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亮升
官場圣人范仲淹(連載7)
·肖亮升
如果不是兩個朱氏兄長說漏了嘴,范仲淹也許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秘密。
有一天,范仲淹從醴泉寺回家去取米糧,快到家的時候,幾個坐在路邊抽煙聊天的鄉(xiāng)民一看見他就說:“朱說回來了?你那兩個哥哥要是有你一半懂事就好咯?!?/p>
范仲淹被鄉(xiāng)民的話搞得一頭霧水,問道:“我哥哥他們怎么了?”
“怎么了?手癢唄!”一個名叫李高的鄉(xiāng)民笑容詭譎,做了個賭博的動作。
一個名叫劉世舉的鄉(xiāng)民插話道:“朱家那兩兄弟照此發(fā)展下去,遲早會把他老子那點家產(chǎn)敗光的。呵呵?!?/p>
“可不是嗎?”李高說,“從小就大手大腳慣了,哪會知道柴米油鹽貴?不像朱說,從小就這么懂事,讀書用功,又懂得體惜父母。”
“朱說畢竟是……”劉世舉似乎意識到自己說錯了什么,趕緊改口道,“朱說畢竟是個懂事的孩子啊。”
鄉(xiāng)民們聊到兩個兄長的事情讓范仲淹的心情很不好。從小到大,兩個哥哥花錢就大手大腳,絲毫不像他那么懂得節(jié)省,同樣是父母給的零花錢,兩個哥哥三兩下就花光了,他卻舍不得花,把錢積攢下來。他們的錢花完了,竟然還朝他要。這么多年來,繼父的官職都是原地踏步,沒有得到任何升遷,俸祿當然也只能原地踏步。繼父一個人的俸祿要養(yǎng)活這么大一家人自然不容易,日子過得并不寬裕,勉強能維持生存,因此他才省吃儉用,每天在醴泉寺喝粥度日。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兩個哥哥不僅游手好閑,好逸惡勞,還學(xué)會了賭博,經(jīng)常相約出去賭博。雖然繼父名下還有些田畝,但哪經(jīng)得起兩個哥哥如此揮霍?哥哥們賭博的事他聽母親說過一次,覺得很震驚,便找兄長們談心,好心規(guī)勸他們不要讓父母操心,哪知道他們卻不以為然,表面上答應(yīng),背地里依然我行我素。這不,還未進家門便又聽到了他們“手癢”的丑事。
自己從小就省吃儉用,一文錢當做兩文錢花,整天在醴泉寺喝粥,兩個哥哥不僅揮霍無度,竟然還賭博!真是太不像話了!
這真是讓人心煩的事兒!范仲淹到家果然不見兩個哥哥的蹤影,一問母親,才知道他們確實又出去了。他心里很不舒服,想跟母親說鄉(xiāng)民們對哥哥的議論,又怕母親操心,只好忍住了。
晚上兩個哥哥回家時,范仲淹把他們叫到門口問道:“哥哥你們今天上哪兒去了?”
“玩呀?咋了?”朱氏長兄甕聲甕氣地說。
范仲淹說:“我聽說你們賭博去了?!?/p>
“去了。又咋了?”
“你們花錢本來就大手大腳,現(xiàn)在又染上了賭博。這樣不好啊!”
朱氏長兄硬邦邦地甩出一句話:“我們花我們朱家的錢,與你何干?”
范仲淹一怔,問:“此話怎說?我難道不是朱家的人嗎?”
朱氏次兄皮笑肉不笑地說:“是不是你自己不清楚?”
“你們說這話是什么意思?”范仲淹覺得兩個兄長話中有話。
“沒意思,”朱氏長兄冷冰冰地說,“我們只是想告訴你,以后我們兄弟倆的事你最好少管,因為還輪不到你管!我們花朱家的錢、吃朱家的飯,不關(guān)你的事!”
這話就說得更露骨了,無非是叫范仲淹不要多管閑事,因為朱家的事與他無關(guān)。
兩個兄長為何口口聲聲說他們花朱家的錢與他無關(guān)?難道他不是朱家的人嗎?
心中感到很疑惑的范仲淹跑去問母親:“娘,我問你個事兒?!?/p>
母親說:“什么事兒?”
范仲淹說:“哥哥出去賭博,我好心勸說他們,他們卻說他們花的是朱家的錢,與我無關(guān)。我感覺他們話中有話……您跟我說說,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母親先是默不作聲,沉默良久后竟捂著嘴巴抽泣起來。
范仲淹見母親哭了,驚訝不已:“娘您怎么哭了?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見母親不吭聲,只是默默的抹眼淚,范仲淹更覺得此事非同小可。在他的不斷追問下,最后母親才一咬牙說:“因為你……根本就不是朱家的人!”
母親的話讓范仲淹如五雷轟頂,目瞪口呆,甚至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半響才反應(yīng)過來:“娘!您剛才說什么?您說我……不是朱家的人?”
事已至此,何況兒子也已長大成人,謝觀音覺得沒必要再向他隱瞞身世,她想了想輕聲說:“是的,你不是你父親的親生兒子你本來是蘇州范氏子孫,姓范名仲淹,你的親生父親叫范墉,你是娘改嫁帶到朱家來的。”
“范氏子孫?范仲淹?范墉?娘改嫁……范仲淹被母親這些話搞糊涂了。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聽娘慢慢跟你說,”謝觀音將范仲淹的身世娓娓道來,“你父親范墉曾任成德軍節(jié)度掌書記,太宗端拱二年十二月初八朝廷調(diào)任他為武寧軍節(jié)度掌書記。由于當時天寒地凍,一路勞累顛簸,你父親積勞成疾,不幸感染傷寒,一病不起,還未上任就病逝在徐州驛館,當時你出生才四個多月……在武寧軍節(jié)度使的幫助下,武寧軍派出兵士去真定府把你父親原配夫人陳氏的靈柩遷移蘇州再派出兩名兵士護送我?guī)е齻€孩子將你父親的靈柩運往蘇州,然后將陳氏的靈柩和你父親的靈柩合葬于蘇州范氏祖墳。到達蘇州后,本以為范氏家族會同情我們孤兒寡母沒想到他們竟然不相信我們母子倆的身份只是把你的兩個哥哥留下,將我們孤兒寡母卻掃地出門……”
回憶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淚流滿面的謝觀音早已泣不成聲。
母親的講述讓范仲淹唏噓不已。他沒想到母親竟然還有如此令人心酸的往事,過去從未聽她提起。
在這么艱苦的日子里,母親能將他拉扯大是多么不易!
“娘在蘇州天平山為你父親守靈的時候去咒缽庵拜佛、為你父親超度,幸得庵里的師太收留,讓咱們娘倆在咒缽庵寄居了三年三年期滿后,才有緣認識了你繼父?!敝x觀音淚眼婆娑地看著范仲淹說,“孩子你知道嗎娘其實并不想改嫁,可是娘當時無依無靠走投無路,真的是沒辦法呀!這些年來,娘讓你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委屈……娘這么做其實都是為了你好,其實娘心里也很心疼……”
“娘您別這么說……”范仲淹的眼圈紅了,哽咽著說,“跟娘吃的苦比起來,孩兒這點苦算得了什么……娘!是孩兒讓您受苦了!”
謝觀音擦干眼淚,強裝笑顏道:“娘沒事兒……看著你一天天長大成人了,娘就放心了?!?/p>
范仲淹身世的秘密終于真相大白。此刻的他心里五味雜陳,感慨萬千。過去,他也曾對家里的諸多事情產(chǎn)生過疑惑,感到不解,比如從小到大,為何母親總是護著哥哥,對他卻嚴加要求。每次他跟兩個哥哥發(fā)生爭吵,母親總是不問青紅皂白地責罵他,每次總是叫他讓著哥哥,搞得他雖然很委屈,卻敢怒不敢言。另外,兩個哥哥從小對他就兄弟感情冷淡,特別是長大后,哥哥們對他都是不冷不熱的樣子,跟他說話經(jīng)常陰陽怪氣。這兩年他在醴泉寺讀書,每次回家取糧,兩個哥哥總要找機會對他冷嘲熱諷一番,說他跑那么遠去讀書是多此一舉,有一次甚至還說他是浪費家里的糧食。不管哥哥們的話說得多難聽,他都默默忍受,因為從小母親就叫他讓著哥哥,還多次跟他講“庾袞侍疾”的故事。原以為母親做這些只是為了讓他從小懂得孝悌之道,尊敬哥哥,別無他意。沒想到竟然還有這樣的秘密!
近年來,兩個哥哥的言行舉止越來越不像話,讓人看不過眼,他便好心勸說他們,誰知他們不但不領(lǐng)情,而且還總是話中帶刺、話中有話。剛開始他不怎么在意,也不往別處去想,因為繼父從小對他關(guān)懷備至,視如己出,他以為只是哥哥的性格使然,并沒別的意思。這次回來,兩個哥哥說得如此露骨,他才覺得有些不對勁,甚至有些懷疑自己的身世,因此才三番五次地追問母親,母親最終說出了這個埋藏了二十多年的秘密。要不是自己追問母親,可能母親永遠都不會說出這個秘密,那么他就永遠不知道自己的身世?,F(xiàn)在好了,現(xiàn)在一切都真相大白了,過去的所有疑問都得到了解答。原來,自己規(guī)勸兄長真的是多管閑事,因為自己真的不是朱家的人,二十多年來,自己只不過是寄人籬下而已。
想到這些,范仲淹的心火辣辣的痛,自尊心受到了強烈的傷害。他的心里非常痛苦,因為他不能不接受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從小那么疼愛他、關(guān)心他的繼父,竟然不是他的親生父親!
人世間最殘酷的事情,莫過于此。
這是命運對自己的捉弄嗎?
這一夜,范仲淹輾轉(zhuǎn)難眠,思緒萬千,往事一幕幕涌上心頭。
自己從小寒窗苦讀,發(fā)奮努力,發(fā)下為國效力,為君分憂,為民謀福的大愿,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金榜題名,成為朝廷命官,既實現(xiàn)自己心中的抱負,也能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為了能夠?qū)崿F(xiàn)這個夢想,多少年來,他廢寢忘食地日夜苦讀,就差沒懸梁刺股、鑿壁偷光了。特別是在醴泉寺的這兩年,他經(jīng)常挑燈夜戰(zhàn)、通宵達旦地讀書,就算長年累月就著野菜吃粥也無怨無悔。他這么做,除了想實現(xiàn)心中的抱負之外,也想為朱氏家族爭光,光宗耀祖。誰知道到頭來才知道:自己竟然不是朱家的子孫,不是繼父的親生兒子!
這真是個天大的笑話。
直到現(xiàn)在他才知道,他的親生父親名叫范墉,曾任成德軍、武寧軍節(jié)度掌書記,父親在他剛出生不久就離開了人世。那個給他生命的父親,那個他還來不及多看幾眼、來不及叫一聲“爹”的父親,長眠于蘇州范氏祖塋的一堆黃土中,讓他永遠失去了報答的機會!
想到英年早逝的親生父親,范仲淹熱淚盈眶。他在心里默默地告訴父親:“爹!孩兒已經(jīng)長大,孩兒在朱家生活了二十多年,今天才得知自己竟然是范家的子孫,是爹的兒子!孩兒一定發(fā)奮努力,爭取早日金榜題名,出人頭地,告慰爹的在天之靈!”
范仲淹由自己的親生父親想到了繼父朱文翰。繼父雖然不是他的親生父親,但繼父畢竟養(yǎng)育了他二十多年,對他有養(yǎng)育之恩。繼父從小對他視如己出,關(guān)懷備至,教給他諸多做人的道理,經(jīng)常勉勵他做一個對國家貢獻的人。少年時期,他就是從繼父身上知道了朝廷命官的意義,發(fā)愿長大后要做一個像繼父一樣清正廉潔的好官。多少年來,繼父一直都是他心目中的偶像,學(xué)習的榜樣,每每跟人談到繼父,一股自豪之情便油然而生。是的,繼父的養(yǎng)育之恩,恩重如山,他又怎能忘記?怎敢忘記?因此,就算朱氏哥哥們說話再難聽,做事再過分,他也不能因此而責怪繼父,甚至對繼父產(chǎn)生怨言。有朝一日他出人頭地,他一定要報答繼父的養(yǎng)育之恩。
范仲淹想到了母親。今天聽了母親那段關(guān)于父親死后、他們孤兒寡母被蘇州范氏家族拒之門外、走投無路的母親不得不寄居在咒缽庵的辛酸往事,他很傷心,也很震驚,甚至非常氣憤。他明明是范家的骨肉,范氏家族卻不肯承認,而是將他狠心拋棄!他們怎能如此絕情?可憐的母親抱著襁褓中的他對范氏族長苦苦哀求,卻始終無法打動族長堅硬的心,最終還是將他們孤兒寡母拒之門外。所幸老天有眼,母親最后被咒缽庵的師太收留,否則他們孤兒寡母還不知道該去何處落腳。難怪母親常說要多讀佛家經(jīng)典,從母親身上,從這些年來他的親身經(jīng)歷中,他深深地感受到,佛門中不僅有著人生的大智慧,更有著世間少有的大慈大悲!
想到母親為他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委屈,范仲淹禁不住淚流滿面??蓱z的母親為了讓他有一個完整的家,有一個良好的學(xué)習環(huán)境,只能改嫁于朱家,委曲求全,任勞任怨,并向他隱瞞了二十多年的身世秘密。
可憐的母親!
范仲淹最后想到了自己。他以“朱說”的身份在朱家生活了二十多年,直到現(xiàn)在才知道自己名叫“范仲淹”,這是剛出生不久父親賜給他的名字,這是多好聽的一個名字呀!感謝給了他生命的父親,難怪他從小就發(fā)現(xiàn)自己與眾不同,善良正直,嫉惡如仇,原來他有一個名叫范墉的父親,一個善良正直、清正廉潔的父親!
如今,既然一切都已經(jīng)真相大白,他不想繼續(xù)待在朱家,因為他不想再讓兩個哥哥覺得他是朱家多余的人,他想自立門戶,自立自強。他甚至想馬上逃離這個原本就不屬于他的家。可他還不能夠完全自立,何況他舍不得丟下母親。
夜已深沉,但他毫無睡意。這些事情讓他百感交集,心亂如麻。
他該如何是好?何去何從?
回到醴泉寺,范仲淹把自己此次回家的經(jīng)歷和煩心事告訴了慧通大師,希望師父能給他拿個主意?;弁ù髱焼枺骸澳氵€記得你為什么讀書嗎?”
范仲淹說:“當然記得?!?/p>
“既然記得,你為何要為這些小事煩惱?”慧通大師說,“既然是圣賢弟子,就當以圣賢為榜樣,以家國命運為己任,為天下蒼生謀福利,而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而患得患失,為一點小事而心生煩惱?!?/p>
范仲淹說:“我只是糾結(jié)該不該離開朱家?!?/p>
“這不是為小事煩惱又是什么?”慧通大師嚴肅地說,“七尺男兒,該怎樣決斷就怎樣決斷,何必要優(yōu)柔寡斷?”
范仲淹誠懇地說:“我想去個更遠的地方讀書,順便也去清靜一下……因為我的心確實很亂?!?/p>
慧通大師問:“你想去哪兒?”
“師父覺得南都如何?”范仲淹說,“我想先離開朱家,去應(yīng)天書院讀書,等功成名就、自立門戶后再接母親去奉養(yǎng)。”
“如果只是讀書,應(yīng)天書院是不錯。”慧通大師說,“你在醴泉寺已有兩年多,學(xué)問已大有長進,是該再出去看看了。你再去應(yīng)天書院讀幾年書,就可以去試試真功夫了?!?/p>
范仲淹見慧通大師同意了他的想法,心里很高興,說:“感恩師父這些年來對弟子的培養(yǎng)和照顧,師父的恩情,弟子來日再報答。”
慧通大師說:“只要實現(xiàn)你的抱負,履行你的諾言,就是對師父最好的報答。阿彌陀佛?!?/p>
“弟子謹記師父教誨?!狈吨傺驼f完便跪地頂禮慧通大師。
辭別慧通大師,離開醴泉寺,回到朱家,范仲淹打點行囊,背上琴劍,去向母親告別:“娘,孩兒此次要去應(yīng)天書院求學(xué),請您等孩兒十年?!?/p>
謝觀音很驚訝:“為何要等你十年?”
范仲淹拉著母親的手說:“因為孩兒決心在十年內(nèi)必有成就,等我有成就后再回來接您?!?/p>
謝觀音問:“你在醴泉寺好好的,為何要去那么遠讀書?是不是因為你知道自己身世的事情?”
“不是,”范仲淹說,“要想早日考取功名,必須去應(yīng)天書院繼續(xù)讀書?!?/p>
范仲淹不想再多說什么,他拜別母親,離開朱家,踏上了去應(yīng)天書院的征程。
兒子走后,謝觀音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她覺得范仲淹此次離家的真正原因不是去讀書,而是負氣出走,離開朱家,她甚至后悔自己不該把身世的秘密告訴他。于是她便叫范仲淹平時最好的一個朋友騎馬去追趕范仲淹,把范仲淹追回來。范仲淹的朋友追上范仲淹,對范仲淹說:“你娘讓我來叫你回去?!?/p>
范仲淹說:“我主意已定,是不會再回去的。”
朋友說:“你怎么忍心離開你娘?”
范仲淹說:“我是去應(yīng)天書院讀書,只是暫時離開。等學(xué)成歸來,我再接我娘去奉養(yǎng)?!?/p>
朋友說:“求學(xué)何必要舍近求遠?既然你娘舍不得你離去,身為人子,你應(yīng)該守在母親跟前盡孝才對。”
范仲淹說:“《孝經(jīng)》說‘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我去應(yīng)天書院讀書正是為了盡孝,為了給我娘爭氣?!?/p>
朋友說:“我說不過你。但我還是希望你回去,因為你娘不希望你遠行?!?/p>
范仲淹既然主意已定,又怎會被朋友的三言兩語所動搖?他說:“請回去轉(zhuǎn)告我娘,她的兒子已經(jīng)長大,讓她老人家盡管放心。我跟她既然已經(jīng)相約十年為期,等我金榜題名后,我就一定接她去奉養(yǎng)……請她老人家多保重!”他拱手對朋友說,“我不在母親身邊的日子里,也請你多多關(guān)照我母親。朱說……不,范仲淹將感激不盡!”
朋友見范仲淹去意已決,便不再勉強,道:“既然你有自己的打算,那我只能祝福你,希望你能早日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好吧,一路平安,我這就回去稟報你母親。”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夏末,范仲淹到達應(yīng)天書院。
應(yīng)天書院前身為“南都學(xué)舍”,由五代后晉楊愨所創(chuàng),歷來人才輩出,名滿天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賜額為“應(yīng)天書院”,是大宋四大書院之一。書院雖建于鬧市,卻鬧中取靜,環(huán)境幽靜。院內(nèi),紅墻綠瓦,雕梁畫棟;院外,花紅草綠,垂柳依依。書院建筑規(guī)模宏偉,共有房舍一百余間,藏書數(shù)千卷,是個求學(xué)的好地方。
在應(yīng)天書院安頓下來的范仲淹滿心歡喜,對這個全新的學(xué)習環(huán)境非常滿意,存于心中多時的不快一瞬間就煙消云散了。書院不但環(huán)境好,藏書多,而且免收學(xué)費,這對于囊中羞澀的范仲淹而言,真是個難得的好機會。
范仲淹非常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學(xué)習機會,發(fā)奮苦讀,毅力驚人。夜里,他挑燈夜戰(zhàn),和衣而睡;凌晨,他聞雞起舞,伴著晨曦早讀,從未間斷。他在醴泉寺養(yǎng)成的吃粥習慣保持至今,每日吃粥咽菜,自得其樂。晚上讀書累了,困了,就用冷水洗一把臉;餓了,就吃幾口粥繼續(xù)讀書。如此這般,不到半個月,整個書院的師生都知道書院里來了個嗜書如命的學(xué)生。先生和同窗們都紛紛稱贊他是“顏回轉(zhuǎn)世”,向他豎起大拇指,先生甚至號召書院的學(xué)子以他為榜樣,向他學(xué)習。
春秋冬夏,寒來暑往,范仲淹一年四季都保持著讀書不倦、書不離手的習慣,除了吃飯睡覺,他基本上都和書本在一起。每天天未亮他就起床,在書院的空曠之地舞一通劍,然后伴燈晨讀,等書院的學(xué)子起床后,他已經(jīng)將當天先生要開講的內(nèi)容預(yù)習了一遍;晚上,同窗們都睡了,他還在伴燈苦讀,將先生當天講過的學(xué)問再溫習一遍,根據(jù)自己的領(lǐng)悟再解析一遍。休息的日子,同窗們都呼朋喚友相約出去游山玩水,看花賞景,唯有他依然獨守書院,與書為伴,不知疲倦,如癡如醉。
范仲淹的書院同窗好友當中有一個是南京留守家的公子,這位公子目睹范仲淹終年吃粥,心生敬意的同時,也有幾分惻隱之心,便從家里帶來些美味佳肴送給范仲淹吃。誰知幾日過去了,那些菜肴依然完好如初,范仲淹竟然沒動過一筷子。這位公子心里有些不悅,忍不住怪罪起范仲淹來:“你就如此清高嗎?我好心拿來的東西你居然連嘗都不嘗一口?”
范仲淹面對好友拱手致歉道:“真是對不起。我并非不領(lǐng)你的情,而是我吃粥已久,早已習慣于吃粥,如果今天享用了你的美味,明天我還能吃得下粥嗎?”
好友有些沒好氣地說:“那你為何要整日吃粥呢?你這么做不是作踐自己嗎?”
范仲淹淡淡地笑了笑:“作踐還是愛惜,只有我自己才知道。”
好友看著范仲淹,無比真誠地說:“你這又是何必呢?如果實在手頭緊張,我可以幫助你啊?!?/p>
范仲淹說:“多謝你的一番好意。我已經(jīng)習慣了。何況我來書院不是來享受的,而是來讀書的?!?/p>
好友說:“雖然不是來享受的,但也不是來吃苦的啊。生活太苦,還怎么有心思讀書?”
范仲淹笑著說:“生活太好,才會擾亂了苦讀之心。”
好友搖頭嘆息,表示不可理喻。
生活節(jié)儉、終年喝粥的范仲淹,卻有一顆慈悲之心。一日,一個乞丐到書院門口來乞討,一幫學(xué)子們都圍著看熱鬧,卻鮮有人施舍,范仲淹見了,竟然跑去街上買來幾個大饅頭遞給乞丐,還塞給他一些錢。
同窗們對范仲淹的行為頗為不解,紛紛投以異樣的目光,一個好友對他說:“你平時一文錢都想掰成兩文錢用,整天吃粥咽菜為何對一個乞丐卻如此慷慨大方?”
范仲淹淡淡地說:“我雖然整天吃粥但至少還有粥吃,乞丐卻吃了上頓沒下頓?!?/p>
好友笑道:“你怎么知道那個乞丐是真是假?如果是假乞丐,你豈不是上當了嗎?”
范仲淹平靜作答:“我只管施舍,不管真假?!?/p>
一日夜里,在燈下苦讀的范仲淹突然詩興大發(fā),于是揮筆寫下了一首《睢陽學(xué)舍書懷》——
白云無賴帝鄉(xiāng)遙,
漢苑誰人奏洞簫?
多難未應(yīng)歌鳳鳥,
薄才猶可賦鷦鷯。
瓢思顏子心還樂,
琴遇鐘君恨即銷。
但使斯文天未喪,
澗松何必怨山苗。
范仲淹放下筆,讀了一遍,感覺還算滿意。
是啊,在偌大的應(yīng)天書院、莘莘學(xué)子中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了解他、知道他的遠大志向和非凡的自信心呢?在他們看來,他寒窗苦讀、吃粥咽菜是在作踐自己。但是在他看來,人活在世上,不是來享受的,而是帶著使命而來,是來干一番事業(yè)的。如果虛度青春年華,碌碌無為直到終老,豈不是白來人世一遭?自己既然已發(fā)下“為國效力,為君分憂,為民謀?!钡拇笤福鸵@個目標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地去努力,直到實現(xiàn)心中的夢想。為夢想而努力,為抱負而追求,就算是吃粥咽菜也能香甜可口,自得其樂。如果胸無大志,整日渾渾噩噩,醉生夢死,就算整日美味佳肴,那也無異于酒囊飯袋、行尸走肉而已!
這么想著,范仲淹不禁有些心潮澎湃浮想聯(lián)翩。他伸手撥亮燈芯,心里也更敞亮起來。便埋下頭去,繼續(xù)伴燈苦讀。(未完待續(xù))(連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