情緒、自理能力、個性、思維、社會角色、視力、上肢功能、工作或勞動共12個維度,每個維度中包含3~5個問題,共計49個問題,每個問題有5個評定等級,得分越高則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7 觀察指標 (1)比較2組患者干預后神經功能恢復情況總滿意率;(2)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干預1個月、2個月、3個月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3)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
2.1 2組干預后神經功能恢復比較 2組患者干預后神經功能恢復情況比較結果見表1,觀察組神經功能恢復總滿意率為86.49%,對照組為65.6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干預后神經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n(%)]
2.2 2組干預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2組患者干預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結果見表2,干預前,2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1個月、2個月及3個月,2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較干預前顯著降低(P<0.05),干預2個月、3個月,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2組干預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分)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P<0.05
2.3 2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2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結果見表3,干預前,2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患者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為干預前顯著改善(P<0.05),且觀察組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表3 2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P<0.05;與同期對照組比較,#P<0.05
腦出血是一種病死率、發(fā)病率及致殘率均較高的疾病,近些年來,隨著對于腦出血治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腦出血患者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由于腦出血而致殘的患者卻不斷增加,給患者家庭帶了極大的精神及經濟負擔[5]。尤其對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其年齡大,機體多病及機體功能的衰退,極大限制了患者的預后[6-7],因此,采取可靠、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促進患者的早期康復已成為臨床研究者共同關注的課題??祻妥o理是促進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基礎,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損傷后,機體中樞神經系統(tǒng)結構及功能具有代償及重組的能力,即大腦具有著一定的可塑性,在適宜的條件下能夠促進大腦部分神經再生[8]。研究顯示[9-10],康復護理能夠有效促進相關神經細胞的軸突發(fā)芽,從而形成新的突觸,通過不斷的反復訓練,使這些突觸建立起接近正常神經功能新的神經環(huán)路網絡,即突觸鏈,從而實現(xiàn)中樞神經功能的重新組合。本研究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患者的影響,除了早期的康復鍛煉外,還采取了心理護理及認知護理措施,旨在幫助患者盡早恢復神經功能。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神經功能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且對2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進行評估,觀察組干預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這與國內外康復護理相關研究相吻合,均認為康復護理干預有助于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有助于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及生活質量的提高,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1] 陳旭,耿翔.腦出血的研究現(xiàn)狀和治療進展[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9,11(12):947-949.
[2] 趙燕,付志新,蘇建,等.腦出血合并危重病相關性多發(fā)性神經病和肌病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4):56-57.
[3] 陳啟波.針灸結合康復治療干預時機對不同程度脊髓損傷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5):772-773.
[4] 李萍.導致腦梗死后患者神經功能恢復不良的危險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0):5 096-5 097.
[5] 蒲國會,羅媛玲,于大林,等.護理干預對腦出血偏癱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31):3 778-3 780.
[6] 周新芝.腦出血康復期患者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8(30):3 843-3 846.
[7] 馬征,孫雅菲,康玲伶,等.康復介入時間不同對老年腦出血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4):6 261-6 262.
[8] 魏健,王海亮,趙紅梅,等.腦出血并發(fā)腦心綜合征的臨床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444-445.
[9] 牛蕾蕾,李紅玲,陳玉燕,等.不同介入時間高壓氧治療對實驗性腦出血大鼠出血灶周圍水腫及水通道蛋白-4表達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4,29(9):810-815.
[10] 孫秀娟,侯玉超,齊素華,等.MK-801通過抑制RhoA在出血性腦損傷機制的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9):8-10.
(收稿2016-02-22)
R473.74
B
1673-5110(2016)21-01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