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稚晨
廣東省陽西縣公職律師事務所
試論《婚姻法》夫妻房產認定的弊端
林稚晨
廣東省陽西縣公職律師事務所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在我國,房產成為了我國居民重要的財產。本文以此為切入點,首先分析我國婚姻法中夫妻房產認定,其次分析我國婚姻法中夫妻財產關系與夫妻房產認定,最后指出《婚姻法》司法解釋(三)中房屋確權規(guī)定存在的問題及立法建議。
婚姻法;司法解釋;夫妻房產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提升,房地產價格也在不斷地攀升,房地產投資已經成為了我國居民重要的投資手段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夫妻雙方在離婚的時候,房地產的財產歸屬必將成為離婚后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一個重要糾紛。
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三)中第七條規(guī)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guī)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夫妻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痘橐龇ā返拇隧椝痉ń忉專瑥哪信降?、公平正義的原則出發(fā),更好地保護了夫妻雙方的財產權利,在不同程度上填補了我國夫妻財產制度的空白,此項司法解釋一出現,比我國老的婚姻法在房產的劃分上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法律具有滯后性,在現實的離婚案件中,離婚的案件千奇百怪,問題層出不窮,涉及到分割房產糾紛的案件更是千差萬別,新的婚姻法解釋無法滿足離婚案件的社會現實需要。故而,在新的《婚姻法》的司法解釋中,存在一定的漏洞,還需要我們加強對婚姻法的進一步解釋,促進婚姻法的進一步發(fā)展。
(一)我國婚姻法中夫妻財產關系
我國《婚姻法》的配偶關系是從夫妻關系確定之日起就已經正式確定,夫妻關系包含了人身關系與財產關系,夫妻財產關系依附于人身關系。但是,夫妻之間的財產關系還是一種私權的關系,有其獨立性,并不會隨著婚姻關系的成立而合為一體。也就是說,夫妻雙方婚前的個人財產,在結婚之后還是屬于夫妻雙方的個人財產。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歸屬。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婚姻法》第十七條、十八條的規(guī)定。在夫妻雙方的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雙方對財產有約定的,夫妻一方對外負債而且第三人又知道的,由負債的一方當事人獨力對外承擔責任。
(二)我國婚姻法中夫妻房產認定
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三)中第七條規(guī)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guī)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夫妻雙方的父母共同出資購買的房地產,產權的登記寫的是夫妻雙方名下的,則這個房產可以認定該房地產按照雙方父母出資份額的按份共有,但是當事人之間有約定的,按照當事人雙方的約定進行財產劃分。此項婚姻法的規(guī)定一出現,比我國老的婚姻法在房產的劃分上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一方面,法律具有自身的不適應性和滯后性,無法預見和包容全部的社會現實。另一方面,離婚案件千奇百怪,問題層出不窮,涉及到房地產的案件更是千差萬別。而且,現實生活中有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實際情況,婚姻法司法解釋并沒有做進一步的詳細規(guī)定,不利于當事人之間的權益劃分和保障。
(一)婚后父母出資購房產權歸屬存在的問題及立法建議
1、婚后一方父母出資購房存在的問題及立法建議
在婚姻法的司法解釋中第三條規(guī)定:結婚后,夫妻一方的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并且產權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可以將這個不動產視為對夫妻一方的單獨贈予,屬于一方的個人財產。該規(guī)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法條的自相矛盾?;橐龇ㄒ?guī)定,在夫妻的關系存續(xù)期間,發(fā)生了繼承或者遺囑事項的時候,所得的財產是夫妻共同的財產。根據以上的規(guī)定,除了夫妻一方的父母做出了意思表示,否則,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該項財產是夫妻共同財產。而在我國的司法解釋中,規(guī)定了在結婚后,夫妻雙方一方的父母出資購買了不動產的,并且產權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可以將這個不動產視為對夫妻一方的單獨贈予,屬于一方的財產。按照法理,司法解釋作為后法,是一種完善法律、補充法律、修改法律的一種重要手段。前法與后法存在矛盾時,后法優(yōu)于前法。在實際的案件審理中,按照司法解釋進行解釋,造成前法與后法自相矛盾,這不能不說是立法者在立法的時候不嚴謹。
第二,在最新的司法解釋中,成為一方的個人財產需要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登記在一方的名下。這項規(guī)定太過籠統(tǒng),沒有進行其他方面的羅列,對于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實際情況沒有做到很好的規(guī)范。
綜上所述,在進行司法實踐的過程中,對夫妻雙方財產歸屬的認定需要進行區(qū)別對待。首先應當以夫妻雙方的財產共有為主體,但是當事人也可以自己約定單獨擁有財產,對于贈予和遺囑繼承所得的財產,可以視為雙方當事人的共同財產。其次,還需要對當事人擁有財產所有權的前提條件進行羅列,使得法條的操作性變得更強。
2、婚后雙方父母共同出資購房存在的問題及立法建議
司法解釋規(guī)定:夫妻雙方的父母共同出資購買的房地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的,可以認定該房地產按照雙方父母出資份額的夫妻雙方按份共有,但是當事人之間有約定的,按照當事人雙方的約定進行財產劃分。這條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這種規(guī)定與我國的多項法律制度的理念相沖突,沖突主要表現在:和我國婚姻法的規(guī)定相沖突,和我國的民法規(guī)定的所有權共同共有的原則相沖突,和不動產權的公示公信制度相違背。在離婚的案件中,立法者立法的出發(fā)點是公平公正的處理當事人之間的財產糾紛。但是,現實的案件太過復雜和多樣,出現的結果往往違背立法者的意愿,甚至出現了立法的空白點。例如,《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十一條中,夫妻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并辦理產權登記手續(xù),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另一方請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在共同共有的房屋出賣之后,未辦理產權登記的善意第三人的權益如何維護法律沒有做出規(guī)定,需要我國進行進一步的司法解釋。
在對善意第三人的保護問題上,本文認為可以按照公序良俗的原則進行審判,判決房子已經歸第三人所有,但是房子的收益可以在夫妻雙方之間按照父母購買的份額進行劃分。
(二)婚前一方按揭購房產權歸屬存在的問題及立法建議
在司法解釋中,對于夫妻雙方中的一方在婚前就按揭買了房子,婚后雙方共同按揭買房的歸屬進行了規(guī)定。這項規(guī)定體現了對私人合法財產的保護理念。本條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法律對于夫妻雙方的婚后共同還貸進行了定義,定義為一種債權的關系。在雙方當事人的關系破裂的時候,房子所有的一方只需要補償另一方的還貸款項和房屋增值的部分即可。對于這一規(guī)定,本文認為,對于增值的規(guī)定并沒有進行很好的規(guī)定,增值除了自然的升值之外,還應當包含其他的增值方式。對此,我國的司法解釋沒有給出明確的規(guī)定,實務中操作起來十分困難。
針對以上的問題,本文認為我們可以除了自然增值的部分也寫入法律的規(guī)定中。例如,一方在在婚前進行了購房,在婚后,另一方對該房屋投入了大量的勞動,花費了巨大的財力也算是增值的一個表現。對于這部分,本文認為也可以算作增值的部分給予補償。例如,婚前,甲陪著乙選購婚房,期間做了大量的分析,最終選擇了一處不錯的地點。后兩人離婚,本文認為對于婚前甲的無私行為也應按照增值的部分進行補償。
(三)以一方名義參加的房改房產權歸屬存在的問題及立法建議
房改房是我國社會發(fā)展的一個特殊的產物。房改房主要包含有以下一些缺點:
按照我國的法律規(guī)定,對于房改房我國允許共同出資購買,這就使得房改房可以登記在多人的名下。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這就使得我國的房改房的產權問題出現了一定的困難,使得我國物權法的公示制度得不到很好的落實。
針對以上的情況,本文認為,在我國的歷史上,存在福利分房的政策。房改房是政府在考慮眾多條件的情況下,實現的對職工的一種福利政策。房改房首先是由于父母的身份才得到的財產,故而,對于房改房應當認為是父母的財產。所以,對于房改房的產權所有問題,我們需要做好公示制度的落實,首先應當規(guī)定房改房的產權所有應當按照當事人的規(guī)定進行規(guī)定。其次,對于對房改房的產權有異議的夫妻雙方,應當按照房改房最先是由夫妻中的哪一位獲得的進行產權劃分,對于增值的部分可以不給與補償。因為在房改房增值之前就屬于一方婚前的財產,不屬于婚后所得。如果當事人另有規(guī)定的,可以按照當事人的規(guī)定進行處理。
[1]栗生武夫,胡長清.婚姻法之近代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
[2]程維榮,袁奇鈞,顧肖榮等.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比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3]萬偉偉.《<婚姻法>解釋三》形勢下夫妻離婚時的房屋歸屬初探[J].法制與社會,2011(05).
[4]邢昊然.誰動了誰的奶酪——《婚姻法解釋三》不動產若干問題研究[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11(12),第 13 卷第 6 期.
[5]馬明茹,辛桂香.婚前一方購房、婚后共同還貸的離婚房產糾紛探析——淺議《<婚姻法>解釋三》[J].法學新論,2011(9).
林稚晨(1990—),女,漢族,廣東陽江市人,公職律師,國際注冊法律顧問師,法學學士,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