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治
為了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暨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中國電影人奉獻出了十余部優(yōu)秀的電影作品。除了以《百團大戰(zhàn)》《開羅宣言》為代表的故事片之外,還有好幾部非常優(yōu)秀的紀錄電影,包括講述山東抗日根據地往事的《根據地》,匯集了諸多首次面世的抗戰(zhàn)影像資料的《燃燒的影像》,回顧文藝工作者在抗戰(zhàn)中的奮斗與犧牲的《抗戰(zhàn)中的文藝》等。講述豐田盟軍戰(zhàn)俘營的《鐵血殘陽》,就是其中一部視角獨特的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由曾執(zhí)導老版《三國演義》和《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等著名電視劇的沈好放和美國導演李察·安德森共同執(zhí)導,以親歷者及家屬的訪談為主,輔以大量的情景再現,揭示了一段塵封的歷史——二戰(zhàn)期間,曾有數千名在菲律賓戰(zhàn)場投降的盟軍戰(zhàn)俘(以美國人為主)輾轉被運送到位于沈陽的戰(zhàn)俘營,為日本從事強制性勞役。
在我看來,這部影片最大的特點就在于: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中國土地上的美國故事。長期以來,在傳播領域中客觀存在著“西強東弱”的現象,這種強弱之分不僅僅是資金、技術、設備等差別,很大程度上是一種長久以來的文化心理定式。對于第三世界國家的很多民眾來說,歐美文化是強勢文化,代表著先進、時髦;而歐美觀眾出于百余年來形成的文化優(yōu)越感,對于異國文化總體上并不感興趣。以北美為例,在2014年103.513億美元的票房總量中,美國以外所有其他國別電影的占比僅僅是可憐的0.5%(約0.6億美元)。
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成員,中美兩國曾經在東方戰(zhàn)場攜手對抗日本法西斯,但由于復雜的歷史和現實因素,現在回顧這段歷史,卻似乎難以達成共識,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對于中國人民遭受的苦難似乎是失憶了。例如,奧斯威辛集中營在5年之中屠殺了110萬猶太人,這當然是極大的慘劇,歐美國家拍了大量的影像作品予以紀念和反思,這理所應當。但對于日軍在六周之內屠殺了約30萬南京平民和俘虜,他們卻并不關心。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在美國上映時門可羅雀,還被一些“專業(yè)評論”先入為主地認定為“洗腦宣傳”。
《鐵血殘陽》中出鏡接受采訪的絕大多數是幸存的美國戰(zhàn)俘或其家屬,而與他們對談的則是美國導演李察·安德森,在那些典型的美國普通家庭的環(huán)境中,那些年逾九十的老兵對日軍給予的殘殺和虐待娓娓道來,對于歐美觀眾,這是一部沒有接受障礙的電影。在老兵們的記憶中,從“巴丹死亡行軍”到“地獄之船”,從被俘之后每一刻都處于死亡陰影之中。而在奉天的戰(zhàn)俘營,他們被看作牲口一樣的勞動力,雖然暫時免于死亡,卻要面對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甚至被731部隊作為活體實驗的對象,平靜的話語卻極富情感沖擊力。
不得不說,從電影本體來說,這部影片也存在一些缺憾。首先是中國元素的匱乏。在整個訪談當中,只有兩個當年戰(zhàn)俘工廠的中國學徒出鏡,所占分量極少。而影片所鋪陳的中國抗戰(zhàn)史實,與戰(zhàn)俘和戰(zhàn)俘營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這應該主要歸因于日軍對戰(zhàn)俘營的嚴密看管,以致戰(zhàn)俘與中國人民之間難以發(fā)生聯系。但如果編導能從歷史資料中尋找出更多戰(zhàn)俘們與中國和中國人之間的關系和故事,相信這部影片能夠達到更好的藝術效果。
其次是影片中“情景再現”的手法問題。被譽為“紀錄片之父”的美國導演弗拉哈迪,在其具有偉大開創(chuàng)性的紀錄電影《北方的納努克》(1922年)中,也在某種程度上采用了“情景再現”的手法,但那是愛斯基摩居民本人在其真實的環(huán)境中“再現”他自己的生活。本片中大量運用了角色扮演和攝影棚搭建的場景,這種“故事紀錄片”的處理方式本身無可厚非。但在一些段落中將歷史影像與角色扮演“混剪”在一起,就我個人而言是不太贊同的,在視覺呈現上也有生澀和造作之嫌。
雖有微瑕,但這樣一部“純國產”的影片已屬難能可貴,它對于重新構建對于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歷史共同記憶,無疑有著重大的文獻價值。如果這部影片能夠在歐美的影院上映,或者在主流電視臺、視頻網站公開播映,這將是我國對外傳播中一個值得書寫的經典案例。
(作者單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