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
中國的大飛機之路顯然后勁更強——盡管目前還只是個“偏科生”。就子系統(tǒng)供應商名錄來看,C919上采用了大量進口產品,據(jù)稱首飛時的國產化率恐僅有50%左右——三十多年前的“運-10”尚可國產化率超九成,如今怎么就跌落到僅五成了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目標市場問題。對商用大飛機而言,資金、能力與市場,三者缺一不可。雄厚的外匯儲備與日益提升的產業(yè)能力,為中國大飛機排除了前兩個障礙,但爭取市場則是另外一回事。
C919定位于150座級市場,這是當前商用機市場需求最旺盛的一塊。但正因為蛋糕誘人,故C919的競爭對手也絕非等閑之輩,乃是業(yè)已壟斷全球市場數(shù)十年的歐美A(Airbus)、B(Boeing)雙雄——空客A320系列和波音737系列。而要挑戰(zhàn)A、B雙雄,進入國際銷售市場,首先必須拿到相關的航空器適航證——除了自家CAAC(中國民航局)的適航證外,主要就是指FAA(美國航空管理局)和EASA(歐洲航空安全局)的適航證。沒有FAA和EASA適航證,則新機難以進入歐美主流市場,也很難得到國內用戶的信任。所以C919大量選擇美歐知名廠商為子系統(tǒng)供應商,就是提前適應游戲規(guī)則,為未來申請適航證減少阻力。
C919的大多數(shù)子系統(tǒng)供應商,都有指定的國內合作伙伴,如起落架、APU(輔助動力單元)、液壓系統(tǒng)、電源等,都系中航工業(yè)與國外伙伴合作完成的。預計至2025年后國產化率將超過90%,這與我國高鐵早期以市場換技術的戰(zhàn)略如出一轍。
如果一切順利,C919將于今年首飛。盡管獲取適航證之路變數(shù)尚多(尤其是FAA和EASA適航證),但畢竟C919身后有一個龐大的國內市場。按照波音公司的預測,在未來20年內全球新客機需求將高達3.7萬架,而僅中國市場需求即超過6000架——龐大的市場可以換技術,同樣也可以置換對方市場的份額(如波音與空客的妥協(xié))。
與命途多舛的老前輩“運-10”不同,C919生逢一個偉大的時代,資金、技術與政治環(huán)境都是它的朋友。未來,在航空強國夢的助推下,“A、B、C”三足鼎立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