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峰
摘 要:小學屬于義務教育階段,是國家特別關注的一個階段。針對這一年齡段的學生,系統(tǒng)地通過拓展閱讀的方法增強語文方面的學習很有必要。以下對教學小學科目的一些體會和心得進行研究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擴展閱讀;研究過程
一、目前小學語文擴展閱讀的現(xiàn)狀與不足
在當前的擴展閱讀教學中,雖有一些成效,比如有了專門的閱讀課和閱讀時間,也有了閱讀書目和閱讀書角,但是現(xiàn)狀依舊不容樂觀,也有諸多不足之處。
1.閱讀的書本沒有精心挑選
閱讀的過程是閱讀者與書本乃至與作者思想交流和交匯的一個過程,通過閱讀,可以增長知識、拓寬視野。而小學階段的閱讀,大多還是以學生自己的興趣愛好作為標準,沒有經(jīng)過精心的挑選和準備,起不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2.缺乏學習的氣氛
現(xiàn)在的社會,充滿了各種誘惑,即使是小學生,誘惑也非常多,普遍存在的網(wǎng)吧、游戲廳、臺球廳等等場所和設施,都在誘惑著他們。在游戲和書本的選擇之間,小學生的自制力和抗誘惑能力差的方面就暴露無遺,再加上教師沒有系統(tǒng)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效果很是一般。
3.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閱讀效果的重要手段,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閱讀才能事半功倍。而當前的情況是很多學生的閱讀都是走過場,一目十行,粗糙瀏覽,更不用說和老師還有同學交流心得體會,這樣的閱讀幾乎沒有效果。
二、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之路
在當今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們一定要以課本閱讀為基點,精心安排,合理引導,深入探究語文學科的內(nèi)涵所在,不斷延伸和拓展空間,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提高學生的語文文化水平,讓學生的閱讀有趣而富有知識性。
1.準確定位,拓展閱讀范圍
教材都是經(jīng)過精心編著的,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深入挖掘其語文本質(zhì)和含義,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有限,這就更需要老師的不斷引導和疏通。教師對于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有了準確定位,接下來就要找尋適宜的刊物和故事讓學生閱讀,這樣學生才能不斷地鞏固和吸收,最后舉一反三,提高閱讀的效果,理解作者的意圖,加深閱讀的印象,提高語文的水平和能力。
2.激發(fā)興趣,保證拓展閱讀效果
小學生對于自己的興趣愛好并不甚明確,只是對于自己未知的事物有好奇心和興趣,教師應找到他們感興趣的地方,加以引導,才能達到更好的閱讀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多聯(lián)想、多想象,讓他們自己成為書中的主角,體驗各種人物的遭遇和情感變化,這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人格和思想感情。同時,教師也需要適當增加一些課外讀物,增強閱讀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讀物有了趣味性,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保證閱讀的效果。
3.深入拓展,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閱讀是打開思想的過程,也是接收思想和知識的過程,閉門造車肯定是不行的,要深入拓展各方面的平臺,為學生營造一個好的閱讀氛圍。小學階段的學生不能進入網(wǎng)吧,游戲廳等成人場所,更不可以迷戀游戲,荒廢學習,這些道理和觀念一定要準確及時地傳達給學生,同時閱讀的方式也不僅僅局限于書本,現(xiàn)在電腦、手機、平板等等設備都是很便利的閱讀方式和工具,有好的閱讀軟件,好的書籍,老師可以及時通知學生和家長,和家長聯(lián)動起來,在這些電子設備里下載好書籍,供學生隨時觀看和翻閱,在學校和家庭的雙重培養(yǎng)和熏陶之下,才有利于拓展閱讀的開展,保證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和效果。
4.養(yǎng)成習慣,提升拓展閱讀效果
習慣的養(yǎng)成并不簡單,更不容易,但是習慣一旦養(yǎng)成,便可能是今后一生的品行和行為。培養(yǎng)閱讀習慣要從學生抓起,分階段、分輕重、分緩急,有步驟科學地進行培養(yǎng)和引導。
學生可以每天閱讀或者摘抄一句優(yōu)美語句或者名人名言,堅持一段時間之后,轉(zhuǎn)為每天閱讀一段有趣或者知識性強的文章,再往下發(fā)展,可以是每周至少看一篇好的文章或者作品,最后一到兩個月看完一本課外讀物,并且嘗試寫下心得體會,還可以和同學、老師交流。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習慣慢慢被培養(yǎng),拓展閱讀自然也水到渠成。當然具體的實施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不能流于形式,做了無用功。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義務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需要研究一套的完整拓展閱讀教學的方法,這對于提升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坤熾.以教材為生發(fā)點,有效拓展閱讀[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0(Z1).
[2]陳紅專.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淺談[J].當代教育論壇(下半月刊),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