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第一一五中學 郭梅芳
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自主學習策略的探索
文/廣州市第一一五中學郭梅芳
“自主”是“合作”和“探究”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學生的自主學習,要求學生進行合作和探究將是一句空話或套話。這就需要我們這些語文教師轉換角色,構建出能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策略,將課堂教學中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轉變成引導學生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問題、獲得知識、提高能力的過程,真正讓學生走上自主學習之路。
韓愈在 《師說》中指出:“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不如弟子。”這樣看來,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應當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與學生始終保持既平等又和諧的師生關系,能讓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無拘無束地和教師溝通,從而更好地發(fā)展其語文學習的潛能。語文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使之樂于學習語文,就要想方設法來調(diào)動他們的自學興趣。為了提高學生自學的興趣,我們可以設計與課文相關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學習,激發(fā)他們自主學習語文的主動性;還可以充分利用各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提升教學效果,有條件的話我們還可適當通過一些形象的圖片、視頻、音頻,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語文教學情境,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設計在一節(jié)課內(nèi)給學生一半以上的時間去讀、去思、去說、去寫,保證有較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按自己的水平和需求去獨立閱讀與學習,讓所有的學生充分活動起來,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山東杜郎口中學風靡全國教育界,其成功的精髓之一就是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保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能力。他們的語文課具體做法是:采用堂上預習,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讀文本,通過閱讀、質(zhì)疑、探究生成自己的東西,然后再進行展示,這種模式很大程度上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便利和保障。筆者有幸觀摩了他們的展示課,課中學生活躍有序,你說我演,你說我評,展示內(nèi)容精彩紛呈,這無不得益于他們充分的預習、充足的學習時間保證。他們充分預習、精彩展示的過程實質(zhì)就是自主學習的過程。
1.明確目標
俗話說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有利于學生找準自主學習方向。教師可以結合語文教學大綱、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好導學案,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目標、方法和過程及課文的重點難點有初步認識。下面是《春》導學案的部分內(nèi)容。(見圖1)
(圖1)
由于導學案的三維目標明確,并且有清晰明白的學法指導,很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和渴求的心理,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情境之中。
2.抓好重點
語文教學中,教師更要真正地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依據(jù)他們的學習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教學方法,靈活的安排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而不是機械地執(zhí)行課前的教學設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典范的記敘文,選材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大部分學生對主人公“冒險”“脫險”的過程很感興趣,并能抓住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流利地復述出來,但對主題的理解卻還不是很到位,甚至連題目的意思都不能很好地理解?;谶@種情況,可以把理解文章主題作為一個重點,有意識地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如談一次失敗的經(jīng)歷,從而引導學生去思考、探索和挖掘文章主題,領會其中 “以小見大”寫法之奧妙。
3.倡導合作
在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一方面,在小組合作活動中,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交流,討論甚至辯論,每個人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傾聽他人的意見,借助他人的思維方式來啟發(fā)自己的思維火花。另一方面,教師在其中也要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在此過程充分了解情況,適當指導,啟發(fā)學生的思路,辨明方向。這樣通過集體交流之后,達到拓寬思路,加深理解,共同提高的效果。
例如在處理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一課時,考慮到這篇課文思路清晰,全文按 “盼春――繪春――贊春”的順序進行布局,主體部分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 “迎春圖”五幅圖畫。教學中如果對每幅畫面都仔細分析的話,既耗費較多的時間,學生也未必能在眾中的內(nèi)容中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其中寫景的妙處,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本人嘗試采用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組織學生對其中的畫面進行自主學習,把學生分成五組,每組負責一幅畫,每組內(nèi)的成員分別負責文段的朗誦、修辭手法的分析、觀察角度的分析、寫作技法的歸納、根據(jù)文段內(nèi)容進行合理想象配畫等。此外,本人還鼓勵他們仿照其中的段落和技巧來描寫秋天,贊美秋天,然后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學習心得和作品。在這過程中,本人也與學生一起分析鑒賞寫景散文的方法,通過師生共同對學生學習心得的點評,讓他們明白散文的語言美和意蘊美,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了合作的快樂、自主探究的成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