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霞++王思明
一、導入新課,檢查預習情況
師:同學們,有這么一幅畫,經(jīng)美法兩國政府多次交涉后,她才暫時離開法國的盧浮宮來到了美國的紐約。在紐約,她受到了皇后規(guī)格的隆重接待。美國政府動用了4萬名聯(lián)邦特警、地方警察和保安人員對她進行保護。這幅畫就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課件出示圖片)。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它,和作者一起趕赴這場盛大而美麗的約會。請大家齊讀課題。
生:蒙娜麗莎之約。
師:課前,同學們已經(jīng)預習過課文,難讀的字詞能讀正確了嗎?
(課件出示:肖像 臉頰 頸項 悄然 恬靜 矜持 沐浴 璀璨 難以捉摸 轉(zhuǎn)瞬即逝)
(生讀詞語)
二、關(guān)注導語,確定試學問題
師:《蒙娜麗莎之約》是一篇略讀課文,讀一讀課前導語,看看我們的學習任務有哪些。
生:閱讀課文,說說你從哪些描寫中看出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再把課文中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對照插圖多讀幾遍。
師:翻看一下單元導語,看看我們還應該完成哪項學習任務。
生:學習作者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
師:課前導語的第二項任務只是讓對照插圖多讀幾遍,沒有具體的要求,我們可以把它和單元學習任務合二為一。本課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這樣的:
(課件出示試學要求:1.你從哪些描寫中看出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2.找出具體描寫畫像的語句,對照插圖多讀幾遍。作者在何處展開了想象,這些想象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三、合作學習,解決問題一
師: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默讀課文,看看哪些描寫讓你感受到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用筆畫出來,關(guān)鍵的詞語可以做標記。
(生自主學習)
師:請大家就這個問題進行小組交流,認真傾聽,并互為補充。
(生小組內(nèi)交流)
師:哪個小組先來匯報?匯報時小組的每位成員都要發(fā)言,其他小組認真傾聽,該小組匯報結(jié)束后可以做補充。
生:請看第1、第3自然段,我們從“隊伍像一條長龍”和“我猜想今天赴約的人一定很多,但隊伍之長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可以看出來參觀畫像的人很多,由此可以看出,這幅畫充滿魅力。
生:請看第2自然段:“聽說美法兩國多次交涉,她才能暫時離開巴黎的盧浮宮前來紐約?!蔽覀儚摹岸啻谓簧妗焙汀皶簳r離開”可以看出,兩個國家都非常重視這幅畫,可見它充滿魅力。
生:我們從第4自然段的兩個“慢慢地”和“更慢了”看出每一個人都想多看這幅畫兩眼,由此可以看出它充滿魅力。
生:請看第5自然段,明明是“我”在走近畫像,卻感覺蒙娜麗莎像真人一樣在走近“我”。她的嘴唇就像真的血肉一樣,頸項的血液讓人覺得真的在流動。由這些描寫我們可以看出這幅畫栩栩如生,充滿魅力。
生:請看第6自然段,人們只是看看蒙娜麗莎的雙唇和嘴角,就覺得她好像有話要跟自己說;她的微笑讓人產(chǎn)生不同的感覺,耐人尋味、難以捉摸。這些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了這幅畫的魅力。
生:請看第7自然段,這幅畫像就連右手和茶褐色的衣服都富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背景也給人夢幻般的感覺,整幅畫每個細節(jié)都給人美的享受,所以我們覺得它充滿魅力。
生:請大家看最后一個自然段,作者把這幅畫比作“全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而且說自己只是在她面前停留了短短幾分鐘,她就給“我”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成了“我”靈魂的一部分。這些描寫也讓我們看出這幅畫充滿魅力。
師:讀了這些描寫,這幅世界名畫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如果讓你夸一夸它,你會送上哪些贊美的語言?
(師課件出示:這是一幅
的世界名畫。)
生:惟妙惟肖、生動逼真、栩栩如生、令人驚嘆、耐人尋味、美妙絕倫、百看不厭、美麗動人、引人入勝、舉世無雙……
師:這的確是一幅充滿魅力的畫作,不同的人欣賞后會用不同的詞匯夸贊,她令世人驚嘆不已、贊不絕口。
四、圖文對照,解決問題二
師:(出示試學二)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是哪些自然段?
生:第5、第6、第7自然段。
師:請大家聚焦第5、第6、第7自然段,對照插圖讀一讀、品一品,在文中畫出描寫作者想象的句子,看看這些想象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生自主學習)
生:請看第5自然段,“近
了,更近了,蒙娜麗莎就像真人一樣慢慢走近你?!薄白屑毧此念i項,你會懷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動?!边@兩處想象讓我覺得這幅畫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生:請看第7自然段:“她的臉部、頸部和雙手好像沐浴在陽光里,格外明亮動人?!碑嬅嫔喜]有太陽,但是卻讓人產(chǎn)生這樣的想象,我覺得達·芬奇畫技十分高超。
生:在第6自然段中,“好像有話要跟你說”“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讓人覺得略含哀傷,有時讓人覺得十分親切,有時又讓人覺得有幾分矜持”,這些想象讓我覺得這幅畫生動逼真,蒙娜麗莎的微笑充滿了神秘色彩。
師:這幅畫最迷人、最令人神往的就是蒙娜麗莎的微笑。現(xiàn)在我們聚焦蒙娜麗莎的微笑,品一品想象的妙處。
(師課件出示:在那極富個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靜、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讓人覺得略含哀傷,有時讓人覺得十分親切,有時又讓人覺得有幾分矜持。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
師:蒙娜麗莎的微笑是神秘的,不同的人看這微笑會有不同的感覺。有的人覺得舒暢溫柔,有的人覺得略含哀傷。
生:有的人覺得十分親切,有的人覺得有幾分矜持。
師:更為奇妙的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或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那微笑給人的感覺都是不一樣的。那微笑——
生: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讓人覺得略含哀傷,有時讓人覺得十分親切,有時又讓人覺得有幾分矜持。
師:難怪作者說——
生: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
師:請大家讀一讀這段資料中的話語。
(師課件出示:人們一直對《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觀者或在不同的時間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荷蘭一所大學運用“情感識別軟件”分析出來,蒙娜麗莎的微笑包含了83%的高興、9%的厭惡、6%的恐懼和2%的憤怒。)
(生齊讀)
師:刪去文中的想象,大家讀一讀,談談感受。
(師課件出示:在那極富個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靜、淡雅的微笑。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
生:去掉了想象,蒙娜麗莎的微笑頓失神采。
師:我們還原句子再來讀一讀吧。
(出示原句,生齊讀。)
師:想象讓蒙娜麗莎的微笑栩栩如生,想象讓蒙娜麗莎的微笑蒙上了神秘的面紗。
五、單元回顧,回味表達方法
師:想象和聯(lián)想這類表達方法很奇妙,在不同的文學作品中會帶給我們不同的體驗。
(師課件出示《伯牙絕弦》一文)
師:《伯牙絕弦》一文,聯(lián)想讓我們知道了伯牙琴技高超,鐘子期是伯牙的知音。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便聯(lián)想到——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師:志在流水,鐘子期便聯(lián)想到——
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師課件出示《月光曲》第9自然段部分內(nèi)容)
師:《月光曲》一文,通過作者的聯(lián)想,我們和皮鞋匠一起感受到了《月光曲》美妙旋律的變化。
生:他好像面對著大?!辉鹿庹盏醚┝恋睦嘶?,一個連著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
(師課件出示《蒙娜麗莎之約》中關(guān)于微笑的描寫)
師:《蒙娜麗莎之約》一文,想象讓蒙娜麗莎的微笑栩栩如生,讓人百看不厭,令人回味無窮。
生: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讓人覺得略含哀傷,有時讓人覺得十分親切,有時又讓人覺得有幾分矜持。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
師:聯(lián)想和想象就是這么奇妙,它們不僅使文章的內(nèi)容豐富具體、形象生動,而且拉近了文章與讀者的距離,讓人感同身受。
六、拓展延伸,活用表達方法
師:讓我們一起來夸贊一下《蒙娜麗莎》這幅畫吧。
(師課件出示最后一個自然段,生齊讀。)
師:在全人類文化寶庫中,像《蒙娜麗莎》一樣綻放異彩的明珠還有無數(shù),單就繪畫來說,世界名畫就數(shù)不勝數(shù)。你能從這三幅名畫中挑選一幅,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寫上一段話嗎?
(師課件出示圖片《肯特海灘》《盲女》《八駿圖》,生寫話。)
生: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浪頭足有十幾米高,一個連一個拍向那艘大船。大船劇烈搖晃,東倒西歪,船艙里灌滿了水,乘客們被摔得撞向船艙,倒在地上。人們亂作一團,哭聲、叫聲響成一片。船長讓船員放下救生艇,指揮著一部分乘客下到小船上。這時一個大浪撲過來,大船向一側(cè)傾倒,船上的人紛紛落入水中。
生:雨過天晴,盲姑娘瑪麗和妹妹索菲亞坐在田間。她們的衣服上打著補丁,一定是家境貧窮?,旣惖耐壬戏胖鴰妆緯?,她雖然看不見,但是喜歡聽妹妹講述書中的內(nèi)容。忽然,索菲亞看到了天空中的彩虹,大聲歡呼起來。她向姐姐描述著彩虹的樣子,瑪麗好像看到了,彩虹像一座橋架在天空中,赤橙黃綠青藍紫,美麗極了。她好想拉著妹妹的手一起到彩虹橋上走一走,看看天有多高、地有多廣。
生:八匹駿馬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向前奔跑著。你瞧!這匹駿馬像一位大將那樣胸有成竹,好像能打一場激烈的勝仗一樣。緊挨著的是一匹健壯的棗紅馬,它好像是總指揮,時不時地扭過頭去看自己的隊友,好像在說:“快點,別掉隊了!”棗紅馬的后面是一匹白龍馬,這匹馬跳躍著,像是會飛的天馬一樣……
師: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畫面就會鮮活起來,文章的內(nèi)容也會具體而形象。
(師課件出示圖片《最后的晚餐》)
師:這幅畫大家是不是有些熟悉?它就出現(xiàn)在我們今天所學課文的下方。這是達·芬奇的另一幅作品,名字叫《最后的晚餐》。關(guān)于這幅畫的內(nèi)容還有一個故事呢,請大家課后搜集資料,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把畫面的內(nèi)容講給爸爸媽媽或朋友聽。
【評析】
問題做引子,引出一灣活水
——以《蒙娜麗莎之約》為例談問題式自主學習策略
壓水井要想壓出水來,離不開那瓢做引子的水。有了水引子,清涼甘甜的地下水便會汩汩而出,源源不斷。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引導學生找到那瓢水引子,便能引出一灣活水,學生便會才思泉涌,學得積極主動?!皢栴}”就是最好的水引子,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活用問題,課堂便如一灣溪水涓涓流淌,活潑、生動,充滿智慧的活力。
問題式自主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它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出發(fā)點,以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為突破口,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把作為人本質(zhì)的創(chuàng)造精神引發(fā)出來。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但在大量聽課、評課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不少教師并未真正將學生的發(fā)展放在首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不盡如人意。課堂具體表現(xiàn)有:課堂問題完全由教師設計,忽略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問題設計隨意性強,重文本解讀,忽視單元訓練重點及年段訓練重點;課堂問題過小、過多、沒有思維容量,品質(zhì)低;學生的自主學習流于形式,教師的“教”仍占主要地位,學生仍被牽拽著學習;部分教師片面追求自主探究,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忽略引導學生習得自主學習的方法……教學中存在的這些現(xiàn)象嚴重阻礙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缺乏問題意識和探究精神,沒有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結(jié)合教學中的實際情況,我們提出了“小學語文問題式自主學習的策略研究”這一課題,希望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改變這些現(xiàn)狀,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的場所,成為學生開發(fā)智力、陶冶情操、學會學習的地方。
現(xiàn)結(jié)合王文霞老師執(zhí)教的《蒙娜麗莎之約》一課,我來談談“問題式”自主學習的一些教學策略。
一、問題做引子,引出學習任務
行成于思,思源于問,問題是教學的起點。在課堂上,問題可以來自學生的質(zhì)疑,可以來自單元導語、課前提示語和課后習題。教師如果能利用好學生和教材資源,問題便能成為有效的學習任務,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引航。
《蒙娜麗莎之約》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前的提示語中提出了兩項學習任務:“閱讀課文,說說你從哪些描寫中看出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再把課文中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對照插圖多讀幾遍?!钡诎藛卧膶ёx部分提示學生,還要學習作者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王文霞老師引導學生綜合兩部分提示語,提出了本節(jié)課要研討的兩個問題:(1)你從哪些描寫中看出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2)找出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對照插圖多讀幾遍。作者在何處展開了想象,這些想象帶給你怎樣的感受?第一個問題直指課文內(nèi)容,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第二個問題指向文章的表達方法,是教學的難點。兩個問題遵循教材,但又不囿于教材,留給學生探究、發(fā)揮的空間較大,起到了統(tǒng)領(lǐng)整節(jié)課學習的作用。這一水引子找得準,找得好。
二、問題做引子,引發(fā)互助交流
問題是自主學習的導火索,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能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探究、主動研討交流。在以問題為基礎(chǔ)的學習中,教師的任務不是告訴學生知識,而是組織學生更好地探究知識。
在王文霞老師的課堂上,第一個問題的解決完完全全是靠學生自己。學生先是讀文思考,畫出表現(xiàn)《蒙娜麗莎》這幅世界名畫魅力的相關(guān)語句;繼而小組內(nèi)交流,每個學生展示了學習所得,在小組內(nèi)互為補充;然后小組匯報,全班交流,再次補充完善。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合作、對話、討論、分享、補充、修正、完善,每個學生都加強了對當前問題的理解,深刻感受了《蒙娜麗莎》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發(fā)生在教師講解的情境下,而是發(fā)生在團體合作的環(huán)境中,學生互為啟發(fā),互為引導,最終達成共識。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敢想、敢說,因而在夸夸“這是一幅 的世界名畫”時,眾多贊美之詞脫口而出,課堂上迸發(fā)出學生個性的思維火花。
構(gòu)建“學導和諧”的課堂,學生的“學”固然重要,教師的“導”同樣有必要。教師不能因為強調(diào)“學”的重要性而因噎廢食,忽視了啟發(fā)誘導。第二個問題是教學的難點。王文霞老師堅持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在合適的時機巧妙地引導。她先是讓學生自主讀書后交流文中描寫想象的內(nèi)容,交流想象帶給他們的感受。學生獨立自主地去思考問題、品味感知,自由自在地交流所得、暢談所悟。在寬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中,王老師適時引導學生聚焦蒙娜麗莎那令人矚目的微笑,引導學生重點品味這段語言,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反復吟誦、擴充課外資料、去掉想象對比朗讀等形式,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是作者的想象讓蒙娜麗莎的微笑栩栩如生、充滿魅力,感受到想象的奇妙。這里的“導”不同于尋常的“教”,體現(xiàn)了教師作為促
進者、引導者的身份,體現(xiàn)了師
生的互助交流,“導”得及時,“導”得必要。
三、問題做引子,引導單元學習
在問題式自主學習中,教師要有科學的知識觀,尤其是在語文教學中要明白什么知識最有價值。教師還要對教材有整體、深入、多維度的把握,要真正讀懂教材、理解教材,對教材的結(jié)構(gòu)、教學的重點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等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樣,問題這一水引子才能在恰當?shù)臅r候引出活水來。
王文霞老師備課時心中有大局,不僅在引導學生確定學習內(nèi)容時關(guān)注單元訓練重點,而且能以第二個問題為引子,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所學的課文,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共同之處?!恫澜^弦》《月光曲》《蒙娜麗莎之約》三篇課文片段的誦讀,強化了學生對聯(lián)想和想象這類表達方法的感知與領(lǐng)悟,落實了單元訓練重點,使單元學習系統(tǒng)化。這里的“引”體現(xiàn)了單元整體觀,引得巧,引得妙。
四、問題做引子,引活學生思維
問題是水引子,它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既是教學的起點和主線,也是教學的終點和延伸。它的提出不僅是為了讓學生學會知識,更主要的是能夠引發(fā)學生更多新的思考,進而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和發(fā)展,將學生引入更廣闊的學習空間,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王文霞老師有著良好的“問題意識”。在解決了第二個問題后,學生對想象和聯(lián)想這類表達方法有了一定的認知,但這種認知僅停留在表面。如何讓它轉(zhuǎn)換為學生的能力呢?王老師趁熱打鐵,適時安排了活學練筆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從三幅名畫中任選一幅,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寫一段話。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安排,不僅符合本單元“感受藝術(shù)的魅力”這一主題,而且符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恰如其分地將“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落到了實處,起到了活學活用的作用。教學臨近結(jié)束時,王老師出示達·芬奇的另一幅畫作《最后的晚餐》,讓學生課后搜集資料,練習用課堂學到的表達方法把畫作講給他人聽。由此可以看出王老師備課十分精心,充分利用了教材中的有效資源,將學生的學習由課內(nèi)延伸至課外。這兩處的“引”獨具匠心,引活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引寬了學生的學習空間,為學生進一步的自主學習留下了水引子。
問題式自主學習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精神,著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能力。教師要努力營造民主、開放的教學空間,讓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敢于提出問題、樂于解決問題,以問促思,以問促學,以問促研,讓課堂在“問題”這一水引子的激發(fā)中變成一灣活水,讓學生在“問題”這一水引子的引領(lǐng)下具備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
(作者單位:河南焦作市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郝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