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濤 彭玥
摘 要:互文性理論在本質上是一種文本理論,起初主要應用于文學批評理論,后來,哈提姆和梅森在《語篇與譯者》一書中,將其正式引入翻譯領域。互文性理論的引入使翻譯研究的視野更加開闊,它雖然不能解決翻譯中的所有問題,但對詩歌翻譯卻有其指導意義:即幫助譯者理解原文本,恰當創(chuàng)造目的文本。
關鍵詞:互文性 古詩 翻譯
一、互文性理論概述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又稱為“文本間性”或“互文本性”),是法國符號學家克里斯蒂娃在巴赫金的對話和復調理論啟發(fā)下提出的一個概念,并逐漸形成理論。她指出:“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許多行文的鑲嵌品那樣構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轉化。”(any text is constructed as a mosaic of quotations; any text is the absor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another) (朱立元,1993)。因此,任何文本都無法獨立存在, 它們處在一系列已經(jīng)存在或者將要形成的文本網(wǎng)絡中,文本與文本之間緊密相隨,相互衍生,暗指,交織,綜合。
由于研究目的不同,互文性理論被學者區(qū)分為不同的類別,最常見的是宏觀互文性和微觀互文性,外互文性和內互文性。另外,哈提姆和梅森將互文性分為主動互文性和被動互文性,費爾克勞夫將互文性區(qū)分為顯性互文性和成構互文性等等。
二、互文性與翻譯的聯(lián)系
作者認為,互文性與翻譯的聯(lián)系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譯者而言,準確理解原文中的互文現(xiàn)象有助于使譯文忠于原文;二是翻譯活動本身也是一種互文性活動。任何文本,從表面上看自成一體,毫不相關,實則互涉互指,間接聯(lián)系,而譯文與原文之間的聯(lián)系就是一種互文關系。
三、原文中的互文現(xiàn)象
以詩歌為例,古詩詞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其中隨處可見的互文符號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大藝術特色。由于其長期浸潤在本民族的歷史、文學、宗教、習俗等文化體系中,它們不免帶有本民族的特點,因而成為意蘊深厚的文化負載詞。翻譯是兩種不同語言和文化相碰撞而生成的產(chǎn)物,由于所屬文化圈的隔閡,另一文化體系中的人們往往不能理解互文符號的內涵和外延,這類“超語言因素”就成為了理解和交際的障礙。
四、翻譯本身也是一種互文性活動
根據(jù)互文性理論,每一個文本都不是獨立的,它與其他的文本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而互文性理論則體現(xiàn)了文本之間的繼承和發(fā)展關系??偟膩碚f,互文性理論有以下三層含義:完成文本;闡釋文本;改寫文本。根據(jù)這一理論,譯文與原文之間就是一種互文關系。我們將原文視為一個前文本,那么譯文就是前文本的生成文本。譯者是原文與譯文之間的媒介,兼具讀者、闡釋者和作者三重身份。互文性的含義在譯者身上體現(xiàn):作為讀者對文本的完成;作為闡釋者對文本的闡釋;作為作者對文本的改寫。因此正確運用互文理論有助于更好地發(fā)揮譯者翻譯活動中兼具三重身份的主體性地位。
五、互文性對翻譯的啟示
1.理解原文本
譯者在進行翻譯之前,首先要做的是閱讀原文本,弄清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和象征意義,并了解其所處的時代背景、創(chuàng)作意義以及原文作者。意大利著名符號學家貝托??圃?jīng)說過“沒有任何文本可以脫離其他文本而被閱讀”。舉個例子,在我們閱讀原文的過程中,我們會將原文的體裁,范式,風格進行歸類和辨認,同時指出其中所用的典故,修辭手法等,在這里我們就運用了互文性知識,運用了其他類似文本帶給我們的知識。原文中有很多互文現(xiàn)象,譯者應當具備豐富的跨文化知識,才能深入理解原文的語言意義和文字淵源,從而準確闡釋它們的社會文化意義。因此翻譯中的原文互文性現(xiàn)象的正確處理要求譯者有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
2.借鑒其他譯本
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可以參考其他譯者對于該文的譯本,從而進一步理解原文的互文符號和互文指涉。以xx為例,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譯本多達20多個,不同的譯者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翻譯的目的和譯本的用途也不盡相同,這樣勢必導致不同的翻譯策略和方法。為了最大限度的忠實原文并使讀者弄懂原文所想表達的內涵,譯者理應參考借鑒前文本,做到譯文忠實,表達流程易懂。
3.恰當創(chuàng)造目的文本
互文性與翻譯的關聯(lián)還體現(xiàn)在譯者對原文文本的闡釋和改寫,這是最核心的環(huán)節(jié)。闡釋原文要求譯者高水平地運用互文性知識。一般來說,文本的闡釋包括這樣四個方面的工作:(1)道出作者的未盡之意;(2)變復雜為簡單;(3)變暗示為明示;(4)從具體細節(jié)中抽象出普通意義原理和規(guī)則。這就對譯者提出很高的要求,他必須充分運用自己的文學內涵,從體裁、內容到風格、形式來履行闡釋者的身份。通俗地講,譯者要兼具足夠的文學知識,敏感的藝術鑒賞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才能使其主體性充分發(fā)揮出來。
此外,任何作者在寫作時都會對別的文本進行下意識地改寫。在翻譯當中,譯者履行完讀者和闡釋者的身份,以作者的身份進行改寫,體現(xiàn)的就是一種互文關系。用后現(xiàn)代的眼光來看,譯作“描繪”原著,就像原著“描繪”譯作一樣,“譯作”和“原著”互相存在于對方內部,充分體現(xiàn)了后現(xiàn)代翻譯觀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文特點。譯者作為作者,在轉換語言符號的同時,一方面經(jīng)受著因原文本意義的多元性而帶來的困擾,一方面進行著與他文本或他譯者的相互模仿,關聯(lián)等行為。譯者必然會自然不自然地調動自己所有的潛能,不斷地穿插往來于源自文本網(wǎng)絡的記憶中,從而使自己的潛意識、無意識、聯(lián)想、幻想等一系列大腦活動得到強有力的發(fā)揮。
總結
將互文性理論引入翻譯領域為翻譯研究提供了一個新視域和新途徑,為多元化的大理論背景增添了一種新的元素,從而使翻譯理論與實踐走向更為廣闊的天地。處理好翻譯中遇到的互文性問題,正確把握原文中的互文性現(xiàn)象,充分利用這一理論從而更好地發(fā)揮譯者的主體地位,對于翻譯工作者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祝朝偉. 互文性與翻譯研究[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4)
[2] 劉軍平. 互文性與詩歌翻譯[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1)
[3] 羅選民,于洋歡. 互文性與商務廣告翻譯[J]. 外語教學,2014(5)
作者簡介
戴濤(1989-)女,漢族,四川德陽人,助教,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中國古詩英譯。
彭玥(1990-)女,漢族,四川綿陽人,助教,研究方向:德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