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姜偉超
(姜偉超)
蔣玉鼐
?
《羊小平砸缸》:砸出來的一點感想
□ 文/姜偉超
編者按 新聞人的“工匠精神”最終要落實和體現在一篇篇具體的新聞作品上。而無論是“大國重器”,還是“雕蟲小鮮”,匠心營造其實是一樣的。新華社甘肅分社記者姜偉超的《記者手記:羊小平砸缸》一文事件不大,從發(fā)現素材到成稿卻經歷了近半年時間,寫作更是頗費腦筋。由此,還引發(fā)了關于新聞寫作和新聞體例的種種爭論。本刊約請姜偉超和同行撰稿,談談其中的“匠心”和門道,以期打造出更多的匠心獨運的新聞精品。
《羊小平砸缸》這篇稿件從發(fā)現素材到成稿經歷了近半年時間。
2015年11月,我采訪甘南藏區(qū)生態(tài)文明村建設走進了羊小平家。羊小平人很木訥,說話都不抬頭,聊起來很費勁。往往我問半天,他才回答一句,翻來覆去只是強調山上生活很苦,能搬下來很感激政府。
就在我打算另換一家時,臨走又隨口問了一個問題:“山上缺水嗎?”他說缺,出去打工一段時間就要回山給家里挑水,所以老是干不長,后來就不打工了,只能靠種地。然后又詞不達意地說山上吃水多么困難、家里置辦了很多水缸等等。我就問他:“是不是你打工什么時間出去、什么時間回來其實都是你家的水缸說了算?”他說是。我頓時眼前一亮,開始刨根問底。
挖出來的素材故事性很強,又很完整,可以做盤“好菜”??紤]到當時的具體情況,我決定緩一緩,做些補充采訪再發(fā)稿。
今年4月份,我又補充采訪了一次,開始寫稿子,問題來了:采訪羊小平獲取的素材很多,包括山上的一眼山泉甚至都可以寫。如果單純地講個故事,告訴人們山上的生活有多苦、搬遷政策多么好,這樣的稿子已經很多,意思不大。于是我就想,能不能像寫劇本一樣,把羊小平一家的命運轉折和國家脫貧攻堅的時代洪流結合起來,反映脫貧攻堅的人民戰(zhàn)爭?
想法很宏大,但用什么素材來表現?我想過寫羊小平打工記,想過寫羊小平下山。反復琢磨后,一個概念越來越清晰——符號,要有符號!時代有時代的符號、地區(qū)有地區(qū)的符號,而水缸正是“山民”羊小平們的符號。抓住水缸這個“綱”一拎,整條線就清楚了,干擾的素材也被抖到了一邊。
思路有了,可接下來又不會寫了。寫個消息顯然不行;走基層聽民聲也不行,人家都搬下來了,萬事俱備,哪有民聲?用通訊的三段論寫法,太枯燥,感情難滲透。
選來選去,我最終確定“記者手記”這種便于發(fā)揮的題材,并大膽拋棄了傳統的新聞寫作模式,用散文手法鋪陳、新聞方式敘述,并堅持用第三視角旁觀的塑造方法,突出稿子的鏡頭感和畫面感。在具體寫作時,我盡量忘記自己是在寫一篇新聞稿,不設限,把自己帶入做記者這些年對貧困地區(qū)和群眾的采訪情感中,就當是小學生在寫一篇作文。第一稿寫完,放的有點開,又往回收了一下,成稿。
《羊小平砸缸》得到了新華社社長蔡名照的批示肯定。2016年4月8日的《新華每日電訊》在頭版頭條加編后語刊發(fā),并且三天后又在頭版刊登評論《期待更多“四力”佳作搶頭條》,對稿件予以肯定?!堆蛐∑皆腋住凡グl(fā)后,便在新媒體及微信朋友圈開始“刷屏”,甘肅及多地黨政、扶貧、媒體及基層工作者紛紛轉發(fā),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引起了海內外受眾對扶貧工作的關注。
但在肯定此稿的同時,也引發(fā)了部分業(yè)內人士對新聞的“體”的討論,《羊小平砸缸》應該算什么“體”?我們在寫稿時還要不要恪守新聞的體例了?
關于新聞的“體”這個問題,我認為可以從傳播效果這個角度來談一談。新聞的影響力來自傳播力,看的人越多、新聞的力量越強。這也是中央一貫強調的媒體的導向作用。在各行業(yè)變革加速的當下,受眾對閱讀體驗的要求也在加速提升,這對媒體人的采訪寫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占有傳播平臺的大眾媒體不創(chuàng)新只有等死。那么問題來了,新聞的“體”要不要創(chuàng)新?答案是肯定的。
新聞有“體”嗎?有。但這只是對新聞工作者來說的。對廣大沒有從事過新聞行業(yè)或接受過新聞教育的受眾來說,新聞有“體”嗎?沒有。受眾追求的是閱讀體驗。新聞媒體和記者要做的是在恪守真實性的基礎上,寫一篇“新聞美文”,而不是干巴巴的告知或者說教。這就需要改變以往消息、通訊、特寫、深度報道等新聞體例通篇采用被采訪對象或者第三方觀點,來代替記者或者媒體發(fā)聲的寫作方式,用記者扎實的采訪調研、用記者的眼、腳、筆代替受眾去體驗、去感受。寫作方式的改變必然帶來新聞的“體”的創(chuàng)新。
在恪守真實、客觀、中立的基礎上把新聞做得好看,起到“代替受眾去體驗”的效果,而不是過去新聞稿件單純的“反正我說了你愛信不信”的表達方式,是《羊小平砸缸》能獲得受眾和業(yè)內肯定的原因所在。
這就要說到我在采寫《羊小平砸缸》這篇稿子的最大感受:采訪的真實和表達的真實。采訪的真實是用扎實的采訪還原真相。但不知什么時候起,包括我在內,開始喜歡用極端事例或極端故事來表達。談論素材時,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不夠典型”,背后的意思其實是“不夠刺激”“不夠極端”。這樣的事例往往在具體真實的遮蓋下,讓整篇稿子失去了宏觀的真實。
其實,受眾對極端事例可能吃驚、可能質疑,但很少有感動的。因為極端事例很少見,大家不會有代入感,也就無從感動?!堆蛐∑皆腋住防铮蛐∑教羲?、打工、扔扁擔、砸缸都是平凡小事,不驚天動地,受眾有代入感,甚至喚起了一些人的記憶。有受眾說,看到羊小平扔扁擔,想起了自己高考后扔書;有同事說,很理解羊小平砸缸,我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那天正在田里干活,一邊喊叫一邊把捆好的稻草全踢翻,父母在旁邊流著淚笑。
平凡的事例才感人,關鍵是把它還原得自然、本真、質樸。
(姜偉超)
“山民”羊小平把家里的兩輩人賴以生活的6口大缸給砸了。春暖花開的日子里,站在山下移民新村的二層小樓上,望著村外開始增多的游客,羊小平還難以相信自己真的不再需要這些大缸了。
……
家里有6口大缸,是羊小平祖父和父親兩輩人置辦的家里最重要的用具。山旱缺水,挑水要走很遠的山路,女人干不了。而且那里的山泉也不是天天有,因此要盡量保持家里6口大缸滿滿的。羊小平記憶里,父親最重要的活就是挑水、挑水、挑水。直到有一天,父親在挑水時摔進山溝,掙扎著回到家,兩個月后人就沒了。
羊小平成家后,除了伺候家里的6口大缸,就是侍弄“掛”在山坡上的十幾畝山地。山地很“薄”,種下一粒種子不見得能產出一粒糧食。眼瞅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羊小平決定出去打工,給兒子攢娶媳婦的錢。大西北有一個定律,越窮、自然條件越惡劣的地方,娶媳婦越貴,因此要早下手。臨走時,他把家里的6口大缸裝得滿滿的,到外地找了份建筑工地的活,干了兩個月,媳婦托人捎話:家里沒水了。
……
貧困的時間久了,便成了淡漠,羊小平仿佛在父輩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宿命。2014年,羊小平42歲了。這一年,扶貧奔小康步伐開始加速,甘肅的干部群眾都在為早日脫貧干得熱火朝天。
“這跟我又有什么關系呢?”一天,羊小平送走來家里摸情況的干部,轉身拿起了扁擔——家里的水缸又快沒水了。
但這次真的跟羊小平有關系。為了不讓一個貧困戶在奔小康的路上掉隊,甘肅省及甘南州針對羊小平們實施的搬遷扶貧工程也在加快推進,并定下了周密的扶貧搬遷方案,讓山上的貧困戶離開大山,拔窮根。甘南州委、州政府和臨潭縣相關部門經過謀劃,在山下靠近冶力關景區(qū)的地方規(guī)劃了移民新村,并制定了種植——養(yǎng)殖——住宿——農家樂一條龍的脫貧方案,讓搬下來的人呆得住、能致富。
……
搬家的前一晚,吃過晚飯,看著太陽離地山頭還有幾米高,羊小平又習慣性地拿起扁擔。直到走出家門,羊小平才愣怔過來,他在原地站了半袋煙的功夫,突然嚎了一嗓子,把扁擔甩向山溝。
……
這就要說到表達的真實。寫稿就是表達,是把人物或事件拍了照給人看。但是有的人物和事件“上相”,有的則不“上相”,費盡辭藻也難以把人物或事件的原貌寫出來。對“上相”的,我們可詳盡描述;對不“上相”的,則需“留白”,把未盡之意留給受眾去自行“腦補”。受眾會根據自己的經歷和所見所感,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形象,豐滿、親切。這也是古人寫文章講究“七分露,三分藏”的道理。文不可寫盡。
《羊小平砸缸》寫的是一個人的命運和脫貧攻堅這一時代洪流的關系,無法詳盡表述。于是在寫稿時我采取大量“留白”的方式。寫山大,就寫“山太大了”;寫致富難,就寫“貧困像日出日落一樣恒定”;寫自然環(huán)境惡劣,就寫“種下一粒種子不見得產出一粒糧食”。甚至全文沒有一處人物描寫。一位新聞界前輩說,“全文無一處描寫羊小平,但千萬個羊小平撲面而來,令人振奮。”
表達真實還要警惕表達過頭。過頭的表達是記者用自己的情感強行代替了受眾的情感,給人一種如果你不哭我就打你、你不笑我就咯吱你、你不感動就太沒人性的感覺。過猶不及,表達也是這樣。在寫《羊小平砸缸》時,我刻意注意了這一點,不悲不喜,到底是什么情感讓讀者自己體會;扶貧好不好、扶貧攻堅戰(zhàn)的重大意義在哪里,也讓讀者自己去感受,表達上到位但不越位,這是我認為此稿最成功的地方。
簡潔的表達才是最好的表達?!堆蛐∑皆腋住愤M入新華社待編稿庫時有2300多字,有些語句表述有重復的地方。經過分社和總社的刪改,編輯后的稿子更為緊湊、連貫。如何在簡潔的表達中把龐大的信息量融入進去,在質樸的表述里不著痕跡地鋪陳背景、鋪墊下文,我感覺不僅僅是技巧,也是一種習慣。
(作者是新華社甘肅分社記者)
編 輯 張 壘 leizhangbox@163.com
比小說更震撼的真實感——《羊小平砸缸》讀后隨感
蔣玉鼐
《羊小平砸缸》突破常見的思維與寫作模式,筆法細膩,文風清新,以講故事的形式生動反映扶貧政策給農村貧困人口的命運、貧困地區(qū)帶來的巨大變化,值得深入研究。
文章最具新意、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點,是以水缸來隱喻主人公的艱難生活、甚至千年以來的傳統生活,讓讀者對羊小平及其父輩的艱辛感同身受。正如文章所說,“幾口大缸,像是世代傳下的魔咒,將羊小平牢牢地拴在了大山上”,水缸仿佛喻示著主人公擺脫不了的貧困命運。隨著文章推進,事情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6口大缸,是羊小平祖父和父親兩輩人置辦的家里最重要的用具”,到“全砸了”,讀者也跟著羊小平感到了從未有過的輕松與暢快,揮之不去、無法擺脫的貧困,也同大缸一樣,被擊得粉碎。
從結構上看,文章大部分篇幅都是在敘述主人公羊小平的經歷,沒有任何評價性或結論性語言,直至故事講完,最后一段用具體的數字自然而然地引出政府在扶貧工作中取得的巨大成就,讓人在閱讀一個故事中不知不覺感受到千千萬萬的“羊小平”在中國今天偉大的扶貧攻堅戰(zhàn)中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同時,文章清晰具體地插入對扶貧政策的介紹,以精準數據提升了說服力與表達力。如通過地方政府“規(guī)劃了移民新村,并制定了種植—養(yǎng)殖—住宿—農家樂一條龍的脫貧方案”來介紹當地扶貧政策,至于主人公最頭疼的資金問題,則運用了極為具體詳細的描述:“他拿出了準備給兒子娶媳婦的所有積蓄,領到了政府的4萬元補貼,又在政府的幫助下從銀行貸了20萬”。
文章還以時間為軸,形成了強烈的“歷史感”和“對比度”。羊小平的父親,終其一生都困在貧瘠的大山上,“搬下去”只是念念不忘卻遙不可及的夢,而老人生命的終結方式同樣和水缸有關:“直到有一天,父親在挑水時摔進山溝,掙扎著回到家,兩個月后人就沒了?!钡搅搜蛐∑竭@一代,日子起初還是沒什么大的起色,“貧困的時間久了,便成了淡漠,羊小平仿佛在父輩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宿命?!比欢?,在政府幫助下,羊小平不僅終于搬出大山,砸掉了曾經“最重要的用具”——6口大缸。至于羊小平的兒子,幸運地趕上了最好的時代,不用像爺爺和父親一樣“伺候”大缸,還在政府幫助下,參加廚藝培訓,有了一技之長。連父親最擔心的娶媳婦的事,也有了眉目。一家三代,三種命運。國家扶貧工作取得的成果與進展不言自明。
對很多讀者來說,西北省份偏遠山區(qū)的生活,完全是陌生的。文章篇幅雖然不長,但運用細膩的筆觸,將主人公生活的場景生動呈現。在講述羊小平的故事時,也通過對細節(jié)的精心描摹,塑造出了憨厚、質樸的人物形象。如“直到走出家門,羊小平才愣怔過來,他在原地站了半袋煙的工夫,突然嚎了一嗓子,把扁擔甩向山溝?!薄把蛐∑揭贿吤竽X勺一邊笑。”沒有任何形容的語句,主人公告別舊日生活的欣喜之情躍然紙上。
(作者是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新華社新聞研究所編輯)
附原文:羊小平砸缸(節(ji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