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珍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朗讀作為一種重要的語文教學方式,是聽、說、讀、寫教學的重要參與部分。對于初中語文的教學來說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小學語文與高中語文之間的銜接部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在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對于朗讀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朗讀教學不僅可以培養(yǎng)初中生的語感,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還能夠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到知識點的內(nèi)涵,不斷提高學生普通話的水平等等。但是在目前,對于初中語文的朗讀教學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這就大大制約了語文朗讀教學的效果。本文就結(jié)合在初中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使語文朗讀教學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為師生提供更大的幫助。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 朗讀教學 缺失 對策
朗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夠提高學生的聽讀能力,還能夠增加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尤其是新課改以后,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受到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但是在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中,許多語文老師忽略了朗讀的重要性,而是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語文課本的講解中,這會導致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和吸收所學的內(nèi)容,甚至朗讀教學成為課本講解中剩余時間的填充,這不能夠發(fā)揮朗讀教學的效果和作用,不能夠體現(xiàn)教育改革的作用。[1]
一、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缺失
1. 朗讀時間的不足
對于朗讀教學來說不僅可以對所學習的知識點進行復習,還可以對將要學習的知識點進行預習,所以朗讀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老師留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朗讀,這段時間應該包括學生進入朗讀的狀態(tài)、自己思考問題的時間、增加記憶的時間等,所以說充足的時間可以保證朗讀的高效性。但是在目前的語文朗讀的教學中,把朗讀只是作為一種語文學習的輔助環(huán)節(jié),留給學生朗讀的時間非常短,這會學生許多學過的知識無法記憶,沒有學過的知識無法預習;許多老師為了提高課本知識的講解,占用學生的早讀課和晚讀課的時間,學生經(jīng)過一天的學習還沒有對知識點吸收和消化,又要投入到新的知識點的學習,這會大大降低教學的效率和效果,甚至會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厭倦。
2. 朗讀內(nèi)容的不明確
朗讀的目的是提高實際學習內(nèi)容的效率。這就需要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明確朗讀的內(nèi)容,在有限的朗讀時間內(nèi)制定合理的朗讀計劃,這樣才能夠發(fā)揮朗讀的作用,提高學習的效率。但是,在實際的朗讀教學中,對于語文老師來說,并沒有明確朗讀的內(nèi)容和目標,這種情況下,大大浪費了朗讀的時間,不能夠做到正確利用朗讀課的時間去預習、復習,提高學生所學知識點的鞏固和新知識點的了解;對于學生本身來說,也沒有制定有效的朗讀計劃,只知道把學習的內(nèi)容復習一遍,不知道去如何拓展別的閱讀內(nèi)容,更不知道去朗讀的內(nèi)容進行有計劃、有規(guī)律的復習。所以朗讀內(nèi)容的不明確,會大大降低朗讀的效果。
3. 朗讀方法的錯誤
在朗讀過程中使用正確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朗讀的效果。但是在目前許多初中語文老師,老師只重視對學生課程的教學,而忽視對學生朗讀方法的傳授。在有限的朗讀時間內(nèi),老師要求的記憶的內(nèi)容,許多學生不能夠有效記憶,老師往往會認為他們沒有用心去朗讀和背誦,這實際上是學生不知道朗讀的技巧和方法,這是作為語文老師的忽視點和缺失的問題。使用正確的朗讀方法去朗讀,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提高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措施
1. 給學生充分規(guī)律的朗讀時間
從上文可以看出,朗讀時間的不充分將會大大降低朗讀的效果。所以對于初中語文老師來說,在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自身的基礎(chǔ)上,安排充分的朗讀時間,因為充分的朗讀時間可以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安排自己的朗讀內(nèi)容,提高朗讀的效果。
2.給學生安排合理有效的朗讀內(nèi)容
對于初中語文老師來說,一定要觀察和分析學生在朗讀中存在的問題。許多學生朗讀的效果提不上去,這不僅與學生自身有關(guān),還與老師的安排和有效規(guī)劃具有很大的關(guān)系。對于學生來說,有記憶比較好的學生和記憶較差的學生,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進行因材施教,對記憶較好的學生安排合理有效的朗讀內(nèi)容,記憶較差的安排有效的朗讀內(nèi)容。如果沒有條件那就照顧記憶較差的學生,統(tǒng)一安排合理有效的朗讀內(nèi)容,這樣記憶較差的學生就不會產(chǎn)生挫敗感。所以,合理的朗讀內(nèi)容不僅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還有利于學生提高自信,在朗讀中提高學生的熱情和動力。
3. 注重朗讀方法的講解
有效的朗讀方法能夠提高朗讀的效率。作為初中語文老師來說,在朗讀的過程中要傳授給學生有效的朗讀方法。在進行朗讀時,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先把文章通讀一遍,把重點難點的字詞標記下來,然后在第二遍的朗讀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記憶等;老師還可以分組進行朗讀,讓學生間達到互相監(jiān)督的作用等等;這些朗讀的方法具有目的性,可以大大提高朗讀的效率和記憶方法。[2]
三、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 通過朗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對于語言能力的提高,不僅僅靠掌握語言的規(guī)則,更多是靠語感的能力。語言能力的提高,就能夠形成語言直覺思維能力。通過有效的朗讀能夠培養(yǎng)和提高語言能力。主要的措施,通過反復誦讀名家作品,接受影響,在誦讀的過程中,把文章里面的詞匯、句子的格式、語言的氣勢進行熟悉,那么這樣良好的語感就形成了。
2. 通過朗讀,可以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
要想提高普通話水平,就需要有效的朗讀。對于練習標準的普通話來說并不容易,這需要在朗讀千百遍的語文課文的基礎(chǔ)上形成的,通過有效的朗讀,不斷形成習慣,那么普通話就自然容易形成。
3. 通過朗讀、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有目的地選擇構(gòu)思、結(jié)構(gòu)、表達方式上有特色的章節(jié)、段落,予以反復吟誦體味,長久下來,這樣對于文章套路的感性直覺就增強了,在寫作的過程中,心中就有了積累的詞匯、方法等,自然而然寫作就非常容易。
結(jié)語
朗讀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鞏固和了解,更有利于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所以作為初中語文老師,要起到引導的作用,更好的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和興趣。
參考文獻:
[1] 李文娟,林靜,李澤鋒.初中語文課堂中朗讀教學的城鄉(xiāng)差異及對策【J】.新課程研究(基礎(chǔ)教育),2009(09)
[2] 張宇.初中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方法[J].素質(zhì)教育,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