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朋,肖 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華醫(yī)院檢驗科 835000)
?
·經驗交流·
膽紅素、hs-CRP、HCY檢測在維吾爾族人群冠心病中的價值
王曉朋,肖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華醫(yī)院檢驗科835000)
目的探討維吾爾族(簡稱維族)人群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膽紅素檢測與冠心病之間的關系。方法對該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05例維族冠心病患者及30例維族健康體檢者和30例漢族健康體檢者血清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hs-CRP、HCY水平進行測定,并做比較分析。結果冠心病組hs-CRP、HCY水平明顯高于維族健康對照組和漢族健康健康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冠心病組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水平明顯低于維族健康對照組和漢族健康健康對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維族健康對照組與漢族健康對照組以上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檢測hs-CRP、HCY、膽紅素水平對維族人群冠心病患者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維吾爾族;超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膽紅素;冠心病
冠心病是目前最常見、危害大的心臟疾病,發(fā)病與多種機制有關,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學術界一直在尋找冠心病的病因,目前的共識是其為多基因疾病,即由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迄今為止,提出的冠心病危險因素已達百余種,年齡、性別、高血壓、高血脂、吸煙等均為冠心病危險因素,但最有價值的,并可及早預防和治療的是血脂、C反應蛋白(CRP)和凝血因子。近年來同型半胱氨酸(HCY)作為冠心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受到重視[1]。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是炎性反應的標志物,也是冠心病發(fā)生、發(fā)展和治療的重要指標[2]。低水平的膽紅素在冠心病中的作用正引起人們廣泛的注意[3]。本文通過對305例維吾爾族(簡稱維族)人群冠心病患者血清中hs-CRP、HCY、膽紅素進行檢測,觀察其與冠心病之間的關系。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根據1979年WHO對冠心病的診斷標準,選擇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心內科收治的維族冠心病患者共305例為冠心病組,其中男210例,女95例,年齡38~76歲,中位年齡56歲。選擇本院維族健康體檢者30例為維族健康對照組,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25~60歲,中位年齡42歲。選擇漢族健康體檢者30例為漢族健康對照組,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28~63歲,中位年齡45歲。所有入選者均排除肝、腎、肺、腦、甲狀腺、風濕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臟病和其他嚴重病變,均未使用葉酸、維生素B12等影響檢測的藥物。各組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儀器與試劑血清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檢測采用日本和光試劑及配套和光試劑校準品。hs-CRP檢測采用上海藍怡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試劑盒及配套校準品。HCY試劑盒為深圳奧薩薩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試劑盒及配套校準品。在日立公司7600全自動分析儀上進行測定,所有檢測在2 h內完成。
1.3方法所有研究對象均于清晨采集空腹12 h后靜脈血5 mL,離心后分離血清。血清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檢測采用釩酸氧化法,使用配套校準品校準,室內質控品采用伯樂室內質控2個批號的質控品。HCY檢測采用循環(huán)酶法,使用配套校準品校準,檢測配套兩個濃度質控品,以上質控均在控后方可檢測標本。hs-CRP檢測采用乳膠增強免疫透射比濁法,結果與參比實驗室定期進行比對合格方可檢測標本。
1.4正常參考值范圍均經過WS/T404.1-2012生化檢驗參考區(qū)間驗證合格后使用。血清總膽紅素正常參考值范圍為3.42~20.50 μmol/L、直接膽紅素為0.00~6.84 μmol/L,hs-CRP為0.0~0.6 mg/dL,HCY為0~10 μmol/L。
冠心病組hs-CRP、HCY水平均明顯高于維族健康對照組和漢族健康對照組;而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水平明顯低于維族健康對照組和漢族健康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各項指標在維族健康對照組與漢族健康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檢測指標結果比較±s)
注:與冠心病組比,*P<0.05。
膽紅素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參與氧自由基的清除,形成對體內脂質的抗氧化保護作用,降低組織膽固醇的沉積,抵制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有效抵抗冠心病的發(fā)生。其還能促進膽固醇的溶解,促進膽固醇從膽汁中排出,降低血清中膽固醇的濃度,阻止冠心病的發(fā)生[4]。
本研究結果顯示,維族人群冠心病患者血清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及間接膽紅素水平均較維族健康對照組和漢族健康對照組低(P<0.05),提示維族人群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由于膽紅素水平的降低而導致體內抗氧化劑的缺乏,自由基清除劑活性降低,導致大量的脂質過氧化物產生,促進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其表現機制為:脂質過氧化物直接損傷內皮細胞,導致內皮細胞的退行性變和通透性改變,脂質過氧化物的產物丙二醛(MDA)極易修飾低密度脂蛋白(LDL),成為MDA-LDL后,能為單核巨噬細胞受體所辨認、吞飲,而形成泡沫細胞;同時炎性細胞浸潤并釋放各種生長因子,刺激中膜平滑肌細胞移行于內膜增生,吞噬及分泌大量間質成分,形成冠脈粥樣硬化;脂質過氧化物引起前列環(huán)素/血栓素A2失調,血小板聚集性加強,釋放5-羥色胺等,并增強凝血活性。這些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從而促進粥樣硬化的形成。據Schwertner等[5]報道,血清膽紅素每下降一半,發(fā)生冠狀動脈病變的危險性就增加47%。血清膽紅素與冠心病的發(fā)生呈顯著負相關,因此用膽紅素冠心病有一定的價值。
健康人群CRP為陰性,發(fā)生炎癥時升高,且在24~48 h達到峰值,可參與局部及全身炎性反應。研究發(fā)現,CRP與冠心病密切相關,25%的CRP高值者比25%的CRP低值者,冠心病致死率增加四倍[6]。因此CRP被看做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CRP通過激活補體系統,促進中性粒細胞黏附,吸引冠脈斑塊中的補體,在動脈硬化的形成和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CRP的升高反映了動脈硬化發(fā)生炎癥和粥樣斑塊的脫落。冠心患者的CRP呈現輕度升高狀態(tài)。hs-CRP與冠脈不良預后有關,比其他炎性因子更能反映冠脈病變的進程,是冠心病一個長期或短期的危險因素[7-8]。本研究結果顯示,維族人群冠心病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較維族健康對照組和漢族健康對照組低顯著升高(P<0.05),與文獻[9]研究結果一致。提示CRP測定對冠心病病情嚴重程度判定有重要的預測價值。
健康人群HCY含量很少,體內主要有甲基化過程和轉硫過程兩條轉化途徑,但如果參與循環(huán)的B族維生素缺乏,相關代謝酶變異可導致HCY水平升高[10]。冠心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炎性反應有關,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可導致血管內皮損傷,促進炎性因子釋放,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及鈣化,影響脂質代謝,促進動脈血栓形成,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因此,HCY也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維族人群冠心病患者血清中HCY水平顯著升高(P<0.05),提示冠心病患者存在炎性反應,而CRP和HCY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對冠心病的發(fā)生和預后都存在預測作用。因此對患者進行相關指標檢測對冠心病的診斷和病情嚴重程度的預測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hs-CRP、HCY、膽紅素檢測對維族人群冠心病的診斷、治療及預防都有重要意義。且以上指標無民族差異,可參考同一標準進行判斷。
[1]陳良友,林海麗.冠心病患者C反應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15):129-131.
[2]毛小紅.冠心病患者血清VEGF和hs-CRP水平的變化[J].檢驗醫(yī)學,2013,27(11):1050-1051.
[3]王錫倫,王進.冠心病患者血清膽紅素水平與血脂變化的臨床意義[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10):108-109.
[4]劉傳紅.血清膽紅素與冠心病的關系[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6,22(22):3402-3403.
[5]Schwertner HA,Jackson WG,Tolan G.Association of low serum concentration of bilirubin with increased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lin Chem,1994,40(1):18-23.
[6]Ridker PM.Role of inflammatory biomarkers in predic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Lancet,2001,358(9286):946-948.
[7]Kullo IJ,Ballantyne CM.Conditional risk factors for atherosclerosis[J].Mayo Clin Proc,2005,80(2):219-230.
[8]任竹建.冠心病患者CRP和Hcy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探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5,31(21):3164-3165.
[9]林婉媚,曾彩云,葉艷君.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17):29-30.
[10]王楊,王金和,程佩蘭.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機理及臨床應用[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06,27(2):137-139.
[11]Stringer MD,G?r?g PG,Freeman A,et al.Lipid peroxides and atherosclerosis[J].BMJ,1989,298(6669):281-284.
[12]Anderson JJ.Evalu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an inflammatory marker,and infectious serology as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J].J Am Coll Cardiol,1998,32(1):35-41.
10.3969/j.issn.1673-4130.2016.17.060
B
1673-4130(2016)17-2490-02
2016-03-19
2016-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