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珍香
摘 要:政治課程的內容設置,對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擬從課前準備充分、課堂把控得法、課后監(jiān)測到位三個方面,對政治課堂的有效教學進行探討,以使學生通過教師的“有效教學”獲得“有效學習”。
關鍵詞:有效教學;初中;政治;課堂把控;備課
中圖分類號:G631;G63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2-0013-01
初中階段是青少年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而政治課程的內容設置,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了確保學生能在課堂上準確、全面地掌握政治課程內容,教師就應該注重有效教學。本文擬從課前準備、課堂把控以及課后監(jiān)測三個方面,對政治課堂的有效教學進行探討。
一、課前準備要充分
所謂課前準備要充分,實際上是指教師課外的“功夫”。首先,“會”備課。在當下較為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下,教師實際上是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者和領導者。“備課”相當于工程“設計圖紙”,圖紙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工程的質量。不能“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圖便”,總體來說備課要把握三個要點:目標清晰、內容適度、教法恰當。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熟悉政治教材。教師只有先吃透政治教材,才能對授課內容進行思路編排,去研究每個章節(jié)的切入點和授課方式。教師自己邏輯線先清晰了,內容塊狀化系統(tǒng)了,才能在講課時做到深入淺出和重難點分明。也只有遵循教育規(guī)律和教學原則,科學安排政治內容,合理組織練習,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政治內容,提高思想政治素質。與此同時,還要多留心當下的熱點時事和學生們感興趣的政治話題,看能否結合教材內容用學生們喜歡、習慣的方式去講。其次,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關調查顯示,學生喜歡的教師特征有幽默、開朗、樂觀、公平等。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喜歡某位教師,對其相關課程也會表現(xiàn)得更為關注和用心。即教師要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吸引、影響學生,達到讓學生對相關課程感興趣的目的。要做到這一點,僅僅靠課內時間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在課余時間對學生給予關懷。建立起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上就會表現(xiàn)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二、課堂把控要得法
很多教師的課備得很好,但因為對課堂管理不到位,往往不能提高政治課堂有效性。藝術地應對課堂上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是每個教師的必修課。首先,要做到“以學生為本”。要從學生的情況和不同知識點出發(fā),揚長避短選用教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層次分明地授課,分清哪些學生能自己看懂理解,哪些需要教師深入講解;多用開放式教學法,把課堂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上,通過學生相互之間的探討來深入理解知識點,也通過學生的總結了解他們的掌握程度,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同時,課堂上要注意學生的反饋,教師要及時捕捉來自學生的各種信息,靈活地對授課內容或者是順序進行調整。其次,要控制好時間。課堂效率是“有效教學”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除了在授課節(jié)奏上要做好預先安排,教師的語言也是提升課堂效率的突破口。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绷晳T于喋喋不休的教師一般教學效率都不會高,幾乎沒有哪個學生喜歡拖堂的教師。因此,教師要學會組織語言,做到簡練清晰、重點突出。課堂教學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任務越好,浪費的時間越少,課的密度越大,教學質量就越高。最后,善用教學設備?,F(xiàn)代多媒體教學設備直觀生動,已成為很多教師的重要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作用,不僅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更好地輔助教師傳達政治課程內容。傳統(tǒng)的講述式不論教師講得多么精彩,要求學生在40分鐘內完全集中注意力也是不現(xiàn)實的。而有了多媒體的輔助,學生在圖文并茂、聲畫同行的教學環(huán)境中不知不覺就掌握了政治知識。對于政治課堂來說,教師善用多媒體設備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課后監(jiān)測要到位
政治課堂有效與否,其評價標準不是教師教的內容是否完善、態(tài)度是否認真,而是學生是否通過教師的授課,熟練地掌握了知識。所謂熟練掌握,不是指死記硬背應付考試即可,而是真正內化、消化書本上的知識,能夠靈活運用、指導實踐,逐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因此,教師在課后的監(jiān)測一定要到位。要根據(jù)學生的反饋及時找到問題,查缺補漏,以免問題積累到后期需要用更多的時間“補課”,也避免其影響后面課程銜接。對于課后的檢驗,不少教師仍然習慣“題海戰(zhàn)術”。表面上看起來有一定效果,但這種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是極其不利的,不僅浪費學生時間,而且影響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課后監(jiān)測,習題必不可少,但課后練習貴在精。習題要“留”,不僅留得要“精”,而且要“妙”。例如,根據(jù)當下的時事熱點、時政新聞,讓學生用相關知識點進行分析和評論;或搭配學習小組,讓學生之間互相檢查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讓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知識點的缺漏之處。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牢固了對知識點的掌握,也是一種能力的挑戰(zhàn)和鍛煉。因為政治課堂的“有效教學”,是使學生在獲得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也能學會學習以及適應社會,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王慧.淺談實施EEPO教學法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學教學參考,2013(32).
[2]劉金崗.如何構建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苑教育,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