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駿 王丹
摘要:目的:探討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與學業(yè)歸因風格的關系。方法:采用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量表和多維多向歸因量表對375名大學生進行量表測量。結果: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與能力、努力歸因類型呈正相關,與運氣、任務難度歸因類型呈負相關,與內控、可控型歸因風格呈正相關,與外控、不可控型歸因風格呈負相關。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與其學業(yè)成績呈正相關。結論: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與學業(yè)歸因風格顯著相關,并能有效預測學業(yè)表現(xiàn)。
關鍵詞:學業(yè)延遲滿足;歸因風格;歸因模型
中圖分類號:G444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2-0053-04
一、前言
Walter Mischel在20世紀70年代時提出了“延遲滿足”的概念,它專指一種甘愿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目標而放棄即時滿足的選擇傾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1]。Bembenutty將其聚焦于學業(yè),進一步提出了“學業(yè)延遲滿足”的概念。這種“為了追求更有價值的長遠學習目標而推遲即時滿足沖動的傾向”[2],在后續(xù)的研究中被證明對個人和社會的成功有重要作用[3]。
Mischel曾指出:“延遲的意愿取決于個體的期望、信念、目標和價值?!盵4]基于此,Bembenutty從期望-價值視角探究了學業(yè)延遲滿足與動機性因素之間的關系,并發(fā)現(xiàn)學業(yè)延遲滿足是一種由動機決定的、在延遲與非延遲之間進行的選擇[5],這些動機性因素包括自我效能感、內部動機、外部動機、任務價值、個體成就目標取向等[6]。
學業(yè)上的自律需要消耗較多的認知資源,而當個體出現(xiàn)消極情緒時,為了調節(jié)情緒而占用資源會造成個體在隨后的延遲滿足任務中表現(xiàn)不佳[7]。處于積極情緒或中性情緒下的個體有較高的延遲滿足水平,而處于消極情緒下個體的延遲滿足水平顯著低于另外兩組[8]。積極情緒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因自控而造成的自我損耗,從而保證個體有充足的認知資源[9]。
上述研究表明學業(yè)延遲滿足主要受動機與情緒的影響,而歸因作為這兩大影響因素產生的重要基礎,對學業(yè)延遲滿足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根據(jù)韋納提出的動機和情緒的歸因理論,人們在對事情進行解釋時主要有四種歸因類型:能力、努力、運氣、任務難度。而在海德等人的歸因模型的基礎上,韋納建構了歸因的三維度模型:控制點(內控-外控)、可控性(可控-不可控)和穩(wěn)定性(穩(wěn)定-不穩(wěn)定)。不同的成敗歸因會產生特定的期望和情緒反應,而這些期望和情緒上的變化將影響下次行為的動力,從而作用于人們的任務選擇、操作強度、行為意向和行為堅持性等方面[10]。韋納強調那些傾向于進行內控、可控、穩(wěn)定性歸因的學生有更強的學習動機,并能體驗到滿意、自信等積極情緒。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與成敗歸因之間的關系,并從期望和情緒的視角來探討歸因風格對學業(yè)延遲滿足的影響。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對北京市某高校大學生發(fā)放問卷389份,其中有效問卷375份(96.4%)。男生219名,女生156名;大一學生57名,大二學生85名,大三學生146名,大四學生87名;城市生源237名,農村生源138名;獨生子女217名,非獨生子女158名;文科生70名,理科生305名。
2.研究工具。(1)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量表。采用張偉娟等人修訂的《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量表》測量大學生的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該量表是對Bembenutty等人編制的“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量表”(ADOGS)的翻譯與修訂,其中包括興趣延遲滿足和娛樂延遲滿足兩個分量表。采用5點記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其延遲滿足水平越高??偭勘淼膬炔恳恢滦韵禂?shù)為0.828,分半信度為0.823。興趣延遲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721,分半信度為0.712。娛樂延遲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03,分半信度為0.790。各維度因子載荷在0.525~0.728之間,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11]。(2)多維多向歸因量表。采用《多維多向歸因量表(MMCS)》中的學業(yè)成就歸因分量表對大學生的歸因風格進行測量。該量表由Lefeourt等人編制,包括24個項目,其中成功歸因和失敗歸因各12個項目,可測量能力、努力、運氣、任務難度這四個方面的歸因傾向。每個項目都采用5點記分,其中“非常不同意”記1分,“非常同意”記5分,被測者在某一歸因方式上得分越高說明其進行此種歸因的傾向越強。該量表的重測信度介于0.51—0.62之間,效度為0.23—0.62[12]。
3.統(tǒng)計方法。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
三、研究結果
1.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分析。男大學生與女大學生在學業(yè)延遲滿足上的差異尚未達到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性水平。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學業(yè)延遲滿足上的表現(xiàn)有顯著差異(F=4.532,p<0.05),具體表現(xiàn)為大四學生低于大一、大二、大三學生。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在不同生源地、是否為獨生弟子、文理科等方面均未有顯著差異。
2.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與歸因四類型的相關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與能力、努力這兩種歸因類型呈顯著正相關,與運氣、任務難度這兩種歸因類型呈顯著負相關(表1)。在區(qū)分學業(yè)成功與學業(yè)失敗兩種條件后發(fā)現(xiàn),將學業(yè)成功歸因于能力(r=0.155,p<0.01)、努力(r=0.182,p<0.01)的傾向越高,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越高,將學業(yè)成功歸因于運氣(r=-0.177,p<0.01)、任務難度(r=-0.129,p<0.05)的傾向越高,大學生的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越低。將學業(yè)上的失敗歸因于運氣(r=-0.189,p<0.01)、任務難度(r=-0.236,p<0.01)的傾向越高,學業(yè)延遲滿足表現(xiàn)越差。
3.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與歸因三維度的相關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與控制點、可控性呈顯著正相關,而與穩(wěn)定性無關(表2)。具體表現(xiàn)為學業(yè)延遲滿足與內控(r=0.174,p<0.01)、可控(r=0.152,p<0.01)呈顯著正相關,與外控(r=-0.266,p<0.001)、不可控(r=-0.152,p<0.01)呈顯著負相關。在區(qū)分學業(yè)成功與學業(yè)失敗兩種條件后發(fā)現(xiàn):對學業(yè)成功進行內控性(r=0.201,p<0.01)、可控性(r=0.182,p<0.01)的歸因傾向越高,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越高;對學業(yè)成功進行外控性(r=-0.189,p<0.01)的歸因傾向越高,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越低;對學業(yè)失敗進行外控性(r=-0.189,p<0.01)、不可控性(r=-0.178,p<0.01)的歸因傾向越高,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越低。
4.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與平均成績的相關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與平均成績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r=0.339,p<0.001),可見大學生的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能有效預測其學業(yè)成績。
四、討論
1.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與人口學變量的關系。女性大學生的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略高于男性,但這種性別上的差異并不顯著。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在年級上的差異顯著,大四學生得分顯著低于其他三個年級。城市與農村生源的差異并不顯著。此外,獨生與非獨生子女、文科生與理科生在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上的差異并不顯著。
2.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與歸因風格的關系。本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將學業(yè)成功歸因于內控的、可控的原因的傾向越強,他們的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越高;相反,將學業(yè)成功歸因于外控的、不可控的原因的傾向越強,他們的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越低。根據(jù)韋納提出的“動機和情緒的歸因理論”,歸因維度中的控制點和與自我價值相關的情緒、動機之間存在著密切聯(lián)系,當人們將成功歸結于內部原因時,他們將獲得強烈的自豪感,并產生對未來學業(yè)成功的積極預期,更樂于投入到學習中去[13]。而這些內控歸因的產物作用于期望、喜歡等動機性因素,進而影響了學生的學業(yè)延遲滿足能力。正如Bembenutty在探討“期望-價值”與學業(yè)延遲滿足間關系時所說:“一個學生是否會為了學習而延遲滿足主要取決于他認為自己有多大可能取得成功的學業(yè)表現(xiàn),以及相比參加聚會來說,他們對(學習)的喜歡程度、重要性、期望-價值的認識。[5]”因此,傾向于進行內控歸因的學生在對學業(yè)成功的積極預期以及自豪感的雙重作用下有著更好的學業(yè)延遲滿足表現(xiàn)。而可控性被認為與自我效能感有著重要的聯(lián)系[14]。當學生認為學業(yè)上的成就是可控的,他們才會相信自己的學習行為能對最終的成績有所幫助;而如果學業(yè)表現(xiàn)是不可控的,那么他們可能會陷入無助,最終感到悲觀失望,不再進行任何嘗試,這種對學業(yè)成功的悲觀預期將減少學生的延遲滿足行為。
在學業(yè)失敗上,內控的、可控的歸因傾向對學生的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并沒有明顯影響;而學生將學業(yè)失敗歸結于外控的、不可控的原因的傾向越強,他們的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越低。韋納歸因理論的一個基本假設是:人們對成敗的歸因極大地影響著他們的動機、情緒以及最終的行為表現(xiàn),而并非是成敗本身[10]。他認為,即使是在學業(yè)失敗的條件下,只要學生將原因歸結于運氣不好等外控的、不可控的原因,他們就較少產生惋惜、后悔等負面情緒體驗,從而能更好地應對學業(yè)失敗[13]。但從行為主義的視角看,學業(yè)失敗直接對人們最終的行為表現(xiàn)產生影響,相比取得學業(yè)上的成功來說,面對學業(yè)失敗本身就對學生建立積極的學業(yè)表現(xiàn)預期不利。研究結果支持了行為主義的觀點,無論在哪種歸因條件下,學業(yè)失敗仍然會使學生出現(xiàn)沮喪等負面情緒,并且直接降低他們對學業(yè)表現(xiàn)的預期,而內控、可控的歸因風格只能緩解學業(yè)失敗對學生的打擊,并不能提高他們在學業(yè)延遲滿足上的表現(xiàn)。
3.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與學習成績的關系。在面向大學生的研究中,Bembenutty控制了預期成績、對課程的評定等其他變量,結果發(fā)現(xiàn)學業(yè)延遲滿足仍然是最終學業(yè)成績的正向預測因子[15]。從本研究結果上看,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與學習成績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是0.339,達到了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水平(p<0.001)。這說明作為一種自我調控的方式,學業(yè)延遲滿足對學業(yè)表現(xiàn)有顯著的影響作用。而基于上述關于學業(yè)成敗歸因風格與學業(yè)延遲滿足間關系的研究結果,學習者可以通過改變歸因風格有效地提高或維持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從而對學業(yè)表現(xiàn)產生積極作用。
五、結論
1.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與學業(yè)歸因風格顯著相關。
2.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與能力、努力兩種歸因類型呈顯著正相關,與運氣、任務難度呈顯著負相關。具體而言,將學業(yè)成功歸因于能力、努力能有效地提高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而把學業(yè)成功歸因于運氣、任務難度將顯著降低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將學業(yè)失敗歸因于運氣、任務難度會顯著降低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而把學業(yè)失敗歸因于能力、努力并不能有效提高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
3.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與控制點、可控性兩種歸因維度呈顯著相關。具體而言,在面對學業(yè)成功時,那些進行內控、可控歸因的大學生有更好的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而那些外控歸因的學生則顯著降低。在面對學業(yè)失敗時,沒有一種歸因風格能提高學業(yè)延遲滿足水平,但外控、不可控的歸因風格會帶來較低的學業(yè)延遲滿足。
4.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與學習成績呈顯著正相關。
參考文獻:
[1]Mischel W,Underwood B. Instrumental ideation in delay of gratification[J]. Child development,1974:1083-1088.
[2]Bembenutty H,Karabenick S A.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J].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8,10(4):329-346.
[3]Bembenutty H,Karabenick S A. Self-Regulation,Culture,and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J]. Journal of Cognitive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2013,12(3):323-337.
[4]Mischel W. From good intentions to willpower[J]. 1996.
[5]Bembenutty H.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 and expectancy–value[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8,44(1):193–202.
[6]Bembenutty H.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J].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2011,2011(126):55-65.
[7]Leith K P,Baumeister R F. Why do bad moods increase self-defeating behavior?Emotion,risk tasking,and self-regula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1(6):1250.
[8]幸銀盈,胡興旺.情緒類型與延遲滿足關系的實驗研究[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05):99-103.
[9]Tice D M,Baumeister R F,Shmueli D,et al. Restoring the self:Positive affect helps improve self-regulation following ego depletion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7,43(3):379–384.
[10]樂國安.社會心理學理論與體系[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391.
[11]張偉娟,馮利敏,張鳳娟.大學生學業(yè)延遲滿足量表的修訂[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03):392-394.
[12]王紫微,石國興,杜鑫.大學生學業(yè)成就歸因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10):1567-1569.
[13]劉永芳.歸因理論及其應用[M].上海教育人民出版社,2010:231-236.
[14]Coffee P,Rees T. Main and interactive effects of controllability and generalisability attributions upon self-efficacy[J]. Psychology of Sport & Exercise,2008,9(6):775–785.
[15]Bembenutty H. Teaching Effectiveness,Course Evaluation,and Academic Performance:The Role of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J]. Journal of Advanced Academics,2009,20(2):326-35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 and Attribution Styl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DING Jun,WANG Dan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versity students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 and attribution style.We investigated 375 university students,using University Students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 Scale and MMC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ents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ability and effort,while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luck and task difficulty.ADOG is also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locus of control and controllability.The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 is an effective predictor on undergraduates academic performance.
Key words: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Attribution Style;Attribution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