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葛福鴻
地方高師生教育技術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
◆張麗萍 葛福鴻
基于對《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提出10年后的再解讀,通過文獻研究、問卷調查等方法,分析山西大同大學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現狀并提出相關培養(yǎng)策略,望該策略能夠對同類地方院校高師生教育技術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理論依據。
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網絡學習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2.024
隨著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占據了21世紀的主導地位,信息化教育也隨之在國內全面展開。這種變化對教師的綜合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其中教育技術能力便成為一個衡量教師專業(yè)水平的重要標準。2004年12月25日,國家教育部正式頒布《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以下簡稱《標準》)。2005 年7月14日,教育部組織專家根據《標準》,制定了《中小學教學人員(初級)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大綱》。2013年10月,教育部又決定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1]。
在我國,高等師范院校承擔著培養(yǎng)中小學教師的艱巨任務,大多數師范生畢業(yè)后將步入教師崗位,師范生的教育技術能力將直接或間接影響到未來的教育質量。《標準》提出10年后,通過對其再解讀,進行地方高校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的現狀調查,并提出高效的培養(yǎng)策略勢在必行。
關于教育技術能力的解讀,教育部頒布的《標準》將其分為三類,分別為教學人員、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教育技術能力標準[2]。本文主要解讀教學人員教育技術能力標準,包括4個方面。
1)意識和態(tài)度:是指教師對有關教育技術知識的認識、學習和應用方面的意識和態(tài)度,它是培養(yǎng)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的主要動力和起點。
2)知識與技能:關于教育技術的理論知識、技術方法等。這是教育技術能力的基礎部分。
3)應用和創(chuàng)新:將教育技術與實際情況結合,創(chuàng)新運用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優(yōu)化教學過程。其中包括教學設計和實施、教學支持和管理、合作與交流等。
4)社會責任:努力使不同情況的學生都能分享到教學資源,盡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會學生在遵守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正確使用教育技術。
山西大同大學是山西省大同市唯一一所地方高等院校,在校生達3萬余人。本研究選取非教育技術專業(yè)的師范生,同時考慮到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性別差異等特點,選取漢語言文學、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政、音樂、體育、美術等10個專業(yè)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展開,問卷的設計和編寫主要以《標準》為依據,采用封閉式和開放式結合設計,主要從7個方面的內容著手調查,分別為“意識與態(tài)度”“理論基本知識”“軟件、媒體的掌握和應用程度”“利用網絡學習的能力”“有關社會責任與道德”“獲得關于教育技術方面知識的主要途徑”“關于繼續(xù)學習教育技術能力的看法”[3-4]。
*基金項目: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基于Wi-Fi的移動學習促進高校課堂教學的應用研究”(GH-13090);山西大同大學2013年度校級青年科研基金項目“基于‘混搭’社會性軟件技術的山西大同大學‘國培’網站的設計與實現”(2013Q21支持)。作者:張麗萍,山西大同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信息技術教育;葛福鴻,山西大同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應用技術(037009)。
表1 師范生教育技術意識與態(tài)度現狀表
表2 教育技術理論知識基礎表
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5 630份,回收15 056份,有效問卷13 527份,回收率96.33%,有效率89.84%。問卷數據采用Excel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
意識與態(tài)度 教育技術的意識和態(tài)度會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端正學習態(tài)度,提高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意識?!稑藴省分饕獜?個方面解讀教育技術的意識與態(tài)度,問卷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表1所示3個方面表明大部分學生的認識是正確的。第四個方面調查的問題為“您對教育技術的學習態(tài)度如何”,其中17.31%的學生表示既想學習理論知識,也想學習技術知識;6.01%的學生表示不想學,因為和專業(yè)不相關。由此可見,其中多數師范生的意識和態(tài)度總體情況較好,有利于提高其自身的教育技術能力。
基本理論知識 教育技術的理論知識是教育技術應用的基礎,它為師范生提供了步入教師崗位所需要的理論基礎知識,可以幫助師范生很快達到信息時代背景下對教師的新要求。如表2所示,數據表明,師范生對教育技術的理論知識了解不夠深刻,所以在理論方面的教學有待改進和提高。
媒體和軟件的掌握和應用程度 《標準》明確規(guī)定了有關教育技術方面的技能和應用,軟件、媒體的掌握和使用能明顯體現出師范生教育技術的應用能力。關于師范生如何獲得學習資源或相關資源的應用現狀如圖1所示,相關問題采用的是多選形式。
由圖1可見高校師范生形成了通過網絡設備學習的良好意識,但自己開發(fā)資源的能力較弱。表3中數據表明,師范生已經掌握傳統(tǒng)媒體的使用,對于信息化背景下多媒體計算機的使用也基本熟練。
根據軟件的應用方面,把軟件分為教學軟件和社會性軟件。教學軟件可以更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過程,從而增強教學效果。熟練使用社會性軟件可以幫助師范生通過更多種渠道獲取信息、交流信息。在問卷中設計有關方面的題目,對教學軟件的熟練情況如表4所示,對社會性軟件的使用如圖2所示。
表4數據表明,大多數學生對辦公軟件(包括Word、PowerPoint、Excel)比較熟練,而對其他的教學軟件(如Photoshop等)明顯比較生疏。
圖2表示師范生進行信息交流的方式。從圖中可以看出,被調查的師范生中超過90%使用電話、QQ、飛信和郵箱,超過70%使用微博,使用博客的學生數量明顯不多,而使用BBS的師范生僅有1.13%。這表明,師范生在信息交流方式上大多選擇較為便捷普遍的軟件,并且隨著智能手機使用的普及,社會性軟件的使用會越來越普遍。
圖1 獲取資源的方法途徑圖
表4 教學軟件的使用現狀表
利用網絡學習的能力 隨著互聯(lián)網的迅猛發(fā)展,通過網絡學習為人類的終身學習和移動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資源。利用網絡的學習能力越來越受到高度重視,師范生也應該具備這方面的素質。調查數據表明,95%以上的師范生表示十分關注利用網絡學習的能力,80%以上的師范生表示能利用網絡快速、準確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從圖3可以看出,師范生經常利用網絡查閱信息資料、看電影,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上網打游戲、購物和聊天。
有關社會責任與道德 有關社會責任與道德規(guī)范了教學人員的行為,影響了教學人員的意識和理念,這將會間接地、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當調查對象被問到“您是否了解信息的獲取和運用以及技術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和倫理道德知識”時,只有5.30%的學生表示有淺顯的了解,15.90%的學生表示一般,剩下的大多數表示不了解相關方面的知識。由此可見,師范生在這方面的知識比較匱乏,而在信息的檢索、加工、利用和評價方面,大多數喜歡與他人交流,愿意與別人共享信息。
獲得關于教育技術方面知識的主要途徑 關于教育技術方面的知識很廣泛,包括對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fā)、利用、管理、評價等。當問到通過何種途徑學到有關方面知識時,80%以上的學生表示從公共課、平常教師上課的過程中可以獲得,約40%的學生表示自學獲得。
關于繼續(xù)學習教育技術能力的看法 根據調查,90%以上的學生認為教育技術可以幫助獲取信息資源和自主學習,80%以上的學生認為教育技術可以為將來步入教師崗位提供幫助。這表明師范生已經認識到教育技術的價值。大部分師范生表示愿意繼續(xù)學習教育技術方面的知識,他們認為教育技術對其現在或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會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圖2 常用信息交流方式圖
圖3 師范生利用網絡情況圖
圖4 教育技術知識的需求圖
圖5 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內容圖
圖6 現代教育技術評價方法圖
圖4的數據表明,師范生非常重視硬件、軟件的開發(fā)應用,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意識也有所提高,但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方面的學習態(tài)度不積極。
開設師范生必修公共課 目前,全國大多數師范高校都已開設了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而部分地方師范院校沒有開設,或只開設了有關教育技術的限選、任選等公共課,如Flash和Photoshop等。地方師范院校開設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內容可以借鑒近年國內較有影響的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材。根據何克抗、南國農等權威學者的觀點,參考張炳林、楊改學發(fā)表于《現代遠距離教育》2007年第6期的文章《對高等師范院?,F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思考——基于CETS的公共課內容規(guī)范探究》[5],本文總結出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基本內容應基本具備圖5所示的7個模塊。
區(qū)分專業(yè)授課 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開設應該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緊密結合,這樣有利于師范生在將來的教師崗位上實現信息技術與專業(yè)課程更好的整合,從而真正增強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紤]到文科專業(yè)與理科專業(yè)的差別,還有藝術類、體育類和非藝術類專業(yè)的異同,可以針對師范專業(yè)的異同,結合專業(yè)特點開設本專業(yè)獨有的教育技術課程,在授課內容和方式上也盡量結合本專業(yè)的實際情況。講授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教育技術專業(yè)教師應經常與學科專業(yè)教師多溝通,提出比較合理的授課內容和呈現方式。
組織參加課外活動或社團 課外活動或社團比賽相對課堂學習更加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在校師范生缺乏教學實踐,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學?;蛏鐖F給學生創(chuàng)設實踐的環(huán)境,提供體驗的機會,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
建立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評價模式 目前,大多數師范高校都開設了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但簡單的課程開設并不能引起師范生對教育技術能力的足夠重視,從而達不到培養(yǎng)目標。所以各大高校應該認真制定關于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培養(yǎng)的評價模式和評價方式,這樣可以使師范生重新審視和定位教育技術能力的重要性和意義。而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單一死板,應該采取多樣先進的評價模式。本文針對上述情況,結合《標準》有關教學人員教育技術能力的4個方面,總結了一套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評價模式,如圖6所示。
加強師范專業(yè)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培訓 教師本身教育技術能力的提高,會讓學生親身體會怎樣通過教育技術來增強教學效果,并讓其感受教育技術能力是教師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從而為以后步入教師崗位打好基礎。所以師范院校有必要加強對教師進行教育技術方面的培訓。
針對學校集體實習進行跟蹤指導 教育實習是師范生步入崗位之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實習指導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采取學校帶隊的集體實習方法,選派優(yōu)秀教師對實習過程進行全程觀察指導,并采集師范生實習的講課錄像,及時從中發(fā)現問題和不足,從而糾正在實習中出現的問題,同時也吸取經驗并應用到對師范生的教學中,從中可以結合實踐來提高師范生的教育技術能力?!?/p>
[1]教育部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見[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 les/busi ness/htmlfi les/moe/s7034/201311/159042.html.
[2]教育部.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J].中國電化教育,2005(2):5-9.
[3]何克抗.關于《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J].電化教育研究,2005(4):39.
[4]鄭燕林,李盧一.師范專業(yè)實習生教育技術能力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0(12):11-15.
[5]張炳林,楊改學.對高等師范院?!冬F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思考:基于CETS的公共課內容規(guī)范探究[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7(6):58-61.
Study on Training Strategies of Student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apability in Local Normal College//ZHANG Liping, GE Fuhong
Based o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y Standard made ten years after the reinterpretation,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ability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of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mainly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search,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s and puts forward some training strategies. This training strateg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y training of other similar to local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apability; online learning
G642.0
B
1671-489X(2016)12-00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