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一 曹 杰
(1.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2.愛家樂聯(lián)合控股廣東分公司,深圳 518000)
長沙市高爾夫球運動的大眾化發(fā)展研究
劉偉一1曹 杰2
(1.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2.愛家樂聯(lián)合控股廣東分公司,深圳 518000)
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等方法,對長沙市高爾夫球運動的大眾化發(fā)展進行了調查,研究表明:當前,長沙市高爾夫球的發(fā)展整體上尚沒有達到大眾化的標準,主要體現(xiàn)在場地設施建設的不完善,標準高爾夫場地只有兩家,獨立的高爾夫練習場只有10來家,教育工作者以及教練員自身專業(yè)知識的欠缺,教練員主要來源于體育院校非高爾夫專業(yè),從業(yè)經驗尚淺,參與人數(shù)和消費水平遠遠沒有達到大眾化的要求等。高爾夫球運動的大眾化發(fā)展符合時代發(fā)展的需求,也符合我國高爾夫運動發(fā)展的未來趨勢。在中國高爾夫大眾化發(fā)展的背景下,長沙市高爾夫運動的大眾化發(fā)展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高爾夫球運動;大眾化;發(fā)展;長沙市
高爾夫球運動歷經五百多年的發(fā)展,到今天已發(fā)展成為一種深受世界人民喜愛的時尚體育運動項目。從1996年,長沙市擁有第一家高爾夫練習場開始,高爾夫這項被國人稱作貴族運動的體育項目正式進入了我市。經過十六年的發(fā)展,高爾夫球運動在我市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但是離大眾化還有一段距離,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高爾夫球運動越來越普及,高爾夫大眾化是必要趨勢。特別是在高爾夫項目入奧的背景下,如何抓住機遇,立足我市高爾夫發(fā)展的現(xiàn)狀,探索推動我市高爾夫球運動的大眾化發(fā)展策略具有現(xiàn)實意義。
目前,我市已經擁有兩座27洞,設備完善的標準高爾夫球場。第一家是2003年開業(yè)的湖南長沙青竹湖國際高爾夫球會,總洞數(shù)27個,總桿數(shù)108桿,球場風格是山地挑戰(zhàn)型,球場性質是會員制球場,球場長9636碼。并且?guī)в性O備較完善的會所,帶有推桿果嶺的練習場以及九個洞的燈光球場。第二家是2005年開業(yè)的湖南長沙龍湖國際高爾夫俱樂部,總洞數(shù)27個,總桿數(shù)108桿,球場性質是非會員制球場。并且?guī)в?8洞的燈光球場以及推桿果嶺的練習場,從2012年開始,重新建造功能齊全的會所。[1-2]
有11家商業(yè)性質的高爾夫練習場和數(shù)量不等的打位,分布在我市的各個區(qū)域。每個練習場的打位數(shù)平均在50個左右。并且部分配備有餐廳,果嶺等基本設施。還有部分室內的高爾夫練習場。[1-2]在有七百萬人口的長沙市,這些基本的高爾夫設施是滿足不了長沙市高爾夫球運動大眾化發(fā)展要求的,與我國深圳市的發(fā)展情況相比,相差甚遠。在一千三百萬人口的深圳,雖然人口數(shù)將近長沙市人口數(shù)兩倍,但是深圳市的會員制球場有近二十家,公眾球場兩家,練習場三十家左右,參與人數(shù)更是遠多于長沙市參與人口數(shù)。
從2所標準球場,青竹湖和龍湖來看,高爾夫教練員的情況不容樂觀。龍湖所擁有的教練員不到5人,并且普遍自身水平不是很高,一半以上都是來自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的大學本科生和湖南高爾夫旅游學院的大專生。并且這部分人剛從學校出來球技達到90桿的算不錯的水平,然而教學的經驗基本上為零,除了少數(shù)教練當時在學校就有培訓過學生,但是經驗同樣是嚴重不足的,他們的教學經驗都是從當了教練后再慢慢積累的,可見當時教學水平的高低。當然有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教練,從教大部分在五年以上,可是這部分教練都是球場附近的本地人,接觸高爾夫時間比較長,球技過硬,就直接出來做教練,但是這部分人,自身素質,教育水平存在不足,高中畢業(yè)的普遍存在,所以,在系統(tǒng)的教學上是缺乏的,只是憑借他們的經驗積累幫助客人調整動作,沒有從根本的揮桿原理出發(fā),所以教學效果往往表現(xiàn)得不明顯。雖然青竹湖的規(guī)模與龍湖相比稍有優(yōu)勢,但其內部的教練員也只有8人左右,他們的專業(yè)水平與龍湖相差不大。再從練習場的駐場教練來看,各球場之間差距較大,但整體實力水平也不高。不過湖南華雅高爾夫練習場,有臺灣教練的加盟,是全國百佳教練之一,并且?guī)в幸粋€教練團隊,整體水平比別的練習場要好。
經過實地考察與訪談,長沙市每周下場次數(shù)大約在2000次左右,每天下場打球大約在300場次左右。在練習場練球人數(shù)每天大約在800人左右。平均每個練習場每天打球人數(shù)在100個,但是,球場打球人數(shù)分布不均勻,長沙華雅高爾夫練習場每天打球120左右,而有些差的練習場每周不到300人,每天打球人數(shù)平均40人左右。很顯然,在球場場地設施偏少的情況下,各場地都是沒有充分利用的,是沒有達到飽和的,由此可見高爾夫球運動的參與者數(shù)量是嚴重不足的。
消費者(以游客身份)支付的價格中至少包括果嶺費、球童費、其他費用,約在1000元/次。據(jù)2009 年調查資料顯示,我市只有0.3%的市民視高爾夫運動為個人愛好,平均每年花在高爾夫球運動上的費用不到10元,其中有0.1%的市民高爾夫球年消費在10000元以上。[1-2]目前教育、住房、汽車,是我市居民消費的三大熱點,千元左右一次的高爾夫消費對于市民來說仍是奢侈品。[3]
高爾夫作為奢侈品是相對而言的,像美國、日本、新加坡這樣的國家高爾夫運動極為普及,也就談不上奢侈了。在人們具備相當?shù)慕洕鷮嵙?,高爾夫運動也不一定是人們的唯一需要,我市高爾夫會籍銷售一般在20萬左右。買了會籍的客人,每次下場費用都要再花400元人民幣左右,加上平時的球童,球具,服裝練習場練習等消費,遠遠高出了我市的人均消費水平,從長沙市統(tǒng)計局獲悉,2011年長沙城市人均消費性支出18069元。[1-2]
在發(fā)展之初,高爾夫球場和練習場的修建全憑投資商的喜好。而且,湖南省高爾夫球協(xié)會于2009年才成立。這就意味著長沙市高爾夫球場和練習場的選址、發(fā)展定位、服務對象等都是市場行為,由投資商根據(jù)投入收益情況來決定。相對來說,高爾夫球場和練習場在各個區(qū)的分布、數(shù)量與各區(qū)人口的匹配性等就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非均衡性。
大眾化即全民參與,而這些沒有受過專業(yè)訓練的普通百姓可能對某些設施或者規(guī)則等并不了解,在運動過程中對草坪、球具等造成損害,同時給球場管理造成負擔。
從我市高爾夫教練的綜合素質來看,他們所受的專業(yè)訓練還很不夠,系統(tǒng)的教學、組織與管理知識較為欠缺,很難培育出高水平的選手或提供高質量的教練服務。因此,應采取多種方式加強對教練人才的培養(yǎng),著重培養(yǎng)教練員的綜合素質,同時提高對教練員崗位人才的要求。[4]
獨立高爾夫練習場相對于標準高爾夫球場,獨立高爾夫練習場占地小、成本低、經營簡單,所以對于高爾夫大眾化推廣更加便利。深圳市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兩位規(guī)劃師陳偉新、周麗亞撰文說,中國發(fā)展公眾高爾夫首先要降低設施標準,不一定采取國際通行的正規(guī)標準,這樣才能為大眾接受。所以,我市要實現(xiàn)高爾夫大眾化,加大力度建設大眾容易接受的獨立高爾夫練習場不失為明智之舉。獨立高爾夫練習場消費價格適中(一筐球20-60元)、所需投資相對較少(建設一個練習場200-300萬元),為大眾提供了一個可以接受的休閑、保健、娛樂、健身、提高球技的場所。所以,建設和發(fā)展獨立高爾夫練習場將有效促進我國高爾夫運動的大眾化發(fā)展。[5]
規(guī)劃不同層次的高爾夫俱樂部、練習場、室內球場等,區(qū)分服務人群,讓不同經濟水平的人群有能力選擇自己能消費得起的打球類別。同時,調控球場運營成本,降低消費價格,讓更多的人能參與消費。比如:只支付入場費用,相當于門票性質, 按公共球場的價格計算,約為250元/次。當然這里的價格具有相對性,即它與整個國家或地區(qū)的總體經濟水平有密切關系。我們需要進一步了解消費者的需求特性,掌握我市經濟水平、人均收入等數(shù)據(jù),并且根據(jù)這些指標制定相應的發(fā)展布局及制定合理的消費價格,才有可能促進高爾夫的大眾化發(fā)展。
大部分市民對高爾夫禮儀、規(guī)則不太了解。政府和管理者應當適當增加對高爾夫文化的宣傳。當高爾夫的文化觀念深入人心之后,真正實現(xiàn)大眾化也就不遠了。首先,需要正確認識國外的高爾夫文化,包括理解國外的高爾夫禮儀、規(guī)則等基本知識。其次,需要合理融合西方高爾夫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讓中國高爾夫文化植根于大眾。最后,需要加大高爾夫文化的宣傳,突出我國高爾夫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一樣講禮儀、重規(guī)則。
進一步調整和提高長沙市高爾夫教育機構的辦學特色和教學質量,形成本科、專科、職業(yè)教育為一體的高爾夫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體系,培育更多高素質的專業(yè)性人才。尤其針對高爾夫教練的培養(yǎng),需要綜合體育學、教育學、組織行為學等學科進行綜合培養(yǎng)以提高教練員的專業(yè)水平和人文素養(yǎng)。
長沙市高爾夫球運動大眾化發(fā)展的挑戰(zhàn)主要表現(xiàn)在五個方面:一,球場設施建設不完善,數(shù)量少,公共球場沒有,獨立的高爾夫練習場數(shù)量少。二,高爾夫參與者人數(shù)少,并且大都集中在高薪階層和部分高爾夫學生以及教練員。三,表現(xiàn)出來的高消費,把更多的大眾排斥高爾夫門外。四,對高爾夫文化理解的缺失,特別是對高爾夫禮儀,規(guī)則方面知識的欠缺。五,教練員專業(yè)知識的欠缺。這就需要加大對高爾夫基礎設施的規(guī)劃與引導,尤其對不同區(qū)域,針對高爾夫球場、練習場和室內模擬練習室等的合理審批與發(fā)展布局。充分利用國內外的教育資源,學習新的理念及知識,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的專業(yè)人才。堅決杜絕發(fā)展高爾夫對土地、水源等方面的環(huán)境破壞,盡可能多地開發(fā)小型的練習場和室內模擬揮桿練習場。
[1]張瓊.長沙高爾夫俱樂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湘潮,2009(3):70-71.
[2]張松平,蔣小豐.湖南高爾夫產業(yè)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企業(yè)家天下,2010(7):86-87.
[3]王軍.我國高爾夫大眾化發(fā)展的必然性研究[J].經貿論壇,2010(5):73-75.
[4]佰嘉通高爾夫[EB/OL].[2011-10-20].http://www.golf-erpass. com/html/index.html.
[5]詹新寰.高爾夫“入奧”與我國高爾夫產業(yè)[J].環(huán)球體育市場,2009(6):14-15.
Research on the Popularization Development of Golf Sport in Changsha City
LIU Wei-yi,etal.
(PE Colleg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Hunan,China)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interview method,the popular development of changsha city golf,research shows that:at present,the development of changsha city golf as a whole is still not reached the standard of popularization,mainly reflected in the imperfection of facilities,only two standard golf course,independent of the golf driving range is home to only 10,education workers,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coaches and trainers comes mainly from the golf professional sports colleges,experience,participation and consumption level is not reache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opularization,etc.Popularization of golf developmen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ra,also accord with the future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golf in China.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pularization of China's golf development,popularization of golf development in changsha city has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golf sport;popularization;development;Changsha city
劉偉一(1958-),湖南長沙人,副教授,碩導,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