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延安,張文龍,戴宗友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官學院,合肥230031)
基于DEA/標桿管理的學員營績效綜合評價方法
沈延安,張文龍,戴宗友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官學院,合肥230031)
從科學管理角度,運用數(shù)據(jù)包絡分析方法(DEA)建立了學員營工作績效評估模型,引入標桿管理思想分析了評價數(shù)據(jù)和結論,提出了提高學員營工作綜合績效的對策。
DEA;學員營;績效評價
實施學員連隊化管理模式是我軍當前培養(yǎng)生長干部學員綜合能力素質,解決“水土不服”的重要途徑。學員營處于“旅-營-連”管理模式的中心,是干部指導、管理和教育學員的有效平臺,因此,學員營工作績效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yǎng)質量。當前,推進以效能為核心的軍事管理革命,樹立現(xiàn)代管理理念,提高科學化管理水平是部隊管理工作和理論研究的重點、熱點。從效能視角出發(fā),學員營工作績效不僅要工作成績的反映指標,更要有工作效益的反映指標,才能全面反映學員營工作和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和內(nèi)涵。也就是院校組織管理者需要通過考察學員營在學員能力素質培養(yǎng)過程中,是否存在重視加大建設管理力度,而忽視工作成本和產(chǎn)出,具體包括時間安排、管理方法、教學訓練等方面不夠科學合理,工作效益不高,學員能力素質不明顯等問題。引入數(shù)據(jù)包絡分析方法(DEA)和標桿管理思想探討學員營工作考核評估方法,從而達到以評促建的目的,對學員營建設和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數(shù)據(jù)包絡分析方法(DEA)是由美國學者Chatnes等,在1978年提出的以相對效率概念為基礎的一種目標決策方法,目前已成為評價具有相同類型投入和產(chǎn)出的若干決策單元(DMU)相對效率的有效方法,并在軍事、生產(chǎn)、經(jīng)濟、管理等諸多方面有廣泛應用。DEA與其他評價方法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注意客觀性,適合引入多個同級單位間的橫向比較。DEA是一個線形規(guī)劃模型,能夠評價具有多輸入、多輸出特性系統(tǒng)的決策單元間技術有效性、規(guī)模收益狀況等方面的相對有效性,評價結果表示為產(chǎn)出對投入的比率。
1.1C2R模型及BCC模型
Xj=(x1j,x2j,…,xmj)是第j個決策單元的輸入向量,Yj=(y1j,y2j,…,ynj)是第j個決策單元的輸出向量,其中則基于輸入的C2R模型及BCC模型分別為:
其中,θ值介于0與1之間,當θ=1時,表示決策單元屬于有效決策單元;否則就表示屬于非有效決策單元。由C2R模型所計算出的技術效率(Technica1 Efficiency:TE)可以進一步分解成規(guī)模效率(Sca1e Efficiency:SE)與純技術效率(Pute Technica1 Efficiency:PTE)兩者的乘積,表示為:TE=PTE×SE。
1.2指標設計
學員營的建設成效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但在建立DEA模型時,引入的指標太多會造成過多的DMU都落在生產(chǎn)前沿面上,影響評判效果,因此,本文認真考慮了學員營建設的多個關鍵因素,同時厘清各因素之間的相互交叉關系,經(jīng)過篩選,最終選擇了3個輸入指標和3個輸出指標。
1.2.1輸入指標
(1)兩個經(jīng)常性工作x1
兩個經(jīng)常性工作是基層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經(jīng)常性思想工作和經(jīng)常性管理工作,也涵蓋了學員營工作的大部分內(nèi)容。
(2)訓練指數(shù)x2
軍事訓練是培養(yǎng)指揮軍官的一個重要手段,包括軍事體能訓練和軍事技能訓練等方面,其落實情況決定學員的軍事素質,訓練指數(shù)就是學員營抓軍事訓練的投入程度。
(3)學習指數(shù)x3
學習指數(shù)主要反映學員營抓文化課學習的重視程度,主要考察學員營抓學員文化知識、專業(yè)技術掌握的投入程度。
1.2.2輸出指標
(1)文化課成績y1
取學員營期末文化課成績的平均值。
(2)訓練成績y2
取學員營軍事科目訓練成績的平均值。
(3)集體榮譽y3
統(tǒng)計學員營一學期內(nèi)取得的所有榮譽。
1.2.3指標量化及說明
x1請旅領導和參謀對學員營抓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重視程度進行打分。x2主要考察訓練計劃的制定和落實,以學員營學期參訓率平均值,訓練強度加權綜合得出。x3考察學員營每周投入學習時間求平均值(含上課和自習時間),并加入整體學員學習積極性為權重。y2中涉及5千米等計時的科目時,用優(yōu)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級轉換成相應分數(shù),再取所有科目求平均值。y3統(tǒng)計一學期內(nèi)學員營獲得的各項比賽的獎項以及受到院內(nèi)表揚和獎勵等,并量化。
為了較大程度地檢驗DEA方法在學員營建設績效評價的可靠性,本文考察了兩個旅的本科學員營(提干學員,專升本學員以及士官生學員,由于其特殊性,暫時不與其他營比較),共計15個營??疾烨捌?,通過和兩個旅的旅領導及旅部參謀溝通,獲得其認可及部分指標的打分。其后,又深入15個學員營調查數(shù)據(jù),也獲得學員營干部的支持。得到數(shù)據(jù)并量化后,整理如表1。
表1 量化后的輸入、輸出指標
針對所選取的15個學員營,使用DEA分析軟件MaxDEA采用CCR-I和BCC-I輸入導向的模型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得到15個營的效率值。最終得到各個營的績效結果如表2。
表2 各學員營效率
2.1技術效益(TE)分析
從技術效率看,編號為1,2,5,7,8,13的學員營TE為1,屬于技術有效。其他學員營則為非技術有效。這說明,相對于其他9個營,這6個營的效率較高,基本達到了最優(yōu)。
2.2純技術效率(PTE)分析
從純技術效率的角度看,15個營的PTE最低值的為0.922801,說明這15個營在抓各項工作的過程中產(chǎn)出效率還是比較高的。且在PTE的數(shù)值中,編號為9,12,14,15的學員營PTE為1,但其TE卻不為1,這說明這4個營技術效率非有效的原因來自規(guī)模效率非有效。
2.3規(guī)模效率(SE)分析
從規(guī)模效率看,也只有6個營的SE為1,處于RTS不變狀態(tài)。而其余的SE都小于1,都是規(guī)模效率非有效的狀態(tài)。例如,9,12,14,15號學員營TE小于1,其中9號是由于投入過少,造成RTS處于遞增狀態(tài),應加強兩個“經(jīng)?!焙蛯W習、訓練的投入;而12,14,15號則是由于投入過多,造成RTS處于遞減狀態(tài),應減少部分投入,從這里可以分析發(fā)現(xiàn),個別學員營在各方面都抓得很緊,成績不錯,但是效率卻不高,雖然投入大量時間,卻沒有得到相應高的產(chǎn)出,所以在投入時間的分配上,應該更加科學,以期促進學員營的整體發(fā)展。
2.4引入標桿再評價
抽取效率值達到1的6個營進行再評價,同時引入標桿。標桿來源于這6個營的綜合,具體做法是取6個營中輸入指標最小值,輸出指標取最大值,于是得到一個模擬的理想化標桿營DMU_0,其各項輸入和輸出指標如表3。
表3 標桿營的輸入輸出指標
再次進行DEA分析可得到表4。
表4 引入標桿后的效率
續(xù)表4
從表4可以分析得到,1號和7號學員營的技術效率最高,且純技術效率PTE達到1,說明這兩個營抓工作最有效,而2,8,13號學員營規(guī)模效率達到1,說明這三個營比較穩(wěn)定,要出成績需要在純技術方面,也就是在抓工作的有效性上下功夫。
得到以上的分析結果后,經(jīng)過進一步的深入調查了解,1號和7號學員營在旅里確實表現(xiàn)很突出,不僅旅領導十分認可,而且學員營氛圍比較和諧,學員普遍精神振奮,工作效率比較高。這證明,采用數(shù)據(jù)包絡法(DEA)作為學員營績效評估的手段是切實可行的。
本文采用的DEA方法不僅關注學員營的成績,即輸出指標,也關注在取得成績前的各項工作的投入,即輸入指標,通過效益值分析為學員營管理效果的考核評估提供參考,又引入了標桿思想進一步探索了學員營績效綜合評價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學員營績效評價仍是十分復雜的過程,需要針對具體情況作出相應調整,在指導學員營建設中更要聯(lián)系實際,科學運用。
主要參考文獻
[1]Chatnes A,CoopetW W,Rhodes E.Measuting the Efficiency of DMU[J].Eutopean Joutna1of Opetationa1Reseatch,1978(2):429-444.
[2]房秀峰,楊洪全.淺析學員隊加強“兩個經(jīng)?!惫ぷ鞯膸c做法[J].科技信息,2010(11):144.
[3]黃建明,王三喜,高大鵬.部隊編制效能評估的新方法——基于標桿思想的DEA[J].火力與指揮控制,2008(3):88-92.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3.125
F223;G64
A
1673-0194(2016)13-0222-04
2016-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