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翱
摘 要:魯迅小說《祝?!返目臻g設置巧妙,轉(zhuǎn)換自然,既順應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需要,也在環(huán)境描寫中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傳達了作者的寫作意圖。私人空間、典型空間、社會公共空間的巧妙設置,都為封建禮教思想戕害人性毀滅生命的主題所統(tǒng)攝,共同說明祥林嫂悲劇命運的普遍性和深廣性,這樣就使人物形象和小說主題更具真實性和說服力。
關鍵詞:《祝?!?;空間敘事;私人空間;典型空間;社會公共空間
小說不僅是一種語言藝術,也是一種時空藝術。小說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和推進、人物形象的塑造、環(huán)境的描寫,乃至主題的表現(xiàn),都必須依托某種特定的空間場所。從這種角度來看,空間于小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魯迅小說《祝?!返目臻g設置巧妙,轉(zhuǎn)換自然,既順應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需要,也在環(huán)境描寫中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傳達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一、私人空間
筆者將祥林嫂的個人生活空間命名為“私人空間”,即她婚前婚后的家庭空間,具體分為婚前出生的家庭、第一次結(jié)婚后組建的家庭、改嫁后建立的家庭等三個略寫的空間。這個“私人空間”是小說敘事場域之一,既規(guī)定了敘事內(nèi)容,也制約了故事內(nèi)容的家庭倫理性質(zhì)。伴隨著“私人空間”的設置和轉(zhuǎn)換,祥林嫂的生活境遇也每況愈下,漸趨不幸,最終走向毀滅。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亦在這三個“私人空間”的自然切換中呈現(xiàn)出來,她的命運走勢愈加明朗,凝聚在她身上的蘊涵也逐步得到挖掘和顯現(xiàn)。借由此,作者完成了對“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吃人”這個主題的表達。下面筆者試細論之。
作者對祥林嫂出生的家庭一筆帶過,可謂惜墨如金,但別具用意。這個私人空間是由衛(wèi)老婆子介紹祥林嫂的基本情況時說出的。小說對于她未嫁前家庭的介紹極其簡略,讀者無從得知其具體情況,但小說仍露出一些端倪,讀者從中可以窺見當時祥林嫂的社會地位。如祥林嫂嫁給一個比她小十歲的靠打柴為生的男子,二者年齡相差之大,可見當時男女婚配的不合情理,也可想見祥林嫂是如何屈從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家長包辦婚姻的。從祥林嫂的婚配對象來看,其嫁給的是一個以打柴為生處于社會底層的普通勞動人民,由此可知祥林嫂未嫁前的家庭這個“私人空間”暗示的家庭背景,即她很可能也是出生于一個普通勞動人民家庭。她未嫁前的這個家庭“私人空間”承載的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男尊女卑等封建綱常倫理依舊禁錮著人們的思想,女性地位之卑微也可想而知。祥林嫂沒有一個正式的名字,姓氏和祖籍都不確定,只能推測她姓衛(wèi),家在中山衛(wèi)家,可見其社會地位之卑微。作者對祥林嫂的家庭情況和其人介紹語焉不詳,乃是有意為之,是為了暗示祥林嫂出身和家庭地位的低下。
祥林嫂作為她父親的附屬品而嫁了出去,換來的無非是用來回報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財產(chǎn)彩禮。女性毫無婚姻自主權,亦無人格自尊可言,更遑論其社會地位。作者匠心獨運,巧妙設置了這個“私人空間”,正是為了揭示以祥林嫂為代表的社會底層勞動婦女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仍然處于一種被壓迫被奴役的境遇,并進而控訴當時的封建禮教的罪惡。這個主題與小說的寫作背景具有內(nèi)在契合性。辛亥革命后,我國是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女性依舊處于男尊女卑的不平等地位。
小說第二個“私人空間”是祥林嫂第一次嫁人組建的家庭。小說如此描述這個“私人空間”的家庭成員組成、家庭經(jīng)濟情況和封建家長制度:“直到十幾天之后,這才陸續(xù)的知道她家里還有嚴厲的婆婆;一個小叔子,十多歲,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沒了丈夫的;他本來也打柴為生,比她小十歲: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這一點?!笨芍?,祥林嫂在這個家庭中沒有社會地位,只是充當生兒育女的工具,給這個家庭出賣自己的血汗卻不能享受勞動成果,家里的一切事情仍然是她的婆婆說了算,她把第一次在魯四老爺家做工賺取的錢全部交給她的婆婆,被婆家綁架回去賣掉,如此等等,都說明了祥林嫂的卑微地位。按照當時門當戶對的婚配原則,祥林嫂嫁給了一個以打柴為生的男子,就暗示了祥林嫂命運的不確定性。她的丈夫既然以打柴為生,依靠自己的體力來維持這個家庭的生活,一旦丈夫有個三長兩短,祥林嫂就失去了依附,面臨著守寡和改嫁的選擇。事實證明,祥林嫂確實沒有避免這種無法掌控自己命運的輪回詛咒。按照當時“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的封建綱常,丈夫死后,祥林嫂似乎失去依附,但實際上又得到一個新依附,即她的婆婆,所以她成為她婆婆的財產(chǎn),繼而被賣掉。這個“私人空間”演繹著的仍是婦女被壓迫被榨取的悲慘故事,揭示的仍是封建禮教吃人的罪惡本質(zhì)。
小說第三個“私人空間”是祥林嫂改嫁給賀家墺的賀老六組建的家庭。這個“私人空間”仍講述著祥林嫂個人的悲慘故事。剛開始祥林嫂殊死反抗,后來被迫屈服,繼而生了兒子,丈夫有力氣,有自家房子,“她真是交了好運了”。按理說,這本是一個女人應有的再普通不過的生活圖景罷了,衛(wèi)老婆子卻說她碰上好運,諷刺意味顯而易見。這足以說明女性在當時社會里仍然肩負著生育兒子的壓力,為丈夫傳宗接代服務,人們重男輕女的思想依然深入骨髓。祥林嫂嫁給賀老六后,可惜好景不長,丈夫死于傷寒,兒子被狼叼走,她又失去依附,被大伯掃地出門,無家可歸了,其命運可謂異常悲慘。這個以家庭為中心的“私人空間”述說關于作為家庭婦女的祥林嫂夫死子夭而無家可歸的悲傷故事,傳達的主題依然是封建禮教思想對勞動婦女的殘害壓迫。
綜上所述,這三個家庭式的“私人空間”講述的都是關于作為社會底層勞動婦女代表的祥林嫂個人的不幸故事。無論是她奉命出嫁、生育勞動,還是被迫改嫁、夫死子夭,都是普通百姓應有的生活常事和人生變故,屬于家庭倫理的敘事性質(zhì),表達的都是封建禮教對勞動婦女壓迫欺侮的主題。
二、典型空間
較之描寫簡略的“私人空間”和“社會公共空間”,魯四老爺家在小說中敘述篇幅較長,描繪相對詳細,是小說著力描寫的主要敘事場域。這個“典型空間”的容納能力強,覆蓋面廣,能把社會上各色人等都囊括進來,眾星拱月般圍在作為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代表的魯四老爺?shù)闹車?,展現(xiàn)的是魯四老爺如何從經(jīng)濟和精神上壓迫剝削勞動人民的惡劣行徑,刻畫了魯四老爺冷漠虛偽的本質(zhì),揭示了封建禮教思想的吃人本質(zhì)。魯四老爺家這個“典型空間” 以祭祀祝福為事件中心,把地主階級魯四老爺、四嬸和市儈人物衛(wèi)老婆子以及祥林嫂等傭人凝聚在一起,講述了魯四老爺?shù)仁侨绾我徊讲桨严榱稚┩葡蛩劳鼍车氐摹?
小說直接描寫這個“典型空間”的是對魯四老爺書房的描繪,突出其沉悶壓抑的特點,以暗示魯四老爺封建習俗和迷信思想的根深蒂固。最能體現(xiàn)魯四老爺衛(wèi)道思想的是祭祀大事。古語有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弊鳛閲医y(tǒng)治階級的重要代表魯四老爺,當然要重視年度大事祭祀祝福。為了迎接福神,魯四老爺認真待之,準備了豐盛的福禮,用很低的價錢雇傭了很多勞動人民。這說明魯四老爺?shù)纳婧徒y(tǒng)治是建立在剝削勞動人民的基礎之上的。而作為社會底層勞動人民代表的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正體現(xiàn)了魯四老爺?shù)膭兿鲏浩缺举|(zhì)。魯四老爺一方面嫌棄祥林嫂是寡婦,一方面卻雇傭她,這充分說明了魯四老爺和封建禮教的虛偽。更能體現(xiàn)魯四老爺剝削壓迫勞動人民本質(zhì)的是,他既雇傭祥林嫂,又在她手腳不利索時把她趕出魯家,讓她最終淪為乞丐。這真切地表明了魯四老爺打著維護封建禮教的幌子行榨取勞動人民血汗之實。此外,魯四老爺對祥林嫂被綁回去的反應以及對祥林嫂之死的態(tài)度,都折射出封建禮教思想的罪惡和魯四老爺?shù)睦淠疅o情。
總之,這個“典型空間”如同一面鏡子,呈現(xiàn)的是處于當時社會上層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魯四老爺是怎樣壓迫剝削作為社會底層勞動婦女代表祥林嫂的,揭示的是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的尖銳矛盾,說明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的改造還不徹底,處于社會底層的勞動婦女仍然深受封建禮教的毒害,封建綱常思想余毒嚴重,社會變革依然任重道遠。
三、社會公共空間
魯鎮(zhèn)街頭是小說的“社會公共空間”,主要演繹社會普通人民如何取樂于祥林嫂悲慘過去的故事,折射出當時魯鎮(zhèn)社會的眾生相,刻畫了人們愚昧迷信、偽善冷漠的性格。這說明祥林嫂的悲劇命運是由整個社會環(huán)境造成的,她的個人悲劇同時也是個社會悲劇,造成她人生悲劇的社會根源在故事的推進中也逐漸得到昭示。
魯鎮(zhèn)雖然經(jīng)過了辛亥革命的洗禮,但魯鎮(zhèn)街頭這個“社會公共空間”依然彌漫著封建禮教思想的黑暗煙霧,生活在這個公共空間的人民依舊愚昧迷信,依然遵循封建傳統(tǒng)陋習,舉行送灶、祝福等祭祀大事,享受著自我狂歡,似乎要將這種精神盛宴一直進行下去。
按照常理,人們應當對別人的不幸心生憐憫和戚傷之情,但魯鎮(zhèn)人民卻對祥林嫂的多次人生重挫漠然待之,不僅全無半點同情心,反而競相從祥林嫂改嫁是如何屈從的、孩子怎樣被狼叼走的以及她額頭的傷疤的由來等諸多悲慘經(jīng)歷獲取茶余飯后的談資,從而滿足不惜遠道而來的好奇心,殘忍痛揭他人痛苦以獲得快樂。當時魯鎮(zhèn)普通民眾人性之冷漠麻木于此可見一斑。幸災樂禍的魯鎮(zhèn)人民與多災多難的祥林嫂就構(gòu)成了看與被看的敘述模式,這個社會公共空間的世情澆薄和人性的劣根性就在作者的冷靜觀照中呈現(xiàn)出來了。如此一來,作者與魯鎮(zhèn)人民也形成了看與被看的講述模式,二者的性格特征和情感態(tài)度逐一生成,進而,小說的寫作意圖就完整地表達出來了。
作者設置的祥林嫂的家庭式“私人空間”,訴說的是處于社會底層家庭婦女的悲慘故事,而魯四老爺家這個“典型空間”里映射出的是社會上層剝削壓迫勞動人民的罪惡本質(zhì),魯鎮(zhèn)街頭這個“社會公共空間”呈現(xiàn)的則是魯鎮(zhèn)普通人民愚昧麻木冷漠的人性。這三種敘事場域由一般到典型,最后擴大到整個魯鎮(zhèn)社會,這種巧妙的空間安排都為封建禮教思想戕害人性毀滅生命的主題所統(tǒng)攝,共同說明祥林嫂悲劇命運的普遍性和深廣性,這樣就使人物形象和小說主題更具真實性和說服力。
(責任編輯:李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