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氣相法聚丙烯催化劑的聚合反應動力學

2016-08-17 09:40田廣華神華寧夏煤業(yè)集團煤炭化學工業(yè)分公司研發(fā)中心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7504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工程塑料重點實驗室北京市0090
合成樹脂及塑料 2016年4期
關(guān)鍵詞:丙烯聚丙烯氣相

李 磊,黃 河,李 倩,田廣華(.神華寧夏煤業(yè)集團煤炭化學工業(yè)分公司研發(fā)中心,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 7504;.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工程塑料重點實驗室,北京市 0090)

氣相法聚丙烯催化劑的聚合反應動力學

李 磊1,黃 河1,李 倩2,田廣華1
(1.神華寧夏煤業(yè)集團煤炭化學工業(yè)分公司研發(fā)中心,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 750411;2.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工程塑料重點實驗室,北京市 100190)

研究了4種氣相法聚丙烯催化劑的組成和形貌以及在淤漿聚合條件下,溫度和壓力對4種催化劑聚合反應動力學行為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4種催化劑的組成略有不同,催化劑2的Ti含量最高,w(Ti)達到3.56%;4種催化劑的粒徑分布基本相同,主要集中在10~30 μm;4種催化劑的表觀形貌相似,均呈類球形;在不同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催化劑的聚合反應動力學曲線均呈現(xiàn)衰減的趨勢;壓力一定時,催化劑活性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逐漸降低;溫度一定時,催化劑活性隨著反應壓力的增大而逐漸升高。

聚丙烯 氣相法 齊格勒-納塔催化劑 活性聚合 反應動力學

催化劑在丙烯聚合過程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目前,工業(yè)上廣泛應用的是第4代Ziegler-Natta催化劑[1-3]。Ziegler-Natta催化劑的聚合反應動力學受多種因素(如催化劑種類及制備方法、助催化劑的類型和純度、反應組分的相對和絕對濃度、聚合工藝、聚合溫度和壓力、攪拌速率等[4-8])的影響。本工作以三乙基鋁(TEAL)為助催化劑,研究了4種氣相法聚丙烯催化劑用于丙烯淤漿聚合的聚合反應動力學,分析了溫度和壓力對聚合反應動力學行為和催化劑活性的影響。

1 實驗部分

1.1 主要原料

丙烯,聚合級;氫氣,工業(yè)級:均為市售。催化劑1~催化劑4分別為德國BASF公司、營口市向陽催化劑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化催化劑有限公司北京奧達分公司和任丘市利和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生產(chǎn)。TEAL,化學純,上海晶純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二異丙基二甲氧基硅烷(DIPMS),山東臨邑魯晶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

1.2 淤漿聚合

丙烯氣相淤漿聚合在帶有機械攪拌和控溫裝置的1 L玻璃反應釜中進行。將反應釜加熱抽真空,除去空氣和水汽后充入氮氣,反復幾次之后,依次加入TEAL,DIPMS的正己烷溶液和催化劑漿液,開動攪拌,不斷補充丙烯氣體,改變反應條件,進氣壓力分別為0.1,0.2,0.4 MPa,反應溫度分別為50,60,70 ℃,反應1 h,進行主催化劑聚合反應動力學的研究。

1.3 分析測試

Ti含量采用上海菁華科技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722S型分光光度計測定;Mg含量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標準溶液滴定法測定;酯含量采用美國Waters公司生產(chǎn)的Clarus 580型氣相色譜法測定;催化劑的氮氣吸附測試采用美國麥克公司生產(chǎn)的ASAP2020型物理吸附儀;催化劑的粒徑分布采用英國馬爾文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Mastersizer 2000型激光測試儀采集散射的激光計算得到;催化劑顆粒的表觀形態(tài)采用日本日立公司生產(chǎn)的Hitachi S-4800型冷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加速電壓為15 kV。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催化劑的組成和形貌

催化劑的組成、顆粒大小、形態(tài)和粒徑分布與催化劑的性能密切相關(guān)[9]。從表1可以看出:催化劑2的Ti含量明顯高于其他3種催化劑,催化劑3的酯含量則明顯高于催化劑1和催化劑2,4種催化劑的Mg含量基本相同;催化劑4的孔容積和比表面積相對較大,可以容納更多的橡膠相,有利于生產(chǎn)抗沖共聚聚丙烯。從表1還可以看出:催化劑2 的D50(表示一個試樣累計粒徑分布達50%時所對應的粒徑)較大,說明其粒徑較大,明顯高于其他3種催化劑。4種催化劑的粒徑分布基本相同,主要集中在10~30 μm。

表1 4種催化劑的組成及結(jié)構(gòu)Tab.1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four catalysts

在聚丙烯制備過程中,催化劑的形態(tài)是決定粉料形態(tài)的關(guān)鍵因素。位于催化劑表面的活性中心與丙烯單體接觸,引發(fā)聚合,聚丙烯分子鏈在催化劑表面生長,得到的聚丙烯具有與催化劑相似的顆粒形貌[10]。從圖1可以看出:4種催化劑均呈類球形結(jié)構(gòu),且分散均勻,無明顯破碎。

圖1 4種催化劑的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片(×500)Fig.1 SEM images of four catalysts

2.2 催化劑的聚合反應動力學

2.2.1 反應溫度對聚合反應動力學的影響

對于Ziegler-Natta催化劑來說,溫度除了影響反應速率常數(shù)外,還影響催化劑活性中心濃度和鏈轉(zhuǎn)移反應速率,進而影響所制聚合物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而且溫度對催化劑的定向能力也有較大影響。從表2可以看出:4種催化劑的活性隨著反應溫度升高均呈現(xiàn)出逐漸降低的趨勢。

表2 不同溫度條件下的催化劑活性Tab.2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four catalysts at different reaction temperatures g/g

圖2 溫度對催化劑聚合反應動力學的影響Fig.2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s on catalytic kinetics

從圖2可以看出:4種催化劑在不同反應溫度時的聚合反應速率均呈現(xiàn)衰減的趨勢。即在反應開始時很高,隨著反應的進行不斷下降。與此同時,隨著聚合溫度的升高,4種催化劑出現(xiàn)活性衰減的時間提前,可能是由于提高反應溫度使活性中心的數(shù)目發(fā)生不可逆的減少而造成的[9]。此外,當聚合溫度從50 ℃升高到70 ℃時,其達到最大聚合反應速率的時間均略有縮短。這主要是因為聚合溫度的升高促使TEAL將潛在活性中心的烷基化反應速率加快,使其更快地成為活性中心。因此,在50 ℃時,4種催化劑的活性最大,且催化劑出現(xiàn)活性衰減的時間較長,說明在該條件下催化劑的性能較好。

2.2.2 反應壓力對聚合反應動力學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隨著反應壓力升高,4種催化劑的活性均逐漸增大。這主要是由于反應壓力的增大促使單體從氣相轉(zhuǎn)移到液相的過程加速,從而提高了催化劑的活性。

表3 不同壓力條件下的催化劑活性Tab.3 Catalytic activities at different pressures g/g

從圖3可以看出:在較低反應壓力(0.1 MPa)時,4種催化劑的活性衰減速率較慢,隨著反應壓力升高,活性衰減速率加快。其中,催化劑2在壓力為0.4 MPa時,活性衰減速率較壓力為0.1,0.2 MPa時明顯加快;而其他3種催化劑在壓力為0.4,0.2 MPa時的活性衰減速率相似。這可能因為與其他3種催化劑相比,催化劑2的Ti含量較高,在反應壓力較高時,加速了丙烯單體從氣相轉(zhuǎn)移到液相的過程,液態(tài)丙烯接觸到更多的Ti活性中心,加速了活性中心的衰減。

圖3 反應壓力對催化劑聚合反應動力學的影響Fig.3 Effect of reaction pressures on kinetic curves of polymerization

3 結(jié)論

a)4種催化劑的Mg含量基本相同,催化劑2的Ti含量較高,催化劑3的酯含量較高,催化劑4的孔容和比表面積較大;4種催化劑的粒徑分布基本相同,表觀形貌相似,均呈現(xiàn)類球形結(jié)構(gòu),且分散均勻,其中,催化劑2的粒徑較大。

b)4種催化劑的活性均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而逐漸降低,隨著反應壓力的增大而逐漸升高。在不同的反應溫度和壓力下,聚合反應動力學曲線均呈現(xiàn)出衰減的趨勢。

[1]趙瑾, 夏先知, 劉月祥. 高純聚丙烯樹脂的研究進展[J].合成樹脂及塑料, 2014, 31(1):76-80.

[2]黃河, 劉素麗, 李磊, 等. 聚丙烯催化劑研究進展[J]. 廣東化工, 2014, 41(23):98-99.

[3]李紅衛(wèi). 聚丙烯催化劑的研究進展及其應用[J]. 化工管理, 2015(14):122-122.

[4]尚榮欣, 杜宏斌, 夏先知, 等. DQ催化劑丙烯淤漿聚合動力學研究[J].石油化工, 2004, 33(S1):506-508.

[5]劉昆正, 丁春敏, 高明智. BCND催化劑催化丙烯聚合的動力學研究[J]. 石油化工, 2008, 37(5):470-474.

[6]王靜, 羅正鴻, 朱勇. CS-1型聚丙烯催化劑的聚合動力學行為[J].化學工程, 2009, 37(4):41-44.

[7]陳江波, 杜亞峰, 于魯強, 等. DQC催化劑的丙烯本體聚合動力學研究[J]. 石油化工, 2014, 43(8):919-923.

[8]洪東峰, 隋述會, 吳文輝. 多活性中心催化劑催化丙烯聚合的均勻球Monte-Carlo模型[J]. 合成樹脂及塑料, 2014,31(4):48-51.

[9]洪定一. 聚丙烯——原理、工藝與技術(shù)[M]. 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 2002:27-31;146.

[10]帕斯奎尼 N. 聚丙烯手冊[M]. 胡有良, 譯.2版.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8:50-62.

Kinetics of propylene polymerization catalyzed with gas-phase catalysts

Li Lei1, Huang He1, Li Qian2, Tian Guanghua1
(1.R&D and Training Center of Coal Chemical Company, Shenhua Ningxia Coal Group, Yinchuan 750411, China; 2.Beijing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olecular Science, CAS Key Laboratory of Engineering Plastics,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Beijing 100190, China)

Effects of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n kinetics behavior of propylene polymerization with four kinds of gas phase polypropylene catalyst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slurry propylene 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 along with the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y of four catalys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four catalysts are slightly different, among which, catalyst 2 has the highest titanium content by 3.56%;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catalysts are almost the same, ranging from 10 to 30 μm; so are near-spherical with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se catalysts; the polymerization kinetics curves of the catalysts show the trend of degradation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s decreases with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going up, and increases followed by reaction pressure at constant temperature.

polypropylene; gas-phase method; Ziegler-Natta catalyst; living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kinetics

TQ 325.1+4

B

1002-1396(2016)04-0020-04

2016-01-27;

2016-04-26。

李磊,男,1982年生,理學博士,2011年畢業(yè)于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專業(yè),現(xiàn)主要從事聚丙烯催化劑以及聚丙烯生產(chǎn)工藝的研究工作。聯(lián)系電話:15719586216;E-mail:lilei@nxmy.com。

猜你喜歡
丙烯聚丙烯氣相
《共生》主題系列作品
收獲 劉瑞森 布面丙烯油彩 190cm x 190cm 2022年
微波處理-氣相色譜法測定洋蔥中氟蟲腈殘留
毛細管氣相色譜法測定3-氟-4-溴苯酚
苯丙烯菌酮
郭文昊作品
透明聚丙烯研究進展
新型釩基催化劑催化降解氣相二噁英
成核劑對聚丙烯釜壓發(fā)泡的影響
無鹵阻燃聚丙烯的研究進展