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語新詞英譯已成為語言研究的重要方面,也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傳播者,譯者應順應潮流,這樣,中國的“新聲音”才能更好地傳達。本文簡單說明了有關漢語新詞的定義和翻譯目的論,主要分析了幾種新詞語英譯策略并對漢語新詞英譯的特點進行闡明。最后得出的一些啟示能夠對譯者英譯漢語新詞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目的論;漢語新詞;英譯;特點;啟示
作者簡介:王建花(1990.2-),女,漢族,西北師范大學2014級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英語筆譯。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7--01
一、引言
最近幾年,各大網絡媒體通過各種手段向我們呈現(xiàn)出了許多吸引眼球的新詞。國外媒體在報道中國相關新聞時,也想盡一切辦法用最準確的詞語傳達信息。然而,網絡上的一些翻譯是否是最貼切的、符合英美國家的語言表達習慣呢?帶著這個問題,筆者粗淺地談一下自己的看法以及受到的啟示。
二、漢語新詞的定義
最早研究新詞的呂叔湘和陳原先生曾明確指出:新詞既包括不久之前產生,其含義、色彩和表現(xiàn)形式都給人們以新穎感的那種詞語,也包括舊有詞語的新義項、新用法。
三、翻譯目的論
目的論于20 世紀70 年代得以創(chuàng)立,德國的功能派學者弗米爾(Vermeer)和諾德( Nord) 是其主要代表人物。 目的原則、連貫原則和忠實原則是其在翻譯過程中應遵循的三個原則。目的原則是一切翻譯活動遵循的主要原則。目的論認為,譯文翻譯方法和策略由預期目的所決定。整體翻譯行為的目的決定翻譯過程,而受眾——譯文預期的接受者決定翻譯目的。譯者必須能夠針對特定的翻譯目的而采用特定的翻譯方法。
四、漢語新詞的英譯策略
1.直譯。直譯策略是指在目標語中找出與源語含義相對應的詞,并直接表達出來。例如:中國人對大男子主義的最新叫法“直男癌”,其譯文為“straight man cancer”。
2.直譯加注。政經類專有名詞的翻譯中這一譯法最常見,尤其是極具中國特色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規(guī)等。例如:將 “三通” 譯為了“three direct links” (mail, trade and transportation);“三廢”譯文為“three types of wastes”(waste water, waste gas, solid gas)。
3.意譯。意譯是指只保留原語內容、不保留原語形式的翻譯策略。例如:“人艱不拆”的翻譯則是:Some lies are better not exposed, as life is already so hard。此外,美國《紐約時報》 網站對“喜大普奔”的翻譯是:news so exhilarating that everyone is celebrating and spreading it around the world。
4.音譯
音譯策略通常是指目的語的翻譯依據于源語言的發(fā)音,極具特色,非常直接。例如:“中國大媽”,譯文為: “dama”。此外,“土豪”,BBC 給出了音譯“tuhao” (BBC:In Chinese "tu" means earth, and "hao" means rich.),還把兩個字分別作了解釋,說明了其中「暴發(fā)戶」的含義。
五、漢語新詞英譯的特點
1.譯義的準確性高
例如:“豆腐渣工程”指偷工減料、質量低劣的建筑工程。而英語單詞“jerrybuilt”的意思是“quickly and cheaply built without concern for quality”,選擇它作為“豆腐渣”的對應詞,能起到異曲同工之效。
2.選詞的多樣性突出
“爆料”一詞,實際上有好幾種譯法?!冬F(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主要指的是“發(fā)表令人感到意外或吃驚的新聞、消息等” 和 “出人意料地出現(xiàn);突然發(fā)生”。我們可用“expose”、“unveil”、“l(fā)eak”、“disclose”、“reveal”以及“make something public”來表達。
3.表達的靈活性強
比如“經濟適用男”Budget Husband,其實“budget husband”這一詞源于“budget housing(經濟適用房)”,《大西洋日報》還順勢延伸出了“budget wife(經濟適用女)”;“驢友”tour pal 等采用了意譯的方法;音譯的比如像 “福娃”Fuw;直譯加注的比如說“剩女”譯為3S lady/woman(single, seventies, stuck)。
六、結語
在翻譯目的論的指導下,本文對漢語新詞英譯的四種策略進行了探討。不同于傳統(tǒng)翻譯的是,漢語新詞英譯更加重視要用目標讀者易接受的方式準確地表達出新詞的實際意義,這樣才會取得較好的傳播效果。此外,為了能更加準確地翻譯漢語新詞,賦予它新的活力,譯者要做到勤查字典并翻閱國內外各種報刊雜志等。最后,新詞翻譯還需要大膽和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廖志勤,文軍.漢語新詞新語的文化透視及其英譯原則研究[J]. 四川外語學院報,2008,(5):99-102.
[2]牛津高階英語詞典[S].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3]諾德. 譯有所為—功能翻譯理論闡釋[M]. 張美芳,王克非,譯.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15.
[4]趙剛,陳翔.曲徑通幽——漢語新詞英譯析辨百例[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