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秋嫻
摘 要 音樂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和智慧結晶。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有賴于對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強調弘揚民族音樂的同時,還應以開闊的視野,學習、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以利于我們共享人類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
關鍵詞 音樂文化 文化多樣性 音樂傳承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化是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文化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它是由人類長期創(chuàng)造形成的產(chǎn)物,是一種歷史現(xiàn)象,是人類社會與歷史的積淀物。它反映了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世界上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標志,學生通過學習世界上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將會拓寬他們的審美視野,認識世界各民族音樂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熱愛。聆聽、欣賞在不同民族不同背景下產(chǎn)生的音樂,能夠讓學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如何做到更好地理解音樂的多樣性呢?
1熱愛本民族音樂,關注本民族藝術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擁有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民族音樂文化的發(fā)展源遠流長,內(nèi)容豐富多彩,形式瑰麗多姿,蘊含著偉大的民族精神和凝聚著民族的藝術精華。今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題《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出現(xiàn)在全國老百姓的視野里,成為熱議話題。什么是老腔?老腔是陜西省非常古老的漢族戲曲表演形式。長期在華陰廣泛流傳,分老腔、時腔兩個劇種,表演方法和全國大致相同,先搭好臺子、撐好“亮子”,然后借助燈火,以竹簽挑撥用皮革雕成的人物進行舞臺表演。老腔用皮影表演。只要6個人就可演唱一出讓人蕩氣回腸激動不已的戲來。一出戲由一人主唱,生末凈旦丑全擔,其他5人幫腔。主唱懷抱月琴,邊彈邊唱,還要打板打鑼和敲鼓。另一人挑扦子表演皮影。其他人分別負責板胡、大號、手鑼、勾鑼、鉸子、梆子、鈴鈴和木塊擊板。老腔帶著一人唱滿臺吼的氣勢,帶著以木擊板的震撼,去唱征戰(zhàn)和剿殺,去唱犧牲和失敗,在老腔臺下聽老腔,那一聲似乎從腦后發(fā)出的略帶沙啞的唱,厚重而深沉。它唱出得勝的英雄氣吞山河的豪邁,唱出失敗的英雄馬革裹尸還葬的粗獷和豪邁,唱出陜西人的冷倔和蒼然。在老腔臺下聽老腔,仿佛考古學家找到了古戰(zhàn)場,聽到了刀槍劍戟的撞擊和古時的人喊馬嘶。在老腔臺下聽老腔,心胸會慢慢地裝進大山和江河,驅趕去戚戚的小氣,生出一股豪氣,一股無畏。
2認同本民族文化,做好傳承,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看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人永遠不會忘記:當場地上巨大的卷軸慢慢拉開時,全場人為之震撼。“太古遺音”、四大發(fā)明、漢字和戲曲,中國燦爛的文化神奇地展示在這幅147米長,27米寬的巨大LED屏幕上,在悠揚的樂曲中,長卷上浮現(xiàn)出2000多年前絲綢之路的商隊和地圖,上千名水手,手持黃色巨槳,組成巨大船隊,再現(xiàn)鄭和下西洋的盛況,音樂聲中,巨槳翻飛,海天一色,驚濤駭浪中,兩條船隊如巨龍般飛舞,全場觀眾歡聲如潮?!皬墓爬系某浆F(xiàn)代大國,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描繪了豐富多彩的中國歷史”, 張藝謀用一種史詩般方式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文明長卷,以其獨特的方式向世界訴說著自己的悠久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中國人向世界訴說自己的歷史和文化的方式具有不同尋常的、豐富的想象力,并且完美地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中國的風采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獨有的“中國味道”。
3用心引領,用心聆聽,用心感受才是最好的傳承和尊重
只要人有思想有感情就離不開音樂,因為音樂是調味劑,它可以讓簡單枯燥的生活變得輕松有趣起來;音樂是靈魂的凈化師,因為音樂的本質就是“真善美”;音樂是心靈的治療師,你的痛苦和憂傷都可以在音樂中得到宣泄和治療;音樂是“掃盲器”,它可以帶你周游世界,可以帶你遨游文學的殿堂,也可以帶你穿越各個世紀,領略世界歷史文化,感受各地的風俗人情??偠灾?,世界有多大,音樂就有多寬,思想無限,音樂無限。回到我們這個《走進京劇》的單元,你們通過文字的方式初步了解到什么是京劇,什么是臉譜,什么是文場、武場,了解了唱念做打是京劇的表現(xiàn)手法,了解了京劇行當生旦凈丑……京劇之所以被稱為“國粹”,除了歷史悠長、門派多,唱腔講究外,還集文學、美術、武術、舞蹈、歌唱、表演于一身,因此成為我國的藝術瑰寶。
通過用心聆聽和欣賞優(yōu)秀的京劇作品,領略各大門派的大師風范,體會作為一名京劇藝術演員“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堅持和執(zhí)著,對藝術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有了認可和尊重,他們才會更積極地繼承和發(fā)揚我國優(yōu)秀的音樂文化。
4尊重差異,理解個性,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共同發(fā)展
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fā)展本民族文化的內(nèi)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xiàn)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尊重差異,理解個性,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才能促進文化的共同繁榮和發(fā)展。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個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這個民族歷史發(fā)展的產(chǎn)物和人民智慧的結晶。一個民族的文化成就,不僅屬于這個民族,而且屬于整個世界。一枝獨秀不算景,萬紫千紅才是春。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白巖松說,音樂比新聞更真實地記錄著每一個時代。音樂是文化的一張名片,也是人類文明進步最好的記錄者和見證者。
參考文獻
[1] 王安國.美育的實踐——中國學校音樂教育改革與政策發(fā)展[J].音樂研究, 2006(03).
[2] 金娜.堅持活化傳承 留住民族表情——“‘土風計劃村寨文化傳承項目云南試點交流展示會”綜述[J].人民音樂,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