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陳 紙
想象,能讓“故事”生長出翅膀
⊙文 / 陳 紙
小時候,每逢寒冬臘月,坐在火堆邊,總是聽父親與伯父講述各種故事,為了說明故事是真實的,他們總愛說“在某某村”“誰誰誰的親戚”“哪年哪月哪日”之類的。盡管如此,那些地點、那些人物,都是我沒有見過的。于是,我只有靠想象來理解。
是的,只有想象,能讓“故事”生長出翅膀,讓我走進故事里的世界。
小說創(chuàng)作的尊嚴,旨在極大地調(diào)動起想象力,以大膽的方式,直逼故事情節(jié)及人物精神內(nèi)核,使小說在面對世界的認知上,真正實現(xiàn)有勇氣、有力量的創(chuàng)造和超越,作品中的故事與人物,在這種尊嚴的庇護下,奮力飛翔。
做了幾十年的記者,總是喜歡采訪“幕后花絮”,那是公眾看不到的地方;也正是因為有著從事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另一個身份,總是喜歡探知事件背后的東西。很多時候,新聞里“呈現(xiàn)”的東西,與小說里“描繪”的東西,竟然互為補充,或者,反向而馳?!@樣,世界才更真實、更完整了。
歷史的撰寫者,在事件與事件之間,留下了空隙;社會中的各種生活,在人與世界之間,存在著一道鴻溝。在這空隙與鴻溝中,人在世界中感到了陌生,產(chǎn)生了不信任,并且,產(chǎn)生了某種疏離感。小說在這種幽暗的、看不見的空隙與鴻溝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世界,它以特有的、蓬勃生長的方式,想象“心靈密碼”“萬物邏輯”,這種想象是作家的一種“認知”深度。沒有一種精神功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對象。從這個意義上講,小說是偉大的潛水者,它讓讀者“看”到更“真實”的世界。
從《西游記》《封神演義》《聊齋志異》,到喬治·奧威爾、加繆、卡爾維諾……他們按照“想象”構(gòu)建的,或神話、或荒誕的世界只是一種“存在”,但其“真實性”“可能性”或“預(yù)言性”,卻比生活本身更“可信”。所以,一名合格的小說家,是最偉大的預(yù)言家。東西說:“小說能讓生活提前?!薄@是作為小說家的一種卓然的能力。
打開索默斯特·毛姆的《華麗的面紗》,是霍亂肆虐的農(nóng)鄉(xiāng),浮世紛擾,每天與死亡、絕望擦身而過,愛情卻第一次走近對方;尼爾·布洛姆坎普的《第九區(qū)》,以“真實”“嚴謹”的紀錄片形式,講述的卻是因感染了某種神秘病毒,變成一個外星人逃生的科幻故事;每次看《星際迷航》,都不禁為其天馬行空的想象、精密的世界觀,以及無微不至的人文主義關(guān)懷所感動。
十年前,如果誰戴著口罩在街上行走,恐怕會被視為“另類”,今天,每座城市戴著口罩上下班的人,恐怕不在少數(shù)。神秘的災(zāi)難,蒙面的殺手;夜是天然的蒙面的幕布,“遮掩”之下,人心與世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蒙面考》以想象的力量,“考證”背后的真相,小說的意義產(chǎn)生了。
其實,我們知道,生活中兩條平行線永遠沒有交點,為什么還會期待奇跡的出現(xiàn)呢?不知道誰讓你我想象,努力處,飽含著濃濃的充實;當閉上眼睛沉到了心底,才發(fā)現(xiàn),小說創(chuàng)作原來就是被想象無限撐大的一個個奇跡。推開書房的門窗,蓄積了一夜的想象,涌向凌晨的天空,真的,有一顆紅日噴薄欲出,如燈塔般醒目?!牵眯≌f來得遠比它更“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