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亮 王輝 莊輝發(fā) 張翠玲 譚樂和 朱紅英
摘 要 以鷓鴣茶木質(zhì)化或半木質(zhì)化枝條作為扦插材料,通過對比試驗,研究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處理濃度、處理時間和插穗剪切方式等對鷓鴣茶扦插生根和移栽存活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使用200 mg/L的NAA處理8.0 h以上對鷓鴣茶插穗的生根效果最佳,采用保留3個腋芽和5片葉片的剪切方式對鷓鴣茶插穗的移栽存活較好。
關鍵詞 鷓鴣茶 ;扦插 ;繁育
中圖分類號 S339.4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7.007
鷓鴣茶[Mallotus oblongifolius(Miq.)Muell-Arg]也叫山苦茶、毛茶和禾姑茶,系大戟科野桐屬植物[1]。鷓鴣茶在海南省文昌、萬寧、陵水、三亞、樂東、白沙、定安、東方、瓊中、保亭和昌江等市縣有分布[2]。此外,在中國廣東、云南、廣西省,以及中印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也有野生鷓鴣茶的分布[3-5]。鷓鴣茶葉圓味甘,是一種奇特的野生茶葉,其葉片等植物體干燥后具有濃郁的零陵香氣;沖泡飲用時別具風味、甘冽爽口,被歷代文人墨客譽為“靈芝草”[6]。鷓鴣茶是海南具有濃郁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代茶飲料植物,已成為海南地方茶的一大文化特色。鷓鴣茶具有顯著的保健作用和藥用功效[7],也是海南重要的民間中藥材,利用歷史悠久。目前,鷓鴣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尚停留在利用野生資源的水平上,通常市場上流通的鷓鴣茶產(chǎn)品是直接從野生植物上獲取[8]。受到經(jīng)濟利益的驅(qū)使,鷓鴣茶野生資源已經(jīng)逐年減少。由于鷓鴣茶的市場需求量較大,且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的發(fā)展,鷓鴣茶原葉的需求量也將會急劇增加[9]。因此,迫切需要研發(fā)一種行之有效的鷓鴣茶種苗扦插繁育技術,解決目前鷓鴣茶種苗欠缺的問題。本研究通過研究不同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處理濃度、處理時間和插穗剪切方式等對鷓鴣茶扦插生根和移栽存活的影響,旨在優(yōu)化完善鷓鴣茶種苗的扦插繁育技術,為優(yōu)良鷓鴣茶種苗在栽培生產(chǎn)上大面積推廣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鷓鴣茶枝條,取自海南萬寧興隆熱帶植物園種植多年的植株,選用當年生木質(zhì)化或半木質(zhì)化枝條作為插條。將插條剪成適當規(guī)格的插穗,插穗長度15~20 cm,直徑0.3~0.5 cm。每個插穗保留4~5片葉片,每片葉片減去1/3的面積并保留葉柄。每個插穗含3個以上的腋芽,插穗上切口在芽上方0.5 cm處,下切口在芽下方2~3 cm處,插穗的切口整齊無破裂。制作好的插穗先在清水中清洗浸泡5 min,將約15支插穗捆為一小捆待用。實驗處理所用的藥劑為ABT生根粉(50%吲乙·萘乙酸可溶性粉)、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試驗在萬寧市南橋鎮(zhèn)香料飲料研究所高龍基地的育苗蔭棚內(nèi)進行。
1.2 方法
1.2.1 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種類及濃度對扦插生根的影響
用濃度50、100、200和400 mg/L的ABT生根粉、IBA和NAA浸泡插穗基部,處理時間均為1 h,同時以清水處理作為對照(CK)。采用單因素完全隨機排列,每個處理設置約15根插穗,3次重復。
1.2.2 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處理時間對扦插生根的影響
用濃度為200 mg/L NAA浸泡插穗基部,處理時間分別為0.5、1.0、2.0、4.0、8.0 h。采用單因素完全隨機排列,每個處理設置約15根插穗,3次重復。
1.2.3 插穗剪切處理對移栽存活的影響
用濃度為200 mg/L NAA浸泡插穗基部處理8.0 h。插穗采用保留1、2和3個腋芽(5片葉片)以及保留1、3和5片葉片(1個腋芽)等剪切方式。采用單因素完全隨機排列,每個處理設置約15根插穗,3次重復。
1.2.4 扦插生根期管理
選擇用河沙作為基質(zhì)的苗床,扦插前用多菌靈溶液噴淋苗床進行噴灑消毒。插穗深度以插穗總長的1/5~1/4,插穗的密度以插穗葉面不重疊為宜,扦插完后立即將苗床澆透水1次。在苗床上搭高50 cm的塑料薄膜拱棚并在頂部設置雙層遮陰網(wǎng)蓋頂,定期澆水保持苗床濕度在80%以上,并適當通風降溫控制拱棚內(nèi)溫度為28~30℃。
1.2.5 移栽煉苗期管理
插穗育苗30 d噴施少量葉面肥,50 d待腋芽萌生且根長至5 cm以上時,裝到營養(yǎng)薄膜袋中,將裝袋的插穗苗繼續(xù)放在塑料薄膜拱棚內(nèi)生長1~2周,定期澆水保持拱棚內(nèi)濕度在80%以上,并適當通風降溫,控制拱棚內(nèi)溫度為28~30℃,待插穗種苗長高25~30 cm時,即可移栽到拱棚外煉苗。
1.2.6 數(shù)據(jù)記錄與統(tǒng)計分析
在苗床上扦插60 d時統(tǒng)計各處理插條的生根數(shù)和根長,統(tǒng)計平均生根率、平均生根數(shù)、平均根長以及抽生新葉數(shù),在扦插30~60 d內(nèi)每間隔5 d記錄愈傷形成時間、生根時間和新葉萌發(fā)時間,插穗移栽后統(tǒng)計移栽存活率并觀察移栽后長勢。采用Excel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與統(tǒng)計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種類及濃度對扦插生根的影響
由表1可知,不同種類的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對鷓鴣茶插穗的生根率有著較大的差異,NAA的平均生根率最高,為56.85%;IBA的平均生根率次之,為55.30%;ABT生根粉的平均生根率最低,為46.11%。從不同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濃度對鷓鴣茶插穗的生根率比較可知,隨著濃度的升高,ABT生根粉的生根率逐漸升高,其中400 mg/L處理的生根率最高,為49.28%;NAA的生根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其中200 mg/L處理的生根率最高,為68.53%;IBA的生根率逐漸升高,其中400 mg/L處理的生根率最高,為63.34%。不同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對鷓鴣茶插穗的愈傷形成時間有著較大的差異,NAA的平均愈傷形成時間最短,為11.25 d;IBA的平均愈傷形成時間次之,為16.25 d;ABT生根粉的平均愈傷形成時間最長,為17.50 d。從不同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濃度對鷓鴣茶插穗的愈傷形成時間比較來看,3種處理均是隨著濃度的升高,愈傷形成時間逐漸下降。因此,對于鷓鴣茶的扦插生根而言,從生根率和愈傷形成時間的指標考慮,使用NAA和IBA較適宜。
由表2可知,不同種類的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對鷓鴣茶插穗的生根情況有著較大的差異,在平均生根時間方面,NAA的平均生根時間最短,為33.75 d;ABT生根粉的平均生根時間次之,為41.25 d;IBA的平均生根時間最長,為45.00 d。在平均生根數(shù)方面,NAA的平均生根數(shù)最多,為12.00條;ABT生根粉的平均生根數(shù)次之,為9.25條;IBA的平均生根數(shù)最少,為7.75條。在平均根長方面,ABT生根粉與NAA的平均根長相差不大,分別為4.35 cm和4.33 cm;IBA的平均根長最短,為3.31 cm。因此,對于鷓鴣茶的扦插生根而言,從生根時間、生根數(shù)和根長等生根情況考慮,NAA、ABT生根粉和IBA均有良好的效果,但綜合生根率、生根情況、植物生長調(diào)劑濃度以及愈傷和生根時間等因素考慮,200 mg/L NAA處理對鷓鴣茶的扦插生根效果較好,適合用于鷓鴣茶種苗的扦插繁育。
2.2 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處理時間對扦插生根的影響
由表3可知,不同處理時間對鷓鴣茶插穗的扦插生根影響不同,5種處理時間對鷓鴣茶插穗生根率的影響有著較大的差異,8.0 h和4.0 h處理的效果均較好,生根率分別達到78.21%和71.26%,而0.5、1.0、2.0 h處理的效果一般,生根率分別達到43.28%、45.71%和44.33 %。8.0 h處理的愈傷形成時間和生根時間均最短,且生根數(shù)最多、根長也最長。因此,采用8.0 h處理對鷓鴣茶扦插生根的效果較好,適合用于鷓鴣茶種苗的扦插繁育。
2.3 插穗剪切處理對移栽存活的影響
由表4可知,不同的剪切處理對鷓鴣茶插穗的移栽存活影響不同。在插穗保留葉片方面,在1個腋芽情況下,保留的葉片越多,移栽存活率也就越高;在插穗保留腋芽方面,在5片葉片情況下,保留的腋芽越多,新葉萌發(fā)時間越短,抽生新葉越多,移栽存活率越高,且移栽后的生長力也最強。因此,采用保留5片葉片和3個腋芽的剪切方式對鷓鴣茶插穗生根后的移栽存活效果最好,適合用于鷓鴣茶種苗的扦插繁育。
3 討論與結(jié)論
鷓鴣茶為灌木或者小喬木,其枝條由于木質(zhì)化程度較高,通常難以生根,故一般選擇當年生木質(zhì)化或半木質(zhì)化的枝條作為插穗。不同類型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對鷓鴣茶扦插生根的影響也各不相同,本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NAA適合于鷓鴣茶插穗的生根,可作為鷓鴣茶種苗扦插繁育的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梁柳等[10]以根旺、IBA、NAA和IAA處理鷓鴣茶插穗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800 mg/L IBA處理的效果最好,生根率達到60 %,生根數(shù)13條。但其使用的鷓鴣茶插穗較短小不利于后期移栽苗的存活,生根數(shù)量與生根長度也有一定的局限,且未見有愈傷形成以及誘導生根的時間信息。
筆者依據(jù)鷓鴣茶的生長特性,從插穗選擇、剪切制備、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選擇、插穗處理、扦插生根、苗床管理和移栽煉苗等方面進行研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鷓鴣茶種苗扦插繁育方法。采用本研究扦插繁育方法獲得鷓鴣茶種苗,縮短了愈傷組織形成時間以及生根時間,同時保留3個腋芽和5片葉片的剪切方式也提高了種苗移栽后的生長力。本方法操作簡單,育苗周期短,種苗成活率高,且種苗移栽后生長力強。
參考文獻
[1] 陳煥鏞. 海南植物志:第二卷[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156.
[2] 吳德鄰. 海南及廣東沿海島嶼植物名錄[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84.
[3] 朱學峰,安樹青,張立新,等. 海南五指山熱帶山地雨林主要種群結(jié)構特征分析[J]. 應用生態(tài)學報,1999,10(6):41-644.
[4] 林 海,周 升. 海南山苦茶的生物學特性及其分布[J]. 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2,10(4):32-34.
[5] Jumaat H. Adam, Zahiruddin Mamat. Floristic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al comparison of limestone forests at three different elevations in Bau, Kuching, Sarawak, Malaysia[J].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2005,5(4): 478-485.
[6] 劉國民,李娟玲,王小精,等. 海南鷓鴣茶的民族植物學研究[J].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0(2):167-172.
[7] 華運群,陳小川,吳永強,等. 山苦茶的利膽作用和毒性[J]. 中國藥理學通報,1992,8(5):334.
[8] 李娟玲. 海南鷓鴣茶種質(zhì)資源圃構建與種質(zhì)材料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D]. ??冢汉D洗髮W,2009.
[9] 顧文亮,譚樂和,郝朝運,等. 鷓鴣茶的研究進展與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J]. 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2015,35(2):28-35.
[10] 梁 柳,王和飛,劉進平. 山苦茶扦插繁殖技術[J]. 熱帶作物學報,2011,32(2):21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