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嬌嬌 彭興蓬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9)
近二十年我國視障兒童研究熱點
——基于共詞矩陣的知識圖譜分析
潘嬌嬌彭興蓬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湖北武漢430079)
為比較準確地了解我國視障兒童研究的熱點和重點,文章利用Bicomb軟件及SPSS軟件對中國知網(wǎng)1996—2015年查詢到的92篇文獻繪制了視障兒童研究的熱點知識圖譜。結果表明,研究熱點主要圍繞視障兒童訓練與融合教育、視障兒童的教學策略與評估、視障兒童閱讀服務體系這三大領域。
視障兒童;研究熱點;知識圖譜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jīng)濟和社會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特殊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視障兒童教育日益受到重視?!短厥饨逃嵘媱潱?014—2016年)》中提出:到2016年,全國基本普及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視力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0%以上。[1]根據(jù)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及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diào)查,全國殘疾人總數(shù)為8502萬人,其中視力殘疾1263萬人,占比14.85%。[2]視覺障礙人士中視障兒童人口基數(shù)大,受關注程度較低。兒童的視覺缺陷會影響其對世界的理解,也影響其認知、語言、社交和動作等多方面的能力發(fā)展,面對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要使視障兒童得到缺陷補償,并能適應社會、回歸社會[3],借鑒前人研究經(jīng)驗,關注以往研究熱點把握未來研究走向十分必要。本文利用目前國際上正在興起的科學知識圖譜技術,繪制出我國視障兒童研究現(xiàn)狀圖表,梳理和把握我國近20年的研究進展,歸納其主要研究領域和熱點,為今后我國視障兒童的研究提供指導方向和科學支撐。
(一)資料來源。首先,采用標準檢索的方法在中國知網(wǎng)期刊總庫查找到與“視障兒童”主題有關的267篇文獻,期刊年限指定為“1996—2015”,來源類別限定為“核心期刊”。其次,剔除刊物總目錄信息、產(chǎn)品介紹信息、無作者的文獻、刊物征稿要求、會議信息、戲曲評論、征訂啟示、影評等與視障兒童研究熱點無關的文章,最后確定有效研究文獻92篇。最后,在上述基礎上,規(guī)范資料,保持檢索資料編碼格式以及關鍵詞含義的一致性。
(二)研究工具。采用Bicomb共詞分析軟件、SPSS18作為主要研究工具。其中Bicomb共詞分析軟件由中國醫(yī)科大學醫(yī)學信息學系崔雷教授和沈陽市弘盛計算機技術有限公司開發(fā),[4]基本操作步驟為:首先,選取研究資料;其次,收集和整理資料,將收集到的CNKI格式數(shù)據(jù)庫文獻轉(zhuǎn)化為Bicomb能夠識別的ANSI編碼文本文件;第三,運用Bicomb軟件進行關鍵詞統(tǒng)計;第四,提取統(tǒng)計結果,導出文獻基本情況的數(shù)據(jù);第五,進行關鍵詞共詞矩陣分析,導出共詞矩陣。[5]
(三)研究進程。首先,確定研究材料。其次,確定并抽取主要關鍵詞。為了統(tǒng)一關鍵詞,意思相近的關鍵詞統(tǒng)一規(guī)整,例如視障兒童、視力殘疾兒童、視力障礙兒童意思相近,本文在提取關鍵詞時統(tǒng)一修改為視障兒童。采用Bicomb軟件對選取的92篇文章進行關鍵詞統(tǒng)計,結果顯示總共有關鍵詞376個。根據(jù)研究需要,結合文獻實際詞頻分布情況,抽取出詞頻大于等于2的關鍵詞為主要關鍵詞。第三,對于文獻的年份、期刊、單位分布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導出excel表格。第四,建立高頻關鍵詞共詞矩陣,對于確定的20個關鍵詞,利用Bicomb軟件中的共詞分析功能,產(chǎn)生出共詞矩陣。第五,進行聚類分析,將共詞矩陣導入SPSS18中,采用樣本聚類,得出關鍵詞聚類樹圖。第六,對共詞矩陣進行多維尺度分析。第七,結合第五和第六步的分析結果,繪制出視障兒童研究熱點知識圖譜并對其進行解釋和分析。[6]
(一)文獻基本情況。
1.文獻年份分布。表1列舉了從1996—2015年間在核心期刊上關于視障兒童研究的文獻數(shù)量,刊文共計92篇,2012年相關研究達到頂峰狀態(tài),12篇文獻累計占比13.04%;其次是2004的10篇文獻,占比10.87%;位居第三的是2002年,文獻數(shù)量7篇比例為7.61%;最少的是2000年與2015年,文獻均只有1篇,僅占1.09%。研究整體起伏明顯,前十年文獻波動幅度較后十年大,2006—2015年間,除2015年外,每年沒有低于4篇文獻的情況。分析可知,隨著特殊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視障兒童群體受到來自社會的日益關注,最近幾年相關文獻數(shù)量的上升就是一個有力的佐證。
表1 視障兒童研究年份分布表
圖1以5年為周期的視障兒童研究年份分布趨勢圖表明了這20年來關于視障兒童的研究整體呈現(xiàn)先增長后平緩的趨勢,前十年相關文獻研究呈現(xiàn)直線上升的態(tài)勢,增幅達到181%。2001—2005這5年文獻數(shù)量31篇,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2006—2015 這10年每5年的文獻數(shù)量都維持在25篇,從趨勢圖可知,有關視障兒童的研究已經(jīng)逐步趨于一種穩(wěn)定的狀態(tài)。
圖1 以五年為周期的視障兒童研究年份分布趨勢圖
2.文獻期刊分布。由于期刊分布范圍廣,這里只列舉了刊發(fā)兩篇及以上的期刊。從表2中可知:視障兒童研究的主要期刊是《中國特殊教育》,共計44篇文獻占比47.83%。除《中國特殊教育》外,其余的期刊都只有2—3篇文獻,文獻期刊分布整體差異不大。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期刊分布中除教育學期刊、心理學期刊外還有圖書與情報學期刊,這與視障兒童的對象特征關系密切,視覺差異影響到視障兒童的閱讀能力,圖書與情報學期刊著眼于視障兒童閱讀難題,以此展開研究。
表2 視障兒童研究期刊分布表
3.文獻單位分布。研究單位分布范圍廣泛,根據(jù)文獻統(tǒng)計實際情況,本文選取了發(fā)表兩篇及以上的研究單位。從表3可以看出,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在關于視障兒童的研究上相對于其他單位數(shù)量稍微凸顯。在研究單位的區(qū)域劃分上,華南是主要分布地區(qū),其中以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華南師范大學為代表,華東、華北地區(qū)均有相關研究。研究主體的特色來看,在于有關視障兒童的研究有一線教師的參與,例如,寧波盲童學校、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等,一線教師具有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教師科研意識的增強,對于學生的成長與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都是有利的。
表3 視障兒童研究單位分布表
(二)熱點知識圖譜。
1.關鍵詞詞頻統(tǒng)計及分析。關鍵詞詞頻統(tǒng)計通過列出研究者采用最多的關鍵詞來探析以往研究的重點。對92篇文章中的376個關鍵詞進行詞頻統(tǒng)計分析,根據(jù)文獻實際詞頻分布情況,選擇詞頻大于等于2的關鍵詞,結果共抽取出20個高頻關鍵詞,其排序結果見表4。
表4 視障兒童研究關鍵詞詞頻統(tǒng)計表
從表4前20位關鍵詞排序統(tǒng)計表中初步可了解到近20年來我國視障兒童研究領域的集中熱點和趨勢。除去視障兒童之外的前10個熱點關鍵詞分別為:普通兒童(9)、圖書館(9)、視障閱覽室(9)、策略(5)、定向行走(4)、視障兒童教育(4)、個別化教育(3)、認知(3)、評估(3)、視障服務(3),從這些熱點關鍵詞可以大概歸納出視障兒童閱讀服務、視障兒童定向行走訓練、視障兒童認知與評估等是研究的熱點。但僅對高頻關鍵詞的詞頻統(tǒng)計分析,還難以發(fā)現(xiàn)它們間的聯(lián)系,還需進一步通過關鍵詞共現(xiàn)技術來深入挖掘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7]
2.高頻關鍵詞相異矩陣分析。高頻關鍵詞Ochiai系數(shù)相異分析的基本原理是:相異矩陣中的數(shù)字表明數(shù)據(jù)間的相異性,其數(shù)值越接近1,表明相應的兩個關鍵詞之間的距離越遠、相似度越??;反之,數(shù)值越接近0,則表明關鍵詞之間的距離越小、相似度越大。我們利用Bicomb共詞分析軟件,將上述20個高頻關鍵詞匯進行共詞分析,生成詞篇矩陣后,再導入SPSS18,選取Ochiai系數(shù)并其轉(zhuǎn)化為一個20×20的共詞相似矩陣。在進行多維尺度分析時,將此相似矩陣采用1-相似矩陣轉(zhuǎn)化為相異矩陣[8]篇幅有限,表5為截取的11×11部分高頻關鍵詞(詞頻大于等于3)相異矩陣。
表5 視障兒童研究高頻關鍵詞相異矩陣表
從表5可以看出,與視障兒童距離最近的前5個關鍵詞依次為:圖書館(0.86)、認知(0.84)、評估(0.76)、定向行走(0.72)、普通兒童(0.63),結果說明,研究者探討視障兒童時,采用最多的的將其與普通兒童結合在一起進行對比研究,研究者關注點著眼于訓練視障兒童定向行走訓練,會更多的考慮到視障兒童的認知與評估問題。綜合表5的數(shù)據(jù),初步得出的結論為:已有關于視障兒童研究成果,研究者最關注視障兒童與普通兒童的差異性對比研究。
3.高頻關鍵詞聚類圖及分析。聚類結果反映這些關鍵詞之間的親疏,進一步反映特殊教育的研究熱點。[9]關鍵詞聚類分析的原理是以它們成對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現(xiàn)的頻率(共詞)為分析對象,利用聚類的統(tǒng)計學方法,把關聯(lián)密切的關鍵詞聚集在一起形成類團。關鍵詞聚類分析時,先以最有影響的關鍵詞(種子關鍵詞)生成聚類;再次,由聚類中的種子關鍵詞及相鄰的關鍵詞再組成一個新的聚類。關鍵詞越相似它們的距離越近,反之,則較遠。[10]采用SPSS18對關鍵詞相似系數(shù)矩陣進行系統(tǒng)逐次聚類分析,得到的聚類結果。根據(jù)圖2中聚類分析結果顯示的類團連線距離遠近,將其分為3類。
表6 視障兒童研究高頻關鍵詞聚類分布表
圖2 視障兒童研究高頻關鍵詞聚類圖
種類1主要關于視障兒童訓練與視障兒童融合教育問題。種類1下分為3小類。第1小類主要描述聽說法在視障兒童英語學習中的訓練作用,關鍵詞為“聽說法”“英語教學”。聽說法,又稱“口語法”“句型法”“結構法”“軍隊教學法”,這是一種強調(diào)通過反復句型結構操練培養(yǎng)口語聽說能力的教學法。[11]第2小類關于視障兒童融合教育問題,關鍵詞為“視障兒童教育”、“融合教育”,隨著融合教育的推行,視障兒童融合教育問題是研究者關注的熱點。第3小類有關視障兒童的定向行走訓練,視障學校會根據(jù)視障兒童的認知特點,為兒童進行有效的定向行走訓練,關鍵詞為“定向行走”“視障兒童學?!薄罢J知”。
種類2主要是關于視障兒童的教學策略與評估問題。種類2下分為3小類。第1小類有關視障兒童的個別化教育研究,關鍵詞為“個別化教育”“個案研究”。第2小類關于功能性視障兒童的評估,由非器質(zhì)性病變引起中樞視功能障礙稱功能性視覺障礙[12],關鍵詞為“功能性視障”“評估”。第3小類為普通兒童和特殊兒童的差異性教學研究,以心理理論為基礎對不同兒童進行合理的因材施教,關鍵詞為“普通兒童”“心理理論”“視障兒童”“策略”。差異性教學與個別化教學屬于不同的教學策略,很多研究者著力于探討它們的實際教學效果。
種類3主要是有關視障兒童閱讀的服務體系問題。例如,如何在一般的圖書館開設視障閱覽室、如何完善視障兒童閱讀服務體系等問題。關鍵詞為“圖書館”“視障服務”“服務體系”“視障閱覽室”“讀者服務”,讓更多的視障兒童感受知識照進心窗的充裕與明朗,使得這一領域的研究價值深刻。
4.研究熱點知識圖譜及分析。多維尺度分析是通過對觀測量之間的距離分析來發(fā)現(xiàn)其空間結構,其通常是二維空間(或三維),將分析對象以點狀分布到一個特定位置。不同對象所呈現(xiàn)的點的位置的空間距離遠近顯示了其相似性的高低。高度相似的關鍵詞聚集在一起,形成學科研究的熱點,并且,越在中間的關鍵詞表明與它有聯(lián)系的關鍵詞越多,在學科里的位置也就越核心;反之,則越孤獨,越在外圍。因此,通過多維尺度分析,學術熱點及學術領域在研究領域中的位置就容易判斷。[13]通過繪制知識圖譜,直觀地展示了我國視障兒童研究的熱點領域和知識基礎,挖掘出我國視障兒童研究方向。圖3知識圖譜清晰的反映出我國近二十年視障兒童研究主要圍繞三個具體領域展開情況。
圖3 1996—2015年我國視障兒童研究熱點知識圖譜
第一,在融合教育背景下視障兒童的教育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領域1主要探討視障兒童在融合教育環(huán)境中面臨的各種問題,以此展開研究契機。視障兒童訓練也是研究的另一個熱點,例如:聽說法訓練視障兒童英語學習中的口語聽說能力,視障兒童由于個體的差異性,聽覺器官較為靈敏,聽說法可以利用到他們的自身優(yōu)勢,探索科學的方法促進語言的學習。雖然有相關研究,但領域1大部分處于研究的邊緣地位,領域內(nèi)主題較為分散,研究者關注度不是很高,以后的研究有待加強,是具有研究潛力的領域。
第二,有關視障兒童的教學策略和評估是研究中的熱點。領域2是研究者最感興趣的領域,對于視障兒童與普通兒童的比較研究是重點,研究者通過主體對比探索適合視障兒童的教學策略,例如:視障兒童的個別化教育是在對視障兒童個性尊重的基礎上,以學生為中心、真切關照每個兒童潛能開發(fā)、個性發(fā)展的教育。[14]此外研究者密切關注視障兒童的評估問題,這一領域研究接近熱點圖譜中心位置,目前研究較為豐富。
第三,視障兒童閱讀服務體系是圖書與情報學研究者關注較多的領域。領域3的相關研究很多,致力于提高視障兒童的閱讀能力是研究者努力的方向,但總體上研究主題不夠明確,導致領域內(nèi)部結構較為松散,今后的研究可以注意挖掘深度,細化研究內(nèi)容。
這三大領域是研究的主要熱點,但綜合文獻結果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研究對于視障兒童的家庭教育、職業(yè)教育、視障兒童康復等關注不足。[15]
從近20年我國視障兒童研究的基本情況可知,有關視障兒童的研究日益豐富,并且趨于一種穩(wěn)定的狀態(tài);文獻期刊分布多樣;在教育學心理學期刊基礎上圖書與情報學期刊也有較多研究;研究單位的區(qū)域主要分布在華東、華北與華南地區(qū);研究主體不僅有高校研究者參與,還有一線教師參與研究。從基本情況可以得到啟示:有關視障兒童的研究已經(jīng)逐漸形成系統(tǒng),今后的研究可以更多地進行跨區(qū)域、跨領域的合作研究,擴大研究范圍,鼓勵更多的一線教師參與到視障兒童研究中來。從近20年視障兒童研究的熱點分析,研究主要分為三大領域:第一,關于視障兒童訓練與視障兒童融合教育研究;第二,視障兒童教學策略和評估研究;第三,視障兒童閱讀服務體系研究。整體上各領域內(nèi)研究主題比較分散,研究范圍較小。視障兒童融合教育具有研究前景,今后的研究有待加強;視障兒童的教學策略和評估研究豐富,研究者需要挖掘研究深度,細化研究內(nèi)容;視障兒童閱讀服務體系研究除了圖書與情報學研究人員外,應該鼓勵不同學科領域的研究者參與,提出更具實效性的服務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擴大到對于視障兒童的家庭教育、職業(yè)教育、視障兒童康復等方面的研究,以彌補以往研究忽略或薄弱的領域。
[1]教育部等七部委.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 [J].中國特殊教育,2014(2):3-5.
[2]趙燕潮.中國殘聯(lián)發(fā)布我國最新殘疾人口數(shù)據(jù)[J].殘疾人研究,2012(1):11.
[3]江琴娣.視覺障礙兒童適應行為特點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3(2):260-262.
[4]郭文斌,陳秋珠.特殊教育研究熱點知識圖譜[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3):49-54.
[5]崔雷.書目共現(xiàn)分析系統(tǒng)《用戶使用說明書》[OL].http:// cid3adcb3b569c0a509.skydrive.live.com/browse.aspx/BICOMB:2014-12-01.
[6]郭文斌,陳秋珠.特殊教育研究熱點知識圖譜[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3):49-54.
[7]王敏,郭文斌.我國近二十年情緒調(diào)節(jié)研究熱點知識圖譜[J].心理研究,2011(5):56-59.
[8]馬麗.國內(nèi)教育學習障礙近二十年熱點知識圖譜發(fā)展研究[J].知識經(jīng)濟,2016(6):121-122.
[9]郭文斌.知識圖譜理論在教育與心理研究中的應用[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100.
[10]王佑鎂,陳慧斌.近十年我國電子書包研究熱點與發(fā)展趨勢—基于共詞矩陣的知識圖譜分析 [J].中國電化教育,2014(5):4-10.
[11]王曉丹,劉月圓.聽說法在盲人遠程教育英語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36):56-58.
[12]孫興懷.眼科手冊[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8(1): 235.
[13]張玉,郭會雨,陳建青.我國數(shù)據(jù)挖掘研究現(xiàn)狀分析—基于共詞分析視角[J].情報科學,2011(10):1589-1593.
[14]張文京.特殊教育和諧課程探新[J].中國特殊教育,2005(8):86-89.
[15]肖雪,王子舟.國外圖書館對弱勢群體知識援助的歷史與現(xiàn)狀[J].圖書情報知識,2006(3):21-29.
[責任編輯楊賀]
The Research Focusof the Visually Impaired Children in China in Recent Twenty Years
Pan JiaojiaoPeng Xingpeng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Education,Wuhan 430079)
For amore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earch hotspot of the visually impaired children in China,this study use the Bicomb software and SPSS software draw a hot research on knowledge mapping of visually impaired children about CNKI 92 articles in 1996-2015 year.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y mainly focused on training and inclusive education for visually impaired children,visually impaired children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evaluation,visually impaired children's reading service system.
visually impaired children;research hotspot;knowledgemap
G761
A
2095-0438(2016)10-00100-06
2016-06-06
潘嬌嬌(1991-),女,安徽安慶人,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特殊教育系碩士,研究方向: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