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紹興迪蕩新城出土鐵質(zhì)農(nóng)工具及其意義

2016-09-18 09:11:57孫思佳梁文杰
關(guān)鍵詞:整器鐵器器形

孫思佳 梁文杰

(1.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浙江 紹興312000;2.紹興市越中藝術(shù)博物館 浙江 紹興312000)

?

紹興迪蕩新城出土鐵質(zhì)農(nóng)工具及其意義

孫思佳1梁文杰2

(1.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浙江紹興312000;2.紹興市越中藝術(shù)博物館浙江紹興312000)

紹興迪蕩新城建設過程中,在越國西施山遺址范圍內(nèi)出土了為數(shù)不少的東周至西漢初期的鐵器,包括钁、斧、鍤、鋤、耜、鐮、鍘、錛、鏟、犁、鋸、鑿、削、鏨等生產(chǎn)、生活用具和少量兵器。出土鐵器和文獻相印證表明:古越國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有了冶鐵業(yè),并和青銅業(yè)共同發(fā)展,這不僅有效促進了古越國經(jīng)濟、軍事力量的壯大,也影響了百越部族,其技藝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有典型的傳承與發(fā)展。

迪蕩新城;西施山遺址;越國鐵器

鐵器的出現(xiàn)使人類歷史產(chǎn)生了劃時代的進步。恩格斯指出鐵“它是在歷史上起過革命的各種原料中最重要的一種原料”。[1]中國什么時候開始用鐵,在考古學上還是一個沒有解決的問題。郭沫若出于對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的迫切需要,曾希望有更多的鐵器出土,并明確指出:“鐵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分期的重要標志?!盵2]

隨著紹興城市建設步伐的推進,20世紀50年代即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紹興西施山遺址”,被迪蕩新城建設所湮沒,在迪蕩新城建設開發(fā)過程中,出土了為數(shù)不少的鐵質(zhì)生產(chǎn)、生活用具和少量兵器,與這些器物同出的有更多的青銅農(nóng)具、工具等。一直以來,紹興境內(nèi)同類的鐵器也偶有發(fā)現(xiàn),但都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和關(guān)注,這次西施山遺址大面積開挖所暴露的越國鐵器,為我們了解、剖析越國鐵器的應用和發(fā)展提供了充分的實物史料,撩開了越國鐵器文化的神秘面紗。本文就出土的鐵質(zhì)農(nóng)工具作一簡述。

一、西施山遺址概況

迪蕩新城的建設基于紹興鋼鐵廠舊址。20世紀50年代,紹興鋼鐵廠的建設平整了西施山。1958年,在廠區(qū)西南約3米處開鑿運漕,于地表深2米處曾出土鐵質(zhì)生產(chǎn)工具和兵器,包括鋤、钁、錛、鏟、削、劍、矛等。1964年3月,又在西施山以南建化肥廠,浙江省文管會派遣考古人員進行試掘,因為文化層較薄,沒有繼續(xù)擴大發(fā)掘范圍。1971年12月,紹興鋼鐵廠在廠區(qū)西門外念佛橋附近建造職工宿舍,紹興縣文管會派員挖探溝兩條,在2米深的地層發(fā)現(xiàn)印紋陶、原始瓷和青銅器等,文化層厚約40厘米,遺物豐富。2005年5月,為配合迪蕩新城建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進行考古試掘,結(jié)論認為:西施山遺址是一處面積較廣、內(nèi)涵豐富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重要遺址,有制陶、冶煉等手工作坊。

春秋時期,諸侯紛爭,干戈不息,越國是在不斷爭霸過程中崛起的一個國家。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踐即位,兩年后,吳王夫差率大軍伐越,勾踐敗北,被作為人質(zhì)入?yún)侨辏貒笈P薪嘗膽、盡其所能發(fā)展經(jīng)濟,增強國力。在興邦復國過程中送美女給吳王夫差,“以惑其政,以亂其謀”,這些美女中最出名的便是西施。越王勾踐“恐其樸鄙,遂筑宮臺,飾以羅縠,教以容步,習于土城,臨于都巷,三年學服,而獻于吳”。[3]這座“土城”因西施而建,《越絕書》記載:“美人宮,周五百九十步,陸門二,水門一,建在北壇利丘,勾踐所習教西施、鄭旦宮臺也??峙畼惚?,故近大道居,去縣五里?!盵4]《越絕書》上所稱的美人宮,在明《萬歷志》上有載:“在少微山西北,越王作土城,以貯西施,故亦名西施山?!盵5]由此可見,紹興的西施山即《越絕書》上記載到的美人宮,而西施山的稱謂一直沿用至今。

二、器物介紹

钁:可分為二式。

一式(見圖1):長13厘米,寬5.5厘米。銎、刃等寬,銎口沿外有一周凸棱。

圖1 钁一式

二式:長14厘米,寬5.5厘米。銎部有凸棱,刃部鋒利,刃口兩個對稱圓孔。

斧:可分為四式。

一式(見圖2):長12厘米,最寬處9.5厘米。整器正面微弧,腹面平坦,刃部寬于銎部。

圖2 斧一式

二式:長11.5厘米,寬7厘米。整器厚實,正面微弧,銎腔內(nèi)殘留木柄殘物。

三式:長10.5厘米,銎口寬4.8厘米,刃部寬6.9厘米。略呈梯形,整器厚實。

四式:長10.7厘米,銎口寬5.3厘米,刃部寬5.3厘米。在銎口下5厘米處呈臺階狀斜收至刃部。

鍤:總體呈“凹”字型,可分為二式。

一式(見圖3):長10厘米,寬9厘米。器形寬扁,正面微弧,腹面平整,刃部圓弧鋒利,且有后鋒,銎口豎直對稱。

圖3 鍤一式

二式:長10厘米,寬10.5厘米。器形寬扁,微束腰,刃部上方有鉚釘孔,銎口豎直對稱。

鋤:器形與鍤相近,體型較寬扁??煞譃槎?。

一式(見圖4):長12.5厘米,寬11.5厘米。器形較大,圓弧型刃,銎部較寬,刃部上方有四個鉚釘空,銎口兩面相錯。

圖4 鋤一式

二式:長14厘米,寬13厘米。器形較大,微束腰,弧型刃。

耜:可分二式。

一式:長16厘米,最寬處16.5厘米,束腰處12厘米。器形大而扁寬,刃部圓弧。

二式(見圖5):長18.5厘米,最寬處17厘米,束腰處11厘米??谘赝鈱予傃a刃部以鉚釘加固;刃部呈三角形,銎口對稱。

圖5 耜二式

鐮:整體呈半月形,可分為六式。

一式:長18厘米。整體微弧扁薄,刃部有鋸齒狀,后端有直角形折起。

二式:長14厘米。整器弧度較大,刃部鋒利,前、后端平直。

三式:長18厘米。整器較平直,刃部有鋸齒,前端無尖,后端有向刃部延伸的柄。

四式(見圖6):長18厘米。整器較平直,后端鍛成卷尾,且尚留有木質(zhì)部件,刃部有鋸齒痕跡。

圖6 鐮四式

五式:長22厘米。整體微弧扁薄,刃部有鋸齒狀痕跡,尾部有卷邊。

六式:長23.5厘米。整器微弧,刃部鋒利,尾部折邊。

鍘(見圖7):長34厘米,寬5.5厘米,刃部鋒利;整器前端有一口徑約1厘米的圓孔,圓孔使用痕跡明顯,作用為固定鍘刀,發(fā)揮其杠桿定理的裝置。

圖7 鍘

錛(見圖8):器形大致相近,長10.5-15厘米。長方形,單面刃,刃部鋒利,等寬于銎口。

圖8 錛

鏟:可分三式。

一式:長20.5厘米。整器扁平,鏟頭略呈長方形,扁平長柄。

二式(見圖9):長15厘米,最寬處16.5厘米。整器呈扇形,刃部弧形,銎口處銘一“王”字。

圖9 鏟二式

三式:長15厘米。鏟呈長方形,刃部寬4.5厘米,后接長柄,柄尾部鍛成環(huán)狀。

犁(見圖10):銎口最寬處12厘米,高7厘米。呈三角形,正面微弧,兩邊刃部鋒利,背面平坦。

圖10 犁

鋸(見圖11):長29厘米,寬3.6厘米。整器扁長,鋸齒狀刃部,齒深及間距均約2毫米,尾部細長。

圖11 鋸

削:可分為四式。

一式(見圖12):長16厘米。刃部鋒利,刃尖呈鋒,尾部有環(huán)首。

圖12 削一式

二式:長12厘米。把和刃中部等寬,刃部鋒利,有刃尖,尾部環(huán)首。

三式:長21厘米。刃部平直,尾部環(huán)首。器形似伴出的銅質(zhì)削刀。

四式:長22.5厘米。刃部細尖,后段與把等寬,接近尾部有一圓孔,環(huán)首卷曲兩圈。

鑿:可分為三式。

一式:長13.5厘米。整器扁窄,長方形銎,刃部鋒利。

二式(見圖13):長11厘米。“U”形卷銎,刃部寬于銎口。

圖13 鑿二式

三式:長11.5厘米。 “U”形卷銎,刃部和銎口等寬,刃部鋒利。

鏨:可分為二式。

一式(見圖14):長13.5厘米。方形銎口,銎口到刃部呈弧形下彎,刃部平直且鋒利。

圖14 鏨一式

二式:長16厘米。銎口有箍,銎口到刃部呈弧形下彎,刃部平直且鋒利。

刀(見圖15):可分為六式。長32.5-26厘米不等,據(jù)使用功能,形制略有不同,有的至前端漸收成鋒,有的刀柄處有橢圓形箍,刀背呈弧狀等,刃部鋒利。

圖15 刀

三、出土鐵器的斷代

有關(guān)東周時代鐵器考古資料的報道和文獻記載并不豐富,特別是鐵器出土地點較為集中,品類豐富,數(shù)量較多的,目前只有戰(zhàn)國晚期燕下都考古資料,和紹興市博物館館藏鐵器作為參考。1964年,戰(zhàn)國晚期燕下都第22號遺址東側(cè),發(fā)掘出鐵器64件,其中鐵刀12件、刮刀2件、寬刃鑿1件、钁6件、錘1件、錐17件、斧7件、耙1件、鐮2件、鏟1件、帶鉤2件、箭鏃1件,該次發(fā)掘總面積僅80平方米,所獲鐵器之多,令人驚異。[6]1965年發(fā)掘的河北易縣燕下都44號墓,是一座戰(zhàn)國武士叢葬坑,保存人骨22具。墓中共出土鐵器79件,包括劍15件、矛19件、戟12件、鐏11件、刀1件、匕首4件、胄1件、鋤1件、钁4件、帶鉤3件和幾件零星器物。[7]這些出土文物或可為迪蕩新城建設出土的鐵器在斷代上進行比較,以此確定其年代。

本文钁一式、二式和燕下都22號墓出土的一件钁(H1:26)及另一件(T1:3:6)器形類同,都為扁方銎,刃、肩寬度相同,側(cè)面為楔形;本文斧一式和22號墓的另一件斧(T2:9)器形相似,扁方銎,刃比肩寬。

本文刀的形制和燕下都22號墓出土鐵刀Ⅰ式(T4:2:1)相似,刃把交接處都為斜角,刀身剖面為楔形,刀把窄,刃鋒利,和22號墓的一把Ⅱ式鐵刀(T4:3:4)相似,都為背部略有弧度,刀身剖面呈楔形,刀把剖面呈梯形。

本文削三式、五式和燕下都22號墓出土的削刀(T3:3:22)及(T4:2:1)器形相似,都為刃后端與刀把呈直角,刀身剖面為楔形,后端延伸成環(huán)柄。

本文鑿二式和燕下都22號墓出土的一件寬刃鑿(T4:3:14)器形相似,“U”形卷銎,口大底小。

本文鐮二式、三式和燕下都22號出土的一件鐮(T4:3:5)相似,均為弓背、凹刃。

近幾年來,紹興市博物館陸續(xù)向社會征集到一批西施山遺址出土的鐵器,包括鼎、權(quán)、矛、鏵、削、钁、鐮等,這些器物都為同一地點出土,形式、特征一致,其時代都定為戰(zhàn)國中、晚期,并在《東方博物》作了簡要介紹,[8]作者認為:“西施山遺址是典型的春秋戰(zhàn)國遺址。……西施山遺址出土的鐵器表明,越國在戰(zhàn)國中期以后已經(jīng)普遍應用于社會生產(chǎn)、生活各個領域?!笨v觀已有資料,可以證明紹興西施山遺址出土的鐵器其時代當為戰(zhàn)國時期中、晚期,下限至西漢早期,根據(jù)類型學理論以及與同時期的青銅農(nóng)工具進行比較,它們當屬先后發(fā)展的同類器物,是研究越國歷史及社會發(fā)展的珍貴實物史料。

四、越國鐵器發(fā)展的主要原因和影響

(一)豐富的礦藏資源和便利的水陸交通運輸

《考工記》:“吳越之劍,遷乎其地而弗能為良也,地氣然也。”金屬器物的冶煉顯然離不開金屬原料產(chǎn)地和鑄造設施及場所。越國的冶煉鑄造技術(shù)至春秋時期已十分嫻熟。西施山遺址范圍內(nèi)經(jīng)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勘查有制陶、冶煉等手工作坊。據(jù)載,西施山位于越王勾踐行宮旁邊,地處繁華,交通便利,是越國山陰故水道和故陸道的起點,與練塘相連接。練塘,《越絕書》記載:“練塘者,勾踐時采錫山之炭,稱‘炭聚’,載從炭瀆至練塘,各因事名之。去縣五十里?!薄端?jīng)注·漸江水》記載:“練塘,勾踐冶金處,采炭南山,故其間有炭瀆?!睆腻a山往北2公里就是練塘村,現(xiàn)屬東關(guān)鎮(zhèn)轄,緊傍紹興城東陶堰鎮(zhèn),與山陰故陸道、故水道相連接,因自古便是冶煉礦產(chǎn)的地方,故稱“練塘”。

錫山,《萬歷志》云:“在府城東50里,寶山旁?!薄杜f經(jīng)》載:“越王采錫于此?!薄睹魇贰さ乩碇尽酚涊d:“會稽縣東有錫山舊產(chǎn)錫?!痹撋揭喑鲢y,故又有銀山之稱。其實,越國先民早已認識礦物的共生關(guān)系,《管子·地數(shù)》篇說:“黃帝問伯高,伯高對曰:上有丹沙者下有黃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銅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鉛錫赤銅,上有赭者下有鐵,此山之見榮者也?!庇涊d中提到了金、銀、銅、鐵、鉛、錫等的共生關(guān)系。錫山至今仍稱銀山,山高約40米,據(jù)現(xiàn)場調(diào)查,其山坡上堆積大量早期經(jīng)高溫熔燒而廢棄的礦石,及一些零星的繩紋、回紋、粗網(wǎng)格紋印紋硬陶片。曾有地質(zhì)專家對從山坡上撿得的礦石標本進行檢測,內(nèi)含有多種金屬成分,包括銅、錫、鉛、鐵、銀等。錫山、練塘、炭瀆的循序建立,反映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國完善的金屬冶鑄、運輸體系,也為西施山同樣成為冶鑄地提供了必要條件。在迪蕩新城,伴隨這些鐵器出土的還有一個陶質(zhì)坩堝,表面布滿金屬液體流淌侵蝕后的痕跡,這充分說明了迪蕩新城所在的西施山遺址曾經(jīng)是一個金屬冶煉的作坊基地。此外,紹興古代的冶金技術(shù)中有關(guān)鐵的記載還很多,《吳越春秋》卷四說:“干將作劍,采王山之鐵?!睍x王嘉《拾遺記》卷三說到范蠡相越之時,“銅鐵之類,積如山阜”。嘉泰《會稽志》卷十三記載越州東南的古冶,引《會稽記》說:“銅牛、鐵冶,越王鑄劍之所?!泵魅藲W大任也有考證歐冶子和干將,“鑿茨山,泄其溪,取鐵作劍三枚”等說法。

地處紹興西南蘭亭鎮(zhèn)、漓渚鎮(zhèn)境內(nèi)的漓渚鐵礦,是一座已探明儲量為74949萬噸的鐵礦區(qū),礦體產(chǎn)于中生代火山巖內(nèi)部,20世紀50年代開始由國家集中開采,至今生產(chǎn)不斷,是目前已知紹興鐵礦儲存最豐富的礦區(qū),名聞遐邇的“印山越國王陵”就在其東南方4公里處。綜上所述,紹興自古以來就是一處礦產(chǎn)蘊藏豐富、開采利用先進的地區(qū)。

(二)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人類對鐵的利用比黃金和銅要遲很多,這是由客觀原因和歷史必然性造成的。第一,自然界中單質(zhì)鐵的存在非常稀少,而黃金和銅的單質(zhì)存在分布卻廣得多,這就導致了人類最先發(fā)現(xiàn)和利用的局限性;第二,冶煉鐵的客觀溫度即鐵的熔點(1538℃)遠遠高于銅的熔點(1084℃),冶煉技術(shù)上的難度限制了人類對鐵的早期利用。

鐵器的堅硬與鋒利在生產(chǎn)力上是一個質(zhì)的飛躍。越國的冶鐵技術(shù)成熟在很大程度上以青銅冶煉技術(shù)為基礎。越國的青銅劍舉世聞名,在當時就是各國爭相所得的寶物,“越王勾踐自作用劍”經(jīng)科學分析,得知該劍各部位由銅、錫、鉛、鐵、硫、砷諸元素組成,且含量各不相同。[9]《越絕書》載有楚王命風胡子請歐冶子和干將做成的三柄鐵劍:“龍淵”“泰阿”“工布”,[10]更是說明在越王勾踐時期,越國工匠就有掌握冶煉鐵的能力。因而,在青銅所能起的作用受到極大挑戰(zhàn)時,越國統(tǒng)治者尋求發(fā)展性能優(yōu)越的鐵器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追求。

(三)地區(qū)間的文化交流與影響

我國開始鍛造和使用鐵器的年代一般認為在春秋時期,其中多數(shù)發(fā)現(xiàn)于湖南省長沙地區(qū),見諸資料的大約20件左右,器形有凹形鋤(臿)刃,梯形錛刃、削、刮刀、劍、鼎等,經(jīng)檢測,多數(shù)屬固態(tài)還原的塊煉鐵(指不含炭的鐵)。春秋時期,楚國疆域遼闊,涵蓋了現(xiàn)在的湖北和大部分的湖南地區(qū),長沙就是當時的楚國境地。《越絕書·越絕外傳記寶劍》云:“楚王召風胡子而問之曰:‘寡人聞吳有干將、越有歐冶子……因請此二人作鐵劍,可乎?’風胡子曰‘善’。于是乃令風胡子見歐冶子、干將,使人作鐵劍?!辉积垳Y,二曰泰阿,三曰工布?!盵11]這一時期當屬春秋晚期。1976年湖南長沙楊家山發(fā)掘出土的鐵劍殘長38.4厘米,劍格為青銅。觀察劍身的斷面,可見經(jīng)反復鍛打的層次。經(jīng)過金屬分析,劍系含碳百分之零點五的中碳鋼,[12]可證楚國在春秋晚期已能制作質(zhì)量較高的鐵劍?!秴问洗呵铩ぶ罚骸皡侵c越也,接土鄰境,壤交道屬,習俗通,言語通?!盵13]吳越兩地都以水稻種植為主,而且都制造和使用形制基本相同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工具,如鋸齒形鐮刀、三角形犁、凹字形鋤等?!吨袊鴼v史博物館館刊》載有雷從云先生統(tǒng)計的春秋時期吳國出土鐵器,在雷氏統(tǒng)計中,比較肯定的有:六合程橋1、2號墓鐵丸、鐵條各一件;九江磨盤墩鐵器三件;這些都是有據(jù)可查比較確定的春秋時期的鐵器。[14]吳、越兩國的歷史淵源必定會讓兩國金屬制造業(yè)互相影響,使鐵器在越國出現(xiàn)和普及成為歷史必然性。

越民族的發(fā)展歷史重在春秋、戰(zhàn)國,同時重點影響西漢初期這一歷史階段。戰(zhàn)國至西漢是我國鐵器發(fā)展的重要時期。紹興西施山遺址出土的越國鐵器,對西漢時期的閩越、南越等地出土的鐵器影響深遠。

閩越是西漢初期以來我國東南沿海的一個地方政權(quán),閩越族是古代百越民族中的一支,活動在以福建地區(qū)為主的沿海地帶?!杜_灣海峽兩岸的古閩越族》一文認為:“浙南、閩北(九龍江為界)和臺灣是閩越的居住地?!盵15]《史記·東越列傳》曰:“閩越王無諸及東海王搖者,其先皆越王勾踐之后也,秦已并天下,皆廢為君長,以其地為閩中郡”。[16]學術(shù)界一般認為,閩越是由浙江遷入的越人與當?shù)赝林巳诤习l(fā)展起來的一個部族。閩越出土的鐵器,以西漢的崇安漢城最為豐富,在1981-1988年在崇安閩越王城的考古發(fā)掘中,出土了為數(shù)不少的鐵器,包括生產(chǎn)工具、生活用具、農(nóng)具、兵器、建筑構(gòu)件和雜器等,[17][18]其形制、種類與風格與紹興西施山遺址出土鐵器十分相似,可知閩越的鐵器制作工藝受越國鐵器工藝影響巨大,無疑是越國冶煉工業(yè)傳承與發(fā)展的真實寫照。

南越為百越的其中一支,南越國是漢初割據(jù)嶺南的地方政權(quán)?!妒酚洝つ显搅袀鳌罚骸澳显酵?,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趙氏?!匾哑茰?,佗即擊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983年6月發(fā)現(xiàn)的廣州市象崗山南越王墓經(jīng)考古發(fā)掘,出土鐵器上百件,其中劍、矛、戟、鏃、钁、鋤、錛、環(huán)首刀等鐵兵器和鐵工具,在形制上與西施山出土的鐵器相類似,如前室出土的一枚環(huán)首刀(A6)和本文中削(三式);東耳室出土的鐵鍤(B41)、鐵鋤(B40-1)、鐵钁(B37)和本文中鋤(二式)、鍤(一式)、钁(二式);西耳室出土的鐵鐮(C72)、鐵削(C145-7)、鐵鑿(C145-36)、鐵刀(C114115)與本文中的鐮(四式)、削(三式)、鑿(三式)、刀(圖15)等器形相似;通過器物比較,可以看出閩越國的冶鐵工藝和越國的冶鐵技術(shù)一脈相承,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閩越國和越國在生產(chǎn)、軍事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五、結(jié)語

紹興作為古越國都城,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有冶鐵工業(yè)。紹興在越國時期是否有鐵的冶煉是一個探討已久的問題。從古文獻中我們可知,《吳越春秋》卷四:“干將作劍,采王山之鐵?!睍x王嘉《拾遺記》卷三說到范蠡相越之時,“銅鐵之類,積如山阜?!奔翁稌尽肪硎涊d越州東南的古冶,引《會稽記》說:“銅牛、鐵冶,越王鑄劍之所?!泵鳉W大任也說歐冶子和干將,“鑿茨山,泄其溪,取鐵作劍三枚?!币虼?,自古學者就認為,越國至少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冶鐵。這次迪蕩新城建設中西施山遺址出土鐵器數(shù)量、品類之多,是越國春秋戰(zhàn)國以來冶鐵工業(yè)的重要實物證據(jù)。從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jié)論:古越國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有了冶鐵業(yè),并和青銅業(yè)共同發(fā)展,這不僅有效促進了古越國經(jīng)濟、軍事力量的壯大,也影響著整個百越民族,其技藝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有典型的傳承與發(fā)展。

迪蕩新城所在的西施山遺址是典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出土遺物的內(nèi)涵十分豐富,其時代上限為春秋,下限則在西漢初。這次出土的鐵器,是研究越國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實物資料,對推動研究越國多元文化和中國鐵器文化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郭沫若.希望更多的古代鐵器出土·文史論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3]吳越春秋[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越絕書(卷八)[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萬歷志.卷四十四[M].

[6]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燕下都第22號遺址發(fā)掘報告[J].考古,1965(11).

[7]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河北易縣燕下都44號墓發(fā)掘報告[J].考古,1975(4).

[8]劉侃.紹興西施山遺址出土文物研究[J].東方博物,2009(2).

[9]越王劍的質(zhì)子x熒光非真空分析[J].復旦大學學報(自然科學),1979(11).

[10]越絕書校注[M].北京:商務印書館,1956.

[11]越絕書·越絕外傳記寶劍[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2]長沙鐵路車站建設工程文物發(fā)掘隊.長沙新發(fā)現(xiàn)春秋晚期的鋼劍和鐵器[J].文物,1978(10).

[13]關(guān)賢柱.呂氏春秋全譯[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

[14]雷從云.三十年來春秋戰(zhàn)國鐵器發(fā)現(xiàn)述略[J].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0(2).

[15]辛士成.臺灣海峽兩岸的古閩越族[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8.

[16]司馬遷(漢).史記·東越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2012.

[17]福建省博物館.崇安城村漢城探掘簡報[J].文物,1985(11).

[18]楊琮.崇安縣城村漢城北崗遺址考古發(fā)掘的新收獲[J].福建文博,1988(1).

(責任編輯呂曉英)

Iron Farming Tools Unearthed in DidangNew Area of Shaoxing City and Their Significance

Sun Sijia1Liang Wenjie2

(1.Zhejiang Yuexiu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oxing, Zhejiang 312000; 2. Shaoxing Yuezhong Museum of Art, Shaoxing, Zhejiang 312000)

A large number of ironware from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were excava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area of Didang in Shaoxing city, including such tools and appliances as Jue, axe, spade, hoe, scythe, hay, adz, shovel, plough, saw, cut and chisel and a small amount of weaponry. The mutual verification of excavated iron and literature shows that the smelting iron industry appeared in the Yue stat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co-developed with the bronze industry, which not only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growth of the economic and military power, but also influenced the Baiyue tribe whose skills were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in time and space.

Didang new area; Xishishan site; ironware of Yue state

K231

A

1008-293X(2016)04-0033-07

10.16169/j.issn.1008-293x.s.2016.04.006

2016-05-16

孫思佳(1984-),女,浙江紹興人,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講師。

猜你喜歡
整器鐵器器形
出土和館藏鐵器的保護簡析
淺談紫砂壺“美人肩”的藝術(shù)審美和傳統(tǒng)工藝
館藏高句麗鐵器的顯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譜分析
寧夏中衛(wèi)市沙坡頭區(qū)常樂鎮(zhèn)發(fā)現(xiàn)西夏窖藏鐵器
西夏研究(2019年1期)2019-03-12 00:58:10
大型航天器結(jié)構(gòu)離線組合加工誤差分析及控制
左右江石器時代水沖石器常見器形介紹
寶藏(2017年6期)2017-07-20 10:01:01
堿性溶液對出水鐵器中四方纖鐵礦(β-FeOOH)相中氯的脫除研究
醫(yī)用直線加速器主要部件對X射線能譜的影響
利用蒙特卡羅方法設計醫(yī)用加速器均整器
克东县| 炎陵县| 广西| 迁安市| 沙雅县| 湄潭县| 昌乐县| 北宁市| 龙门县| 深水埗区| 许昌县| 施秉县| 四子王旗| 金川县| 上思县| 宣恩县| 孟州市| 进贤县| 福州市| 佳木斯市| 花垣县| 海丰县| 光山县| 芜湖市| 神池县| 石楼县| 城固县| 抚州市| 长治县| 临沂市| 自贡市| 东乌珠穆沁旗| 和硕县| 卢湾区| 曲靖市| 航空| 土默特左旗| 凭祥市| 亚东县| 西宁市| 沙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