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如展畫軸—清代滿族民間扁方賞析

2016-11-03 11:37:25文/馮
藝術(shù)品 2016年3期
關(guān)鍵詞:吉語軸頭博古

文/馮 靜

如展畫軸—清代滿族民間扁方賞析

文/馮 靜

扁方是清代滿族女子的特色頭飾。與精致華美的宮廷扁方相比,雖然民間扁方大都材質(zhì)普通,但工藝紋飾依然講究,題材生動多樣。曾經(jīng)佩戴于女子發(fā)間的它們,有如一幅幅展開的微小畫卷,或色彩斑斕,或黑白分明,飽含藝術(shù)生命力,于簡約樸素中,見證了滿漢文化融合的歷史。

圖6 鏤刻竹紋銀扁方

扁方,也稱扁簪,其形平直如“一”字,一端形似書畫的卷軸,另一端呈半圓形,是清代滿族女子的特色頭飾。清代滿族女子的發(fā)式,經(jīng)歷了從早期“辮發(fā)盤髻”“圓髻”“小兩把頭”到后來 “兩把頭”“大拉翅”的演變,扁方一開始是用真發(fā)梳扎兩把頭必備的飾物,對整個發(fā)式起固定成型的關(guān)鍵作用。在載濤、鄆寶惠所著的《清末貴族之生活》中,提到了滿族女子“平時梳兩把頭,從前式樣簡樸,皆以真發(fā)挽于玉或翠之橫‘扁方’上,并不像后來所謂‘大拉翅’者”。1到清代中期,用青緞蒙在“不”字形鐵絲(或竹藤)頭板上的旗頭開始出現(xiàn),使用時直接套在女子頭頂梳好的圓髻上。這種“大拉翅”發(fā)型不再依靠扁方盤扎,但仍需使用扁方來填充和保持頭板頂上橫梁的平直。

自“兩把頭”流行后,滿族女子上至宮廷后妃,下至尋常民婦,都佩戴扁方。光緒年間,舉人徐珂在《清稗類鈔》中描述帝后大婚時寫道“由福晉四人率內(nèi)務(wù)府女官,請皇后梳妝上頭,仍戴雙喜如意,加添扁簪、富貴絨花,戴朝珠,乃就合巹宴”。2嘉慶道光年間成書的《白雪遺音》卷三,錄有描寫富家主婦穿戴的小曲“奶奶打扮的似天仙,蘇州簪,抱閑蓮,銀扁方,翡翠燕,一丈青插鬢邊,鍍金圈子白玉環(huán),藕色襯衣青看肩,滿幫子插花紅緞子鞋”。3文康所著的《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回,描寫了滿族官宦人家婦女安太太的頭飾“頭上留著短短的兩把頭兒,扎著大壯的猩紅頭把兒,撇著一支大如意的扁方兒”。4作家蕭紅的作品中,民國早期的東北婦女頭上依然戴著扁方,“老太太雖然不穿什么帶顏色的衣裳,但也個個整齊,人人利落,手拿長煙袋,頭上撇著大扁方。慈祥,溫靜”5“西院的楊老太太……穿了一身漿得閃光發(fā)亮的藍大布衫,頭上扣著銀扁方,手上戴著白銅的戒指”6。由此可見扁方在民間的流行程度。

本文對所述扁方為“滿族頭飾”的界定,原因有三:一是發(fā)式對頭飾的決定——“兩把頭”和“大拉翅”必用扁方。受剃發(fā)易服“十從十不從”中“男從女不從”的影響,清初滿漢女子發(fā)式?jīng)芪挤置?,其后互相模仿融合,但仍各有區(qū)分。而區(qū)別旗女、漢女有“三看”,看發(fā)髻、看服裝、看鞋?!耙豢窗l(fā)髻,旗女梳旗髻,即兩把頭、架子頭、大拉翅,發(fā)型高聳張顯;漢女則梳平髻,發(fā)型低矮含蓄。二看著裙還是著袍……三看鞋”7;二是形制,確定了滿族“兩把頭”和“大拉翅”所用的扁方形制,即可推及其它形制一樣的頭飾也是滿族扁方;三是紋飾特點,形制相似又有特別屬于滿族文化民俗的紋飾,也可予以確定并推斷。

圖2 清末滿族婦女“兩把頭”發(fā)型的正面(左三)和背面(左一)

圖3 “兩把頭”發(fā)型

一、扁方的佩用

目前有確切記述的扁方佩用資料多見于兩種發(fā)型:“兩把頭”和“大拉翅”。不僅有文字記錄,也有清末的照片實錄。19世紀70年代初,英國紀實攝影家約翰·湯姆遜(John Thomson)在中國拍攝了大量的人物肖像,其中就記錄了一個滿族富商家眷仆婦的居家生活(圖1—3)。照片所見,和高聳的“大拉翅”相比,稍低一些的“兩把頭”更為日?!皟砂杨^”可視為較低矮的“大拉翅”(圖4、5)。扁方在這兩種發(fā)型中都橫于佩用者的頭頂,佩戴時按一般人右手持物的習慣,手持扁方的軸頭從右手側(cè)沿發(fā)型后方插入。扁方戴好后,兩種發(fā)型的正面往往僅露出一點軸頭,有時稍微露出扁方的兩端,有時則幾乎不露;但在發(fā)型背面,則可以露出扁方兩端上窄下寬、各約寸余的長度(圖5)。因此,扁方是軸頭居于佩用者右手側(cè),正面紋飾向著佩用者背部來佩戴使用的。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民間扁方大多數(shù)都在首尾兩端著力施用工藝和紋飾——既美觀又兼顧了經(jīng)濟實惠的需要。圖6中鏤刻竹紋扁方只在兩端作斜坡狀的局部鎦金,即與大拉翅背面露出扁方處的發(fā)線相吻合。

除“兩把頭”和“大拉翅”,滿族女子還有“水壺頭”“高把頭”“大盤頭”“高粱頭”等發(fā)型?!皾M族已婚婦女必須綰發(fā)盤髻,中間橫插一根銀制的扁方,稱‘高粱頭’”。8但是有關(guān)“高粱頭”等發(fā)型的扁方佩用資料不多,以留存至今的實物看,它們適用的扁方尺寸應(yīng)較“大拉翅”和“兩把頭”為小。

圖4 “大拉翅”發(fā)型正面

圖5 “大拉翅”發(fā)型背面

圖7 包銀鎦金翡翠扁方

二、形制與工藝

不同于宮廷使用金、翡翠、珊瑚、玳瑁等珍奢材料,民間扁方材質(zhì)多見銀、銅、骨、木,偶見金、翡翠。(圖7、8)有的扁方是銅芯外包厚銀皮。滿族女作家葉廣芩在其作品中曾寫:“瓜爾佳母親留下的扁方有木頭的、骨頭的和銀的,還有一根赤金的?!?老舍在《月牙兒》中寫道:“去做娶親太太或送親太太……必須格外……置辦幾十兩銀子一件的大緞子、繡邊兒的氅衣和真金的扁方、耳環(huán),大小頭簪。”10

考察留存至今的民間扁方實物88件,在總體形制統(tǒng)一的基礎(chǔ)上,可按軸頭朝向、軸頭款式和尺寸大小進行分類 。

按軸頭的朝向,扁方可分為右向和左向。絕大部分扁方都是右向的,左向極少,這應(yīng)與前述扁方的佩用方式密切相關(guān)。圖9中是花紋圖案相似但軸頭朝向相反的兩個扁方。

按軸頭的款式,扁方分空心軸頭(卷軸式)和實心軸頭(條軸式)兩種;在此之下,又可分為與扁方同寬的齊頭式和寬于扁方的出頭式,以齊頭式居多。凡空心軸頭,都會在卷軸的兩端焊上紋飾不同的小花片,如錢紋、五瓣花紋(或光素無紋形狀外凸的小圓片)等,有時小花片會因焊接不牢而在流傳過程中缺失;而絕大多數(shù)實心軸頭是由多根等長的細銀線焊結(jié)為截面如花朵的銀條制成(圖10)。圖10中最右的竹節(jié)條軸,是實心軸頭中非常罕見的款式,由一根方形細銀條鏨成。

圖11 桃花紋銀扁方

圖12 萬字錦地紋銀鎦金扁方

圖16 連年有余紋銀燒藍鎦金扁方

圖18 瓜果紋銀扁方

圖17 牡丹荷花紋銀扁方

圖13 牡丹蘭花紋銀扁方

圖14 荷花紋銀扁方

圖32 朱蘭紋銀扁方

圖33 龍膽草紋銀扁方

圖45 龍鳳呈祥吉語紋銀扁方

圖48 福緣善慶吉語紋銀扁方

按尺寸的不同,扁方可分為四類。第一類是長約一尺的扁方,用于“大拉翅”,外觀修長如尺,長度在28.5—32厘米或更長,寬約2.7—3厘米。軸頭有卷軸式與條軸式,多齊頭(圖6、11、12)。第二類是極富特點的短扁方,長約12—13.5厘米,寬約5—6厘米。和“大拉翅”長扁方相比,短扁方長度減半而寬度加倍,呈現(xiàn)出更為豐敦的外形,軸頭都為齊頭卷軸式(圖13、14)。第三類扁方長寬比形似長扁方,但較長扁方為短,數(shù)量眾多,有介于前兩類之間的各種尺寸,長在12.5—24.5厘米不等,寬在1.8—4.5厘米之間,最常見的規(guī)格為長超過21厘米,寬3厘米。軸頭款式齊全(圖15—18)。第四類扁方長寬比形似短扁方,較短扁方略為修長。長度都在13—14厘米左右,寬約3—4厘米。軸頭一律為齊頭條軸式,多數(shù)紋飾近滿工(圖19、20)。曾有文獻提及民間扁方多見三四寸的小尺寸,并不確切。

在工藝上,滿族民間扁方與宮廷華麗的鑲珠嵌寶風格不同,未見使用鑲嵌。銀扁方普遍采用燒藍(透明琺瑯)作為面飾。因燒藍容易松脆脫落,絕大部分留存至今的民間扁方都成了素面,但仔細觀察,仍可見到燒藍在軸頭或紋飾下凹處的殘留。燒藍之外,鎦金使用也較少。素面扁方多見于豐敦的短扁方,其它尺寸類別少有。銅扁方通常不加面飾。結(jié)合佩用的需要,多數(shù)扁方在扁身首尾兩端鏨刻、捶揲、掐絲或鏤刻出對稱紋飾,再施以燒藍、鎦金。

圖8 骨扁方

圖10 扁方的軸頭

圖9 左向扁方和右向扁方

圖15 滿池嬌紋銅扁方

三、扁方的紋飾

清代民間首飾多以花卉、瑞獸珍禽、人物典故等吉祥圖案作為紋飾的題材。滿族扁方在主題大體相近的基礎(chǔ)上,也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扁方紋飾以花草最為常見,不僅獨立成紋,也融入節(jié)令、博古等其它紋飾,呈現(xiàn)出與滿族文化、信仰相關(guān)的獨特風格;其次是龍鳳、富貴等吉語圖案;在漢族銀飾中多見的人物故事,如“西廂記”“三娘教子”“三國故事”等尚未在扁方紋飾中發(fā)現(xiàn),偶見的人物紋通常是其他紋飾主題的輔助表達。

(一)花卉紋

滿族文化中,花木植物的地位不同尋常。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滿族的柳崇拜。在滿族的創(chuàng)世神話《天宮大戰(zhàn)》里,創(chuàng)造了萬物、神和人類的天母阿布卡赫赫,就是柳樹天母 。11她是長白山上一棵柳樹所變。滿族還有“柳葉生人”的神話,柳葉的形狀隱喻女陰,表達了滿族對女性生殖的崇拜,是生命之源的象征。滿族換索(子孫繩)祭中所祭祀的“佛朵媽媽”,就是祭柳,以保佑家族子孫太平安寧。崇柳還表現(xiàn)在滿族的各種祈子風俗里,例如女子出嫁時要吃柳葉餑餑,要準備柳葉菜來招待親友,如果婦女不孕,傳統(tǒng)醫(yī)方是把柳葉炒干烘在肚子上等 。12扁方上的柳葉紋也是這一民間崇拜的反映(圖21)。

圖26 牡丹紋銀扁方

圖30 纏枝萱草紋銀扁方

圖34 五色柳香清明節(jié)令紋銀扁方

圖35 桂花中秋節(jié)令紋銀扁方

圖36 桂花中秋節(jié)令紋銀扁方

圖37 琴棋書畫紋銀扁方

圖38 對瓶博古紋銀扁方

圖39 博古紋銀扁方

圖40 四藝博古紋銀扁方

滿族女子喜愛戴花。這一習俗源自滿族者固魯女神(刺猬神)拯救天地的民間傳說。者固魯女神們曾化身為一朵美麗的白芍藥花, 并變成千萬條光箭,射入被花朵吸引前來的九頭惡魔耶魯里的眼睛,天地由此得救 。13因而扁方上的花卉,不僅代表美麗,也蘊含了辟邪保平安的民俗意識。除與漢族傳統(tǒng)紋飾一樣常見的梅、蘭、竹、菊、荷、牡丹、海棠、萱草等圖案(圖22—30),也有富于地域特色、取材于東北野生花卉的鳶尾、五味子、朱蘭(白芨)、龍膽草、柳葉菜(如柳蘭)等紋飾(圖31—33)。扁方的花卉紋大多寫實,有纏枝的、有折枝的,也有富于設(shè)計感的連綴式紋樣。有的細膩婉約,有的熱烈奔放,各有風格。

圖19 牡丹梅花紋銀扁方

圖20 牡丹荷花紋銀扁方

圖21 掐絲燒藍連綴式四方連續(xù)柳葉紋扁方

圖22 四季花卉紋銀扁方

圖23 燒藍荷花紋銀扁方

(二)節(jié)令紋

節(jié)令紋是扁方特有的題材,通常以相關(guān)文字點題,并配以四時花卉和四藝等圖案,清新古雅。例如,“五色柳香”扁方用于清明時節(jié)佩戴(圖34)。因為滿族清明墓祭的習俗,是用五色紙條扎于頂端串著一節(jié)玉米核的柳枝上,做成“佛朵”,以插“佛朵”拜祭先人來祈佑子孫興旺、家族平安?!肮鸹ā眻F字扁方用于中秋時節(jié)佩戴(圖35、36)。圖35的“桂花”兩字上施有白色琺瑯,是滿族尚白這一習俗的反映。此外還有“桃紅”“柳綠”等團字圖案的節(jié)令扁方表明了佩戴的季節(jié)。

(三)博古紋

博古紋是漢族傳統(tǒng)紋飾,凡涉及瓶、爐、書畫、盆景等陳設(shè)擺件,都可稱為“博古”。扁方上的博古陳設(shè)不僅古意琳瑯,也有極富裝飾趣味的時尚物件,并且多見“琴棋書畫”的“四藝”組合(圖37)。博古紋不僅反映出銀匠設(shè)計布局的審美品位,也反映了民間對富貴高雅生活的向往(圖38—42)。其中一支扁方,在如意云紋的開窗中,左右各鏨一個多寶格。右邊格上擺有一把執(zhí)壺、兩個茶杯,一個插著珊瑚枝、孔雀翎的雙耳瓶和一個透明的玻璃魚缸;左邊格上除雙耳瓶、六方筆筒外,陳設(shè)了一架座鐘和一件西洋女子畫像插屏。畫中女子手持折扇,頭戴寬沿大禮帽,表情嫵媚動人。這些都是清末民國時民間難得一見的時髦擺設(shè)(圖43)。

(四)吉語紋

圖41 博古紋銅扁方

圖42 福壽博古紋銀扁方

圖43 博古紋銀扁方

圖44 喜慶福來吉語紋銅扁方

圖46 洪福齊天吉語紋銀扁方

圖47 洪福齊天吉語紋銀扁方

圖49 玉堂富貴封侯掛印吉語紋銀扁方

圖50 六合同春吉語紋銀扁方

圖51 玉堂富貴一團和氣吉語紋銀扁方

在滿漢文化交融的過程里,漢語成為了滿族人的日常用語。漢族文化中以諧音推移來表征吉祥寓意的“討口彩”形式,對滿族文化有深入的影響 。14扁方上有不少以漢族傳統(tǒng)“吉語”為題材的紋飾?!跋矐c福來”扁方,以飾有蓮花紋的雙喜和福字表達吉祥含義(圖44)。“龍鳳呈祥”扁方,捶揲出龍游云海、鳳戲牡丹圖案,在構(gòu)圖上龍高鳳低,俯仰相顧,畫面和諧生動,祥瑞吉慶(圖45)?!昂楦}R天”扁方,鏨有各種姿態(tài)不同的蝙蝠在祥云間飛舞(圖46、47)?!案>壣茟c”扁方,分別以蝙蝠、香櫞、扇、磬四個圖案隱喻主題,在窄小的扁身上構(gòu)圖飽滿沉著,蝙蝠面帶表情,詼諧可愛(圖48)。“ 封侯掛印”扁方,在牡丹和海棠組成的“玉堂富貴”捶揲圖案間,以聊聊數(shù)筆,鏨刻了一只俏皮的猴子、一只蜜蜂和一枚高掛樹梢的官印,諧音“封侯掛印”,使工藝與主題巧妙地呼應(yīng)(圖49)?!傲希国Q)同春”扁方,流暢地鏨刻出潺潺溪流間的鳶尾花開,白鶴洗羽;蒼翠青松下鹿躍幽谷,中間有蝶逐花來,魚游水中,畫面宛如仙境(圖50)。

圖24 竹紋銀扁方

圖25 牡丹荷花紋銀扁方

圖27 菊花紋銀扁方

圖28 燒藍牡丹蘭花紋銀扁方

圖29 纏枝菊花紋銀扁方

(五)人物紋

滿族民間扁方上的人物紋非常罕見。除了在博古扁方中提到的西洋女子畫像,至今只見一支“一團和氣”扁方。它和“封侯掛印”構(gòu)圖相近,在牡丹海棠的“玉堂富貴”圖案中間,鏨刻了一個頭梳抓髻、手抱壽桃、面容平和的童子,與漢族傳統(tǒng)的一團和氣圖案既有相似也有區(qū)別(圖51)。

與故宮博物院等地精致華美的館藏宮廷扁方相比,民間扁方大都材質(zhì)普通,但依然工藝紋飾講究,題材生動多樣。結(jié)合扁方特有的軸頭形制,曾經(jīng)佩戴于女子發(fā)間的它們,如今有如一幅幅展開的微小畫卷,或色彩斑斕,或黑白分明,飽含民間藝術(shù)質(zhì)樸親和的生命力,于簡約樸素中,見證了滿漢文化融合的歷史,獨具審美和民俗研究價值。

注釋:

1 全國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中華文史資料文庫政治軍事編第1卷(20—1)》,44頁,中國文史出版社,1996年。

2 章乃煒等《清宮述聞初續(xù)編合編本(下)》,528頁,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3〔清〕華廣生《白雪遺音(三)》,56頁,中華書局,1959年。

4〔清〕文康《兒女英雄傳》,261頁,鳳凰出版社,2008。

5 蕭紅《呼蘭河傳》,113頁,接力出版社,2014年。

6 蕭紅《蕭紅經(jīng)典作品選》,337頁,萬卷出版公司,2013年。

7 關(guān)皓《滿族傳統(tǒng)服飾初探》,39頁,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8 殷廣勝《少數(shù)民族服飾(上)》,60頁,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3年。

9 葉廣芩《狀元媒》,282頁,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年。

10 老舍《雙桅船名家經(jīng)典讀本·中國卷·月牙兒》,202頁,少年兒童出版社,2013年。

11〔韓〕李鐘周《東北亞的圣母柳花—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的柳花神崇拜》,《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0年第1期。

12 江帆《滿族祈子習俗的文化背景及其形態(tài)》,《民間文學論壇》,1995年第4期。

13 滿懿《“旗”裝“奕”服:滿族服飾藝術(shù)》,172 頁,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3年。

14 夏佳《清代吉祥圖案中體現(xiàn)的滿族民俗表意方式》,《電影評介》,2008年第10期。

(本文作者為中國文物收藏家)

責編/王可苡

猜你喜歡
吉語軸頭博古
公交車免維護軸頭拆卸的專用裝置
基于ANSYS Workbench三螺桿軸頭泵泵體設(shè)計與試驗
帶軸頭機械密封改進性設(shè)計
拓本博古畫:金石傳拓與中國畫的交匯
BZT300型轉(zhuǎn)鼓擠漿機的裝配工藝改進
博古通“經(jīng)”,養(yǎng)生亦養(yǎng)心
學生天地(2017年7期)2017-05-17 05:49:30
長征前夜博古李德想甩掉毛澤東
紅土地(2016年10期)2016-01-28 08:15:54
清代“受天百祿”吉語花錢
收藏(2013年2期)2013-04-28 07:03:44
珍罕吉語錢:“大泉五十”背“宜泉吉利”
收藏界(2012年2期)2012-04-29 00:44:03
“乾隆通寶”背“福壽康寧”年號吉語錢幣賞析
收藏界(2012年5期)2012-04-29 00:44:03
女性| 隆化县| 桃江县| 广昌县| 天峻县| 南雄市| 南涧| 金门县| 巴塘县| 新绛县| 长寿区| 昂仁县| 称多县| 芮城县| 镇江市| 沂南县| 邵阳市| 昌邑市| 乐安县| 古田县| 永吉县| 黔东| 彭山县| 高安市| 厦门市| 南和县| 当雄县| 铜陵市| 新晃| 阜阳市| 太保市| 漳州市| 内江市| 凌源市| 玉林市| 建水县| 泊头市| 肃南| 上思县| 驻马店市| 景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