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青田本土文化和中學篆刻教學模式的有效融合

2016-09-22 18:16:39吳林峰
考試周刊 2016年67期
關鍵詞:本土文化篆刻教學模式

吳林峰

摘 要: 新的美術改革明確了美術課程的人文性質,給美術教學模式帶來了新鮮的血液。作為華夏文明絢爛奪目的篆刻,具有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加之青田獨具的歷史淵源,形成了與篆刻不可分割的關系。本文結合青田地方資源,對青田的篆刻文化進行簡單陳述,并在平時篆刻教學的基礎上進行模式探索,形成了適合青田農村中學的篆刻教學模式。

關鍵詞: 篆刻 本土文化 教學模式

倡導民族精神,弘揚傳統(tǒng)文化,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優(yōu)勢,開展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篆刻教學,是順應中國教育的發(fā)展動向和課程改革的整體脈絡,也是開展學校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筆者特在本校嘗試開展實施篆刻教學,探索適應青田農村中學的教學模式。

一、篆刻與青田石

篆刻是我國傳統(tǒng)的造型藝術之一,篆刻字體大都采用篆書書寫,先書后刻,因而稱為篆刻。它結合了書法和雕刻兩種藝術形式,具有欣賞、實用和收藏等價值。它古老而獨特,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由于篆刻應用性強,藝術欣賞價值高,因此若干年來經(jīng)久不衰。特別是經(jīng)戰(zhàn)國、秦漢和明清這兩個歷史階段,篆刻藝術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影響不斷擴大,并已走出了國門,成為具有國際性的藝術形式。

每個品類的青田石都非常有特色,審美價值很高,假如從鈐印角度說,青田石的耐溫、致密等優(yōu)點,具有無與倫比吃油附色性能,印痕特別久不褪色且非常清晰。

西泠印社副社長韓天衡對青田石非常鐘愛,在《我所認識的青田石》一文中作了如此描述:“以印材論,上品青田石本身即為藝術品……毋論質地凍或非凍,石性皆清純無滓,堅剛清潤,柔潤脫砂,最適于受刀聽命,最宜于宣泄刻家靈性,因此青田石是印人中最中意、最信賴的首選印石?!?/p>

青田的學生滋潤在這千年的文化熏陶中,深深呼吸著藝術氣息,為我們在校內順利開展篆刻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藝術基礎。這些為我校開展篆刻教學提供了其他地區(qū)所沒有的獨特優(yōu)勢。

二、立足本土、傳承文化開發(fā)校本課程

《中國教育改革發(fā)展綱要》指出:“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fā),根據(jù)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相結合的原則,實行多種形式辦學,培養(yǎng)多種規(guī)格的人才”,并明確指出中小學“要辦出各自的特色?!?/p>

本次課改在美術課程中設置了書法、篆刻內容系列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學生的自主選擇性和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關注美術創(chuàng)作實踐活動。創(chuàng)省二級特色示范高中,給學校學科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其中美術學科在高中教學中處于可有可無的狀態(tài),學校更加關心的是高考科目,所以,趁這次深化新課程改革的機會,以新的教學思維結合新的教學模式,讓高中美術教學盡快脫離應試教育的藩籬,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回到應有的定位,提升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補足學生德智體美中“美”這一塊短板。

篆刻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并根據(jù)學生、學校和本地的特有的資源條件,被我們選中作為美術新課程實施活動的契合點。篆刻藝術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國傳統(tǒng)藝術,2008年北京奧運標志采用的是“中國印”,2014年APEC會議青田石篆刻印章作為國禮贈送給外賓。雖然是一顆小小的印章,但是它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卻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由此入手,學生更易了解和掌握。又有日本友人專程來青田考察印石,擇老篆刻家為師,學習篆刻的事跡,更加激勵了年輕學子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了學習勁頭。但是,現(xiàn)在比較嚴峻的事實是包括青田的年輕一代,大都對中國最具民族特色的傳統(tǒng)藝術知之甚微,對家鄉(xiāng)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所以,以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為出發(fā)點,充分利用青田石豐厚的資源,在我校開展篆刻教學與實踐,努力探索一條新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與家鄉(xiāng)石頭的親近感,提高學習篆刻的興趣,增加對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理解與熱愛,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與尊嚴感已是時代的需要。

三、探索特色教學模式

什么是“教學模式”呢?在《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全書》(馮克誠主編,中央編譯出社,1994.6版)一書中,指出“教學模式”又稱教學結構,簡單地說,就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指導下所建立起來的比較典型的穩(wěn)定的教學程序或階段。

篆刻與青田在歷史文化中形成的密切關系,是本校所具有的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同時,這幾年在青田活躍著一支篆刻、刻字創(chuàng)作隊伍,亦有名家出版的篆刻集,新建的青田石雕博物館征集的100多方西泠印社社員的篆刻作品為學生提供了校外學習園地。同時在本地有豐厚的印石資源,價格低廉。這些都為我們開展篆刻教學活動鋪墊了扎實的基礎。本校具有專業(yè)特色的美術教師,也有篆刻、書法愛好者,為開好篆刻教學實踐課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對此,我們實驗并努力探索出適合本校的篆刻教學模式。

(一)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篆刻的興趣。

靈活利用本地自然和文化資源,利用學校創(chuàng)省二級特色示范高中的契機,積極開發(fā)校本課程,增強美術教學與青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聯(lián)系,讓學生深入調查青田石的資源與利用,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對現(xiàn)今青田篆刻藝術現(xiàn)狀的了解和對篆刻家的訪問,聘請他們進行指導,從而增加學生的知識度,擴大他們的視野。參觀青田石雕博物館,學習領悟青田石雕文化歷史,使學生能夠初步了解家鄉(xiāng)的悠久歷史文化、地方特色,培養(yǎng)他們對家鄉(xiāng)的親近感和對篆刻藝術的興趣。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美術教科書,根據(jù)學生、學校和當?shù)氐奶攸c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改變和再創(chuàng)造,充分讓同學們參與進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整個教學過程堅實而有效。

(二)讓學生進行實踐活動,體驗篆刻的樂趣。

通過前期的參觀、采訪、觀摩,以及青田得天獨厚的人文自然條件的熏陶,對青田石和篆刻有了一定的見解。從筆者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看,這時講再多的理論和技法學生肯定無心聽講,學生一拿到石頭,天生就有非常好奇的天性,筆者利用這種天性,先讓學生體驗篆刻的樂趣,進行了如下嘗試:

1.摸一摸。先讓學生通過直接的感官感受石頭,摸一摸石頭的質地手感,感受青田石的溫潤和細膩。

2.刻一刻。拿到石頭,學生迫不及待的想去嘗試,在簡單地介紹了沖刀和切刀的用刀方法和注意安全事項后,引導學生進行方回文和圓回文的練習,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青田石崩裂的清脆質感,有了一定的手感之后,嘗試在漢印中找簡單的內容讓學生臨摹,讓學生知道,原來篆刻是這樣的。

3.聽一聽。在練習刻石的同時,讓學生聽一聽刀和石頭接觸所產生的清脆的聲音,更加直觀地感受青田石,感受篆刻,體驗到篆刻的樂趣。

(三)學習理論知識,初步了解篆刻的技法。

有了一定的體驗之后,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肯定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對篆刻知識有著非常強的求知欲,這時筆者就順水推舟,講解篆刻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步驟,如介紹篆刻的工具,印文的刻法,印章的臨摹方法,鈐印方法等。這時,學生的學習由被動的填鴨式接受,到主動學習,這符合先學后教的體驗式教學模式,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穿插篆書練習,奠定“刻”的基礎。

學習傳統(tǒng)篆刻,一般先從學習書寫篆書開始,素有“治印必先識篆,以求篆書之筆法,得筆法則得字法,而章法隨之”的說法,明人趙凡夫說:“今人不會寫篆字,如何有好印了?!弊瓡木毩暿菍W習篆刻的基礎,有了一定的書寫基礎和篆書理解后再篆刻,就能夠更加主動地進行線條粗細,結構疏密、取舍的處理能力,從而有利于進一步的篆刻創(chuàng)作,提高學生學習篆刻的興趣。

由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在掌握一定篆刻技法和理論學習之后,增加一點篆書學習課程,這一課程中將篆書的理論知識和篆刻練習相結合,有利于加深學生的理解,使學生能夠初步了解篆書的種類、風格、特點及演變,學習掌握篆書的基本書寫方法,并獲得一定的篆書欣賞能力。而后再次練習篆刻時,學生就會根據(jù)個人的領悟與愛好,選擇不同的篆書書體和風格。同時,篆書學習對印章的章法布局及后期的創(chuàng)作有很大的助益。

(五)開展體驗式評價,提高鑒賞能力。

篆刻學習是在一種群體互動和交流環(huán)境中,通過欣賞、技法訓練的方式進行的,學習創(chuàng)作、了解作品的優(yōu)缺點,還要讓學生學會評價自己和他人的篆刻作品。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及相應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圍繞“明清篆刻鑒賞”、“鄧石如印章鑒賞”、“印章和肖形章的鑒賞”、“漢印印章鑒賞”等研究課題進行學習和探究。要求學生在課外以小組為單位,圍繞課題收集資料,制作PPT,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并且進行評價,每個小組選擇相應的內容進行探究,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例如在“明清篆刻藝術”課題里,各小組學生收集到不同的資料,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陳述,并通過制作課件或手抄報加以展示,讓聽課的老師和同學都獲得了不小的收獲。

筆者在制訂教學計劃步驟及確定程序時,立足青田地方文化資源特色,把握教學過程中各方面的邏輯關系,以素質教育、美術知識和發(fā)展特色為三個基本點,構建出一個課內與課外、學科性課程與實踐活動性課程的教學模式。掌握、了解書法藝術與篆刻藝術密不可分的關系,以及它們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對于篆刻藝術的成因、書法藝術和篆刻藝術的表現(xiàn)特征,以及用材、用途、內容等的深刻體會。通過觀摩、交流、創(chuàng)作等步驟,嘗試在篆刻材料上刻出姓名章、閑章和肖形章,體驗通過自己的雙手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藝術美,并對篆刻的歷史、文化內涵進行初步的了解,對篆刻作品形成一定欣賞和評判能力,有利于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傳承,確保整個教學過程的可操作性。我們結合教學情況,不定期舉辦的篆刻作品匯報展覽贏得了廣大師生和校外藝術界人事的一致贊同和認可。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利用青田深厚的青田石和石雕文化底蘊和溫溪悠久的刻字文化對學生的浸潤,探索出一條適合青田農村學校的特色教學模式。利用浙江省進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有利時機,以學?!捌鸷健闭n程群為依托,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開出選修課的形式,開展青田篆刻教學,使青田的石雕文化、古老的篆刻技藝在農村中學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形成了一定的篆刻藝術氛圍。

參考文獻:

[1]夏法起.青田石——中國印四大名石.編福建美術出版社.

[2]吳效鋒,編.新課程這樣教.遼寧大學出版社.

[3]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現(xiàn)代教育思想專題.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4]韓天衡,編.歷代印學論文選.西泠印社.

猜你喜歡
本土文化篆刻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篆刻
對聯(lián)(2018年7期)2018-08-02 06:26:14
瑩波篆刻
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資源提升語文綜合課的教學效果
亞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0:33:34
管窺高中英語教學問題及解決措施
考試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1:30:21
反觀中國電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22:38
活用教材,讓學生成為本土文化的傳播者和繼承者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龐說篆刻(十一)說臨摹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學習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岑巩县| 德昌县| 金塔县| 曲水县| 汪清县| 伽师县| 西华县| 阜宁县| 葵青区| 荥经县| 娄烦县| 建始县| 贞丰县| 昆山市| 湖口县| 北票市| 休宁县| 栖霞市| 分宜县| 新郑市| 河曲县| 六盘水市| 萨迦县| 卢氏县| 鸡泽县| 中卫市| 马山县| 苏州市| 景洪市| 浦城县| 梧州市| 谢通门县| 乳山市| 阿坝| 茂名市| 庄浪县| 通化市| 江山市| 山东省| 诸城市| 修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