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廣播電視臺 張曉媛
精神在記錄中傳承
—— 懷念落花生的女兒許燕吉
◇ 太原廣播電視臺 張曉媛
許燕吉童年照
許燕吉和父親許地山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經歷,因而也會有這樣或那樣的記憶。身為記者接觸過無數(shù)個被采訪者,記憶也就多留在被采訪者那里了。然而并不是每一位被采訪者都會留在記憶中,留在記憶中的一定是觸動了情感的、有助于成長的、屬于精神層面的——收獲!它們會銘刻在心,一輩子都忘不掉!
17年前,我在太原有線電視臺一檔大型情感類節(jié)目《感悟真情》任編導,在尋找選題的時候,一本雜志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興趣。文章題目是《落花生的女兒》??吹健奥浠ㄉ保伊⒖滔氲搅嗽S地山先生家喻戶曉的敘事散文《落花生》——然而當時的我只知落花生是許地山,卻不知落花生的女兒……
許燕吉,許地山的女兒,1933年生于北京,故名“燕”;希冀一生吉祥如意,故名“吉”。今天看來,許燕吉的一生少有吉祥,鮮有如意。然而,在人生的這本教科書中,許燕吉這一頁卻講了一個蘊含哲理的道理:現(xiàn)實永遠不定,是常態(tài),而人心可定!我報了這個選題,因為她是落花生的女兒,因為她身上所具有的落花生一樣的品格,因為她人生中那些具有精神價值的東西…… 作為記者,判斷一個選題是否拍,我的原則:它不僅要動人,更要動心。
選題通過了……
2000年秋天,我和攝像師王振杰老師組成的兩人攝制組來到南京,找到了許燕吉當時的工作單位:南京農業(yè)大學。由于出發(fā)前已經和許老通過電話,獲得了尋找她最便捷的路線,并且遵照她的吩咐,住在了南京農業(yè)大學招待所。一切順利!我至今記得,當電話聯(lián)系到許老并確定可以采訪后,許老又陸續(xù)給我打過幾次電話,內容都是囑咐我到南京后的事:要住學校招待所,那里離她家近,會省去很多麻煩;要坐幾路公交車,哪個站下車走的路程短……記得在最后一個電話里她還特意告訴我:學校招待所特別安靜,你們休息好才能工作好。招待所很安全,你們的設備貴……
出發(fā)前我做了功課,對許地山和許燕吉作了進一步了解。許燕吉出身名門,祖輩許南英是臺灣著名的愛國知識分子,父親許地山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母親周俟松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童年時的許燕吉隨父母居香港,有自家的洋樓、花園和汽車,耳濡目染的都是父母身邊的顯赫名流。如果說許燕吉一生還感受過幸福,那就是和父母在香港度過的那段童年時光了。1941年8月4日,年僅49歲的許地山病逝。當時宋慶齡、梅蘭芳、葉恭綽、郁達夫、徐悲鴻等眾多知名人士送了花圈、挽聯(lián)。那一天,香港所有的機構和學校下半旗,港九鐘樓鳴鐘致哀!9月21日,香港文化界400多個團體近千名代表舉行“許地山先生追悼大會”。中國內地及新加坡等地也都隆重集會……就在人們痛悼這位新文學運動的先驅者和愛國者的時候,許燕吉才8歲,父親的過早離去成為許燕吉人生的拐點。
記得我和王老師剛剛在招待所住下,房間的電話就響起來了,是許老從樓下打來的,原來她牽掛著我們的早飯,她說,如果方便就到她家吃早飯,這樣可以早一點見面溝通,早一點進入采訪……“早一點完成任務,你們好早點回家”。在招待所門口,我見到了當時已經67歲的許燕吉老師:咖紅色開襟毛線外套,藍布褲子,黑色松緊口平底鞋,橘紅色絲巾——許燕吉老師的這身裝扮在我的記憶中定了格,因為后來再見到她,依然是這身打扮。許燕吉中等身材,寬寬的肩膀顯得很結實,圓圓的臉紅撲撲的,笑容里溢滿慈祥,河北口音宏亮……這就是我第一次見到許燕吉的印象。雖然從她身上沒有找到曾經的“洋房花園”,但那一雙被歲月浸透了的眼睛里有童貞,有智慧,有高貴!
到家了,記得那是一幢舊式樓房,開門的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因為見過他的照片,馬上便認出他就是許燕吉的丈夫魏振德。只聽許燕吉喊:老頭子,咱們開飯吧。早飯是自家煮的大米粥和外面買的小饅頭。我和王老師吃得舒服,心里溫暖。
許燕吉和丈夫魏振德
許地山有兩個孩子,除了女兒許燕吉,還有兒子周苓仲。周苓仲是哥哥,隨母親周俟松姓。許地山去逝后,許燕吉和哥哥伴著母親一起在戰(zhàn)火中飄零,廣西、湖南、重慶,居無定所,相依為命。直至1946年,全家三口才落腳南京。
1954年,從北京農業(yè)大學畢業(yè)的許燕吉被分配到石家莊奶牛場,后被隔離審查;后來在“反右運動”中被打成“反革命”、“右派”;再后來因為難產孩子胎死腹中,從此再沒有生育;再再后來,被判“新生現(xiàn)行反革命”罪,有期徒刑6年,丈夫與她離婚……1971年,許燕吉結束了監(jiān)獄生活,離開河北投奔了身在陜西農村下放勞動的哥哥,為了在當?shù)芈鋺?,許燕吉嫁給了陜西省武功縣的農民魏振德。當年許燕吉38歲,魏振德48歲,帶有一個兒子。1979年,許燕吉平反,回到南京農業(yè)大學工作,把魏振德和他的兒子也接到南京!
許燕吉的房子很小,兩個臥室的主人是誰,從房內擺設即可分辨,那個有書架的房間是許燕吉的,那個床頭放著收音機和旱煙袋的房間是魏振德的。過廳可以吃飯,也可以看電視,廚房在陰臺,幾乎沒有像樣的家具,簡單到簡陋了。許燕吉自己找了一張凳子坐下,對我說可以采訪了。我說:您可以梳梳頭……許燕吉在家里轉了一圈回來了,笑著說:不常用,不知道放哪兒了。好在許燕吉短發(fā),只見她熟練地用手理了理,就利落了。開始采訪了,她顯然明白我們?yōu)楹味鴣恚胫朗裁?,一口氣從香港說到了河北,從河北說到了陜西,又從陜西說到南京……耳朵聽著,我的眼睛濕潤了,盡管在雜志上無數(shù)次地讀許燕吉的故事,但是聽本人親口講述,感覺還是不一樣。耳朵聽著,我的思想回到了許地山的小說《綴網(wǎng)勞蛛》:“這花雖被蟲傷了一半,還開得這么好看,可見人的命運也是如此——若不把他的生命完全奪去,雖然不完全,也可以得著生活上一部分的美滿。”問及在監(jiān)獄的生活有多艱難,許燕吉微笑著給我講了一件事:“在監(jiān)獄里我是負責領東西和發(fā)東西的,有一次我給大家把鞋發(fā)完了,低頭一看自己的兩只鞋都是左腳穿的了……哈哈……”耳朵聽著,我的思想仍在《綴網(wǎng)勞蛛》里:“我像蜘蛛,命運就是我底網(wǎng)。蜘蛛把一切有毒無毒的昆蟲吃入肚子里,回頭把網(wǎng)組織起來…… ”其間,我們兩人的眼睛始終看著對方,然而我卻清楚地感受到,許燕吉根本就是在講別人的故事,那一份平靜,那一份淡淡的笑容,實實在在地觸動了我的心,敬重夾雜著無限的感悟占據(jù)了我的思想!隱約中,我感受到了父親許地山對女兒許燕吉的影響,是父親的人生哲理給了女兒一個哲理人生!
中午飯還在許燕吉家吃,她說:你們在外面吃不方便,也不干凈,我不會招待你們,隨便吃。王振杰老師說:那我們來做。于是我給王老師當下手,一頓飯很快就做好了。許燕吉喊:老頭子,把你那陜西油潑辣子拿出來……邊吃飯,邊聊天。魏振德耳朵不太好,但是絲毫沒有影響他和我們交流的熱情,他告訴我們,他們兩個人過日子互不干涉、互不侵犯。他愛吃面,頓頓離不開油潑辣子;她愛吃米……他還告訴我們,她不吃花椒……王老師一聽說:壞了,我今天炒菜用花椒熗油了。魏老漢聽了哈哈大笑……記得我回太原已經一個多月了,有一天許燕吉給我打電話:“曉媛,鍋里還有花椒味呢……”接著,爽朗的笑聲傳到了我的耳朵里!
許地山一家
采訪魏振德我們選在院子里,因為他要抽旱煙。魏振德快80歲了,身體硬朗,精神好。他告訴我,學校很會照顧他,知道他不識字,就給他找了個不用識字的工作——在農科院養(yǎng)羊。他說,那是他的活兒,一百多只羊被他養(yǎng)得又肥又壯。說起她來,他夸她:心眼兒好,有文化。說到他的兒子,他又夸她:對兒子好,“親著哩”。只要說到她,一口一個“好得很”。他還說,她和他幾乎啥都不一樣,但每天晚上看新聞聯(lián)播是一樣的……魏振德笑了,一臉的皺紋變成了花!采訪結束后,我的感受跟魏老漢說得一模一樣:她和他幾乎啥都不一樣!我深刻體會到了許燕吉在自己婚姻生活中的舍,在自己情感生活中的無私,在自己人生中的智慧與境界……忘不了她一再講的那句話:人得有良心!—— 在許燕吉跌宕起伏、曲折艱難的人生中,卻始終有一種情感被她堅守著,那就是感恩!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很多新的理論與技術都應用于現(xiàn)如今的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當中,和以前相比,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具備更多的業(yè)務知識來滿足時代發(fā)展的需求,由此可見,相關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只有通過不斷加強實踐操作,對電力系統(tǒng)相關知識領域進行不斷探索與研究,才能為我國電力事業(yè)做出貢獻。
是啊,相對于漫長的歷史,人的一生總是渺小得不如一粒沙塵,當一個不幸降臨的時候,要明白,影響的也不會只是一粒沙塵……活著就是為了快樂,為了希望!
在南京呆了三天。走前,許燕吉從她的書架上取了一本《許地山文集》送給我,又從抽屜里取出幾枚許地山先生的印章,把它們小心翼翼地、一一印在一張紙上,然后把那張紙送給我。我記得其中一枚花生形狀的印章特別顯眼,我的思想又回到了許地山的《落花生》里:“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敝两瘢菑埣堃廊槐晃艺浯?,一同珍存的還有那份有著落花生女兒溫度的落花生精神!
《感悟真情》節(jié)目分兩部分,一部分是24分鐘的紀錄片,一部分是30分鐘的嘉賓現(xiàn)場訪談。南京回來后不久,紀錄片《落花生的女兒》完成了后期制作。接著我便給許燕吉打電話,確定她來太原的時間。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天!
深秋的太原已經寒意很濃了。許老告訴我,她已經買上南京到太原的火車票,到達時間大概是早晨。我對許老說,一出站就給我打電話。那一天早晨,我等著許老的電話。電話終于響了,許老在火車站對面的郵政大樓里等我。打車,郵政大樓,很快便見到了穿著厚實的許燕吉。我說我還擔心把您凍著了,許老說,她在石家莊呆了那么些年,知道北方的天氣……節(jié)目組把許老安排在政協(xié)賓館住下。
吃早飯,聊天。
“火車幾點到太原的?”
“大概5點多吧!”
我嚇了一跳!
“那您為什么8點多才給我打電話?”
“到了上班時間給你打電話,你就不用起那么早了,再說你還要給贊贊做飯??!”——她記住了我兒子的名字。
“您在外面呆了三個多小時啊……”話一出口,我的鼻子酸酸的……面前的許老依然平靜,依然是淡淡的笑容。
這一期節(jié)目還請了許老的同學和戰(zhàn)友,他們專程從各地趕來,雖然今天我已經叫不出他們的名字了,但我依然感謝他們當年對我節(jié)目的支持和幫助!那是一群年逾古稀的老人,歲月蹉跎,他們的人生和心靈都經受過歷史的刀鋒雕刻,卻依然保持造物主最初賜予他們的——快樂!這是那一代人的氣質,再一次向他們致敬!
如果說許地山的《落花生》讓我知道了什么是落花生的品格和精神,那么落花生的女兒讓我親身感受了落花生的品格和精神……這一次采訪經歷是我一生最難忘的,也是最幸運的!
2013年10月,許燕吉把自己的經歷寫成自傳《麻花人生》——麻花雖然被扭、被炸,仍不失可口。書的最后有這樣一句話:“做一個高級的阿Q,等待自然規(guī)律的勝利吧!”后來,《麻花人生》改名為《我是落花生的女兒》。
2014年1月13日,許燕吉在南京逝世,終年81歲。許燕吉的哥哥周苓仲為許燕吉題寫挽聯(lián):“曾經風高浪急歷千苦,依然心平氣和對全生?!蔽易畲蟮倪z憾就是沒有參加許老的告別儀式,消息是在許老去世后半年才得知。
還是《綴網(wǎng)勞蛛》:
“他的命運,又何嘗不是這樣?所有的網(wǎng)都是自己組織得來,或完或缺,只能聽任自然罷了?!?/p>
“她對于前途不但沒有一點灰心,且更加奮勉?!?/p>
對于人類來講,精神生活永遠是最重要的、最不可或缺的那部分。一個人可以消失,一種精神卻可以代代相傳。
我寫此文就是想表達對許燕吉女士深深的感謝和懷念!
感謝落花生的女兒!
牢記落花生精神!□
許燕吉(右三)在太原電視臺現(xiàn)場訪談后留影(右二為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