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馬兆同 朱光耀 王大明 朱禮勇 本刊記者 | 王俊文 編輯 | 張小彩
情義連云海英紅
——記“中國好校長提名獎”獲得者、江蘇省灌云縣益海學校王英
文 | 馬兆同 朱光耀 王大明 朱禮勇 本刊記者 | 王俊文 編輯 | 張小彩
>>王媽媽給孩子剪指甲
在黃海灘頭,生長著一種海英草,她耐堿耐寒,鉆地扎根。每到初冬時節(jié),紅紅的一片海英草,展示著頑強的生命力。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益海學校副校長王英,就像一株挺立在這片大地上的海英草一樣,迎風怒放,充滿著無限生機。
今年53歲的王英生在農(nóng)村,長在農(nóng)村,工作在農(nóng)村,她把最美的青春年華獻給了農(nóng)村小學教育事業(yè)。她堅持扎根在最落后、最貧窮、最偏僻、最艱苦的農(nóng)村小學,一干就是30多年。一路走來,她以自己的學識、人格魅力和非凡的業(yè)績,為人民教師這個最光輝的職業(yè)增添了一筆濃墨重彩。近年來,她先后榮獲了“全國教育系統(tǒng)道德建設(shè)標兵”“江蘇省十佳師德模范”“江蘇省‘五一’勞動模范”“江蘇省‘三八’紅旗手”等50多項榮譽稱號。
可是,這些榮譽背后所凝結(jié)的那些酸甜苦辣卻鮮有人知。近日,記者專程前往灌云縣采訪了王英,她那淳樸無華的慈母般的笑容令人終生難忘,她那春雨潤物般的話語至今縈繞在耳旁,她那動人的事跡震撼人心,蕩氣回腸。
1983年,王英參加教育工作。起初,她在灌云縣城南扶輪小學任教。扶輪小學的前身是“水上木船學?!保?jīng)只有一條流動的木船,一口船艙就是教室。王英任教時,雖然已經(jīng)不在水上、船上“漂流”,但是環(huán)境依然十分艱苦。這里的學生都是漁民的孩子,90%是留守兒童。教師就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有人說我傻,因為我多次放棄到縣城學校工作的機會,但我不后悔,因為我實現(xiàn)了對一個孩子臨終的承諾?!蓖跤⒌脑捳Z道出了幾分心酸和堅定。
那是1997年的冬天,她班上的學生小豪(化名)身患重病轉(zhuǎn)進了市人民醫(yī)院。王英走進病房的時候,只見小豪雙眼緊閉,臉色灰暗,鼻孔里插著氧氣管,躺在病床上一動也不動。王英強忍著淚水,輕輕地拍著小豪的肩膀,小聲地說:“小豪,王老師來看你了……”這時,孩子睜開了眼,頓時露出了笑意,緊緊地抓住王英的手,激動地說:“王媽媽,你真好!下學期,我妹妹就升級到你班了,你可千萬不要調(diào)走?。 蓖跤⒑蹨I堅定地告訴小豪:“王媽媽不走!”不久,死神奪走了小豪幼小的生命。王英為了孩子的臨終心愿,為了一句諾言,在這里堅持工作,一干就是16個春秋。
據(jù)了解,畢業(yè)于蘇州大學的王雷,在小學階段因家貧曾幾次輟學,王英不厭其煩地做他父母工作,為他交學費,幫他買衣服,擠時間為他補課。2007年,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蘇州大學。王雷在給王英的信中寫道:“我,人生成功的起點是在城南扶輪小學;引領(lǐng)我走上人生成功之路的就是您——王老師!”
因為一句諾言,王英一直堅守在辦學條件簡陋的城南扶輪小學。2007年,由于學校整體布局的調(diào)整,城南扶輪小學,被規(guī)劃為“教學點”,當時,很多人都認為王英肯定因此而調(diào)動工作,學生家長們紛紛派代表找鎮(zhèn)里分管領(lǐng)導,要求王英留下。他們說:“孩子交給王英,我們家長放心??!”
“農(nóng)村孩子要想跳出‘農(nóng)門’,讀好書是唯一的出路?!蓖跤⑷粲兴嫉卣f,“教學要符合學生實際,再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也不一定適合農(nóng)村孩子,因為農(nóng)村學校條件有限,只有創(chuàng)新適合農(nóng)村孩子口味的教法,才能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才能使教與學真正達到‘刪繁就簡三秋樹,標新立異二月花’的境界,那才是成功的教學?!被谶@個認識,王英在教學研究上精益求精,因為白天要上班,她就只能擠出晚上的休息時間學習。從教30多年來,她從沒間斷過學習。
腰中無銅,不能稱雄。為了提高教學本領(lǐng),王英刻苦努力,度過了無數(shù)個不眠之夜。1990年以前,她一家三口擠在不足20平米的小房子里,沒有空調(diào),夏熱冬冷。為了不影響丈夫和孩子的休息,夏夜,她身體流汗不扇扇,難受時只能用毛巾輕輕擦一擦;冬天,有時學到凌晨一兩點鐘,渾身被凍得像冰塊似的。
雖然任教學校只是農(nóng)村小學,但是王英老師卻是一名獨具慧心的語文老師。關(guān)于她的慧心常被人談起的是兩個關(guān)于評課的小故事。有一次,王英老師聽一節(jié)小學語文公開課,老師講授的是《月光啟蒙》這篇課文,文中老師在指導學生情境朗讀我們所熟知的“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喝……”的兒歌,有的孩子拍桌子,有的貓著腰亂叫,有的甚至在桌子上滾來滾去……課堂氣氛非?;钴S,聽課教師也覺得新穎熱鬧,王英老師卻有自己不同的見解:“這首兒歌我們都很熟悉,其實是一首媽媽睡前哄眠孩子的兒歌,我作為一個母親,我覺得氛圍應(yīng)該是安靜、親切、溫暖的,因為熱鬧的文字渲染的卻不一定是熱鬧的氣氛?!痹谧睦蠋煛<叶技娂姺Q道。
鼓要敲在鼓心,課要抓住中心。王英講課很注意形象生動,寓情于景,巧妙聯(lián)想,所以總有很多獨特的發(fā)現(xiàn)。有一次,她到南京參觀學習,聽一位特級教師講授唐代詩人柳宗元的《江雪》,因為課上得非常精彩,與會人員的點評也不吝褒美之詞。輪到王英老師發(fā)言,她認為這首詩其實就是一首藏頭詩。把每一句的開頭一個字連在一起就是“千萬孤獨”,是作者謫居永州時期最直接的孤寂、清峭、遺世獨立、高潔等情緒的表達。聽了她的發(fā)言,大家嘖嘖稱奇,競相追問她是哪里的特級教師,卻不知道這就是王英作為一名普通的語文教師的慧心。
她不僅在教學上刻苦鉆研,有特色出成效,也絲毫沒有放松自己的教學研究工作,沒有放松對孩子的習慣養(yǎng)成和價值觀引導。那一年,她主持市級十一五課題,課題是“學生經(jīng)典詩文誦讀研究”。開始,老師們參與的積極性都不高,她就自己先在教學中實踐,她帶領(lǐng)學生們吟詠、背誦經(jīng)典,還引導學生學經(jīng)典、用經(jīng)典。慢慢地,孩子們的表現(xiàn)起了微妙的變化:爺爺奶奶來學校接他們時,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磨蹭不應(yīng),而是很快答應(yīng),立刻跑過去說話,因為王老師教了“父母呼,應(yīng)勿緩”;以前像調(diào)皮的猴子一樣東竄西撞的孩子在端著東西走路時,放輕放緩了腳步,因為學了“寬轉(zhuǎn)彎,勿觸棱”……而且老師們的參與熱情也被慢慢調(diào)動起來了。經(jīng)典發(fā)揮了它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個課題也取得了圓滿的成功,還被市教科所宣傳推廣。
王英老師也先后被評為市“333工程”首批模范班主任,市“十、百、千”龍頭工程中教學骨干、灌云名師等。
觀察兩組治療后總有效率、治療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血糖降低至達標范圍的時間以及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療效評價:顯效:患者臨床癥狀疾病消失,血糖降至正常水平。有效:臨床癥狀明顯緩解,血糖明顯下降但未達正常水平。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及血糖均未有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數(shù)×100%。
在歷史的長河中,30多個春秋的路也許并不算長,但王英所走的路,一頭連著花果飄香的“三伏”,一頭連著風霜月雪的“三九”。這其中凝結(jié)的付出與艱辛、埋怨與委屈、大愛與奉獻,個中滋味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那年,父親病重從鄉(xiāng)下衛(wèi)生室轉(zhuǎn)到縣醫(yī)院治療。當時王英不僅帶畢業(yè)班語文課,兼任班主任,而且家中還寄養(yǎng)了三個留守兒童。老父親住院兩個月,她只見過兩次面。再回老家看望父親,還未進村莊頭,她就聽到姐姐們那嘶聲裂肺的哭聲,當她揭開蓋在父親臉上的白紙時,心如刀絞……這是她在父親生病后與父親見的第三次面,也是父女最后一次面。
1999年正月,臨近開學,她意外地懷孕了,為了執(zhí)行計生政策,同時也不影響工作,她主動地做了引流手術(shù),同事們知道后都勸她多休息幾天,可是,新學期開學的事特別多,她只休息三天就上班了,結(jié)果落下了一身毛病,每逢冬天,手腳開裂,渾身酸痛。這一切,她都毫無怨言。學生家長們常說:“王老師,既教畢業(yè)班,又當班主任,既當娘又當?shù)?,真是不容易!?/p>
……
她的婆婆擔心王英,經(jīng)常當著她的面又心疼又責備:“你看看,忙成這樣哪里還能顧上自己的家?你的身體累垮了可怎么辦?”提起過去的付出和委屈,王英淚如雨下。但是王英心里有愧而無悔,心有小家更懷著大愛。
王英的誠心感動著社會。2010年,經(jīng)考察,新加坡嘉里(益海)集團總裁郭孔豐董事長選定她做益海學校孤兒的“媽媽”。從此,她幾乎沒有了節(jié)假日,24小時跟蹤服務(wù)每一位孤兒,孩子們的生活起居、學業(yè)輔導,事無大小,她都悉以教之、愛之。
2012年,第一批孤兒入住益海學校,面對全新的生活環(huán)境,陌生的面孔,許多孩子的眼神中滿是不安與惶恐。一個叫歡歡的小女孩,把自己關(guān)在宿舍的衣柜里怎么也不出來,好不容易哄她開了柜門,只見她用床單把自己裹得嚴嚴的,縮在柜子里瑟瑟發(fā)抖,小臉蛋上滿是淚水,邊抽泣邊斷斷續(xù)續(xù)地說:“人家都說……來這里的……是沒人要的孤兒。我……不是孤兒,我還有……爺爺,我要回家?!蹦且豢?,王英的心都碎了。她深知,孩子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必須用母愛才能撫平。
2015年冬天的一個晚上,天氣特別寒冷,她在檢查宿舍時,發(fā)現(xiàn)4個孩子發(fā)燒,她連夜帶孩子去醫(yī)院,通宵陪護,一夜沒有合眼。第二天晚上10點多檢查宿舍,發(fā)現(xiàn)中午掛過水的小濤額頭滾燙,她又抱起孩子,送到醫(yī)院,等孩子掛上水,慢慢退燒了,王英懸著的心才漸漸平靜。小濤依偎在王英懷里蘇醒后說:“王媽媽,您辛苦了!”旁邊的人這才知道他們不是母子……
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走進灌云,益海學校王英媽媽關(guān)愛99個孤兒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有口皆碑。王英的兒子有一次開玩笑說:“媽媽,如今加上我您就有一百個孩子了,估計是世界上最高產(chǎn)的媽媽啦!”
如今,孩子們來到益海學校已6年了,他們已經(jīng)把益海學校當成是自己的家,把王英當成了自己的親生母親。有一次,初中畢業(yè)的鑫鑫即將遠赴市區(qū)讀高中,在臨行前他一把抓住王英的手,跪下來咚咚咚地磕了幾個響頭,淚流滿面地說:“王媽媽,我馬上就外出讀書了,您永遠是我的媽媽,益海永遠是我的家?!?/p>
在這6年里,來自江蘇、連云港、灌云等當?shù)氐母骷夘I(lǐng)導,很關(guān)心益海學校的發(fā)展,他們經(jīng)常來到學校問寒問暖,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孩子們的心坎上。嘉里(益海)集團郭孔豐先生不僅巨資捐助,也時刻關(guān)心學校的發(fā)展和孩子們的生活,他本人一有空閑就會來到學??赐蠋熀秃⒆觽?,每周六都委托自己的好朋友孫立家先生來到學校詢問困難,反饋問題。親切的問詢、體貼的話語、善良的心腸、大愛的情懷都深深地打動和鼓勵著王英和學校的師生。如今99個孤兒都在益海學校健康快樂地成長著。
情義連云海英紅,胸有大愛譽神州。王英,黃海灘頭的一株海英草,正以她獨特的神韻綻放出美麗的光華,展示著灌云兒女的精神風貌和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