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波+常燕琴+李月玲+劉欣媛+張東+齊瑞芳+劉佳
【摘 要】 目的:觀察競賽式教學法在機能實驗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88人。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實驗組采用競賽式教學法,比較兩組的考核成績和教學效果。結果:實驗組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在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升團隊協(xié)作意識、提高基本實驗技術能力方面高于對照組。結論:將競賽式教學法應用到機能實踐教學中,能提高學生的實驗成績和實驗教學效果。
【關鍵詞】 競賽式教學法;機能實驗學;學習效果
【中圖分類號】R-05 【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6)14-0091-02
機能實驗學是將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及藥理學等課程有機結合在一起的一門實驗性學科。競賽式教學法是指教師通過組織競賽完成人才培養(yǎng)任務的教學方法??茖W合理地安排學生參與各種競賽活動, 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和鍛煉技能, 還能在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前提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競賽式教學法是以現(xiàn)代教育理念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發(fā)展為主,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強調競爭合作,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機能實驗學通常都是以小組進行實驗操作,適合開展競賽式教學。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包頭醫(yī)學院2013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為研究對象,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招收普通理科生,入學時通過高校綜合教務管理系統(tǒng)進行分班,遵循成績和性別隨機化原則。隨機抽取2013級臨床本科1、3班為對照組(即傳統(tǒng)教學法組)和2013級臨床本科2、4班為實驗組(即競賽式教學法組)。對照組:88名學生,入學成績?yōu)椋?68.69±43.48)分;實驗組:88名學生,入學成績?yōu)椋?65.36±41.25)分。兩組學生在入學成績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教學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即“教師講授-學生操作-教師指導-教師總結-學生撰寫實驗報告-教師批改實驗報告”等環(huán)節(jié)。
實驗組采用競賽式教學法,參與此教學方法的同學被提前告知實驗完成的質量和速度決定實驗成績(但實際評分方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相同),要求大家統(tǒng)籌安排時間,充分發(fā)揮團隊力量來完成整個實驗內容。具體方案如下:①課前預習:要求同學預習相關實驗項目內容(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②教師講授:課上教師講解相關理論知識和實驗的重點和難點及注意事項;③實驗實施:在完成整個實驗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有密切合作的團隊精神,教師及時指導和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④教師評分:為減少主觀因素影響,提前對實驗輔導教師進行培訓,統(tǒng)一評分標準。⑤獎勵優(yōu)秀組:最先完成實驗并且實驗結果良好的兩個小組頒發(fā)小獎品(比如筆記本、筆等),獎勵的目的是肯定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提高其自信心,而教師對有進步的學生給予適當?shù)目隙ê捅頁P,讓學生享受到學習進步帶來的快樂,利于學生更加主動、努力地學習。⑥激勵學生:鼓勵未能獲得獎品的同學會主動思考并尋找問題根源,爭取下次實驗取得更好的成績,進而在班級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促進學習。另外,2013級臨床本科1、2班由一位實驗教師輔導,2013級臨床本科3、4班由另一位實驗教師輔導。
1.3 評價方法 成績評價:每個實驗項目成績由學生實驗實際操作過程表現(xiàn)及實驗結果(80分)和實驗報告(20分)構成,將所有的實驗項目得分加和再除以實驗項目數(shù)即學生實驗總成績;對各組的實驗成績進行匯總分析,計算出平均成績。
教學效果評價:采用發(fā)放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評價。調查問卷包括利于調動學生主動積極性、利于提升團隊協(xié)作意識、利于提高基本實驗技術能力三個方面。發(fā)放問卷176份,回收176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數(shù)據(jù)輸入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計量資料采用以均數(shù)加減準差(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考核成績比較 實驗組總成績和實驗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2.2 兩組教學效果比較 實驗組在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升團隊協(xié)作意識、提高基本實驗技術能力方面高于對照組。具體見表2。
3 討論
在教學改革中, 教學方法的設計尤為重要。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和大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一直是教學研究的主要問題。實驗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它既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也可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傳統(tǒng)的機能實驗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能適應學分制教育模式下的學生培養(yǎng)目標,不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實驗教學既要借鑒其他學科的經(jīng)驗,又要結合本學科的特點來探索一種適合學分制學生的教學方法。本研究表明,將競賽式教學法應用到機能實驗教學中,可以提高實驗教學效果。
3.1 競賽式教學法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課堂中運用競賽式教學不僅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到最大值,還能滿足學生自我表現(xiàn)和喜歡競爭的心理,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1]。教學過程中使用獎勵手段,也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調查發(fā)現(xiàn)95%的同學都認為競賽式教學法可以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3.2 競賽式教學法利于提升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 在實驗過程中,某個同學的失誤必將會影響整個小組成員的實驗成績。這要求每個小組成員在做實驗之前必須做到目的明確,步驟清晰。如遇到問題,大家應該共同想辦法解決問題、在協(xié)作中提高實驗成功率。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實驗教學中應用競賽式教學法發(fā)現(xiàn)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2]。
3.3 競賽式教學法利于提高學生的機能實驗學基本技能 為取得好成績,必需有過硬的實驗技能。不甘落后的心理會驅動學生在做實驗時更加注重實驗技能練習。競賽式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也為臨床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本研究表明競賽式教學法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在提高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責任感,明顯提高實驗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謝丹丹.競賽式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4,36(1):121-122.
[2] 徐彬,楊丹,李晶皎.競賽式教學法在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室科學,2008,(5):181-182.
(收稿日期: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