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梅
【摘 要】從音樂所表現(xiàn)的藝術形象和內(nèi)容上,可以將其劃分為人物類、自然景觀類、民族風情類等三大類。尤其在西方音樂中,經(jīng)歷了“奏鳴曲”這么一個綜合性戲劇表現(xiàn)的發(fā)展階段,就使得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作曲家又能從中進行分門別類,對人物和景觀給予精煉和集中表現(xiàn)。因此,對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本文將從這三方面進行講解。
【關鍵詞】教育;鋼琴作品;音樂內(nèi)涵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0-0225-01
一、人物類鋼琴作品內(nèi)涵感受的教育
音樂可以刻畫人物,可以說是近代作曲家的一個重大“發(fā)明”。從古至今,人類把音樂當做可以傾訴內(nèi)心情感,以達到和人交流的一種載體,從任何一部音樂作品中都能感受到作曲家想要抒發(fā)的情感,也能從演奏家的指尖感受到其想表達的感受。
例如,《沖動》這首作品既然起這樣的名字,其內(nèi)涵應該不難理解,是什么造成作曲家的沖動呢,這必然和作曲家的生活經(jīng)歷息息相關。從音樂中,不難感受到他的沖動多么激烈,是那么難以抑制,但畢竟是大作曲家的作品,即便在表現(xiàn)單一情緒中,也總會多元化地折射出各種變化,只有了解這些,才能在彈奏這首作品時帶有相當?shù)那榫w內(nèi)涵,才能將其作品演奏好,因此了解作曲家所運用的表現(xiàn)詞匯是十分重要的。而與其相反的我們可以想到一曲《頑童》,作曲家刻畫其音樂形象,已經(jīng)從這個名字中表現(xiàn)得十分明確了,作曲家在這首作品掛上了六個降號,讓整個音樂稍顯暗淡,畢竟老頑童或是小頑童在做搗怪事情時是不愿被發(fā)現(xiàn)的,更顯得對其人物的刻畫之微妙。
二、自然景觀類鋼琴作品內(nèi)涵感受的教育
這類作品的最大特色是更富于詩情畫意,例如我們耳熟能詳?shù)男ぐ睢兑骨?。所謂夜曲,是旋律如歌,賦予詩意抒情特性的曲目。《夜曲》雖然沒有文字表達,但音樂內(nèi)容深沉,蘊含著抑郁的情緒。該曲目最初的作者是愛爾蘭作曲家菲爾德,肖邦把它發(fā)展成了一種形象豐富、情深意遠的鋼琴音樂。再如格里格的《蝴蝶》,作品對蝴蝶飛舞在花叢中的動態(tài)形象的表現(xiàn),實在是惟妙惟肖。作曲家運用了鋼琴彈奏中各式各樣的分解和弦,偶爾零星地夾雜著一點半音階,卻能從看似簡單的織體音型,生動地表現(xiàn)出昆蟲的行為動態(tài),這就是我們要學習大作曲家的音樂內(nèi)涵。再如德彪西的《月光》,正如《西方音樂史》所述,德彪西的鋼琴作品中,和弦的結構往往被大量華彩音型以及帶用弱音踏板的音響融合所蒙住,列舉技巧特點不能提示這些樂曲中的色彩閃爍的游戲,銷魂奪魄的鋼琴效果和難以描繪的詩意幻想于一萬。同樣是以月光為名,與貝多芬的《月光》相比,這首作品給人的感受,是對大自然精致的描繪,當然,歸根結底也還是借景抒情,側重點顯然不一樣。德彪西的另一部作品《阿拉伯風格曲》,名字中雖有阿拉伯,但并非是關于阿拉伯風格的作品,是舒曼首創(chuàng)的一種體裁樣式的名稱,阿拉伯風格原指阿拉伯建筑中花巧的裝飾圖案,在音樂上,阿拉伯風格指旋律賦予裝飾的作品,是一種帶有幻想性、即興性的抒情特性曲。所以在學習和演奏任何一個曲目時,都應對其內(nèi)涵進行了解和學習,才能更好地詮釋,也能更好地加入自身的想象,將其演奏得更加生動。
三、民族風情類鋼琴作品內(nèi)涵感受的教育
這類作品中,由于作曲家們往往采用的是民間的音樂素材,通過表現(xiàn)更富有民族特色的人文風貌,傾訴自己對故土的情深厚意,或者讓人能夠從其故鄉(xiāng)中獲得新鮮的感受,因此這類鋼琴作品無論是鄉(xiāng)土氣息,還是民族的味道都很濃厚。例如阿爾貝尼斯的《科多巴》,它選自于《西班牙之歌》。西班牙的地理位置比較獨特,東北部同法國相接,最南端跟摩洛哥隔峽相望,成為歐洲與非洲的交通樞紐,歷史上曾遭遇阿拉伯人長達600年的統(tǒng)治,因此除了深受古希臘羅馬文化、基督教文化的影響外,又融入了阿拉伯和吉普賽文化,科多巴,是西班牙南部地區(qū)安達露西亞的一個較完整保留了名勝古跡的城市,正因如此,在阿爾貝尼斯的作品中,我們能非常清晰地感受到其由于歷史造就的獨特風格,讓我們身臨其中。相比《科多巴》,阿爾內(nèi)尼斯的另一部音樂作品《瑪拉甘尼亞舞曲》,表現(xiàn)的僅僅是富有濃郁西班牙情調的舞曲,因此作曲家所運用的織體語匯相對單純,富有歡快的魅力。
四、結語
本文通過三個方面對鋼琴作品中的音樂內(nèi)涵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在對學生進行鋼琴作品音樂內(nèi)涵的教育方面,應從這三方面著手,對不同的作品進行分析講解,了解不同作品不同的歷史時期、年代,以及作者所要展現(xiàn)的不同情感,音樂是具有運動形態(tài)的詩與畫,只有對每一個音樂作品用心感受,才能演奏出感動人的音樂作品。
參考文獻:
[1]程超.21世紀的鋼琴教育:怎樣才能快樂——“人性因素”視角下中國鋼琴教育的歷史變遷與現(xiàn)實觀照[J].大家,2010,(15).
[2]謝南南.走出鋼琴教育誤區(qū),注入人文精神理念[J].中國音樂,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