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尤今
到醫(yī)院去探訪喜獲麟兒的姻親,碰巧她公司里的老雜役也來看她,捎來了一大包蘋果。姻親雙目含笑,喜滋滋地說:“我最愛蘋果啦。醫(yī)生常說:每天一蘋果,病魔門外過。謝謝你!”老雜役十分高興,滿臉皺紋都浸在笑意里。
老雜役走了以后,一貫善解人意的姻親轉(zhuǎn)頭對我說道:“噯,我一咬蘋果,牙齒便發(fā)酸。拜托你,帶回去吃,好嗎?”
姻親以良善的旨意包裹了一個白色的謊言,給了別人面子,也聰明地保住了雙方可貴的情誼。
由此,我聯(lián)想起自己曾經(jīng)干過的一樁蠢事。
那年,在新年的歡慶氣氛里,受父母之托,帶了厚禮和紅包,到馬來西亞造訪一位年事已高而經(jīng)濟拮據(jù)的遠房親戚。小坐一陣子,起身告辭時,她忽然顫巍巍地從柜子里取出了一本集郵冊子,鄭重其事地送給我。從郵票的年份斷定,她已珍藏多年。很顯然地,她想用這個方式“以德報德”。君子不奪人之好,我正色地說:“我不集郵,這東西,對我沒用!”她沒有堅持,可是,臉上的笑意卻凍結(jié)了。事后得知,她沒有堅持是因為她以為我嫌禮薄。我想解釋,但卻無從解釋起,心里十分難過。然而,更使我難受的,是當時她那種自慚形穢的表情。
多年以來,每回想到這事,便嗒然若失。
(妞子摘自“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