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峰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目的為了“學進去講出來”??茖W的小組合作就是實施師生互動,生生協作,研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提升學習語文知識的技能技巧,同時也是有理落實素質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打造團隊協作精神,使學生融入課堂。
【關鍵詞】語文課堂 有效學習 小組討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6)01-0053-01
《詩經,衛(wèi)風》指出“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學記》中提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學生如果能互相切磋,交流心得,學習效率自然會提升,說明我國古代就重視學習共同探究。每年我都參加各種初中語文研討會,學習交流會,基本功大賽品評,觀摩了各種語文的展示課、公開課、優(yōu)質課等,我發(fā)現他們無論上的什么類型課,都有一個共同教學手段——小組討論。給我的感受是:有的小組討論很成功,有板有眼,形式新鮮、新穎,學生很用心、用情,討論的問題很獨到,富有成效,氣氛輕松、快樂民主,師生互動也很活躍,整個課堂激情似火;有的純粹是花架子,表面熱熱鬧鬧,實則是虛假繁榮,沒有解決任何實質問題。下面就來具體談談如何開展小組合作教學。
一、小組分配要科學、合理
小組分配要科學、合理,這要求語文老師必須要了解班情,根據性別,興趣愛好,性格差異,智商情商,語文基礎差異,走讀生和寄宿生,將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搭配分組,目的保持組際均衡性,傳幫帶。我按成績把班級的學生分為優(yōu)等生,學困生,中等生,每組一般設計有6人,2個優(yōu)等生,2個學困生,2個中等生,為了保證組員的差異性和互補性,同時便于各組公平競爭。每組都要選一個有能力的人擔任組長,一個主持人,一個中心發(fā)言人,一個記錄員,其余作為組員積極參與探究。這種分組實施動態(tài)分組,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適時進行人員變動,以保證有新鮮的環(huán)境,保證小組有良性競爭活力,增強小組學生的合作凝聚力,這樣也有利于各組學習活動的評價。
二、著力打造組內凝聚力,小組之間競爭力
合作小組的成立決定了組內的學生在討論中必須做到互相幫助,每個小組成員都要對其他成員負責,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取長補短的氛圍。教師可以規(guī)定每個小組只需提交一份答案,亦可不表揚學生個人,而表揚整個小組,這樣做有助于形成討論小組的集體向心力。同時激發(fā)各討論小組存在的競爭力,教師可通過組織競賽的方式,推動小組之間的有序競賽,用競爭的壓力提升各小組的凝聚力。當某小組提交有價值的討論結果時,教師要積極地給予回應,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如果小組內的討論比較激烈,甚至組員之間出現互相扯皮的現象時,教師要安排一些時間用來分析分歧產生的原因,也可以把確實存在較大分歧的問題提交到全班進一步討論。從而使小組合作真正有助于語文課堂效率的提高。
三、避免小組討論走形式
我在平時聽課中發(fā)現有的小組合作流與表面文章,華而不實,例如,在小組討論時要突破的主題不明確,或者主題膚淺,學生略為思考一下就知道答案,無需小組討論,其實這樣浪費了學生的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還有有些小組合作,反而成為優(yōu)秀生表演展示的舞臺,或者是優(yōu)秀生之間的對話,那些所謂學困生怕說錯被笑話,不敢說也不愿說,只是呆若木雞扮做聽眾,這樣的小組討論實際上已經名不副實了,所謂的共同提高學習只能是一句空話而已,根本沒解決如何實際問題;還有的小組合作,老師只讓學生無序爭論,自己似乎是局外人,不點撥,不誘導,不品評,這樣的討論也是無效的。因此,為了避免走形式,首先老師確立好難易適宜討論主題,中心發(fā)言人不得占有太長的時間,組內的成員都要發(fā)言,老師不時加以參與討論,誘導,點撥,點評,鼓勵中等生,多傾聽學困生的觀點,使小組合作真正做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四、設計好科學討論時間
教師設定討論時間時,要立足學情,兼顧各層次學生,不可因急于完成教學進度,而忽視學生思維素養(yǎng)的提升。要掌握好小組討論的時間,空間,不該討論的絕不花一分一秒,改討論的不必擔心時間的浪費,需根據情況延長或縮短討論時間。一般來講,小組討論的時間以中等學生能完成任務為限?;趯W習基礎、認知水平方面的差異,占學生人數最多的中等生自然比優(yōu)秀生需要的時間多,教師需要正視優(yōu)秀生與中等學生的討論“時間差”,千萬不要讓這些學生失去了主動學習的機會。
五、要科學品評小組討論結果
在小組討論結束后,必需要對討論的質量、結果給予適當的評價。理論上來說,評價的主體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學生,但在實踐中,一般較少選擇讓學生作為評價主體。這不是教師理論修養(yǎng)或課堂操控能力的問題,而是當前初中語文的教學任務及時間設定,令教師沒有提供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評定他們小組或其他小組的討論的質量,更不用說對小組內的組員表現分別進行評價。但無論怎樣,對于討論的結果都要及時的表揚,鼓勵,糾錯,反思,使小組討論在老師的科學點評中發(fā)揮更大的效果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小組合作會更加完善,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能力會得到進一步拓展,教學效果會更加明顯。
【參考文獻】
[1] 郭保富.莫讓合作學習“有名無實”[J].中學教學參考,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