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川
1937年9月,陶行知當時還在育才小學任教。在一次期末考試中,他所在的班上有一名女孩在答題時,少寫了一個標點符號。陶行知最后在批評卷子時,扣除了其1分,給女孩得了99分。
試卷發(fā)下來后,女孩覺得老師小題大作:不就是一個標點符號沒寫嗎,又不影響該道題的正確答案,讓她白白失去了一次獲得滿分的機會。
思來想去,自以為聰明的女孩最后偷偷地在試卷上添上了標點符號。隨及,她拿著自己改過的卷子,一幅委屈的樣子找到陶行知,并老師索要扣除的那一分,同時表示自己這次的考試成績應為滿分100分。
陶行知從改過的墨跡上很快看出了問題。不過,他并沒有當場挑明女孩的做法,而是滿臉笑容地滿足了女孩的要求,又重新給她得了100分。
看到自己“審訴”成功,女孩的臉上隨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不過,陶行知隨后又將那份試卷拿了起上,他依舊什么話也沒有說,只是用紅筆在那個標點上重重地畫了一個紅圈。女孩在看到老師的做法后,頓時明白了老師的意圖,她隨及羞愧地低下了頭。
多年以后,那個女孩已經(jīng)長大成才。有一次,她轉輾找到陶行知,心懷感恩地對曾經(jīng)的老師說道:“我知道自己當時的那個做法是錯誤的,不過,慶幸的是老師為了照全我的面子,并沒有當面批評,這讓我深懷感恩。從那件事以后,我下決心一定要用功學習,同時也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迸⒌囊环挘屘招兄L長地松了一口氣,他也為女孩敢于承認錯誤的勇氣感到欣慰。
陶行知當時的一次故意“沉默”,不僅沒有妨礙女孩改錯,反而促進了她更好地做人,確實不得不為陶行知智慧的教學方法點贊。
對方在做錯事時,不應一味地懲罰,而應通過恰當?shù)慕逃绞?,對其進行正面的引導和幫助。變通懲罰,才能真正地對癥下藥,也才能幫其改過自新。
(摘自《做人與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