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鳳
摘要:武漢市藝術學校原創(chuàng)青春音樂劇《迷藏》首演于2014年6月,作為一名聲樂老師,在攻讀藝術碩士學位期間,有幸參加了這部原創(chuàng)音樂劇,扮演劇中的一個重要角色——“方老師”,見證與體驗了該劇的全部排演過程。筆者從劇本解讀、詞曲分析、演唱練習、角色的體驗,直到戲劇節(jié)奏的把握、舞臺形象的展現,做了一系列的二度創(chuàng)作工作。經過數十場的演出,我不斷總結經驗,在表演上漸漸成熟起來。
關鍵詞:音樂??;音樂;人物
中圖分類號:I20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42-01
音樂劇《迷藏》是武漢市藝術學校2014年創(chuàng)作并公演的原創(chuàng)音樂劇。故事發(fā)生在某藝術學校面臨高考的備考階段,同學們對即將發(fā)生的高考的結果無法預料,一時間表現得茫然無措、信心不足。外表堅強桀驁而內心脆弱自卑的若男,為幫助因不堪父母離婚而選擇離家出走的米拉,求助于米拉喜歡的“校草”班長邱飛施以阻止,不料卻意外發(fā)現,老師正在追查的偷測驗試題的人居然是好學生邱飛。因不忍看到自己暗戀的同學邱飛被偷題事件備受折磨,當老師再次追查偷題事件時,若男勇敢站出來為邱飛“頂包”,而米拉也因明了邱飛真正喜歡的人是若男而負氣離?!趯ふ颐桌穆飞?,若男、邱飛和同學們不僅讓米拉學會了勇敢面對,也各自走出了自己的迷藏,找回了獨一無二的自己。
本劇中方老師是一個非常典型化的角色,她30多歲是一位略顯古板的老師,同時也是一位班主任,偶爾會有些神經質自戀的性格傾向。作為老師,雖然表面嚴厲,但內心對學生卻有著滿滿的期望和愛。學生練功偷懶,她著急;班上發(fā)生偷題事件,她生氣;在她明明知道題是誰偷的時候,還要考慮到學生的感受,內心矛盾。當面對錘哥的追求時,她卻又要表現出溫柔得體的一面,雖然內心是有些愛搭不理的感覺??此坪唵蔚娜宋铮澈髤s有著豐富的人物內心獨白。作為“方老師”的飾演者,我經歷了給學生排演唱段和自己親身飾演角色的過程,我覺得方老師這一人物的可塑性很強,對于我來說,既是本色出演,也需要二度創(chuàng)作,要把方老師外表的嚴和內在的愛充分地表現出來,重要的是抓住人物內心的變化。
全劇中方老師有三個唱段,雖然都不是大篇幅的,但都是全劇矛盾沖突的聚點,非常具有戲劇性,結合方老師的性格特征每一段的演唱都需要有潛臺詞,如歌曲《最后的期限》,歌詞第一句“隨意說笑,自由散漫,這是上課不是聊天?!边@一段是在學生們的行為惹怒了方老師之后唱的,所以這一句是方老師通過唱來訓斥學生剛才的行為,指責他們上課沒有規(guī)矩。節(jié)奏比較平穩(wěn),沒有過多的變化型,旋律上采用了小六度音程,讓人感覺立馬緊張起來,這一句的旋律型也是整首歌曲的主旋律,會在接下來的旋律中重復出現。“英語成績,至關重要,沒有誰能蒙混過關?!边@一句回到了唱之前的規(guī)定情景中了,因為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不嚴謹態(tài)度,導致了方老師唱這一段來宣泄不滿情緒。其旋律基本與第一句一樣,只是在最后一個字上給了一個小字2組的G,并且延長了五拍,這樣處理是強調方老師堅定的態(tài)度,讓整首歌快速地進入人物色彩性,用高音來渲染方老師此時的激動情緒。接下來的“偷題事件,我已有答案,此刻就是最后期限。”這句歌詞方老師內心的潛臺詞是:你們不要以為我忘記了偷題的事情,三天期限馬上就要來到,必須給我一個答案了,即使你們不說,我心里也已經有數。最后一句“心存僥幸,繼續(xù)隱瞞,將從重、從嚴!”此句中運用了重音處理,以及再次出現小字二組的G最高音來結束唱段,突出了方老師激動的情緒難以言表。
在完成旋律的同時必須清晰地把歌詞唱表達出來,因為在這樣的旋律和節(jié)奏中,要保證聲音高位置和吐詞清晰必須要有足夠的氣息作為支撐,否則,聲音就會后置導致歌詞含糊不清。此時的方老師是氣急敗壞,用小調的暗談色彩來表現情緒再合適不過。在整個的演唱過程中還配有肢體的動作表演,在行進中的歌唱是為了更生動地表現方老師的對偷題事件的不滿,這是有別于我們獨唱音樂會的表現手段,其實在排練的過程中我發(fā)現“動著唱”反而有利于身體的放松與協(xié)調。如果形體正確、動作協(xié)調、氣息與聲音互相配合,同時擁有生動的表情和眼神,再加上積極的想象,那么聲道和咽喉便能夠非常有效地工作,每個表演者都可能因此而獲得漂亮的聲音。
以上是我對唱段《最后期限》從歌詞背景到旋律演唱的一個飾演體會,在對方老師這個人物刻畫上,從表演手法上我采用了夸張、強對比的手法,進行了很多二度創(chuàng)作,如方老師這一角色的本色性,古板、嚴厲、愛學生,可舞臺上的人物是要放大的,我在排練過程中就有這種感覺,作為本身就是一名老師的我,在初次排練時只注意到將聲音放大,按照戲劇性的語言節(jié)奏進行說詞,將動作略為夸張點,我以為這樣就可以了,可是,導演對我并不是很滿意,他要求,舞臺上的方老師既是老師也是一個女人,我們可以針現代女性有的一些矯情、自戀加入一些進去,讓這個人物更鮮活,而且一個人物在這部劇里,我們可以給她設定一個習慣動作,提高這個動作的頻率,讓它成為一個標志性的東西,便于讓觀眾對這個人物更有印象。這樣,這個方老師的元素就不是單一的了,可以把她演得多面性點,這也需要更夸張地動作和語言。于是,我就結合自己平時的習慣動作——“撩頭發(fā)”用在了方老師的身上,而且把這個小動作合適地安排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既是自己熟悉的感覺,又是舞臺角色需要的。確實,在舞臺中塑造一個角色,演員需要剖析人物,需要生活中的元素,需要舞臺的節(jié)奏,更要給這個角色二度創(chuàng)作的空間。
作為我—一名藝術專業(yè)學校的聲樂老師,有幸參加了此劇的全部排演過程,從幕后到臺前,我經歷了脫胎換骨的過程,對自己的專業(yè)及表演藝術有了新的認識。通過對本文的研究,我深刻認識到表演藝術從實踐到理論的升華是多么重要。作為一名聲樂研究生,通過排演這個角色,我感覺到音樂劇的表演素質和聲樂技巧同樣重要,有角色要求的歌唱才是有靈魂的歌唱。
參考文獻:
[1]美]梅里貝斯.德里《挖掘嗓音的潛力》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0.3.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