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娜
【摘要】分層教學是一種隨時代和教學研究發(fā)展而愈發(fā)充滿生命力的教學思想,是一種強調適應學生個別差異,著眼使各層次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較好發(fā)展的課堂教學策略。
【關鍵詞】分層教學教學策略 創(chuàng)新能力
分層教學就是承認學生的層次差別,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的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教學的作用就是要盡最大的努力使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逐漸趕上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使每個學生都達到素質合格,真正做到使學生優(yōu)劣得所,尖的更尖,中的拔尖,差的趕中。而教學往往是一個舊的差異不斷縮小,新的差異不斷形成的過程,所以搞“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應該向差異性教學轉變,最有效的方法是實施分層教學,它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一種方式。
1.分層教學模式的提出及意義。
分層遞進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每一個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征與心理傾向,不同的知識基礎與接受能力,設計多層次的教學目標,并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先后達到大綱的要求。分層教學就是承認學生的層次差別,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同時,老師鼓勵競爭,及時表揚和調整目標要求,這符合學生的好勝心理,更進一步引導學生的內動力。一方面,教師重點輔導了學習成績中下等的學生,為他們學習掃清障礙,不盲目批評學生,有利于促進成績稍差的學生積極向上;另一方面,教師適當引導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為他們進一步探索知識指明方向,有利于他們不斷進取。因此,分層教學適應于各層次學生學習心理,使每個學生都樂學、會學、善學,感受到“個個有特長,人人成大材”的成功愉悅。
2.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1)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形成性評價和掌握學習的策略”。該理論主張每位教師都能幫助所有的學生更好地學習,將具體的教學目標作為學習的導向,使整個教學活動始終處于教學目標之下。同時,不否認學生間的差異,將集體教學、小組教學和個別教學三者實現(xiàn)最佳的結合,為明確教學目標,確立科學的學生觀、教學觀提供了依據(jù)。
(2)分層遞進教學的理論。該理論注重從學生的實際差異出發(fā),提出“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學生的差異是一種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對于形成多層次的教學質量觀和指導教學實踐起到積極的作用。能夠進一步促進教師形成良好的學習論、教育人本論、學生主體論等。
3.初中語文分層遞進教學研究的目標、內容。
(1)分層遞進教學研究的目標。在新課程試行的今天,從新的教學理念出發(fā),試圖通過本課題研究達成如下目標:使學生能夠使用普通話準確地認讀漢字、書寫端正正確;具有一定的我國古典詩文的積累;能根據(jù)一定的情緒,正確得體地進行漢語言交際;能閱讀一般的政治、文藝、科技等相關讀物;能寫一般的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常見的應用文,并具有一定的文字修改能力;不僅要具有一定的讀、寫、聽、說的能力,更應具備較強的創(chuàng)造能力。
(2)分層遞進教學研究的內容。以語文閱讀訓練為主,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統(tǒng)計資料表明,中考閱讀題的比重在逐年增長,考題在注意全面考查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提高了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考查,占了比較突出的地位。閱讀材料的選擇兼顧各種文體。記敘、議論、說明以及實用文,至少同時出現(xiàn)兩種以上的文體,且注意材料的文化價值取向,表現(xiàn)民族優(yōu)秀道德傳統(tǒng)和文化傳統(tǒng)的讀物、反映高新科技知識和社會發(fā)展的讀物及優(yōu)秀文學作品,都是閱讀的首選材料。注意因體設題,能較好反映閱讀的本質。閱讀材料以課外為主,以課內為次。這使閱讀能力的考查有了廣闊的天地,課文只是例子,能力要向課外遷移,這個道理不容置疑。開放性的試題已經步人閱讀測試領域,所謂“開放”,是指解題思路的多元化和試題答案的多元化,不追求一種解題思路和唯一答案,注重肯定學生的創(chuàng)見,使答案的界定有一個合理的自由度,鼓勵創(chuàng)造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作文教學實施分層遞進,努力提高學生作文水平。
(3)分層遞進作文教學的科學依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是有差異的,如果忽視或無視學生的個別差異性,按同一要求、同一尺度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統(tǒng)一的作文教學,就可能使一部分學生因作業(yè)過于輕松而抑制了個性發(fā)展,另一部分學生則難以甚至不能按時按質完成所布置的作業(yè)。分層遞進作文教學,就是面對有差異的學生,實施有差異的作文教學。
(4)分層遞進作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學生的分層;訓練要分層;評價的分層。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實施分層遞進作文教學,一般以縱向對比的自我評價方法作為評價學生的手段。
4.實施者的困惑。
(1)在備課時,為如何給目標定性,將它分得所謂分明“A、B、C三層一清二楚”,有些甚至無法細分,即使勉強分出,也不知是否恰當。因此,對ABC三層學生提問,應有不同的設計提問。
(2)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不夠重視“分層遞進”,更有甚者竟然自愿進入本不屬于自己的低層次學習,令人可笑又可悲。
(3)由于沒有經驗、案例、辦法可供遵循,如何評價實施的效果,這也是實施者普遍感到困惑的地方,更為重要的是,課題經費無法得到落實。
(4)在課題建檔方面,由于實施的時間上、密度上、內容上不夠廣泛,很難有一套如數(shù)據(jù)、目標、評價體系等的具體落實,故建檔方面可以說是處于空檔位置。
在語文教學實施分層遞進的教學方法,能通過目標分層,讓每一位學生激起參與的興趣,通過訓練分層,讓每一個學生獲得參與的興趣,通過評價分層,讓每一個學生體驗參與的樂趣。讓學生在參與中生動活潑地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積極主動參與,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擁有同等的參與和發(fā)展機會,使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主動探索的基礎上,學生的主體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健康蓬勃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開研討課:《藤野先生》。(著重鑒賞魯迅先生的不同寫作文風,提高鑒賞能力)。
[2]開展示課:《開放性題型解題方法與策略》。(著重提高學生求同變異思維能力和解題思維能力)。
[3]開展語文教學周展示活動,將學生學習成果予以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