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花
[摘 要]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口算教學屬于重點內容。由于受到自身的限制,小學生在口算的訓練中速度和準確率方面存在很多的問題。探尋有效的口算訓練方法,提高小學生的口算水平,對整個小學數(shù)學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低年級 口算訓練 速度 正確率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32-059
小學生由于自身年齡的限制,口算速度一般都比較慢,而且準確率不高,這就嚴重影響了做題的速度。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口算水平和能力是小學數(shù)學教師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一、掌握規(guī)律,有效練習
教師應該總結口算的計算過程,并且對其進行詳細講解,使得學生能將口算的方法內化,從而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準確性。
例如,在進行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口算訓練時,可以采取三個步驟進行教學。
第一步:展示兩位數(shù)加上一位數(shù)的計算結構化流程圖,對每一個計算式的計算進行分步驟的講解。
第二步:顯示計算的過程以及框架圖,要求學生進行心算,便于學生掌握計算的規(guī)律。
第三步:讓學生結合下面的計算式,回想計算過程,并寫出計算結果。
36+7= 46+9= 53+7=
85+7= 75+5=
在教授口算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教師剛開始是講解,之后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計算,需要學生結合框架圖進行分析和計算。
本來比較復雜的計算過程,經過分步驟的流程化計算之后,再被壓縮和簡化,整個計算的規(guī)律以及方法就呈現(xiàn)出來了,再加上一定時間的練習,學生計算的準確率和速度必然提高。
二、形式多變,激發(fā)興趣
在進行口算訓練時,教師需要采取多樣性的訓練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例如,教學“10以內的加減法”時,為了增加教學的趣味性以及學生的參與度,要盡可能讓每個學生都得到鍛煉的機會。
對于習題“8-3=( ),5-4=( )……”可以采取“開火車”的方式。在全班進行分組,組與組之間進行比賽,要求“火車”開得快,開得穩(wěn)。
對于習題“3-( )=2,10-( )=4……”可以采取“找朋友”的方式,練習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制作卡片,拿著數(shù)字卡片“找朋友”。
靈活多變的口算訓練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享受口算訓練樂趣的同時達到了自我提升的效果。
三、分類教學,突出重點
口算訓練時,學生由于能力不一,在口算的速度以及正確率方面有很大的差異。這時,教師就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設計針對性的訓練。一般來說,主要可以將學生分為緊張型、粗心型、緩慢型和方法不當型等四種不同的類型,其相關的特點以及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如下表所示。
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是非常有效的,而且在結合學生特點的基礎上完全可以保證教學效果。
總之,口算是生活中一項必備的技能,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基礎抓起,將學生的口算習慣以及方法培養(yǎng)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口算習慣以及意識,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責編 童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