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
摘要:初中語文是一門非常關鍵的基礎課程,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增長知識、開拓視野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應積極構建高效課堂,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不斷提高語文教學水平。本文分析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闡述了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 高效課堂 問題 對策
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是指在一般的課堂教學中, 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學,在單位時間內(一般是一節(jié)課)教師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獲取知識得到高效發(fā)展。 也就是說,在有限的40分鐘課堂教學中,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學計劃,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是高效語文課堂的實質。 針對語文課程,如何在課堂上使學生最大范圍地提高參與度,在知識層面、鑒賞層面、學習方法層面有所收獲、有所進步是問題的關鍵。[1]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1.備課不夠充分
授課之前,語文教師必須要進行備課,根據初中語文每個課時的教學目標,明確每節(jié)課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準確把握教學節(jié)奏,清楚了解各個教學難點和重點。但是很多初中語文教師都存在著備課不夠充分的問題,有些教師為了加快教學進度,備課十分倉促,教學方式落后,教學目標不明確,在課堂上經常隨性而講,直接影響了語文教學效果。[2]
2.不了解學生心理
語文課堂教學的目的不是單純的講課,而是讓學生可以了解和自我理解所學的知識,對語文學習充分興趣。但是很多語文教師并不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特別是不了解學生的思維模式,例如,初中語文在學習《論語十則》時,對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教師可能讀一遍就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但是學生學習的語文知識有限,有時可能讀上十遍也不知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一些教師經常在講解文言文時,過于注重翻譯,而忽視了講解這些文言文的背景和一些出處,使得學生對于文言文學習毫無興趣。
3.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顯著
新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教師在教學中主要起穿針引線的作用。 語文課程本身就是一門日積月累的學科,在教學中,要將學生以往被動接受轉變?yōu)橹鲃犹剿鳌?教師要多啟發(fā)多引導,幫助學生在日常積累中掌握學習語文的技巧,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改變沒有老師就看不懂、不知所云的局面,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當前,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所提高, 但是大多數僅限于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增多了,對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還不夠。[3]
二、如何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
1.深研教材,精心備課
備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要備學情、備教材。只有了解學生的知識底細與教材的重難點,才能知道學生該學什么,才能明確教學目標,教師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我所在地方是民族地區(qū),所教授的對象全部是少數民族學生,就其漢語的水平與一般內地學生有較差異。由于沒有適宜的語言環(huán)境,學生大多使用少數民族語言進行日常交流,漢語使用極少,加之基礎教育階段對漢語言的教學重視不夠,造成許多學生連一些基本語句都寫不通順,初中的學生語文水平大概與內陸小學四、五年級相差無異。放手自主學習行不通,教師全權代理又分身無術,教學設計上就得下功夫。課余,我閱讀了《這樣教語文——余映潮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40 篇》,《新課程理念下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語文》等書,一篇篇目在網上查閱相關的教學設計,再根據自己學生實際,取舍、增減、重組。教學設計上備出學生掌握各種不同知識的程度,學習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一堂課在生成時是成熟而完善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自然流暢,一氣呵成,學生學有所得,教師教有所長的成效只有平時深研教材、精心備課才能漸漸達到。
2.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
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有助于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好奇心和興趣,例如,《濟南的冬天》課堂教學,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制作精美的PPT課件,課件中包括一些關于濟南冬天的圖片,作者老舍的簡介,重要的字詞以及文章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等,教師可運用不同的顏色對文章中一些優(yōu)美的語句進行標記,還可以配合描述濟南冬天的寫實歌曲,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一目了然,快速抓住學習重點。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多媒體教學方法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包括非常廣泛、非常豐富的內容,給學生視覺、聽覺上非常直觀的感受,從而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體驗和感受,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4]
3.注重課后教學反思
課堂是教學過程的主體部分, 但是課前準備與課后反思是課堂成功與否的重要保證。 很多教師認為一堂課在下課鈴響的那一刻就萬事大吉,再也不去想了,這樣是不科學的。 教學反思是課堂教學的再認識、再提高的過程,事實上,凡是優(yōu)秀的教師,教學過程絕不僅限于課堂,往往都有課后反思的習慣,并且注重課堂反饋,以此作為下一堂課的前車之鑒,將教學中的不足之處一一改正,做到精益求精,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不斷提升教師個人魅力
教師的個人魅力本身就可以使學生形成一種向心力,從心底對老師產生一種崇拜,學生帶著積極的情緒聽課,課堂教學效率自然會提高。 語文教師的個人魅力往往與語文魅力
息息相關,獨特的文人氣質,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豐富的情感表達或是非凡的語言技巧,等等,這些都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文學語言帶來的現實意義。 比如在教授《再別康橋》時,因為設備故障導致提前備好的圖片資料無法展示,我看到了學生們眼中的失望,便靈機一動說:“可能再優(yōu)美的圖片在徐志摩筆下都顯得暗淡無光, 都沒有他本人的詩句來的更有感染力,下面就讓我們與徐志摩一起感受這份浪漫。 ”學生們會心地笑了。
結語
針對傳統(tǒng)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教師備課不充分、不了解學生心理狀態(tài)等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優(yōu)化,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創(chuàng)新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愛上語文學習。
參考文獻
[1]王虹.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才智,2012(3).
[2]羅萬忠.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構建高效課堂[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6).
[3]謝震.淺析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建立[J].中國校外教育,2015(5).
[4]王鳳香.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初探[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