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瑜
楊絳的散文《老王》雖文字淺顯、情節(jié)簡單,但情理豐厚,在看似極普通甚至可有可無的人物對話和動作中,卻深藏著人物內心豐富的思想感情和意向,是開展閱讀探究教學的極佳教材。但許多教參資料對這篇文章的探討卻淺嘗輒止,往往只停留于主題——“我”和老王的善良,而對“我”和老王兩人內心的無奈和痛苦,或忽略不言,或言之不詳;有的即使有所提及,也大多未深入分析原因,而只停留于表面;有的甚至還質疑作者拿錢給老王的行為,認為作者清高,這是對老王的一種施舍和侮辱。其實只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挖掘分析人物情感,就會發(fā)現兩人內心的無奈和痛苦恰恰是文章不可忽視的重要情感,也是我們準確、全面把握文章主旨的重要著眼點。
情動于中而形于外,人的表情神態(tài)、動作語言是心理活動的外在流露和表現方式,因而從人物刻畫的角度看,特定心理支配下的表情、動作和語言的描寫都間接反映了人物的內心活動和精神狀態(tài)。這就要求我們在分析“我”和老王的人物形象時,細讀、深讀作品,緊密聯系時代背景,深入揣摩人物心理,真正走進人物的心靈,在發(fā)現和思考中去逐步領悟和感受蘊涵其中的那份感恩、沉重、辛酸和無奈。
一、老王錯了嗎?
我們先從老王的角度來分析,他此行的目的是為了表達謝意,那到底又是什么使老王對作者一家的恩情銘記在心、至死不忘呢?首先,作者夫婦的幫助滿足了老王自我實現的需要。在“乘客不愿坐他的車,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的情況下,老王感嘆自己“人老了,沒用了”,作者夫婦卻并不嫌棄,依然雇他,照顧他的生意,使他繼續(xù)得以體現自我的價值。同時,在受慣白眼和欺凌的老王看來,他能夠載先生,并與他們一路說說閑話,能給他家送冰,這無疑就是對他個人價值與人品的極大肯定。其次,在交往中,老王感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溫暖,使他孤寂的心靈得到了安慰和寄托。他打了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但作者一家卻平易近人,對老王很是照顧:照顧他的生意,送大瓶的魚肝油給他治眼疾。在老王心里,已經將他們視為朋友甚至是親人了。最后,老王是一個以勞力為生計的卑微之人,本真而淳樸的天性使他對有文化的人,總懷有一種發(fā)自內心深處的敬仰之情,更何況是像作者夫婦這樣的平易近人的大家、善人呢!
老王之所以如此,因為這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不幸者的無私幫助,不僅是物質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援助和鼓勵。老王此次來,應該知道自己將不久于人世,他之所以拖著“直僵僵”的身軀,拿著自己舍不得吃的雞蛋和香油最后一次來到作者家,很顯然有他內心的考慮:老王認準他們是好人,幫了他許多,而認為自己做得很少,還是自己欠人家的人情,所以至死也要親自表達謝意,以了心愿。
下層市民社會是傳統(tǒng)文化最肥沃的土壤和最堅固的棲息堡壘。古人云: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結草銜環(huán),以德報恩。這是中國綿延千年墨守的做人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忠孝節(jié)義等傳統(tǒng)道德觀念積淀在意識深處,成為老王性格心理的原始構成。他的思想很簡單,認準他們是好人是恩人,人要知恩圖報,這在他看來天經地義。
而作者卻簡單地把送禮與之前的幫助等同起來,忽視了老王這次上門送禮的特殊含義。一個生存狀態(tài)已經亮起了紅燈的病人,一個命運如此糟糕而不幸的人,臨死前,他還不忘用最樸實最簡單但對他而言又是最隆重的方式,表達了他對作者一家的感謝之意。因而,作者所接受的禮物也不僅僅只是雞蛋和香油了,而是世界上最寶貴最純粹的來自心靈的最真實的饋贈,這也讓作者沐浴到了最燦爛最美麗的人性光芒。由此可見,作者一家在老王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他對這份情誼的珍視。再者,如果作者是清高的人,那么與作者一家有過這么多接觸的老王,應該早就能認識到這一點了,那么也就不會有這次送禮了。
老王硬撐著病軀來表達自己的謝意,當作者謝了他的雞蛋和香油轉身進屋時,他趕忙止住:“我不是要錢?!薄摆s忙”一詞耐人尋味,說明他馬上就猜到了作者“轉身進屋”的動作將意味著什么,于是馬上就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足可見他對此的敏感,而這也正是老王最不愿意看到的,以言錢為恥,突出表現了他的忠厚善良。經過作者解釋后,老王只能“站著等”,我想此刻更準確地說,老王應該是愣在那里了,一臉木然而不知所措: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她到底有沒有領了我的心意呢?如果領了,那為什么還要給我錢呢?如果現在不拿,她又托人捎來,那不是更添麻煩?
不知所措地接過錢后,老王“一手拿著布,一手攥著錢,滯笨地轉過身子” 。我們仔細揣摩一下這句話,他的“滯笨”,一方面是由于生病行動不靈活,一方面是面對這難堪的場景不知所措的表現,此刻老實巴交的他不知如何說、更不知如何做。再看,他“一手拿著布,一手攥著錢”,而不是一手拿著布和錢,不是馬上把錢收起,而且還用了一個“攥”字,緊緊地把錢抓在手里,足以說明他內心的緊張焦慮,也足可見他的忠厚老實。這一動作描寫傳神地將其內心遲疑、羞愧、痛苦、失望和無奈之情表露無遺。我們不難想象,此刻的他心里一定在埋怨自己并進行著激烈的思想斗爭:唉,我怎么這么笨!我該怎么辦?本是來送禮表示謝意的,現在非但沒有如愿,竟然還拿了人家的錢,現在反而又欠了人家的人情,自己病重如此,如何報答啊?以上描寫,作者雖著墨不多,卻細微傳神,通過一系列的動作神情就非常準確地把一個老實善良人的復雜心態(tài)生動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正是由于這種細致入微的描寫,使楊絳散文的藝術魅力具有了愈品愈醇的特征。
然而,他的苦心最終卻遺憾地被作者所忽視,沒有完全領會,從而很有可能被誤解成為了一種簡單的錢與物的交換?!八敝_一級一級下樓去”,而那“腳步聲”踏響的又是老王內心深處的茫然、失望和無助。而這可能在老王或者許多讀者看來,不僅是侮辱,更是一種對其一片真情的褻瀆,以致他內心羞赧之情無以言表,最終只能郁郁而歸。但這絕非作者的本意,也不是她所愿意看到的,最多只能算是一種誤會。
二、作者錯了嗎?
我們再從作者的角度分析。作者為什么會拿錢給老王呢?
首先,為表達自己的謝意?!拔幕蟾锩敝校髡叻驄D受批判打擊,為人所不齒,但是任何歪風邪氣對老王都沒有絲毫影響,他照樣尊重作者夫婦。他自己雖身處困境,但仍盡己所能地去幫助他們。這對作者來說,無疑是一種精神上的支持和幫助。所謂患難見真情,對此作者是由衷感激的,甚至還總覺得自己對老王關心不夠。所以,除了給錢,作者一時還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可以用來表達謝意。
其次,為老王的生活考慮。老王生活艱難,既殘疾又生病,急需錢看病,而且又是這么重的禮。因為在那個食品匱乏的年代,這雞蛋和香油可能就是老王不顧自己生病急需營養(yǎng)、平時省吃儉用才積攢下來的。在作者看來,老王已經夠可憐的了,禮可以收下,但自己無論如何也要給予他一定的幫助。從這個角度講,除了表示謝意,給錢也就成了幫助老王的最好方式。
最后,人道主義精神的驅使。真正的知識分子對人間的苦難和弱者總是充滿著同情與悲憫。作者對待窮苦人,素來憐老惜貧。錢碧湘就曾在《禍至不懼 福至不喜——楊絳先生二三事》一文中寫道:“楊先生出身大家,從來把錢財看得很輕。看到別人有困難,總是樂于幫助。她凡給人經濟上資助,心思細膩,只怕傷及別人的自尊心?!痹僬?,當時的老王和作者一家都屬弱勢群體,飽受冷眼,可謂是同病相憐,類似的境遇更容易使彼此產生憐憫之心。而作者收下這份禮,我想也是出于這方面的考慮。作者對老王的幫助亦是如此,出于無私,不求回報。于是,她對老王的幫助和付出,也總是物化為金錢給予回報:老王給她家送冰,盡管老王說“車費減半”,可她堅持不減;老王送錢先生去醫(yī)院,“堅決不肯拿錢”,可她“一定要給錢”。而當時作者雖是“害怕得糊涂了”,但老王抱病給她送去雞蛋和香油,她還是不忘拿錢給他,也就不難理解了。作者在處理人際關系上堅守著一種原則,那就是決不欠別人的情、讓別人吃虧。而收下這份禮,對作者來說可能已經是破例了,也是出于維護老王自尊的考慮。因此,即使是在沒有“害怕得糊涂了”的情況下,作者也會這樣做的。
三、感恩的心 無奈的情
綜上所述,作者一家對老王的幫助,絕不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施舍,而是一種源于善良本心的同情和真誠的幫助。作者的行為,是無可非議、情有可原的。而誤會是客觀存在的,但絕非有心,必須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來分析。作者沒有能領悟老王的心思,但只能說是“害怕得糊涂了”之下的一種無心疏忽。因為那個時候,她既無心也無暇去領悟。作者那時看到的老王是:“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簡直像棺材里倒出來的”“僵尸”,“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干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那直僵僵的身體好像不能坐,稍一彎曲就會散成一堆骨頭”??吹嚼贤醯纳眢w發(fā)生如此巨大的變化,作者深感吃驚和意外,顯得有些不知所措與慌亂,這從“忙去接”“記不清”“記不起”“趕忙解釋”“忙去給他開了門”等細節(jié)可見一斑。此刻作者的心理感受變化是:先是吃驚意外,接著便是擔心,然后更多的是害怕,甚至“害怕得糊涂了”。但這完全出于一種本能,表現出的那種笨拙也令人同情,生怕老王誤會而傷其自尊,生怕令對方有一丁點兒覺得被施舍,生怕他不肯收錢,但結果卻是事與愿違。
當老王拒絕時,作者趕忙解釋“我知道,我知道——”,但由于“害怕得糊涂了”而說得含糊其辭,沒有把意思講清楚,如果我們把它補充完整,應該是:“我知道你不是要錢,知道你的心意?!边@未說完整的話,一方面可能讓人產生多樣的理解。知道什么呢?知道“我不是要錢”,還是知道他拿雞蛋和香油來換錢的苦衷,還是知道他上門來是尋求幫助的苦衷?另一方面,讓人感覺好像這只是一時的隨口應付和搪塞。于是,誤會可能就由此產生了。對此,“我”是否知道,作者雖沒直說,但我們仔細分析下文,就可以得出肯定的答案。因為“等到聽不見腳步聲,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沒請他坐坐喝口茶水”“一再追憶老王和我對答的話,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領受他的謝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為什么,每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這樣的“不安”,不停地拷問著她的靈魂,總覺得在他生前,對他關愛不夠,而且還可能讓他誤會了。以此傳達她對人生的別樣體悟,表現了她反思生活的一種精神的自省。因此,任何人對作者在這樣一個特定時候的舉止,都沒有理由非議。如果我們能理解這一點,那誤會本身也就可以自然解開了,而“清高施舍”論也就站不住腳,不攻自破了。
當然,從這一個細節(jié)中,我們也不難看出當時作者與老王之間內心深處的一種隔閡。作者沒有仔細詢問原因,而是以自己的意思去揣測老王的來意,從而也就不能深切地體會老王內心的想法和感受,了解老王此行的目的。作者以為給錢,自己受禮就心安理得,但這不僅沒有給予老王精神上的安慰,而且還在無意間傷害了老王,這也并不符合老王所認為的朋友間的相待之道。
但這種隔閡的產生與他倆的文化教育背景、生活環(huán)境和所屬階層是分不開的。作者夫婦是接受過西方現代教育的高級知識分子(作者畢業(yè)于清華大學,曾留學牛津大學),屬于社會的精英階層,而老王只是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并無多少文化的三輪車夫,屬于社會的貧民階層。中西文化比較而言,中國文化更重感性、講究情感,西方文化更重理性、講究理智。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看,尤其是從像老王這樣普通的老百姓的角度看,老王抱病上門送禮的舉動,無疑是非常令人感動的,哪有害怕之理呢?主人恐怕連感動和招待都還來不及呢?而作者的做法,一則太不近人情了,只有道謝,沒有安慰,連請老王坐坐喝口茶都沒有;二則太傷人自尊,直接用錢來侮辱老王,好像他就是拿雞蛋和香油來換錢的。但如果從西方文化的角度看,作者的表現不僅合情合理,反是老王重病上門去得不合時宜,沒有顧及對方的感受,他的到來反而使作者“害怕得糊涂了”。因為一則深受西方思想影響的作者,對疾病非常敏感,所以才會如此地擔心和害怕,以至于糊涂了,只是作者在文中沒有直說罷了;二則西方文化不像中國文化講究群體觀念,而是更講究個人空間,更不希望別人有過多的打擾。
偶然的相遇,使得老王有機會“近距離”地與作者交流,可這樣的交流只能停留于說說閑話的表層,距離心的交流極遠。而心的距離,是他無論做出怎樣的努力都無法縮短的,從中我們明顯地可以感覺到兩人內心深處無法言說的痛苦和無奈之情。
所以說,作者和老王兩人都沒錯。從根本上來說,這是西方現代思想和中國傳統(tǒng)觀念的一場沖突。而老王的抱病送禮,作者擔心害怕以致不知所措也就不難理解了。因此,我們只有認識到這種思維差異,并且以此去指導行為,才能夠更深入更準確地去認識和理解作者,而不是不明就里、妄加揣測,隨意批評作者是清高和居高臨下的施舍。果真如此,也就不會有后文作者的愧怍了。這是一種源于善良本心的同情和真誠的幫助。否則,老王也不會把他們當作朋友甚至親人了,自然也就不會有后文作者的自我反省和愧疚了。
作者的力所能及的同情和幫助,得到的卻是老王傾盡全力的感激和報答。老王的死,使這座天平徹底傾斜了,也讓作者深深愧怍了。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作者的生活雖然不幸,但相對于老王來說還算是幸運的。作者回想起來,對老王的關愛還很不夠,所以很愧怍。作者為自己沒有熱情招待老王而愧怍,為自己無意中傷害了老王而愧怍,為自己不能很好地幫助老王而愧怍,為自己沒有付出同等情感而愧怍,為沒有讀懂老王最后的送禮而愧怍,為自己沒有把老王當作朋友乃至親人而愧怍。
作者與老王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在內心里都銘記著對方的恩情,他們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雖都同樣不幸,但他們互相照料、互相關愛,因為他們都有一份憫人的情懷和同情心,善于體會別人的苦處而淡化了自己的愁苦,在那個無情而荒誕的年代里營造了一個美好而和善的世界。
(責任編輯:李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