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通化師范學(xué)院 歷史與地理學(xué)院,吉林 通化 134002)
論周代的冕服制度
李巖
(通化師范學(xué)院歷史與地理學(xué)院,吉林通化134002)
周代是一個等級森嚴(yán)的禮制社會,統(tǒng)治者以嚴(yán)格的等級服飾來彰顯各等級之間的臣屬關(guān)系,周代的冕服是體現(xiàn)等級尊卑的重要標(biāo)志。在周禮的影響和作用之下,周代冕服形成了一套制度,用以詳細(xì)區(qū)分身份等級,曾一度被統(tǒng)治階級視為象征權(quán)威的標(biāo)識。通過對周代冕服的考略,總結(jié)周代冕服制度的特點(diǎn),說明周代冕服因用于祭祀的特殊用途而受到統(tǒng)治者的大力重視。
周代;冕服;制度;禮制;等級
由于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的不斷完善,周代的冕服制度成為體現(xiàn)周禮的重要內(nèi)容,用以區(qū)分統(tǒng)治階級的等級尊卑和地位高低,顯現(xiàn)出了強(qiáng)化周代等級制度的作用。
《世本·作篇》:
黃帝作旃冕。
古者黃帝初作冕。
《通典》卷五十七:
黃帝作冕,垂旒,目不邪視也。充纊,示不聽讒言也。
以上一組文獻(xiàn)說明,冕應(yīng)該大致起于黃帝時代,正與《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八》所記之“周冕有五,祭服之冠也?!S帝以來,蓋已有之……”相契合。
關(guān)于冕服盛行于周代,我們來看一組金文與典籍記載:
大盂鼎:(西周早)
……易女……冂、衣、巿、舄……
吳方彝蓋:(西周中)
頌鼎:(西周晚)
……易(錫)女(汝)玄衣黹屯,赤巿朱黃……
以上“玄衣”“袞衣”“赤巿”“朱黃”,周錫保先生是這樣詮釋的,玄衣就是冕服中的玄色上衣;袞衣就是畫卷龍于衣的袞服;赤巿就是袞冕服中系在前面垂于腰帶下,后世稱之謂蔽膝;朱黃,就是芾之色澤。[1]13《論語·衛(wèi)靈公》:“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于此,《宋史·輿服志》解釋說:“《禮》謂‘周人上輿’,而孔子獨(dú)取殷輅,是殷之質(zhì)勝于周也。又言禹‘致美乎黻冕’。而論冕以周為貴,是周之文勝于夏也?!绷?,宋儒朱熹也曾講:“此周冕所以雖文不為過也,夏商之制,雖不可考,然其意必有未備者矣?!?/p>
《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八》:“服周之冕,周冕有五,祭服之冠也。冠上有覆,前后有旒。黃帝以來,蓋已有之,而制度儀等,至周始備。然其為物小,而加于眾體之上,故雖華而不為靡,雖費(fèi)而不及奢。夫子取之,蓋亦以為文而得其中也?!?/p>
《宋書·禮志》:“周監(jiān)二代,典制詳密。弁師掌六冕,司服掌六服,設(shè)擬等差,各有其序。周之祭冕,繅采備飾,故夫子曰‘服周之冕’,以盡美稱之?!?/p>
以上文獻(xiàn)記載足以說明,由于周代分封制的確立,周代冕服以夏商二代為基礎(chǔ),在等級差別上日漸凸顯,且紋飾、圖案較前代繁富,可見冕服到了周代已經(jīng)向比較完備的方向發(fā)展了。對此,《禮記·禮器》篇作了比較生動的記載:“禮有以文為貴者。天子龍袞,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裳。天子之冕,朱綠藻,十有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此以文為貴也?!?/p>
《白虎通義·紼冕篇》記載:“麻冕者何?周宗廟之冠也。〈禮〉曰‘周冕而祭’。又曰:‘殷哻夏收而祭?!巳趶R之冠也。十一月之時,陽氣冕仰黃泉之下,萬物被施前冕,而后仰,故謂之冕?!睋?jù)此可見,周冕的用途主要是祭祀。茲列舉一組文獻(xiàn):
《國語·周語上》:
太宰以王命命冕服。
韋昭注:
冕,大冠。服,鷩衣。
《周禮·秋官·大行人》:
上公之禮,執(zhí)桓圭九寸,繅藉九寸,冕服九章……諸侯之禮,執(zhí)信圭七寸,繅藉七寸,冕服七章……諸子執(zhí)谷璧五寸,繅藉五寸,冕服五章……
鄭注:
冕服,著冕所服之衣也。九章者,自山龍以下。七章者,自華蟲以下。五章者,自宗彝以下也。
《禮記·王制》:
周人冕而祭。
鄭注:
凡冕屬,其服皆玄上纁下。
《周禮·天官·染人》鄭注:
玄纁者,天地之色,以為祭服。
以上文獻(xiàn)記載可以見得,冕服大體是由冕、玄衣、纁裳組成的。
另,《周禮·天官·屨人》載:“屨人掌王及后之服屨。為赤舄、黑舄,赤繶、黃繶?!编嵶ⅲ骸胺矊蒸?,各象其裳之色?!跫芯?,舄有三等。赤舄為上冕服之舄?!对姟吩啤踬n韓侯,玄袞赤舄’,則諸侯與王同。下有白舄、黑舄。王后吉服六,唯祭服有舄,玄舄為上,袆衣之舄也。下有青舄、赤舄,鞠衣以下皆屨耳。……天子諸侯吉事皆舄,其余唯服冕衣翟著舄耳?!边@段記載顯而易見的是,周代設(shè)有專門的“屨人”一職來負(fù)責(zé)管理王和后的舄,王之舄分為三等,赤舄為上等,白舄、黑舄次之。王后的舄亦分三等,分別為玄舄、青舄、赤舄。王之舄主要用于吉事或著冕服時專用,王后之舄用于著祭服之用,而地位低下之人是根本不能著舄的。由此可見,舄亦是冕服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冕服之舄有著比較嚴(yán)格的規(guī)制,也就是說無論是王亦或是諸侯必須用赤舄。其中的原因上面鄭注已有解釋,即舄與裳的顏色要保持一致。也正如《三禮圖》所言“屨復(fù)下曰舄,其色各隨裳色?!边@里有必要初步區(qū)分一下屨與舄,據(jù)《說文通訓(xùn)定聲》云:“漢以前復(fù)底曰舄,單底曰屨。”于此,可理解為舄是雙層底的鞋,屨是單層底的鞋。
又,這里還需要強(qiáng)調(diào)的一點(diǎn)是,遍搜周代之金文,其中只有關(guān)于“赤舄”的記載,卻未見“白舄”“黑舄”“玄舄”“青舄”,比如:
伯晨鼎:
……易女巨鬯一卣、玄袞衣、幽夫(巿)、赤舄、駒車、畫呻……
師晨鼎:
……易赤舄……
……易汝赤舄、攸勒……
……易女乃祖巿、五黃、赤舄……
……易女赤舄……
……易女叔巿、金黃、赤舄、攸勒……
……易女玄袞衣、赤舄……
師克盨:
……易汝秬鬯一卣、赤巿、五黃、赤舄……
吳方彝蓋:
……易秬鬯一卣、玄袞衣、赤舄、金車……
四十三年逨鼎:
……易女秬鬯一卣、玄袞衣、赤舄、駒車……
以上記載證明,“赤舄”在金文中被用作賞賜物頻繁出現(xiàn)。又,《詩·大雅·韓奕》所言“王錫韓侯……玄袞赤舄”,這些足以見得,只有諸侯才能受賜給赤舄,可見赤舄之貴重程度。因此我們可以判斷,上述記載之受賜者能夠享用赤舄,其身份地位一定也是非同小可。
除舄之外,周代冕服還有其他的組成部分?!蹲髠鳌せ腹辍份d:“袞、冕、黻、珽?!睏畈ⅲ骸绊曜忠嘧黜偦蜍?。以韋(熟治之皮革)為之,用以遮蔽腹膝之間?!绷碛小抖Y記·明堂位》“有虞氏服韨”,鄭注云:“韨,冕服之韠也,舜始作之,以尊祭服,禹湯至周,増以畫文,后王彌飾也?!边@些記載說明,韨也是冕服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從上面文獻(xiàn)可知,“黻”“韨”芾”“韠”系指同一物。為了深刻理解其作為冕服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意蘊(yùn),下文將對其作進(jìn)一步的辨析。
《說文·巾部》:“巿,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天子朱市,諸侯赤巿,大夫蔥衡,從巾,一象連帶之形。”
《詩·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编嵐{云:“芾,大古蔽膝之象也,冕服謂之芾,其他服謂之韠,以韋為之?!?/p>
比較而言,鄭箋所云“冕服謂之芾,其他服謂之韠”,與上述《禮記·明堂位》鄭注所云“韨,冕服之韠也”之解釋前后不相符。而對于此,陳漢平先生的解釋是:“古書中巿字異體甚多,異體或作紱、韠、韍、芾、紼、茀,此物在方言中又稱褘、衻、帔、襜、大巾、蔽膝?!盵2]228據(jù)金文記載可知,通俗意義上可釋為蔽膝之“芾”,在金文中則大多以“巿”字出現(xiàn)。茲舉例以明之:
南宮柳鼎:
……易女赤巿、幽黃、攸勒……
此鼎:
善夫山鼎:
頌鼎:
……易赤巿……
伯晨鼎:
……易女巨鬯一卣、玄袞衣、幽夫(巿)、赤舄、駒車、畫呻……
……易女叔巿、金黃、赤舄、攸勒……
毛公鼎:
……王呼史年冊□易裼……虢巿、攸勒……
……易女乃祖巿、五黃、赤舄……
……易女秬鬯一卣、乃父巿、赤舄、駒車、……金甬、馬四匹、攸勒
靜方鼎:
……易汝鬯、旂、巿……
總結(jié)分析上述金文對“巿”的記載,可知“巿”有“赤巿”“幽巿”“叔巿”“朱巿”“巿”“虢巿”之區(qū)分。于此,陳漢平先生綜合陳夢家先生、郭沫若先生對上述各種巿的考釋,得出結(jié)論,即“巿”字前之冠詞多為顏色形容字,“虢巿”前之“虢”除外?!墩f文·虎部》:“虢,虎所攫畫明文也?!彪綆埣蠢L飾有虢文之巿。[2]228-232這樣看來,“虢巿”之“虢”字應(yīng)該是表示“巿”的圖案和紋飾。又,將傳世文獻(xiàn)對“巿”的記載與金文相對比,結(jié)果顯示,其種類遠(yuǎn)不如金文豐富。茲舉例以證之。
《說文·巾部》:
巿,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天子朱巿,諸侯赤巿,大夫蔥衡。
《詩·曹風(fēng)·候人》:
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鄭箋曰:
芾,韠也,一命缊芾黝珩,再命赤芾黝珩,三命赤芾蔥珩,大夫以上赤芾。
《詩·小雅·采芑》:
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瑲蔥珩。
鄭箋曰:
朱芾,黃朱芾也。
《詩·小雅·斯干》:
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鄭箋曰:
芾者,天子純朱,諸侯黃朱。室家,一家之內(nèi)。宣王將生之子,或且為諸侯,或且為天子,皆將佩朱芾。
以上清晰可見,金文所載“巿”之種類,只有“赤巿”“朱巿”見之傳世文獻(xiàn)記載。而總的看來,亦無法從傳世文獻(xiàn)中所記載之不同等級所佩戴“赤巿”“朱巿”的狀況尋出規(guī)律,進(jìn)而體現(xiàn)佩戴者的等級地位尊卑。所以我們借助金文記載,初步可以發(fā)現(xiàn):“赤巿”相對于其他種類的“巿”來看,出現(xiàn)頻率最高,而“朱巿”只出現(xiàn)了兩次;另外,比較記載賞賜“赤巿”“朱巿”的銘文具體內(nèi)容可知,與“朱巿”同時出現(xiàn)的賞賜物種類遠(yuǎn)比“赤巿”同時出現(xiàn)的賞賜物種類繁富(詳見前文“毛公鼎”與“番生蓋”之銘文)。
將傳世文獻(xiàn)與金文記載綜而概之,“朱巿”受賜者的等級身份要比“赤巿”受賜者高。
而周代冕服的組成除了上述所講“韨”之外,還有周錫保先生得出的結(jié)論:冕服的組成部分還有革帶、大帶、佩綬等等。革帶:博二寸,用以系韨,后面系綬。大帶:天子、諸侯的大帶在其四邊都加以緣辟。佩綬:天子佩白玉玄組綬;諸侯佩山玄玉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等。[1]16對于大帶之規(guī)制,《左傳·桓公二年》楊伯峻注有解:“大帶寬四寸,以絲為之,用以束腰,垂其余以為紳。大帶之制:‘天子素帶,以大紅色為里……諸侯亦素帶,但無朱里……’”
綜上所論,冕服的主體部分可以說是由冕、玄衣、纁裳組成,而事實(shí)上還包括舄、芾以及革帶等其他配件。
關(guān)于周禮的種類,說法眾多,這里不一一列舉,筆者采用的是具有概括意義的《周禮·春官·大宗伯》中五禮的說法,即分別為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據(jù)孫詒讓《周禮正義·春官·大宗伯》曰:“祭祀之禮,取以善得福,是謂之吉禮?!笨梢娂漓雽儆谥芏Y五禮之一吉禮。又“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可見周代十分重視祭祀。[3]相關(guān)祭祀的文獻(xiàn)記載比比皆是,比如:
《禮記·曲禮》云:
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歲遍。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歲遍。大夫祭五祀,歲遍。士祭其先。
《禮記·王制》云:
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熳由琊⒔源罄?,諸侯社稷皆少牢。
《國語·楚語下》云:
天子遍祀群神品物,諸侯祀天地、三辰及其土之山川,卿、大夫祀其禮,士、庶人不過其祖。
上述記載可見祭祀在周代的重要地位,加之上文已提到周代冕服是主要用于祭祀之服,所以周代冕服在周禮的影響和作用之下,自然會形成一定的制度。
(一)天子之六冕等級
“周人隨著分封制度的實(shí)行,在上層建筑領(lǐng)域內(nèi),進(jìn)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大的如設(shè)置了畿服制、爵位制,小的如都城、郊、牧、野、疆、車、服、旌、旗各有制度?!艽@種由分封制造成的天子、諸侯、卿和大夫的嚴(yán)格臣屬關(guān)系,在以等級制為內(nèi)容的其他種種規(guī)定上,可以看出來?!盵4]139-141在這其中,周代冕服的具體規(guī)制則典型昭示了周代等級制度的森嚴(yán)。前述可知,冕服發(fā)展到了周代已經(jīng)達(dá)到比較完備的階段,成為周代奴隸主貴族身份的象征。
據(jù)《周禮·春官·司服》載:“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則袞冕,享先公、饗、射則鷩冕,祀四望、山、川則毳冕,祭社、稷、五祀則希冕,祭群小祀則玄冕。”于此,《禮記·王制》孔疏云:“其六冕所祀,依冕之先后,祭神之尊卑,以袞冕之服華,故祭先王;以絺冕陰類,故祭社稷五祀;以玄冕質(zhì)素,故祭群小祀。日月雖尊,以天神從質(zhì),故亦玄冕?!庇纱丝梢姡踔N冕服依據(jù)祭祀對象的尊卑,表現(xiàn)出具體的差別,明顯體現(xiàn)出周代冕服的等級與周禮的密切關(guān)系。
(二)不同階層之六冕等級
《周禮·春官·司服》云:“公之服,自袞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孤之服,自希冕而下如子男之服,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如孤之服。”為明晰可見,茲將其列表如下:
表1 不同等級之“冕”之種類
對此,金景芳先生認(rèn)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都是周天子所設(shè)。公侯伯子男都是天子臣屬,不過級別有高低的不同罷了?!盵4]140此表可以見得,周代冕服的等級是以不同階層來區(qū)分的,具體則表現(xiàn)為依地位之高低,其服冕服的種類依次遞減,這就顯現(xiàn)出了周禮的本質(zhì)是等級制度。如金景芳先生所講:周代“分封制的具體內(nèi)容,用《左傳·桓公二年》的話來說是‘天子建國,諸侯立家’,用《禮記·禮運(yùn)》的話來說是‘天子有田以處其子孫,諸侯有國以處其子孫,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蔚诜址獾慕Y(jié)果,造成了天子、諸侯、卿和大夫所組成的各級的所謂‘君’。這些大小封君有著嚴(yán)格的尊卑等級。”[4]138其尊卑等級體現(xiàn)在冕服上則是各服其服。但這里需要說明的一個問題是,表1既體現(xiàn)出階層不同所服冕服的等級有所區(qū)分,又反映出周代等級不同之君臣在特定的條件下可服同一類冕服。以下具體析之。
(三)君臣共用之冕服
1.同類冕服,天子與臣下章數(shù)相同
周代六種冕服的命名分別與各自的服章相對應(yīng),也就是說冕服章數(shù)的差別形成了六種相互區(qū)分的冕服。我們說,同類冕服的章數(shù)應(yīng)該是固定的,天子和臣子穿著一種冕服,從章數(shù)上根本無法看出區(qū)別。依照戴震關(guān)于周代六種冕服章數(shù)的描述,即袞冕九章,鷩冕七章,毳冕五章,希冕三章,玄冕一章。[5]36再結(jié)合表1來作具體分析,也就是說王服之袞冕為九章,公服之袞冕亦為九章;王服之鷩冕為七章,公、侯伯服之鷩冕亦為七章;王服之毳冕為五章,公、侯伯、子男服之毳冕亦為五章;王服之希冕為三章,公、侯伯、子男、孤服之希冕亦為三章;王服之玄冕為一章,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服之玄冕亦為一章。由此可見,周代君臣所服同類冕服,其冕服的章數(shù)是相同的。
2.同類冕服,天子與臣下旒數(shù)不同
《周禮·夏官·弁師》:“弁師掌王之五冕,皆玄冕,朱里,延,紐,五采繅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笄,朱紘?!编嵶⒃疲骸翱壊谎越?,有不皆者。此為袞衣之冕十二斿,則用玉二百八十八。鷩衣之冕繅九斿,用玉二百一十六。毳衣之冕七斿,用玉百六十八。希衣之冕五斿,用玉百二十。玄衣之冕三斿,用玉七十二。”對于鄭注之說法,孫詒讓疏持不同觀點(diǎn):“經(jīng)云‘王之五冕皆玄冕’,下云‘五采繅十有二就’,既無九七遞減之文,又不云十二斿屬何冕,則王五冕并十二斿可知。《禮器》說天子之冕藻十有二斿,亦不云諸冕遞減,與此經(jīng)文正相合?!庇诖丝梢?,孫詒讓依據(jù)《禮器》中的經(jīng)文對鄭注的解釋發(fā)出質(zhì)疑,其認(rèn)為王之五冕的旒數(shù)應(yīng)均為十二旒。
《禮記·禮器》孔疏云:“‘天子之冕,朱綠藻,十有二旒’者,亦是夏、殷也。周藻五采也。十二謂旒數(shù)也?!薄抖Y記·玉藻》云:“天子玉藻,十有二旒?!贝丝梢娞熳又岬撵紨?shù)為十二旒,與孫詒讓所考證之“王五冕并十二斿”正相契合。
接下來,再考證一下諸侯、諸臣的冕旒數(shù)目?!抖Y記·禮器》云:“天子之冕,十有二旒,諸侯九?!边@說明各級諸侯,也就是公、侯、伯、子、男的冕旒數(shù)目應(yīng)該為九。又,孫詒讓《周禮正義·夏官·弁師》引金鶚云:“諸侯之繅斿九就,九就即九旒,此與《禮器》適合?!标P(guān)乎此,孫詒讓的觀點(diǎn)是,“凡諸侯公袞冕以下,侯伯鷩冕以下,子男毳冕以下,蓋同九旒、九就、九玉,無增減之差,故經(jīng)云諸侯之繅斿九就,不云五等有異。然則《禮器》天子六冕皆十二斿,諸侯五等皆九斿,卿即上大夫皆七斿,大夫皆五斿,咸視爵為降殺,不隨命數(shù),正足與此經(jīng)相證補(bǔ)?!笨梢砸姷?,孫詒讓認(rèn)為諸侯五個等級的冕旒數(shù)都為九,也就是說只要爵名相同,其旒數(shù)就一定相同。到此,我們明確了諸侯的冕旒數(shù)目,最后來看諸臣的冕旒數(shù)。閻步克先生曾講過:“《周禮》經(jīng)文對六冕章旒的敘述并不完整,只對“諸侯”有上公九章、侯伯七章、諸子五章的明文,而對“諸臣”即公、卿、大夫的旒章等級,經(jīng)無明文。在這地方,不同理解和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是頗大的,后儒眾說紛紜?!盵6]對于此,閻步克先生提出“諸臣的冕服問題要分兩個部分看,天子、諸侯各有其臣,即有天子之諸臣、有諸侯之諸臣。六冕之制見于《周禮·司服》。在解說《周禮·司服》之時,鄭玄并沒有闡述天子諸臣的冕服等級,只闡明了諸侯之孤用絺冕,諸侯之卿大夫?yàn)樾?。”[6]在此我們依據(jù)上面孫詒讓疏所言“咸視爵為降殺,不隨命數(shù)”可知,如果天子之臣與諸侯之臣的爵名相同,所服同類冕服的旒數(shù)就會相同。那么,諸臣的旒數(shù)又是多少呢?據(jù)《禮記·禮器》載:“天子之冕,十有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庇诖丝梢?,只要爵名為上大夫,不管是天子上大夫亦或是諸侯上大夫,其冕旒的數(shù)目都是七。而“下大夫”“士”的冕旒數(shù)目則以此類推,不再逐一贅述。
另,這里需要說明一個問題,關(guān)于如何確定周代冕服旒數(shù),存在與上述“隨爵名”相反的一種觀點(diǎn),也就是《禮記·禮器》孔疏所言之“周家旒數(shù)隨命數(shù)”。對此,我們不妨來作以簡要分析,以前面表1為例,如按命數(shù)確定冕旒數(shù),則天子之孤、卿大夫的冕旒數(shù)目就一定在諸侯之上,這樣顯然違反了周代森嚴(yán)的等級制度,也無法體現(xiàn)君臣之間的尊卑有別,故筆者采用“隨爵名”的觀點(diǎn)來解釋同類冕服之冕旒數(shù)目。
綜上所論可知,周代君臣服之同類冕服,即便冕服的章數(shù)相同,但亦能從有差別的冕旒數(shù)目上體現(xiàn)出各自的等級。同時,周代的這種君臣同服現(xiàn)象,說明了周代分封制所導(dǎo)致的天子、諸侯、卿和大夫之間的特殊關(guān)系。也就是說,他們之間除了保持嚴(yán)格的等級尊卑關(guān)系,即臣屬于上級封君之外,也會具有相對的獨(dú)立性,即天子對于諸侯來說是諸侯之君。依次往下,諸侯、卿、大夫又都是下一等級的“君”。正如《詩·小雅·北山》所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因周代冕服用于祭祀的特殊用途,使其受到統(tǒng)治者的大力重視。在禮制森嚴(yán)的周代社會,周代冕服形成了一套制度,用以詳細(xì)區(qū)分身份等級,曾一度被統(tǒng)治階級視為象征權(quán)威的標(biāo)識。故我們在充分肯定周代禮制文化精華的同時,亦要看到其對后世服飾制度所產(chǎn)生的負(fù)面影響。即統(tǒng)治者為了維護(hù)自身統(tǒng)治,不惜耗盡人力、物力制作繁冗復(fù)雜的衣飾,將其作為政治手段和統(tǒng)治工具。
[1]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
[2]陳漢平.西周冊命制度研究[M].上海:學(xué)林出版社,1986.
[3]張鶴泉.周代祭祀研究[M].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4]金景芳.中國奴隸社會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5]戴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閻步克.北魏北齊的冕旒服章:經(jīng)學(xué)背景與制度源流[J].中國史研究,2007(3).
(責(zé)任編輯:徐星華)
Myeonbok System of Zhou Dynasty
LI Yan
(College of History and Geography,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Tonghua,Jilin 134002,China)
The Zhou Dynasty is a hierarchical society with etiquette system,the rulers used strict rank apparel to reveal the official relationships of feudal system among each rank.The myeonbok of Zhou Dynasty wa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reflecting rank.Under the influence and function of the Rites of Zhou,the myeonbok of Zhou Dynasty formed a set of system,in order to differentiate the identity and status in detail,once been as a symbol of authority by the ruling class.By studying the myeonbok of Zhou Dynasty and summar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the paper illustrated the myeonbok of Zhou Dynasty because of the special purpose for sacrifice,had been vigorously promoted by the rulers.
the Zhou Dynasty;myeonbok;system;etiquette;rank
K892.23
A
1008—7974(2016)03—0096—06
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5.018
2016-03-10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xué)研究青年基金項(xiàng)目“周代服飾文化研究”(13YJC770027)
李巖,女,吉林通化人,歷史學(xué)博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