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祥林
摘 要:從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重要性、品德課教學中提高實效性策略兩方面,研究在思想品德課中如何提高實效性,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德育;思想品德;實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0-0016-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提升學生整體素質和文化內(nèi)涵已成為當前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務。因此,在初中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品德課培養(yǎng)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掌握正確的學習和生活態(tài)度,培養(yǎng)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最簡潔最理想的教育模式。
一、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重要性
目前,德育理念的提出已得到社會、家長和學校的認可。義務教育階段的每個學校都確立了“德育為首、育人為本、教學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每個學校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家長也能積極配合學校、教師,三位一體完成對學生的德育。因此,教師要不斷地轉變觀念,通過培訓、業(yè)務學習,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有的放矢地提升學生的品德素質和文化修養(yǎng)。學校管理人員也與時俱進,邀請楷模、標兵做各種先進事跡報告會,給學生搭建各具特色的平臺,提高德育實效。隨著社會各界的努力,學生的思想觀念也逐漸在發(fā)生轉變。但是,這些遠遠還不夠,一些丑惡的事在學生之間屢屢發(fā)生,違法亂紀的行為也是屢見不鮮。因此,學校更應對德育工作加強管理,利用品德課對學生進行教育,是最直接的選擇。
二、品德課教學中提高實效性策略
1. 豐富課堂內(nèi)容,強調學以致用
新課標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研究學習內(nèi)容,從而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品德課有時枯燥無味,教師要扎實備課,引經(jīng)據(jù)典,在豐富課堂內(nèi)容的同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外,教師在豐富學生文化知識的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言行進行指導,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以避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誤入歧途。把課本中學到的理論知識靈活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強調學以致用,才是最好的德育。例如,在學完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課“孝敬父母”后,可安排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回家?guī)透改缸鲆患钣幸饬x的事,然后匯報完成情況。學生通過實際行動,真正明白了孝敬父母不在于做轟轟烈烈的大事,而是體現(xiàn)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上。
2. 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對其進行德育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與學生之間互動交流,從而與學生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教師就能充分了解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并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對其進行德育。而且,教師只有了解學生的特點,才可以對學生因材施教,在德育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比如,初中生正處于成長階段,自尊心、逆反心理較強,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異常的行為舉止。因而,教師在遇到以上情況時,要冷靜處理,友善地對待學生,認真調查事故發(fā)生的原因,然后再對學生進行教育和批評,讓學生自己總結所犯的錯誤,從而避免學生產(chǎn)生對老師的抵觸心理,使學生虛心接受老師對其進行的批評。這樣,學生就不會產(chǎn)生自卑心理,并在日后的生活中與他人形成良好的關系。
3. 轉變教學形式,提高德育效果
據(jù)調查顯示,目前部分教師依舊沒有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這不僅使教師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導致德育無法深入到初中教學中。因此,初中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轉變教學行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學習德育知識。只有學生對德育產(chǎn)生興趣,才會達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4. 樹立良好的示范榜樣
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苯處熓菍W生學習的指導者,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觀念。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時,要提升自身的修養(yǎng),改正自身的不良行為,在日常生活和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示范,從而使學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教師只有以身作則,身正人之范,學生才會心服口服,接受德育。
5. 提升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用愛感化學生
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學校要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和指導,將重要的德育精神和理念灌輸?shù)浇處煹乃枷胫?,讓教師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品德修養(yǎng)的重要性。學校應豐富教師的文化內(nèi)涵,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能將知識教授給學生,也能合理地開展德育工作。教師要將德育實踐體現(xiàn)在愛的教育中,因為有愛才有教育。初中學生剛剛離開父母獨立生存,教師在學習生活中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他們就會感動于集體的溫暖,使德育彰顯其中。
三、結束語
總之,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內(nèi)在需求和身心發(fā)展特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這樣,教師能有效地將德育理念灌輸?shù)綄W生的思想中,讓學生意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從而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不斷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王精華.讓思想品德教育回歸生活[J].北京教育,2005(06).
[2]王曉玲.從細節(jié)入手加強思想品德教育[J].云南教育,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