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龜兔賽跑》是小學二年級教材中的聽賞內(nèi)容,要求教師引領學生感受音樂的不同節(jié)奏、旋律、速度,能用各種線條、色圖表現(xiàn)音樂的段落或情緒,并能用語言描述不同的音樂形象。
片斷一:釋疑鼓勵,課始生趣。
師:同學們,我們都聽說過《烏龜賽跑》的故事。今天我們嘗試用音樂的形式表達他們比賽的全部過程,大家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可以把音樂所表現(xiàn)的快慢、旋律、節(jié)奏用筆“畫”出來。當然,這里的“畫”與美術中的“圖畫”是不同的,你們主要是用畫筆以線條、色彩、符號的形式表示出你對聽到的音樂,比如節(jié)奏、旋律、心情、感受等。
學生議論紛紛:“老師,可以畫曲線嗎?”“也可以是直線?圓形呢?”
師:只要你能根據(jù)故事的情節(jié),在聽到的音樂中感受到節(jié)奏、心情等,都可以不受限制地畫出來,不過畫出來后能用語言描述出你們畫出的內(nèi)容的含義就行了。
片斷二:情境創(chuàng)設,品樂感樂。
師:清爽的清晨,太陽剛剛升起,草葉上的露珠晶瑩閃爍,森林中齊來了一些動物,有兔子、小鳥和小貓,也有烏龜、青蛙和小羊,還有小狗、小熊和松鼠,它們都在這里悠閑地散步。請聽《龜兔賽跑》第一部分音樂,用你的畫筆畫出你聽到的音樂吧!
師:這時候,有動物提出讓烏龜和小兔子進行跑步比賽,小兔子不屑一顧地說:“它怎么能跟我比呢?那一定輸!”烏龜也不服氣地說:“那不一定!”于是在一群動物的見證下比賽開始了。
師播放《龜兔賽跑》第二部分音樂:由舒緩平靜一下子變得輕快而熱烈,顯然是體現(xiàn)出兔子自信地飛跑著和一群小動物的歡樂,兔子中途睡著了,而烏龜仍然堅持前進。教師借助語言情境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變化,學生所畫的圖形和色彩也發(fā)生了許多變化。
接著教師播放《龜兔賽跑》第三部分音樂。學生從第二部分的興奮狀態(tài)又回到平緩狀態(tài),但盡管如此,學生還是敏銳捕捉到它們的不同。它們用各種圖形或色彩記錄了自己的感受。生:“老師,音樂又好像和第一部分一樣了?!薄耙魳酚肿兟恕!薄?/p>
師:是的,激烈的比賽結束了,兔子醒來后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晚了,烏龜取得了勝利,大家分享烏龜?shù)南矏偅米訜o奈嘆息。請大家再完整聽一遍音樂,在聽的過程中思考一下你們的“畫作”的理由。
片斷三:語言導向,深入評樂。
師:同學們剛才欣賞音樂的過程中也畫出了很多符號或色彩,下面我們來說說理由吧?
生:(頓然情緒激昂,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理由或見解):“我畫了波浪線,第一段波浪平緩,因為清晨的森林是平靜的,動物們散步也是悠閑的;第二部分是小兔子的快速奔跑的音樂,所以波浪急而密;到第三部分的時候,波浪又緩了,但我把線畫粗了,是因為聽到了烏龜還在一步一步堅持著,粗也代表兔子的難過心情。”“我聽到的音樂比較柔和,就用相扣的螺旋線表示,而且我還好像聽到烏龜在慢慢地有節(jié)奏的走著,就用間隔相等的螺旋扣表示烏龜走的腳步聲?!薄?/p>
師:你們一個個畫得都很優(yōu)秀,那么我也為大家展示一下我的“畫作”吧,你們也給我評價一下吧?(師展示圖譜)……
總結與反思:
以往的教學都是教師預先設計音樂圖譜,然后根據(jù)圖譜逐步完成師“畫”生“摩”的任務,難以擺脫教師的意志束縛,學生的天性被扼殺。本課的教學形式則改變了這樣的局面,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的語言載體的支撐下,活動于紙筆之間,深植于審美之中,流露于情感世界,對音樂美的體驗表現(xiàn)得深刻、深入,實現(xiàn)了審美、體驗、思維相結合的多元化學習樣態(tài)。雖然課堂依然是在教師創(chuàng)造情境引導學生統(tǒng)一欣賞音樂中進行的,但讓學生借助于學科間的滲透形式進行學習,學生原有的欣賞水平與情境中的聆聽與思維的聯(lián)動必然形成感知的靈動效應,審美的路徑得到拓寬,獲得了真實的音樂感知與感悟,心靈也更敞亮,學習的成果走向多元化。
總之,以“畫作”的形式開展音樂欣賞教學是充滿個性、樂趣的審美體驗過程,它既符合低年級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多元化教學樣態(tài)的一種體現(xiàn)。盡管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面對的困難或問題,但從教學即研究的角度出發(fā),它又的確為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提供了一定的機會。
(作者單位:江蘇沭陽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