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傳彬
隨著家中長輩年紀漸長,與子女的相處時間愈來愈少,溝通出現(xiàn)摩擦就成了家常便飯。長輩老碎碎念、動不動就嫌?xùn)|嫌西,要帶他們出門怎么樣都不肯,有時搞得家庭氣氛僵,但老人家為什么這么固執(zhí)?
老人多重視尊嚴,不想被憐憫,看待老人固執(zhí)只是晚輩看到的現(xiàn)象。老人的反應(yīng)變慢,常會執(zhí)著于原來的想法,這樣的想法在他們年輕時代或許是正確的,但時代改變,想法卻沒有更新,總認為自己沒有錯,因而與晚輩產(chǎn)生溝通落差。
老人隨著年齡老化,各種失落感接踵而來,身體不聽使喚、看不清楚也聽不明白、體力下降,甚至大小便無法控制;兒女都已長大,已經(jīng)不需要父母看前顧后,家中沒有自己的位置;退休后不再是家中經(jīng)濟主力,甚至要向兒女拿贍養(yǎng)費;害怕參加同學(xué)會,年年出席的人都減少,生病的、過世的,深怕下一個就是自己。
基于種種失落感,又不想讓最親近的家人、子女看出來,長輩常用硬脾氣來武裝自己。尤其是男性,過去是一家之主,年紀大了不習(xí)慣被別人幫助,也無法忍受子女露出憐憫的神情,因此選擇用固執(zhí)來回應(yīng)。
長輩固執(zhí)多半與尊嚴和金錢問題有關(guān),不想承認老化、不被需要、逃避了解自身健康狀況,即便家境尚可,但仍不想成為家人負擔而過度節(jié)省。身為子女,可以透過“話術(shù)”來解決,試著理解長輩固執(zhí)的原因,用迂回、以退為進、善意哄騙的方式說服。
父母固執(zhí)話術(shù)接招
狀況1:年邁的老爸常抱怨膝蓋痛無法爬樓梯,有時喘不過氣,卻拒絕體檢、看醫(yī)生或請看護。
NG說法:怎么說你都不聽!明明身體出狀況還不去看醫(yī)生,之后出大問題會花更多錢,你知道嗎?
OK說法:隔壁的黃奶奶說某某醫(yī)生很細心,我也想去看看,現(xiàn)在健康檢查有買一送一,你陪我去好不好?
人對于老化、死亡的恐懼,常會抱鴕鳥心態(tài),對于身體的病痛,老人家可能心里有數(shù),但看病就會知道真正的答案,因此會害怕抗拒。這時可以用迂回溫和的說法,如強調(diào)醫(yī)療進步,很多過去視為絕癥的疾病都可治愈,或者用打折、鄰居推薦等方式說服長輩。
狀況2:老媽雙手無力、記憶也變差,卻仍堅持要下廚煮飯。常常菜放二三次鹽,愈煮愈咸。
NG說法:你身體不行了還硬要下廚,煮的東西都沒人吃,不要煮了行不行?我去外面買回來還比較方便又好吃。
OK說法:我想要學(xué)老媽的拿手菜,你來想菜單,我來做好不好?
長輩堅持要打掃、下廚,是為證明自己的存在感,顯示對家庭的貢獻。但有時老化導(dǎo)致技能退步,若是直接予以拒絕,長輩內(nèi)心的失落感會更強烈。此時不妨換種說法,例如要長輩幫忙想菜單,或說只想吃一樣,減輕長輩負擔,也滿足長輩心里被肯定的感覺。
若是用盡話術(shù)好說歹說,老人家仍異常固執(zhí)不見松動,甚至言語怪異也不會找藉口掩飾,有些可能是疾病影響判斷能力。例如中風(fēng),或失智癥產(chǎn)生被害妄想,懷疑食物被下毒,不吃他人準備的食物,飲食變得很局限,必須就醫(yī)才能對癥下藥。
子女交出決定權(quán),讓長者有存在感
為人子女,總希望替年邁的父母盡一份心力,但想要陪父母去醫(yī)院、帶父母出國玩,甚至要接父母同住,有時卻被父母拒絕。到底老人家是真的不需要陪伴,還是不好意思、講客套話呢?
要學(xué)會觀察溝通
1.觀察父母是否逞強
很多老年人怕成為兒女負擔,出發(fā)點立意良善,認為還可以自己來。
老年人常會逞強,但子女若是觀察到情況不對,還是要盡量溝通。而不對勁的狀況因人而異,例如跌倒次數(shù)增加、走路一瘸一拐、手舉不起來、生活功能或認知功能退化,常常忘東忘西、煮飯煮到一半就出門等。
2.溝通要耐心,切勿口出惡言
聽力不好的長輩需要適時就醫(yī)或配戴助聽器。子女與老人溝通要有技巧,講話要慢要低沉,讓老人看到嘴形,或用手輔助;老人記憶力減退,可以試著請長輩重復(fù)一次話語確認;溝通盡量開誠布公,切勿口出惡言,以免傷及長輩自尊。
要說服父母同住
若長輩沒失能,生活可以自理,且表示不想與子女同住,就應(yīng)予以尊重。但許多長輩自我照顧功能不足卻仍不肯接受照顧,情況嚴重的話,子女態(tài)度就要稍強硬;狀況尚可,就要利用話術(shù)說服。
1.迂回的方式
建議不妨用迂回的方式,例如解釋自己工作忙,小孩兒沒人照顧,或是家里有貴重物品不放心,讓老人有存在的價值感,增加同住意愿。
2.旁人推一把
在父母眼里,子女永遠是孩子,有時好說歹說,都抵不過隔壁鄰居或醫(yī)生的一句話。因此,可以善用旁人力量說服長輩,從旁推一把效果更好。
要正視老人需求
1.傾聽、陪伴、了解,缺一不可
傾聽、陪伴與了解最重要。老人有三大需求,分別是心理被了解、被良善地擁抱以及存在感被肯定。成功溝通的關(guān)鍵不只是語言,還要體諒、陪伴、了解彼此,且照顧長輩是以長輩需要為主,而不是自己覺得好,就恣意加諸在父母身上。有時一個輕輕的擁抱或觸摸,彼此就能了然于心。
2.日常生活,讓他有決定權(quán)
要讓長輩受尊重、有存在感,不妨試試讓長輩有日常生活決定權(quán),如日用品的使用、晚飯要做什么菜等,較復(fù)雜的事項可給予三個選項,讓長輩不費腦力又有選擇空間。日?,嵤伦鹬乩先说臎Q定,一旦有大事要征求父母同意,通常也愿意相挺。
3.偶有小爭執(zhí),應(yīng)健康看待
與長輩溝通勢必會有小小的爭執(zhí),但只要知道彼此的界限,小爭執(zhí)是可容許的,不用刻意避免,應(yīng)正確看待。
面對固執(zhí)長輩,子女如何接招?
1.以退為進,在顧及父母面子的前提下用話術(shù)說服。
2.請長輩心愛的孫子代為勸服。
3.了解并陪伴長輩,給予善意擁抱或用肢體語言輔助。
4.熟知彼此的紅線,即便稍微踩到紅線引起爭執(zhí),也要正確看待。
5.要正視自己的感受,適時尋求協(xié)助。
給初老族群的建議
1.不為自己設(shè)限,學(xué)習(xí)改變,維持心理年齡不老。
2.把追求健康當成義務(wù)。
3.生活重心轉(zhuǎn)移,尋找新的生活目標,維持社交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