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梅
?
應對“問題”學生我有方
劉秀梅
【摘 要】作為多年有著多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我覺得講錯題可以重來,但是塑造靈魂不能,因為每個孩子只有一個童年,一個成長經歷,絕對不能復制。所以,我覺得學生無論成績好壞,性格內向外向,我都會給他們最美好的一面,用自身去感染他們,讓他們也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給他人。本文就如何應對學困生,闡述了一些方式方法。
【關鍵詞】學困生 方式 方法
很多教師抱怨:“如今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真是越來越難管了?!边@話雖不全對,卻也不無道理。確實,現在整個社會似乎都在過分關注分數,家長以為我給你吃穿,你就得拿好分數。或者給孩子報無數個興趣班,特長班,對于孩子其他方面似乎就淡化了。這樣,如果父母教育無方,或忙于生計,疏于管理,就容易讓孩子產生問題。
問題學生形成問題的原因是因為,一方面,他們的意志力極差時,既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又容易受到外力的支配而出現盲從,因而出現問題,二是對目標不明確,計劃性也不強,其行動的指使主要來自主觀想法和外部驅使。因此,在執(zhí)行計劃的過程中隨意性很強,中途常常改變初衷。這種目標盲目性的另一種表現是,“理想多如牛毛,變化多如繁星。”
問題學生的共同特點;
(1)是非觀念模糊,游戲人生。如把違紀看成是“英雄”行為,認為跟老師作對是“勇敢”。(2)缺乏強烈的求知欲。由于家里豐衣足食,要什么有什么,加之教育不當,導致他們精力不在學習上,怕苦怕難。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成績較差。(3)自尊,自作,自卑,自棄,意志力薄弱。表現為反復犯錯誤,改了還犯,“千錘百煉”。常立志,但是不立常志。
我覺得任何問題學生都有解決的辦法,就看你動沒動腦筋。以下是我的幾點見解。
問題學生經常受到家長,老師的斥責,懲罰,同學們的譏諷嘲笑,但他們的內心卻非??释玫秸徑猓湃?。針對這種情況,我都做法是;一,做好學生家長的工作,讓家長不要急于求成,用老眼光看自己的孩子,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平時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不要一張口就是“怎么又沒考好?”之類的話刺激孩子。二是我自己帶頭做到尊重關心,愛護這些學生,不戴有色眼鏡看待他們。只有當他們深切體會到了集體的溫暖,才能使他們增強對他人的信任感并樂于接受教師的再教育。
現在的孩子吃穿不愁,加之電腦,手機的誘惑,如果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很可能問題就來了。要想氣球升天,就得給它充氣。充的氣不夠上不了天,過多反而會爆炸。教育也是如此。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跟家長結合給孩子確定符合實際的奮斗目標。幫他們設立的目標不要過大,要能跳一跳就夠得著,如張明同學這次考了60分,那就幫他設立下次爭取考65-70分的目標,而不是設定90分奮斗目標。小剛經常遲到,你可以跟他約定,如果每周遲到次數減少或者沒有遲到記錄就能代表班級參加學校的籃球隊(當然,進籃球隊是他夢寐以求的)。用正面的教誨開導激發(fā)激勵孩子。如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跡,或者讓他們樹立優(yōu)秀的親戚朋友的孩子為榜樣,當然,是他們必須認可的,甚至是崇拜的。培養(yǎng)興趣也是學習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鼓勵他們多參加各種活動,我曾現身說法地跟我的學生講過我自己如何因為參加一次單詞競賽而對英語感興趣進而成為英語優(yōu)秀生的故事。
有些問題學生聽慣了訓斥,做慣了檢討,教師的一般勸說,批評往往不大奏效,這時教育者應該抓住某些已經發(fā)生的事件來激發(fā)他們的思想斗爭,而后啟發(fā),這樣效果會好得多。例如。一次,班上有幾個同學丟失了筆,班里都懷疑是曾經有過偷竊行為的某某同學,他感到特別委屈,急的當場就哭了(因為這次確實不是他)。我了解情況后,并沒有下結論,而是展開了深入的調查和分析。在真相大白之后,我教育全班同學有信任同學,不要胡亂猜疑,接著,我又找到某某同學,充分肯定他的進步,并代表大家向他道歉,特別指出,只要堅持進步,別人一定改變對你的看法。
問題學生多半有自卑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于是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失去了前進的動力。作為教師,應善于應對發(fā)現這些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贊揚。使他們重新燃起自信心的火種。增強你行,我也行的觀念,要讓他們知道,只要付出努力就會有收獲的道理,讓學生明白生活中具有超凡能力的人畢竟是少數。人各有長處,要揚人之長,補己之短。不給他們貼標簽,如用一些;‘窩囊廢’;飯桶,你是豬腦子,你寫的字還不如人家蜘蛛。青少年的表現欲極強,教師要多開展活動,但不要只有美貌,聰明,學習成績好等來展現孩子的自我表現欲,而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他自己特有的優(yōu)勢方面充分得滿足自我表現,讓他們體驗成功感。
育人是一項最復雜,艱巨的工作,對問題學生尤其如此。初中階段,尤其七年級,學生的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差。在教育過程中出現反復是難免的,絕不能張口閉口‘朽木不可雕也’,甚至翻舊賬,揭老底,損傷他們的自尊從而導致破罐子破摔。相反,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出現不符合要求的行為都是正常的,教師要不斷探索和研究新路,因材施教,使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不掉隊。
當然,問題學生之所以稱之為問題生,是存在著各種各樣問題的。他們的問題是千變萬化的,這就需要教師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才,‘只不過是每朵花的花期不同,相信綻放是早晚的事’。
作者單位:(唐山市韓城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