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福永人民醫(yī)院鳳凰山社康中心(518103)鐘恒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表現為腹脹、噯氣、早飽、上腹痛、反酸、惡心等,屬于非器質性疾病,脾胃氣虛型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見類型,臨床采用西醫(yī)的方法治療時,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研究表明,采用中醫(yī)辨證治療的方式有利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升治療效果,本院以收治的脾胃氣虛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為研究對象,給予中醫(yī)辨證治療,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醫(yī)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脾胃氣虛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男64例,女56例;年齡23~57歲,平均(42.1±3.1)歲;病程1~5年,平均(2.1±0.4)年。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及中醫(yī)辨證診斷標準;②經內鏡檢查、B超檢查等確診;③排除器質性疾病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上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西醫(yī)治療,給予患者雷尼替丁150mg,每天2次,嗎丁啉10mg,每天3次,維生素B1 20mg,每天3次,連續(xù)服用30d。
實驗組患者采用中醫(yī)辨證治療,給予患者中藥內服和溫針灸,中藥方劑組成:黨參、茯苓、枳實、麥芽、白術各15g,厚樸、半夏、檳郎各12g,炙甘草9g,干姜5g,廣木香6g,水煎服,每天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溫針灸穴位為三里、中脘、氣海、陰陵泉、公孫和內關,每天1次,連續(xù)治療30d。
1.3 判定標準 治愈: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2個月內未見復發(fā);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改善;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無變化。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的軟件為SPSS18.0,計數資料表示方式為數(n)和率(%),組間比較利用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30d的治療之后,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0.0%,實驗組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附表 實驗組和對照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功能性消化不良為臨床常見病,發(fā)病率比較高,癥狀反復性大,臨床治療難度大,導致治療效果有限,近年來研究認為,主要引發(fā)原因為胃腸運動障礙,不過確切的發(fā)病機制并不明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表現為上腹部疼痛、腹部脹氣、噯氣、厭食、惡心等,包含多種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癥等[1]。脾胃氣虛型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見類型,中醫(yī)上認為其屬于“胃脘痛”和“痞癥”范疇,主要病因為七情失和、食滯中焦、脾胃虛弱、痰濕阻滯、表邪入里,長期影響下,患者的身體會越來越虛弱,進而出現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2]。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脾胃氣虛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時,多采用嗎丁啉、潘立酮等藥物,改善患者的胃腸運動功能,但無法實現有效治療,患者的治療需求并不能很好的滿足,且再次復發(fā)率比較高,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脾胃氣虛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yī)診斷的主要癥狀為患者脘腹痞滿隱痛,勞累過后或者饑餓時,患者的疼痛程度加重,大便呈現溏軟,舌質變淡,舌苔為白色或白膩狀,而次要癥狀為泛吐清水、噯氣不爽、口淡不渴、頭暈乏力[3]。采用中醫(yī)辨證治療時,采用中藥內服和溫針灸的方式,中藥內服方劑由茯苓、半夏、檳郎、炙甘草等組成,對腹脹、氣滯、便秘、食積等癥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胃排空速度加快,腸壁的收縮力提高,同時,通過對脾胃相關穴位的溫針灸,通經活絡、補氣活血、溫經散寒,通暢患者的運化功能,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能夠促使患者康復,降低治愈后復發(fā)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4]。在本研究中,將醫(yī)院收治的脾胃氣虛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給予中醫(yī)辨證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經過30d的治療之后,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0.0%,實驗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說明,臨床采用中醫(yī)辨證治療脾胃氣虛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時,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能夠比較好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脾胃氣虛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為臨床常見病和多發(fā)病,給予患者嗎丁啉或潘立酮口服治療時,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效果并不理想,不能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而采用中醫(yī)辨證治療時,針對患者的脾胃氣虛病因和癥狀配置中藥方劑,從根本上調理和治療,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比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應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