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南朝綺麗柔靡的詩風,陳子昂鮮明地提出以興寄、風骨為中心的文學革新理論,并在創(chuàng)作上積極地實踐這種新的理論,這對唐代詩歌的繁榮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陳子昂的詩歌理論也對初唐以后唐代詩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關鍵詞:陳子昂 詩歌理論 興寄 風骨
在唐代詩歌發(fā)展史上,陳子昂是一個重要的人物。金人元好問在《論詩三十首》絕句中,第一首就寫到了陳子昂:“沈宋馳騁翰墨場,風流初不廢齊梁。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标愖影菏情_創(chuàng)時代的先驅者,他在唐代詩壇上,享有崇高的歷史地位。
陳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縣)人,生于唐高宗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死于武則天久祝元年(公元770年)。陳子昂是一位具有卓越見識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提出詩歌革新理論的杰出詩人,在初盛唐詩壇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陳子昂主要生活在武則天時代,這正是唐帝國繁榮昌盛、逐步上升的時代。唐初的統(tǒng)治者懾于農民起義的巨大威力,為了緩和階級矛盾,鞏固統(tǒng)治,采取了一些比較開明的經濟、政治措施,迅速恢復和發(fā)展了農業(yè)生產,出現了繁榮景象。特別是在高宗顯慶以后,政權逐歸武后,武則天為了鞏固統(tǒng)治地位,為了奪權需要,她采取了壓制士族,打擊宗室功臣勛戚的政策,廣開言路,使中下層知識分子躋身政治,使得社會逐漸走向繁榮昌盛的道路。同樣,政治經濟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也助長了統(tǒng)治階級的荒淫享樂,他們鼓勵詩人大量寫應制奉和一類的作品來為自己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由于六朝詩風的影響,“詩人承陳、隋風流,浮靡相矜”(《新唐書·文藝傳上》),初唐詩壇仍然是宮體泛濫,充滿著毫無生氣的靡靡之音,先后出現了“綺錯婉媚”(《新唐書·上官儀傳》)的上官體和“回忌聲病,約句準篇”(《新唐書·文藝傳上》)的沈宋體。初唐以來文學事業(yè)的緣步不前與唐王朝強大的國力和繁榮的經濟逐漸不相適應,詩文革新是勢所必然的了。
初唐以來,早就有人對于籠罩詩壇的六朝余波表示不滿,如魏征、李百藥、令狐德棻和姚思廉等,醞釀著改革。魏征曾尖銳地批判六朝詩風“競采浮艷之詞,爭馳迂誕之說,騁末學之傳聞,飾雕蟲之小技”(《群書治要序》)。他提倡一種文質并重的文風,在《隋書·文學傳序》中,魏征明確提出融合南北文學的特點,說:“若能取江左清綺的文辭,河朔剛貞的詞義,掇彼清音,簡茲累句,各去所短,合其兩長,則文質彬彬,盡善盡美矣”。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提出合南北文學之所長的主張。雖然初唐提出了文風改革的主張,但是當時的許多詩人未能擺脫齊梁詩風的影響,綺麗的文風依然盛行,特別是“上官體”的流行,卻初步革除了齊梁宮體多寫艷情、浮靡輕薄的惡習,雖飄揚著六朝文學綺錯婉媚的流波。
唐高宗統(tǒng)治的后期,“初唐四杰”開始大力反對“上官體”,詩歌創(chuàng)作出現了新的傾向,正如聞一多先生所說:“正如宮體詩在盧、駱手里是從宮廷走向市井,五律到王楊的時代是從臺閣移至江山和塞漠。”(《唐詩雜論·四杰》)初唐四杰的詩歌創(chuàng)作使唐詩的題材、內容有了深刻的變化,他們的詩歌創(chuàng)作應是一種比較自覺的美學追求,一方面反對綺艷文風,另一方面提倡抒寫濃郁的感情和壯闊的氣勢。楊炯《王勃集序》云:“嘗以龍朔初載,文場變體,爭構纖微,競為雕刻。糅之金玉龍鳳,亂之朱紫青黃。影帶以徇其功,假對以稱其美。骨氣都盡,剛健不聞;思革其弊,用光志業(yè)?!蓖醪凇渡侠舨颗崾汤蓡ⅰ分姓f:“自微言既絕,斯文不振,屈、宋導澆源于前,枚、馬張淫風于后,談人主者以宮室苑囿為雄,敘名流者以沈酗驕奢為達。故魏文用之而中國衰,宋武貴之而江東亂;雖沈、謝爭騖,適先兆齊、梁之危;徐、庾并馳,不能免周、陳之禍。”(《王子安集》卷八)
陳子昂生活在比四杰稍后的時代。當時的詩壇,剛剛經過四杰那充滿激情的“狂風暴雨”的沖刷,還帶有新鮮的氣息。但是我們又不能不看到,四杰的詩歌革新,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綺錯婉媚”的上官體依然存在,所謂“積年綺碎,一朝廓清”,并沒有成為現實。
繼四杰之后,直到陳子昂出現,才改變了這種對前代文學不加區(qū)別、全盤否定的狀況,把建安文學與齊梁文學區(qū)分開來,并把風雅比興與建安精神統(tǒng)一在一起,從理論上真正解決了唐代詩歌究竟向誰學習的問題,為唐詩的發(fā)展找到了重要的源頭。這是陳子昂對唐詩發(fā)展作出的最大貢獻。
陳子昂的詩歌革新理論,集中反映在他的《與東方左使虬<修竹篇>序》一文中:
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徵者。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思古人??皱藻祁j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處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遂用洗心飾視,發(fā)揮幽郁。不圖正始之音,復睹于茲,可使建安作者相視而笑。解君云:“張茂先、何敬祖,東方生與其比肩?!逼鸵嘁詾橹砸?。故感嘆雅制,作《修竹詩》一篇,當有知音以傳示之。
這篇詩序全面回答了唐詩革新的性質、任務、方法、目標等一系列問題,成為陳子昂詩歌革新的理論綱領。陳子昂鮮明地舉起了“漢魏風骨”的大旗,作為掃蕩六朝頹風的有力武器,他對繼承建安詩風的“正始之音”也是極其贊賞的,他竭力反對的是“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的齊梁間詩;而既云“文章道弊五百年”,那么晉宋至唐初的風氣全都在否定之列?!肮菤舛讼?,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雖為對東方虬《詠孤桐篇》的贊詞,也間接反映了建立新詩歌的目標,從而確立了自己詩歌革新的理論體系。
陳子昂在這篇序中尖銳地批判了建安、正始之后至初唐以來“文章道弊”的總傾向,所指重點是“齊梁間詩”,對這場詩壇革新運動,陳子昂有明確的認識和充分的思想準備,對這一時期的文學現象進行詳細地分析和研究,他認為缺乏“風骨”的形式主義詩風自晉、宋已經開始,到初唐已有近“五百年”的歷史,積弊已深,革除絕非易事,其中又以“齊梁間詩”尤為嚴重。這種卑下的詩風特點是“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片面追求華麗的詞藻,堆砌大量的典故,既無社會內容,又無理想光輝,只徒有形式主義的外表。對此,他深為不滿,立志加以革除,顯示出他對詩歌革新運動的主動性。
在反對“文章道弊”即形式主義道統(tǒng)總傾向的同時,陳子昂也高度肯定了詩歌發(fā)展中的進步主流,特別倡導要恢復“風骨”和“興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風骨”是什么?劉勰《文心雕龍》有《風骨》篇,黃侃解釋說:“風即文意,骨即文辭”(《文心雕龍》札記),就是指詩歌社會思想內容與語言表達形式的統(tǒng)一。陳子昂追求的漢魏風骨是指什么呢?在序文里可以找到答案,他贊美東方虬的詩“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這就是他所追求的漢魏風骨,所謂“骨氣”即指風骨;“端”即“指端直,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文心雕龍·風骨》);“翔”謂勁健有力,有飛動之勢,“意氣俊爽,則文風生焉”(《文心雕龍·風骨》);骨氣端翔,即要求詩歌思想內容骨力堅挺,氣勢飛動,精神充沛,感情濃烈昂揚。“音情頓挫”是指聲情并茂,音韻抑揚,節(jié)奏分明,感情波蕩起伏?!肮庥⒗示殹笔钦f文辭光彩明朗,辭藻精練?!坝薪鹗暋眲t喻作品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有強大的藝術感染力。
陳子昂之標舉漢魏,表面看似復古,其實是主張詩歌創(chuàng)作要崇尚風骨。建安作家的風骨是那個“世積亂離”的時代造成的。他們的作品都是熱切反映現實的,所以崇尚風骨就是要繼承現實主義傳統(tǒng)。
所謂“興寄”,就是詩歌的比興寄托,即指用比興的手法來寄托詩人的政治抱負,有時也簡稱“比興”。陳子昂說:“詩可以比興也,不言曷著?”(《喜馬參軍相遇醉歌并序》)就是指這個意思。陳子昂所謂“興寄”,就是強調詩歌創(chuàng)作要繼承《詩經》中“國風”“小雅”美刺社會現實,諷喻時事政治,對社會民生積極發(fā)表自己意見的現實主義詩歌傳統(tǒng)。這種“興寄”雖然也包含藝術表現方法,但卻并不完全是藝術表現手法,更多的已經是指詩歌的思想內容了,把作為表現手法的比興,發(fā)展為對詩內容的基本要求,有感而作,作而有所寄托,注重全篇寓意方面的寄托,不注重個別語句的比喻或發(fā)端。陳子昂批評“齊梁間詩”“興寄都絕”,反對把詩歌看作“跡荒淫麗,名陷俳優(yōu)”(《上薛令文章啟》)的東西,要把儒家傳統(tǒng)的比興、言志與漢魏時期緣情,重氣等觀念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富有唐朝時代特色的文學觀念。
陳子昂的詩歌理論,貌似復古,實則具有革新的意義。他的主張是針對晉宋以來的詩歌弊端而發(fā)的,是為了清除齊梁綺艷詩風而提出的。這不僅有眼光,也要有魄力,敢于高唱復古。試看“四杰”在世時,欲革龍朔之弊,不僅招來了毀譽,被斥為“浮躁淺露”,而且結局都很悲慘,占統(tǒng)治地位的都是宮廷詩人。陳子昂敢于踵武“四杰”,獨樹一幟,是需要極大勇氣的。他繼承了建安文學重氣、重風骨的藝術效果,既強調文學的社會效應,又突出創(chuàng)作主體的情感表現;既重視具有藝術美感的“興象”,又肯定富有個性的情感寄托,確立了唐代詩歌的藝術理想。陳子昂標舉“風骨”和“興寄”,一方面規(guī)定了新時期文學的美學特質,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文學家的創(chuàng)作規(guī)范,二者是互為一體的?!帮L骨”是“興寄”的藝術形態(tài),有“興寄”即有“風骨”;在注重“興寄”的創(chuàng)作意識中,“質”和“文”是沒有輕重之分的,他所期待的是“文質彬彬,盡善盡美”的文學境界。
陳子昂的詩歌創(chuàng)作,忠實地實踐了自己的理論主張,其代表作是《感遇》三十八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臧用》七首和《登幽州臺歌》等。通過分析陳子昂的作品,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詩歌理論。
《感遇》三十八首,是陳子昂的主要代表作品。它是陳子昂一生不同時期部分作品匯集起來的組詩,是詩人一生經歷和思想感情的形象記錄?!陡杏觥吩姷膬热菔秦S富的,其中包含了作者俯仰宇宙的哲理思考、出入歷史的人生感慨、直面現實的批判意識、壯志難酬的悲憤情懷。如《感遇》其二,即是寫對時光流逝、壯志難伸、功業(yè)無成的感嘆: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遲遲白日晚,嫋嫋秋風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這首詩表面上是詠蘭、若,實際上是自慨,運用比興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身世之感:通過贊美壓倒群芳的蘭、若的卓然風姿,比喻自己“幽獨空林色”的出眾才華;通過寫芳華逝去、草木零落,來表現自己理想破滅、壯志難酬的苦悶和悲哀。全詩寓意凄婉,寄托了較深的感慨,體現了“興寄”的特點。這首詩看似五律,實際上卻是一首五言古詩。它以效古為革新,內容充實而格調清新,已經接近盛唐詩的氣息,像這種表現自己不幸遭遇和痛苦經歷的詩篇,《感遇》詩中還有第二十三“翡翠巢南海”、第三十一“可憐瑤臺樹”、第三十五“本為貴公子”,等等。
《感遇》詩中,還有很多抨擊武周時期的弊政,關心國家興亡和人民苦難,具有強烈現實主義精神的作品。如《感遇》之十九:
圣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黃屋非堯意,瑤臺安可論。吾聞西方化,清凈道彌敦。奈何窮金玉,雕刻以為尊。云構山林盡,瑤圖珠翠煩。鬼功尚未可,人力安能存??溆捱m增累,矜智道逾昏。
陳子昂的政治生涯大致與武周政權相始終。他曾因支持武則天臨朝稱制和鎮(zhèn)壓徐敬業(yè)的武裝反抗,得到武則天的賞識。但他在政治上支持武則天,是為了實現政治清明,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不是那種人身依附,更不是賣身求榮。所以他經??诡佒敝G,對武則天的酷刑、親佞、窮兵黷武、橫征暴斂等,給以嚴厲的揭露和批評。這首《感遇》十九,就是對武氏載初元年大興土木修建大云寺一事的揭露和抨擊。全詩寫得耿介切直、激昂憤慨,其中“夸愚適增累,矜智道逾昏”兩句,更是對武則天尖銳的諷刺和斥責。這首詩不僅風格上高雅沖淡、清勁樸質,在初唐詩壇上令人耳目一新,而且他這種心系天下蒼生、敢于剛直犯上的凜然風骨,在初唐詩人中也相當引人注目。像這種抨擊腐敗政治的作品,在《感遇》詩中還有第三“蒼蒼丁零塞”、第二十九“丁亥歲云暮”、第三十七“朝入云中郡”,等等。
從這些詩中我們可以看到,陳子昂在復古的旗幟下,實現著詩歌內容的真正革新。他所標榜的“興寄”,就是發(fā)揚詩歌批判現實的傳統(tǒng)精神;而他所謂的“風骨”,就是在詩歌中寄托高尚崇實的思想感情。二者在他的詩歌中相互結合,并且與他的政治思想高度一致。
陳子昂提出標舉“漢魏風骨”及“興寄”的文學主張,加上他創(chuàng)作實績的影響,唐代的詩風至此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唐詩發(fā)展的歷史上,其功至大,影響至深,其后李白、殷璠提倡風骨,杜甫、白居易重視風雅比興,都可以說是陳子昂詩論的發(fā)展和深化。
橫掃六朝詩風,在批判的前提下加以繼承;追蹤漢魏風骨,在繼承的前提下大膽革新;倡導風雅興寄,在革新之中獨辟蹊徑,從理論和實踐上影響了整個唐代詩壇,陳子昂開創(chuàng)一代新詩風。陳子昂的詩歌革新理論在初盛唐詩壇上無疑是振聾發(fā)聵、石破天驚的一聲巨響,它既是掃蕩形式主義詩風的戰(zhàn)斗檄文,也是開創(chuàng)唐代新詩歌的有力宣言。陳子昂“于有唐一代詩功”在某種意義上說乃是促成一種有悖于時代風會的“以復古反正”的思想傾向與創(chuàng)作潮流,正因為如此,元人方回稱之為“唐之師祖”(《瀛奎律髓》一),不止古體,其律詩亦近體之祖。
參考文獻:
[1]徐鵬校點,陳子昂撰.陳子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2]彭慶生.陳子昂詩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3]韓理洲.陳子昂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8.
[4]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9.
[5]尚定.走向盛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6]陳伯海.唐詩學引論[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88.
[7]吳明賢.陳子昂論考[M].成都:巴蜀書社,1995.
[8]吳明賢,李天道.唐人的詩歌理論[M].成都:巴蜀書社,2006.
[9]王明居.唐代美學[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
[10]呂慧娟、劉波、盧達.中國歷代著名文家評傳(第二卷)[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3.
(高宏濤 河北滄州 滄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06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