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賢
“善弈者善謀”,這是爺爺告訴過我的一句話,記得那時候的我是懵懂的,天真地站在爺爺身旁,看著他和鄰居家的大伯下棋。一局又一局,不厭其煩。在中國古代,象棋被列為士大夫們的修身之藝?,F(xiàn)在則被視為是怡神益智的一種有益身心的活動,且是中國正式開展的七十八個體育項目之一。這些都是他們在對弈之余告訴我的。他們還說,象棋不僅能陶冶情操,更助于開發(fā)智力,啟迪思維和培養(yǎng)頑強的意志。
院子里飄散著西湖龍井幽雅清高的香氣,其滋味更是甘鮮醇和。那是奶奶為爺爺和大伯所準(zhǔn)備的。我的奶奶不僅通曉茶藝,對于女紅更是有著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奶奶說,女紅技巧是她母親所教的。女紅技巧從古至今都是由母女、婆媳世代傳襲而來,因此又可稱為“母親的藝術(shù)”。女紅有著很多分類,其中包括:紡織、漿染、縫紉、刺繡。爺爺?shù)臅坷镉兄粋€精美絕倫的繡品作為裝飾,那是出自奶奶之手的繡品——龍鳳呈祥。
依稀記得,爺爺和奶奶總會在清晨時,到附近的空地上和街坊鄰居一塊兒打太極拳,強身健體。太極拳是中國古代最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學(xué)思想之一。它是以中國傳統(tǒng)儒、道哲學(xué)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這是現(xiàn)代的我才漸漸了解的東西?,F(xiàn)今,太極拳已由陳氏一家的獨特之秘,衍變成海內(nèi)外的楊氏、武氏、吳氏等諸多太極拳流派。
宅子里擺放著的文房四寶,那是爺爺心尖上的寶。據(jù)說,那是爺爺?shù)奶珷敔斔鶄飨聛淼?。記得是在每年的春?jié),爺爺都會在院子里擺張桌子,鋪上紅紙,以剛勁之力,墨彩之姿寫下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丹鳳呈祥龍獻(xiàn)瑞;下聯(lián):紅桃賀歲杏迎春;橫批:福滿人間。這是去年爺爺所寫下的對聯(lián)。
收回那越飄越遠(yuǎn)的思緒,我放下了手中的筆記本,把自己放空在床上,心里暗道:“下周四就是中秋節(jié)了,爺爺奶奶,我又來了!”不知不覺中,我睡著了。
“奕軒!該準(zhǔn)備的行李都準(zhǔn)備好了沒?”媽媽的聲音從樓下的廚房傳到了我的耳朵里,可見其底氣之深厚。
是的,明天就是中秋節(jié)了,下午我們就要回鄉(xiāng)了。我一邊整理著行李一邊回應(yīng)著媽媽:“快好了!”
途經(jīng)一間寺廟,里邊所供奉的是有著至圣先師之稱的孔老夫子。他不僅是儒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更居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我們一家,以及爺爺和奶奶都是儒家學(xué)說的奉行者。儒家學(xué)說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張“德治”、“仁政”,重視倫常關(guān)系。爺爺常常語重心長地對兒孫道:“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你們要好好記著。”
從廟里出來已是晚霞漫天,日落西山,。我望著那如同火燒云般的彩霞綻放于空中。行色匆匆的路人和那晚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晚霞的自如;路人的匆忙。大自然有一種不言而喻的美,唯有靜下心才能感受到。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不過,用相機(jī)所定格的畫面,唯有懷念。
一路上的磨磨蹭蹭,終于,我們到了爺爺奶奶那兒。那是一棟木屋,老舊的大門顯現(xiàn)出了屋子的“年齡”,也見證幾代人的輝煌鼎盛。
爺爺閉著雙眸躺在一張?zhí)僖紊?,輕輕地晃著。我輕聲地走到了爺爺?shù)纳砼?,“爺爺,我們到了?!蔽覍χ鵂敔數(shù)?。“爸!”爸爸媽媽也走到了院子里,“怎么都不見奶奶呢?”我問到?/p>
“奶奶在房里,她要知道你們來了,一定很高興!”爺爺看著我們,面容和藹地道。
語罷,我們一塊兒走到了奶奶所處的房外,“奶奶,我們來了!”我輕聲喊道。
幾經(jīng)寒暄后,我們到飯廳吃晚飯,爺爺奶奶坐在飯桌旁,爸爸替我們盛飯,媽媽正端著最后一道菜從廚房里走出來,而我正擺弄著餐具——筷子、湯匙等。以筷子用餐一直都是我們的習(xí)慣,從上一代再傳到下一代,可謂是代代相傳的技能??曜由霞y著龍紋,那是中華民族的標(biāo)志。
一頓飽餐后,我移步到了院子,奶奶沏了一壺大紅袍,院子里的梅香,再搭配上茶香,可說是相得益彰??!幽幽茶香伴梅香,款款心事隨之去。一陣閑聊后,爺爺奶奶倦了。
那一年的中秋,我們一家、爺爺奶奶、二叔和小叔一家齊聚一堂,三代同堂。大伙兒在院子里擺上一桌,圍坐在一塊兒。中秋節(jié),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那一天的月亮要比其他幾個月的月亮更圓更好看。所以,少不了一番賞月。仰望天上那朗朗明月,又圓又漂亮,倍感舒心。中秋節(jié),吃月餅是一種特定的習(xí)俗。月餅的形狀圓又圓,又是合家分吃,所以它象征著團(tuán)圓和睦。奶奶所做的晉式月餅很好吃,甜香、醇和。它的形式古樸,口味醇厚,酥綿爽口,甜而不膩。一口月餅一口菜,堪稱完美搭配。
我記得爺爺在那一天,對我們那群孫子說了有關(guān)中秋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吳剛伐桂還有玉兔搗藥。嫦娥奔月有很多版本,但有一點是共通的: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之妻,王母感后羿射日之功,贈之不死仙藥。而嫦娥因故吃了仙丹,無法逗留地面,飛天奔月而去。玉兔搗藥:據(jù)說嫦娥升空時,惶恐中的她想抓住什么壓下身子,便抱起了一直喂養(yǎng)的白兔。白兔當(dāng)然留不住嫦娥,隨她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宮有一只搗藥杵,夜晚在藥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藥。吳剛伐桂:相傳他是一位粗魯?shù)奶鞂ⅲ绘隙鸪留~落雁之容貌所吸引,一次次地到月宮糾纏。嫦娥不堪其擾,于是指向月中桂樹說,它的枝條太長了,今夜你若能將它折斷,我便答應(yīng)你的追求。吳剛心花怒放,心想這算什么難事,掄起斧頭就砍,可每次拔出斧頭后,桂樹又恢復(fù)如初。于是他便一斧又一斧地砍到了今天。聽了爺爺?shù)墓适拢疫€拼命地睜大雙眼仰望著那輪明月,希望能看到那傳說中的月宮。
我知道我的先祖是從華夏幾經(jīng)輾轉(zhuǎn)地來到了馬來西亞。古人云:“人無祖宗,根從何來!人無父母,身從何來!”我知道我陳家的根是源自華夏。從爺爺那兒,我得知,我陳家的祖籍是同安,福建省廈門市的一個區(qū),有著“銀城”之稱的同安。由于從小接受的教育,我對于華夏一直有著一種很深的敬意。以致當(dāng)我站在曾居住過二十四個皇帝的故宮時,有一種深深地震撼。那是明清兩代的皇宮,見證了無數(shù)事跡的地方。有種特殊的感覺,就好像是靈魂上的震撼,由靈魂穿透至四肢百骸,刺激著我。
再一次回憶,我已年逾七旬。同樣的,我也有子孫。我也和爺爺一樣的教導(dǎo)他們,將中華文化的精髓傳給他們,教他們學(xué)習(xí)至圣先師的精神?!安粚W(xué)詩,無以言?!泵块_飯前,我都會讓孫子背出一首詩,若背不出一首詩,那就盛好飯菜到院子里用飯。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我以此育兒孫。
又是一年中秋,物是人非的現(xiàn)在,唯有緬懷。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周遭熟悉的人逐漸的離去,當(dāng)我離去的時候又剩下什么?魂歸何處?身于海外,但靈魂上的烙印,那是中華民族的印記,永恒的存在。我想,待我百年歸去后,應(yīng)會回歸華夏。人的壽命有限,只能盡己所能地傳遞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使之傳承下去,流芳百世。黃河水滔滔,長江浪滾滾,悠悠中華情長存。
(指導(dǎo)教師:陳俐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